人篇壹——何为人性

“人性本善”是一个字词,出自《水信无分于东西》;《三字经》中开篇也注有“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儒学大家们也有一整套完整的性善论进行诠释与推崇。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的两千余年,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成为中华民族的固有思想,一切都显得毫无争议。

然在我的心中,更加认可的是与之相反的观念——荀子所提出的“性恶论”。其本质思想是人性本恶,须后期的正确培养和引导,最终才能向善。

二者学说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方能取得好的结果;但二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起初的善恶之分。

什么是人?什么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这是两个很好的问题。

人是有思维的。其实动物也有思维。

人是能直立行走的。猴子也能直立行走。

人是有语言的。其实很多动物之间也能靠语言传递信息。

。。。。这些都无法真正区分人与动物。

后来经专家研究,官方定论,人跟动物的区别在于能够使用火,能够食用熟食,而其它动物怕火。但我不免要问一下,如果动物经过训练,懂得使用火种,长期食用熟食,那就也可以称之为人了吗?答案显然不是。

其实,人在最初之时也是与动物无异的,也会弱肉强食、也会**、也没有秩序!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具有了社会性,这才真正区别了人与动物。而什么是社会性呢?说白了就是文明和规范,所有人在文明和规范下活动,慢慢地也区分开了人与动物。

但这种文明和规范是先天就存在的吗?显然不是,而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逐步推出和完善的,就像今天的法律和两千年前的《秦律》就有着天壤之别,现在的社会体制和几千年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那为什么又会有这些规范呢?那还不是为了限制人的先天恶性,从而达到一种有序的状态,国家的暴力机关也由此而产生,如果人先天为善,事事无恶,那又何须法制。

理论所谈太过于抽象,我们还是说一些具体的“小事”吧:

两个同窗,一个成绩优异,考入重点大学,另一个资质较差,名落孙山,当得知这个结果时,后者会真的发自内心的为前者高兴吗?也许会有这样的人,但凤毛麟角,更多人会心生嫉妒,如果所有人都先天为善,那又何必设立选拔性考试,直接按平时成绩状况安排入学即可,但谁又会在这种人生重大转折点心甘情愿的为他人让路?人人还不是都会为己奋力一搏。

在路边捡到一笔钱,我们的传统观念是交还失主,但随着这笔钱的金额加大,或自己刚好有所需,在确认没有人能察觉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够秉承原则,拾金不昧?我相信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是有一个价码的,而这种价码可能是钱、可能是人、也可能是某些事情,只是事情没到那一步,自己不知道而已。

如果不是为了减肥或其它特殊原因,又有几人不是“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当然极为自律的人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那也是优秀之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此事后文会提及,此处暂不过多讨论。所以说,正常情况下,养成一个坏习惯远比养成一个好习惯要简单得多,也正因为如此,拾金不昧、勤奋好学、自律严谨才会成我们争相报道和树立的典范,如果人人天生而善,那这些还值得关注和推崇吗?那还不跟人要吃饭、喝水一样正常。

天主教有七原罪,罪行按严重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试想这七重原罪哪一项不是人内心最深处的本质,只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不同,人学会了克制;因为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人产生了畏惧。如果失去了教育、道德和法律,那么人们必将最大程度的释放这些原罪。

有很多单身男性会常常自叹,为什么会连一个情感伴侣都找不到,其实他们都没有真正了解人性,在我看来,要找一个伴侣首先你要学会满足她的需求,那她的需求又是什么呢?无非是两点——安全感和虚荣心。

何谓安全感?是长得高大威武、孔武有力吗?其实不然,这可能只是安全感中很渺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安全感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安定感。为什么现在的女性绝大部分不能接受裸婚。原因很简单,她没有安全感。试想婚后住着租来的房子、每天挤着公交车出行,一旦某段时间的经济出现问题,连落脚的地方都不复存在,生活还需要父母接济,她何来安全感?特别是有了下一代之后,一日三餐、生活各项压力接踵而来,那她内心又怎么会安宁?

上述所提到的还只是经济方面,那精神层面呢?如果她所依托的伴侣三十多岁心智还不成熟,整日无所事事或热衷于游戏,对人生、未来毫无规划和目标,遇事也没有能力处理,那她会有安全感吗?而她所期待的关心、理解、照顾自己在此状态下又如何实现呢?

另外一点就是虚荣心。女性为何爱化妆打扮,很大程度上就是爱美之心。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无可避免的,那爱美之心又源于什么呢?无非是得到他人的夸赞,收获他人艳羡的目光,而这一切无非是为了给自己内心的那份虚荣平添一份筹码。

为什么要努力学习?为的是能进入好的大学。

为什么要进入好的大学?为的是有一份好的学识,从而有份好的工作。

为什么要有好的工作?为的是有好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更多的财富。

为什么要有更多的财富?为的是住豪宅、开好车、穿名牌,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上面这些终极目的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满足那份人前的虚荣。

女性在择偶时,希望另一半帅气、高大、富有、高学历,在众目睽睽之下献歌、献花、放烟火等等,难道不是为了满足她自己在人前的那份虚荣心吗?让全世界都知道她并非所托非人。

某首富曾经说到:“我不喜欢钱,我对钱没有兴趣。”也许他真到了马斯诺需求原理中的自我实现阶段,对钱完全不在乎了,但能不能理解为这是另一种更高级的炫耀呢?也许炫耀的不仅仅是财富,而是他已经远远甩开其他人,进入了人生更高级的阶段,这何尝不是满足他更高级的虚荣。

所以,当所有单身男士无法择偶时,请扪心自问一下,你能满足“她”的安全感和虚荣心吗?相反,所有女性在幻想着遇到更好的求偶对象时,你又准备好了他所需要的安全感和虚荣心了吗?比如年轻、漂亮、身材好、学识好、体贴、贤惠、知书达理等等,二者是相互对等的。

无论男女,自己未做出改变,而期望着得到更好的对方时,无不释放了七原罪里的“贪婪、懒惰”两罪。如果身边之人收获更好的时候,又不自觉的犯了“嫉妒、暴怒”两罪。

说了那么多,我无非是想表达“人性本恶”,但这种恶又该如何引导和教育呢?这就需要方法了。

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术之捌——定位术篇拾——帝王之术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术篇陆——韩非子的《五蠹》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叁——“逐利者”人篇伍——什么是企业文化?附文一:企业管理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叁——“逐利者”人篇贰——初步识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术篇肆——品牌价值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叁——“逐利者”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捌——企业英雄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伍——造势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术之捌——定位术篇叁——宗教之用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法篇叁——商鞅说法法篇壹——“我为法人”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壹——何为人性人篇玖——绩效与情商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术之柒——鬼谷子人篇捌——企业英雄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人篇玖——绩效与情商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法篇贰——法的起源人篇叁——“逐利者”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叁——宗教之用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壹——财、货、场、营销人篇伍——什么是企业文化?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肆——品牌价值术篇伍——造势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伍——造势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叁——宗教之用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术篇玖——建立归属感术篇贰——孔明的市场营销附文一:企业管理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人篇贰——初步识人术篇肆——品牌价值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术之捌——定位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法篇叁——商鞅说法人篇捌——企业英雄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术篇壹——财、货、场、营销术之柒——鬼谷子附文一:企业管理法篇壹——“我为法人”术篇伍——造势人篇壹——何为人性法篇贰——法的起源术篇叁——宗教之用人篇叁——“逐利者”术篇陆——韩非子的《五蠹》法篇壹——“我为法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术之捌——定位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法篇伍——法的“特性”法篇壹——“我为法人”
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术之捌——定位术篇拾——帝王之术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术篇陆——韩非子的《五蠹》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叁——“逐利者”人篇伍——什么是企业文化?附文一:企业管理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叁——“逐利者”人篇贰——初步识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法篇肆——商鞅的演讲术篇肆——品牌价值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叁——“逐利者”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捌——企业英雄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伍——造势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术之捌——定位术篇叁——宗教之用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法篇叁——商鞅说法法篇壹——“我为法人”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法篇肆——商鞅的演讲人篇壹——何为人性人篇玖——绩效与情商人篇肆——“逐利者的”管理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术之柒——鬼谷子人篇捌——企业英雄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人篇玖——绩效与情商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法篇贰——法的起源人篇叁——“逐利者”法篇伍——法的“特性”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叁——宗教之用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壹——财、货、场、营销人篇伍——什么是企业文化?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肆——品牌价值术篇伍——造势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伍——造势法篇伍——法的“特性”术篇拾——帝王之术术篇叁——宗教之用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术篇玖——建立归属感术篇贰——孔明的市场营销附文一:企业管理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人篇贰——初步识人术篇肆——品牌价值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术之捌——定位人篇陆——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法篇叁——商鞅说法人篇捌——企业英雄术篇玖——建立归属感人篇拾——金庸笔下的“完人”术篇壹——财、货、场、营销术之柒——鬼谷子附文一:企业管理法篇壹——“我为法人”术篇伍——造势人篇壹——何为人性法篇贰——法的起源术篇叁——宗教之用人篇叁——“逐利者”术篇陆——韩非子的《五蠹》法篇壹——“我为法人”人篇柒——精神世界极大化术之捌——定位人篇玖——绩效与情商法篇伍——法的“特性”法篇壹——“我为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