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治国之术

朱仝也看到这张拜贴,他问道:“难道是三世子来了?”

“不是他是谁?”王画指了那一丛墨竹说道。

虽然在拜贴上占的面积很小,可是四五根竹子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边上还有几个怪石,石头边生着几丛兰草。画面不大,却隐然有大家风范。

王画又说道:“单论这个墨竹,整个唐朝能画出这水平的,不超过十个人,就是我挥毫,也画不出这个清雅劲丽之风。”

朱仝在沉思。

王画的计划,他同样早就知道,打着李重俊的旗号入京,这样大义也有了,而且战斗力也有了。血营可不是徐敬业手下的军队。

进入京城后迅速拨『乱』反正,如果李重俊能做一个好皇帝,继续让他做。不能做,再将他废除,重新扶立一个好皇帝。到了这地步,王画也不怕世人说他是曹『操』王莽。况且历史霍光伊尹也做过这件事。如果找到一个好的接班人,王画主动退出唐朝。相信到时候不看佛面看僧面,因为王画这一退,血营将士亦会在新皇帝的愧疚之下,得到重用。

如果没有好的接班人,王画不介意掌控朝政,慢慢将大权控制住,自己做皇帝。这不是为了王画自己,是为了唐朝的所有百姓。

这一个目标来得很及时,实际上包括哥舒翰在内,这些大将心中十分『迷』茫。

虽然大胜了,可不是一直这样打下去吧,总有一个了时。现在王画不确定他的道路了,大家多少也为将来担忧。

听了王画这句话,哥舒翰说道:“营督,唐朝那有什么好的接班人,不如你直接就做皇帝得了。”

王画摇了摇头:“那是不得己的做法。实际上我也不是做好皇帝的人选,因为『性』格太淡泊。做皇帝不但要有才能,还要有一颗野心。”

尽管王画等于回绝,但这个目标定下来,还是让各位大将兴奋不己。

可是这个计划,却早将李隆基排除在外。

王画叹息一声说道:“如果单论权谋之术,昔日太后当为举世第一。然后就到相王与太平公主。与他们相比,韦氏还差了很远。”

说到这里,他还是命手下将这张拜贴交给了李持盈。

李持盈走了出来,紧张地看了王画一眼。看到王画与朱仝正在谈笑风生,悄悄走出去。这一切落在王画眼里,王画很想发笑,但是忍住了。

看到她离开,朱仝问道:“营督,你怎么样想?”

王画答道:“如果单做皇帝,他能做大约二十五年到三十年的好皇帝,绝对比我做得好。但后面十几年,有可能就是第二个胡亥在世。你会怎么选?”

李隆基接手唐朝时,唐朝经过数次政变,从武则天到李显留下的积弊变得更重,国家也到了危急的时刻。比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不好到哪里去。可是经过他大刀阔斧的整顿,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

这个时间段的李隆基,论作为能排进中国历史上皇帝中的前十位,甚至前五位。唐朝的文治武功再次达到一个惊人的高度。但开元二十九年无话可说,可到了天宝十四年,前后截然不同。

朱仝不是穿越人士,他不知道王画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不但这个,王画许多知识也是来历不明,别听他胡扯,说是从书上看来的,有的知识将古今中外书籍翻遍也没有。

但这一点让朱仝反而很着『迷』,与信服。

王画打了一个比喻,让朱仝选择。后面一个胡亥很重,胡亥在位时,才几年就将秦朝亡国了。

朱仝想了一会儿,答道:“如果后面是胡亥,不要说十几年,就是三五年,不选也罢。”

无论有多大的作为,前提得保住这个国家。就象李显,如果他不死,试问王画敢不敢公开打出谋反的旗号?如果连这个国家都保不住了,前面再多功劳起什么作用?况且现在王画手中有棋子可用,没有必要担这份风险。

“好,就听先生你的。”

两个人继续商议对付默啜的办法。

就是现在有了薛讷这个帮助,两人还是感到很困难。其实如果四面没有危险,不到处用兵,就凭默啜带领着这几万人溜达,血营直接兵出阴山。默啜就是在他的国度里,也只能仓惶北逃。

关健这样一来,贻误了战机。那时候将大军再撤回来,几十万唐军,分驻在延泾渭等各州,甚至又为他们加重了一个砝码,长弓。王画再攻打诸城,『逼』迫李显,不太可能。

所以必须将默啜引过来打。

可是怎样引,两个人站在默啜的角度,绞尽脑汁,还没有想出一个好主意。

“天下也不是只有你一个是曹孟德(《三国》没有出来之前,人们评价三雄时是根据历史评价的,曹『操』远在孙权与刘备之上),同样有孙权与刘备。不然你一人不是太寂寞了?”

“朱先生谬奖了,我何德何能,敢与这三人相比。不过我倒是很敬佩另一个人,诸葛武候。”

朱仝听了嘴角高高扬起,十分得意,他在太原王家时就分析过王画,说他在“找朋友”,果然没有分析错误。但他还是问道:“请问你的刘备在哪里?”

这个要求很难,刘备三顾茅芦不说,对诸葛亮从来没有产生功高震主的念头,相反,白帝城托孤时还说了一句,如果我儿不行,君可以取代之。这不但要人主信任,还有人主的肚量。就是对王画十分优柔的武则天,都做不到这地步。

这比找一个好皇帝的难度更高。

王画摆了摆头:“这个先不管,我们还是来商议默啜吧。”

一会儿,李持盈怯怯地走回来,看着王画。

王画明知故问:“小郡主,你有什么事吗?”

“我,我,”李持盈支吾了两句,最后终于鼓起勇气说出来:“我三哥要见你。”

“咦,你三哥来了?”

“他今天刚到灵州,不过还请二郎与朱先生替他保密一下。”

“这个我知道,如果事情传出去,你三哥有危险,连你父王都有危险。”

“二郎,你真好。”

“他来灵州有什么事吗?”

“我也不知道,他请我代他转达。如果二郎不见也可以,他立即回去。”

“那你立即让他回去。”

“二郎,这,这。”

朱仝挤了一下眼睛,说道:“去,放心,你三哥他不会真的回去的。”

朱仝说完后,伏在桌子上大笑起来。

李隆基好不容易来一趟灵州,怎么轻易回去呢?这只是李隆基在拿一个架子。到这时候与王画拿架子,这位世子爷有些秀逗。

李持盈想了一下,会意过来,虽然不忍,只好再次出门。

李隆基就在不远处一间茶楼里面。

听到妹妹的话,果然生气地要拂袖离开。但想了想,又坐了下来,直喘粗气。

李持盈央求道:“三哥,我不知道你找二郎有什么事,但我看他对你并没有恶意。大家退一步,就这样算了吧。”

李隆基生气地没有回答。

“三哥,你再不走,就有人注意你了。”

李隆基真没有人认识,可李持盈这附近的那一个百姓不认识。一开始与一个陌生男子说话,还没有人在意。可她离开后再次回来,就有一些百姓注意了。一般百姓没有这眼力,但跑堂的却有这份眼力,李隆基尽管是平民打扮,但是气宇轩昂,身后还站在两个彪形大汉,隐隐是一副保护主人的样子,不用说来头不小。

并且连小郡主都低三下四,难道,难道?

有的跑堂的已经猜出李隆基有可能是李持盈的哥哥,不过是那一个哥哥,就没有这份眼力了。

李隆基一看这架势,不能再呆下去,再呆下去,保不准就泄『露』了身份。在八州流传问题不大,可是流传到洛阳,麻烦就大了。

只好跟着李持盈来到王画的府上。

这一回王画也没有为难,不管怎么说,是三舅子来访嘛,迎到了大门口,热情地将他接到书房。老规矩,王画在客厅接人,要么随意,要么都是自己人,只有在书房里接客,才是贵客。

来到书房,王画让下人上茶,然后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段话:

当秦之世,而灭诸候,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候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于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遮孽而为诸候,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之萌篡弑之谋。武宣之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亡而之为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

王画等他看完了,不顾李隆基深思,将它拿了起来。然后说道:“世子前来,可是相王所托。”

李隆基知道隐瞒不了,也不需要隐瞒,答道:“正是。”

“能不能让我猜猜世子前来的用意?”

“请。”

“是不是相王看到了陛下开始对自己反思,与皇后产生了一些裂隙。但是现在陛下反思已晚,政权已为皇后所掌控。因此裂隙越大,陛下反而处在危境之中。大变到来之时,相王想请我出兵相助,匡正朝纲?”

李隆基听了一惊,他狐疑地看着王画说道:“你现在与谋反无异,为什么孤的父王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世子,我以前就对你说过,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想不想谋反,想不想做皇帝,难道你父王不清楚,你不清楚?如果你一定要坚持这样说,从哪里来,请到哪里去。”

说实话,王画虽然面带微笑,可是态度却十分倨傲。

李隆基忍着怒气,说道:“王侍郎猜得颇为正确。听说了你为了解救一万人百姓,在河套与突厥人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这一战十分惨烈。因此,父王特地吩咐我前来,有请二郎相助,没有大变则己,如果有大变,能立即出兵,将政局安定下来,使天下有一个太平时光,使天下百姓有一个幸福的日子,使国家元气不再大伤。”

“然后你们就能给天下百姓一个好日子过?”

“别人不敢说,至少我会做到这一点。”

“可是你如何保证你能登上皇位?不要忘记了,你上面还有一个春秋正盛的父亲,还有两个哥哥。”

李隆基一时语塞。

但王画话锋一转,又说道:“其实我可以协助你登上帝位,但你告诉我怎么做一好皇帝?”

李隆基本来在这件事上含糊不答,如果回答了,不证明了他有野心?置父亲与两个哥哥何地。不过王画再三提醒,打开天窗说亮话,与这个妖怪藏着挟着说话,反而显得诚意不足。于是直接说道:“广开言路。”

“不错,是一条善政。然后呢?”

“进贤纳言,退谗黜恶。”

“停,停,我问你,何为贤,何为恶?”

“扶佐君王,兢兢业业,处理公务,无所倚偏,治理百姓,仁义怜爱,不为主喜而厌媚,不为己途而苟和,是为贤。反之,则为恶。”

王画摇了摇头说道:“世子,你还记得我在科考时写过一句惊世赅俗的话。大忠为『奸』!为什么要这样说?浊流会误国,清流也会误国。清流为了自己扬名,往往不知通变,教条古板,有时候比浊流误国更厉害。我打一个比喻,世子,你现在也到了潞州,担任了地方官吏,请问有几个官员不贪的?”

李隆基想了一下不能回答。

“其实这也很正常,朝廷给的俸禄毕竟有限的。但是官员本身开支极大,养家糊口,有的还养着婢妾,这点俸禄够不够?手中有了权利,请问有几个人能忍住不伸手的?但能不能因为贪污就将所有贪污的官员排斥不用?”

李隆基想了一下,沮丧地摇了摇头。

“再说清官,固然让人尊重。但处理政务,不象想的那么简单,一件事,如果理下去,会牵来千头万绪。如果一清到底,教条古板,不知变通,这件事十有八九,反而处理不好。所以古人说,水至清无鱼。太后教我学会做伪君子,恩师教我二字,变通。也就是这个道理。”

李隆基让王画一绕,有些『迷』茫了,他问道:“那应当怎么做?”

“扬善罚恶是对的,开言路进直言也是对的,勤理政事也是对的,任用有本事的大臣更是对的。国家事务千千万万,光靠人主一个处理,也不可能处理好。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

“那什么才是主要的原因。”

“我问你,为什么现在政权还给了李氏宗室,反而国家比太后二张嚣张时,更为混『乱』。”

“因为皇后『淫』惹朝纲,下面一群『奸』臣与之媚『惑』。”

“主要原因呢?”

“还是皇上太听信皇后了。”

王画还是摇了摇头:“世子,你说得不对。”

“那是什么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因为君主制。君主制有一门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权利的高度集中,如果遇到一个贤明的君主,国家就能立即走上轨道。比如李世民,再比如开元时的李隆基。

但这是好皇帝,如果遇到一个昏君,国家衰亡起来也非常的快。如果君王没有这么大的权利呢?就象这一次,如果李显权利让三省六部瓜分,实际上老武留下的底子不厚了,让老武弄啊弄的,唐高宗丢下的底子也弄得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底子。特别是老武杀了许多人才,也用了许多人才。如果权利分在三省六部上,他又能给韦氏多少权利掌控?

那么国家就不会败坏到今天的地步。至少王画不会给韦氏『逼』杀皇宫,逃出洛阳。

王画答道:“原因,我肯定知道,但我现在也正在寻找解决的答案。”

君主制现在肯定不能否定的,因为人们思想还没有进化到接受民主的地步。如果冒然开出民主制,那不是拯救国家,而是分裂国家。所以王画现在也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

“什么原因?”

“这就是我与你谈话的目的。如果你能想出来这个原因,并且找出答案,我可以立即放下架子,对你支持。当然,也只能支持你一个人,你父王不行,太过阴柔,不是做好皇帝的料子。你两个哥哥也不行,太过老实。同样也不是做好皇帝的料子。”

李隆基听了不知是气还是乐。

气得是他对自己一家人的藐视,乐的是对自己的看好。

不过是什么原因呢?李隆基不由深思起来。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原因出在君主制的本身上。

王画又将那张纸拿了出来,递到他手中说道:“再看看这个。你想一想,如果唐朝衰落,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唐朝最大的原因,正是藩镇割据,然后才是宦官专政,朋党。不过这都是后面的事,但这都是李隆基留下的祸根,虽然高力士人品不坏,至少在国事方面有许多贡献,比李白一天到晚喝得晕乎乎的然后要做谢安,好得多。可正是高力士开的头,后面一个个凶人出来了,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一个比一个坏。然后从杨炎杀功臣刘晏开始,朋党再起,直到牛李之争,达到朋党巅峰,唐朝终于无『药』可医了。

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安史之『乱』。

府兵制的破坏,李隆基因地就调,赋予了节度使更多的权利,掌握着地方军政财大军权,盲目地任用胡兵胡将,好处有好处。因些制宜,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开支,胡兵胡将,使战斗力提高,因为知根知底,将知兵,兵知将,增加了胜利的机率。可这使安禄山有了野心的基石。其次是李隆基晚年昏庸无比,使安禄山产生谋反的胆量。

这一变,宣告了盛世大唐终于结束。

所以唐朝有许多弊端,比如逃户增加,现在也没有问题了,再多百姓也安落下去,就看朝廷舍不舍得放手。然后就是武将权利过于集中,宋明是好铁不做钉,好汉不当兵。现在唐朝却反过来,所有文人宁愿百夫长,不愿一书生。这为几十年兵安史之『乱』,吹响了号角。就是没有安禄山,也很有可能有李禄山,张禄山。

王画本来是想派人找两个人的,一个是李林甫,一个就是安禄山。但想通了这一道理,没有再找了。李隆基昏庸下去,没有李林甫,也有张林甫。根源还在李隆基本人身上。就是找出来击杀了也没有用。

王画现在出了两道题目,问完后又道:“如果你这个问题能回答出来,同样,我也会考虑一下,会不会协助你成就大业。”

“如果我答不出来呢?”

“还是那句话,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去吧。”

李隆基只好离开,现在王画已经将话挑明了,他不想谋反,但想找一个好皇帝出来,使天下太平。似乎对自己也十分满意,并且给了一些提示,这两个问题算作考验了。

虽然这样做,有些倨傲,然而人家现在倨傲也有倨傲的本钱,但回到客栈,似乎这两个问题很简单,但越想越不是那么回事。但他也有办法,悄悄找到李持盈,将这两个问题提出来。

李持盈也傻了眼,摇着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不过李持盈刚一走,王画就派人送信过来了,说道:“你不要问小郡主了,问也问不出来答案。现在给你四个月时间,如果四个月时间内,你能回答出来,我答应你的事还会承诺。如果你答不出来,也不用回答了。”

还有四个月,李重俊就到来了,也不需要李隆基这个棋子。

李隆基挠了挠头,似乎条件很优厚嘛。居然有四个月时间,而且好象自己偷机取巧,王画也没有反对。他脑子很活络,转了转,立即想到,四个月时间,我可以回去询问父亲,还有,张说回去了,还有另外一个人,宋璟,他们都与王画关系很好,平时多次交谈过。说不定王画在交谈时,会提到这个问题。

当真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他立即再次找到王画,问道:“我能不能回去一趟。”

王画凝视着他,又看了看拜贴上的那个墨竹,摇了摇头。李隆基的心思他怎么能不知道的。

三舅子,你慢慢折腾吧。

于是他说道:“随便,我也没有权利限制你人身自由,那怕你到天涯海角,也没有关系。还是那句话,四月为限,过期自负。”

然后目送着这个三舅子,乐巅巅的离开。

第80章 天下有人不识君第9章 越来越热闹的夜晚第29章 发威(五)第3章 吃豆腐第68章 眼红了第22章 血甲第66章 大势的开始第43章 名将集中营第64章 大夏国的灭亡第72章 决战白马寺(一)第130章 杀韦(上)第16章 姐姐第58章 寸缂寸金第97章 上官小婉的报信第88章 治国之术第54章 武候故道第37章 阴差阳错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66章 女人是祸水?第27章 海珠第29章 发威(五)第21章 大神(上)第18章 约战天下第92章 打仗亲兄弟第28章 一线曙光第22章 血甲第3章 皇太女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13章 囧与雷(九)第14章 囧与雷(十)第65章 钓鱼第37章 滚!第34章 惊人的身份第3章 吃豆腐第11章 赛诗第67章 死心第89章 送礼第23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六)第73章 分(中)第92章 九年前的秘密(上)第148章 鼎瓷成第50章 棺材第38章 暧味第56章 大食窑、波斯陶第55章 炮声隆隆第76章 楚门的世界第7章 未婚妻第60章 第二击第46章 最后的太阳月亮第4章 出手第76章 却月阵(下)第78章 决战白马寺(七)第16章 武家求亲第35章 上天与天上(下)第51章 牛叉的师祖第40章 回乡第54章 驯马第42章 神仙?第57章 二郎第20章 狗咬狗(下)第46章 最后的太阳月亮第29章 不速贵客(中)第56章 粉蝶第4章 谁谋反第28章 红雾第8章 鼎第37章 阴差阳错第47章 后期第50章 逆天而行第13章 我们看戏第3章 我问你第36章 笑柄第14章 猫与鼠(中)第96章 暗流第15章 囧与雷(十一)第93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153章 送刀来第83章 青岗岭之战第47章 风云之战第18章 血甲第44章 好奇第43章 风云之战第68章 黄帝龙瓷(中)第43章 酸(上)第25章 约战天下第24章 跪第83章 决战白马寺(十三)第47章 风潮第39章 我是男人第26章 县长来了(上)第121章 猪突阵第15章 血甲第92章 斩马第74章 进来、出去第62章 前骤第69章 坑第76章 莫贺将军第65章 麻花第98章 大撤离第46章 风云之战
第80章 天下有人不识君第9章 越来越热闹的夜晚第29章 发威(五)第3章 吃豆腐第68章 眼红了第22章 血甲第66章 大势的开始第43章 名将集中营第64章 大夏国的灭亡第72章 决战白马寺(一)第130章 杀韦(上)第16章 姐姐第58章 寸缂寸金第97章 上官小婉的报信第88章 治国之术第54章 武候故道第37章 阴差阳错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66章 女人是祸水?第27章 海珠第29章 发威(五)第21章 大神(上)第18章 约战天下第92章 打仗亲兄弟第28章 一线曙光第22章 血甲第3章 皇太女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13章 囧与雷(九)第14章 囧与雷(十)第65章 钓鱼第37章 滚!第34章 惊人的身份第3章 吃豆腐第11章 赛诗第67章 死心第89章 送礼第23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六)第73章 分(中)第92章 九年前的秘密(上)第148章 鼎瓷成第50章 棺材第38章 暧味第56章 大食窑、波斯陶第55章 炮声隆隆第76章 楚门的世界第7章 未婚妻第60章 第二击第46章 最后的太阳月亮第4章 出手第76章 却月阵(下)第78章 决战白马寺(七)第16章 武家求亲第35章 上天与天上(下)第51章 牛叉的师祖第40章 回乡第54章 驯马第42章 神仙?第57章 二郎第20章 狗咬狗(下)第46章 最后的太阳月亮第29章 不速贵客(中)第56章 粉蝶第4章 谁谋反第28章 红雾第8章 鼎第37章 阴差阳错第47章 后期第50章 逆天而行第13章 我们看戏第3章 我问你第36章 笑柄第14章 猫与鼠(中)第96章 暗流第15章 囧与雷(十一)第93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153章 送刀来第83章 青岗岭之战第47章 风云之战第18章 血甲第44章 好奇第43章 风云之战第68章 黄帝龙瓷(中)第43章 酸(上)第25章 约战天下第24章 跪第83章 决战白马寺(十三)第47章 风潮第39章 我是男人第26章 县长来了(上)第121章 猪突阵第15章 血甲第92章 斩马第74章 进来、出去第62章 前骤第69章 坑第76章 莫贺将军第65章 麻花第98章 大撤离第46章 风云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