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猪突阵

韦氏带着群臣终于在除夕来临前,来到长安。

王画如愿地看着大戏,朝中的分分合合,看上去很热闹。

当然,他也是这场大戏的主角,可功夫却在戏外。

朝廷这种局面,也让他十分满意,因为自己的原因,李旦与太平公主没有掌控多少羽林军。而且一迁都,再次使李旦与太平公主的一些布置失效。历史上的玄武门事件不容易发生。

韦氏亦是如此,虽然她很想杀李旦父子,可因为自己拿出了李重俊,她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平衡时间,不仅仅是为李重俊正名,有许多原因,比如现在天气寒冷,不宜出兵。再比如冬天到来,自己再一批的物资发放,使境内百姓感恩戴德,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甚至王画看能不能将春耕与夏收抢上来。再比如就象上官小婉所猜测的那样,乘机会迁移百姓。

这一次他拿出了几乎所有的财力。

手中不少钱,看得见的是蔗糖等在钦州与太原王家合作的收入。看不见的是水泥、玻璃、玉石、珊瑚,还有铁制工具,以及药材,还有丰富的矿产,比如金银铜,它们本身几乎就是货币。

可是让王画用去了不少,好在从李显手上敲诈了一批,至少现在西北财政支出完全能自保。

这样前后抽出了近两千万缗钱。这也是王画最大的限度了。不但如此,因为这两年没有向朝廷提供粮食,王画库存了大量的粮食。这也为百姓到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在他预计当中,这一次迁移的人口,会达到五十万以上。他就很满意了。

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只要这一次迁移完成,那怕以后再也得不到一个本土百姓,唐朝本土人口就能达到一百五十万以上。加上他一些暗中鼓励政策,鼓励本土百姓人口繁衍,二十年后,这个人口数量就会超过三百万。

这样就不会出现大洋洲种族血缘的问题,他可不希望若干年后,大洋洲与南洋诸岛上皆是开化的原住民。

这件事早在李显没有死之前,他就开始吩咐人准备。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但正因为如此,出忽他的意料。

一上来就开始来势汹涌,不然在这明哲保身的大环境下,都不可能让户部知道了。有的贫困州县,是整个村子整个村子的逃亡,就是官员想瞒,也没有这个胆量隐瞒,才奏折户部的。

事实到安定下来之后,这一次席卷了近两百万人口。

王画欠了一屁股的债,过了好久才还清。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就因为劳力的短缺,缓解了吞并土地带来的矛盾。

影响最大的是大洋洲,因为本土百姓超过三百万人,它的色彩才带着真正的唐朝气息。这么多的百姓涌入,不但使王画担心的比例达到一个很安全的底线。同时,也因为大唐本土百姓到来,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也使大洋洲开始放心地掳俘其他各处百姓。在一年内,大洋洲人口数量膨胀了到了近七百人。

还有一点,因为掳俘,倭国因为百姓大量减少,力量越来越弱,也引起了其他大家族的贪婪。最后岛上百姓所剩的十不足一,终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除了这些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血营看上去很美,事实不然,因为人口基数的不足,注定了军队的数量不足。

坚守二十三州,足足有余。别看士兵数量没有增涨,可是士兵比以前更凶悍,各个中基层将领也经过数次大战,成长起来。战斗力比一开始建立七军四旅时,只强不弱。

可这只是对于坚守二十三州而言的。

一旦举起大旗,征讨韦氏,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所到之处,必须占领。占领的地方越大,士兵数量就越少。最后不要到洛阳了,到了长安,有可能兵力就十分困窘。

还有白兰部悉诺逻阴魂不散。

因此,在李显没有死之前,王画就下了一道命令,让大洋洲开工,不惜成本,制造小型火炮。大型火炮还没有入他的法眼。自己在灵州也将造炮的规模扩大。

看能不能在出兵时,手中的火炮数量达到两百门。

如果达到两百门,威力还是很大的,丢下一部分防止吐蕃人与突厥人,带上一百门,就会成为攻城的利器。

上官小婉这一步棋,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然而也不是让他十分满意的。

第一个就是张九龄与严挺之,在他没有让李重俊现身的时候,就派了人劝说他们。

你们心中想什么,坚持什么,我不管,也不反对。但你们在这段时间,必须迁往灵州,过了这段时间,你们爱干嘛就干嘛。

可是这两人不听任何劝告,偏要留在朝廷,还说了一句,我们是亲戚,我们不反对你怎么做。但也别想我们跟你一道谋反。

王画气得要死,整个天下,也只有你们这样说,我什么时候谋反了?就是谋反,也只是推翻李王朝,也没有谋反国家。

但这个道理对他们讲不通儿。

王画只好让人接大凤与三凤,只要大凤与三凤带着孩子回来,到了出兵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这一条受韦氏的掣肘。

对王画的提议,张九龄与严挺之表示了默许。

可是大凤与三凤却说了一句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虽然体量王画,然而这两个人平时对大凤与三凤很好,不愿意与丈夫分离。

王画暗中派出的使者只好叹了一口气说道:“两位娘子,你们这样做,不是忠节,有可能王大总管被你们害苦了不说,还有可能连张郎君与严郎君同样被你们害苦了。”

大凤与三凤眼中闪烁了一下,开始犹豫起来,张九龄说了一句话:“为国者死,何惧足惜。”

王画这个姐姐与妹妹,眼神再次坚定起来。

这个使者差一点想扇张九龄的大耳瓜子。但是王画听了这件事后,没有生气,反而很苦闷。他说的后来名相,萧嵩是自己喜欢的下属,其实不算。开元盛世,一开始是大宋与老姚,姚崇尚变,正因为这个变,使朝廷才迅速稳定下来。如果一开始用大宋,反而有可能激化矛盾。然后是大宋尚法、张说尚文、李元紘与杜暹尚俭,接下来就是张九龄与韩休尚直。

史书记载李隆基宠爱李林甫,罢为张九龄,张公一倒,朝中正气皆失。

如果张九龄是喜欢变通之人,都失去了他的本色。

然而一旦出兵,不是以前那种打打谈谈,这一回是不死不休,这让他很为大凤与三凤担心。

这是第一件让他头痛的事,第二件事就是郭元振又找上门了。

很狡猾的一只狐狸,他看出王画的打算,如果王画勤王出兵,吐蕃是一个后患,但积石山他将各大关卡守住,坚守不难。吐蕃要出兵,只能攻打大非川。这才明白王画让出大非川的本意,是想自己做他的替死鬼与长城。

他心中不服,于是向王画讨要物资。

王画本来因为大凤与三凤的事,心中有些烦燥,他不悦地说道:“一百年前,吐谷浑是何人管辖?”

“隋朝。”

“那么他们没入吐蕃后,吐蕃侵唐,出动了多少兵力?”

郭元振不能言。

王画又说道:“为什么我要迁移百姓,将各族打乱,不让他们有意聚在一起,又让他们各族相互通婚。就是让他们不能一枝独大,一旦壮大起来,今为我用,是乃强援。他日为敌时,同样也为强敌。你现在大非川,只是一味优柔,举目之处,皆是吐谷浑人,低头之处,还是吐谷浑人。你固然用了我的物资,使他们安服下来,向你表示感谢。可是吐谷浑人缓过这口气,逐渐强大起来,他们以后再次反叛怎么办?从眼下,你资助的是你的手下,长远来看,你资助的是唐朝一个潜在的敌人。”

不但如此,郭元振还禁止大非川的百姓投靠血营。

要知道现在血营就是一个大熔炉,各个种族交杂在一起来,开始还有纷争,后来子弟兵一道战斗,加上衣食无忧,渐渐开始和平相处,然后融合。这种情形只有持续二三十年后,可以说在西北再也找不到一个吐谷浑人,或者昭武九姓人,或者党项人、突厥人、铁勒九姓人、沙陀人或者是唐人。

融为了一体,就是分裂也是自家人的事,而不是外部民族矛盾。

郭元振还是不解。

王画又向他灌输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是关起门来说的,如果让手下将士听到,非得有反感。

不过王画还是拿出来一部分物资,又教了郭元振一种新的骑兵战术。

拉网式与太极战术,王画没有拿出来,这需要单兵的强大,而且还要有很高的配合度。就是血营现在都没有达到很熟练的使用。

这种战术,就是采用了日本陆军可恶的十层猪突式冲锋。

只是步兵改成了骑兵,热武器改成了冷武器。每一次尖锥式雁行阵,阵中三排重骑兵,配备刀枪弓弩,每隔两百步再列一阵。第一波冲锋三百步后减速,让第二波递换冲锋。等到最后一波接敌后,第一波重新加速替换最后一波。

连续的冲锋,让敌人得不到休息,只要十波,或者五波六波不断替换,就是累也将敌人活活累垮。

但这个阵型威力大,而且比拉网式与太极式操作训练都简单得多。可是强力冲锋,必须用重骑兵,对时间与速度要求也很高。

当然,也是一个大杀器。不过因为是重骑兵,所以王画考虑到与狼战术无法配合,再加上这种战术纯是七伤拳,损伤率也高,所以最后将它放弃。

不过对整体实力较弱的郭元振手下大军来说,这个战术如同量身打造一般。

郭元振得到后大喜,连连夸赞王画。

郭元振离开后,张说也接着到来,他有些心虚。

如果按理,他应当返回朝廷,然而就在他准备动身的时候,突然听到李显的死讯,韦氏立为太后,把持朝政,不敢回去了。大宋是什么人,一身刚气,贬到永州做了一个长史,这个还算是好事,保住了一条性命。大宋说了什么,针对了外戚,可同样针对了太平公主与李旦,一点私心都没有。居然落得这等下场。

这是现在韦氏还没有安定下来,否则以后大宋的命运依然不好说。

可自己呢,自己开了四韦相公之先河,让诸韦视为眼中钉,这次如果回朝,结局会更凄惨。所以赖在西北不走了。

求人嘴软,因此语气没有那么犀利,说道:“王总管,既然你有匡扶朝廷之志,为什么要选择重俊太子,不选择其他人呢?”

王画看着他说:“张侍郎,我选择了谁?只是皇太子前来投靠于我,难道你让我将他交给韦太后?”

张说眼睛一翻,心里想道,信你才怪,投靠?真投靠是假投靠?

“再说,我现在也没有其他的举动,只是做好西北总管之职。何来选择一词?况且先后是不是他杀或者生病驾崩,我也正在暗中查询,如果是因病驾崩,那么我就要忠心扶佐朝廷。如果是某人谋杀,那么我就会选择勤王,还先皇一个公道。现在没有证据,我又何来选择之说?”

对张说,王画不可能说真话的。

事实上李旦也估计错误了,王画在宫中是没有线索。可是他有一个人鼎力相助,上官小婉知道不少事情。她将这些事情通过书信方式通知了王画。王画立即找出那一天韦氏带领禁卫皇宫中的第一批羽林军名单。

这个思路与太平公主异曲同工。

不过王画知道这些士兵有可能看到李显的死状,但他不知道究竟那一个士兵能够被收买。也没有收买,现在没有到收买的时候,他在派人暗中观察,如果可以利用的,比如在军中受到欺负的,或者欠下债务的,或者其他的事情,再决定从这个士兵身上打开突破口。

实际上也不要确凿的证据,只要有一个大约摸的证据,再加上百姓对韦氏的怀疑,就可以征讨了。

张说知道他没有说真话,只好说道:“如果王大总管,真要出兵,不妨考虑一下临淄王殿下。两个人的资质,你自己也十分清楚的。”

王画心中冷笑,我肯定知道,还知道他前半生是有名的英主,后半生连商纣王都不如。

没有分辨,淡淡说道:“我知道了,不劳张侍郎牵挂。”

将他送出去。

春天就来临了。

王画家中也迎来了一件喜事,李雪君与王涵先后传出有孕的消息。最高兴的是李雪君,这多少年了,因此大夫断定之后,什么功夫也不练了,整天坐在家中,连走路都小心翼翼的。

看到她的样子,王画经常拿她打趣。

高兴的还有血营其他人。王画家大业大,后代越多越是好事,能选择一个好继承人。

韦氏也高兴。

小心翼翼地来到长安,就担心王画发兵,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王画在西北一点儿动静也没有。韦氏才松了一口气。只要挨过这段时间,隆重地将李显入陵下葬,那么李裹儿在中间周旋,这一道难关才算迈过去。

可是高兴的时间不长,迁移百姓的动静越来越大,下面的官员不敢隐瞒了,一个开头,跟着奏折象雪花一样飘到了长安。

韦氏恼羞成怒,还发作不得。

实际上造成这原因,也有她的责任,因为准备大军,朝中的物资不足,再加上隆重安葬李显,本来就是一群贪婪的官员把持朝政,剥削更重。于是不得不加重了征税。

唐朝不是没有钱,也分成三六九等征税。可是因为执行官员的原因,这一政策得不到落实。武则天时期万民举报,都没有将这个问题解决,况且韦朝。这些税务还是实打实地加压到平民百姓头上。本来生活就不好,马上就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加重了税务,逃亡的百姓更多。没有活路了,既然大洋洲生活那么好,为什么不去?

好在军队渐渐准备起来,从成州一直到绥州,准备了二十五万大军,各个关卡重新布置,防卫严密。韦氏才派了钦差再次到西北,向王画要李重俊,顺便责问他安排移民的事。

王画没好气地回答道:“回去告诉太后,我在西北,与你相安无事,不代表着我的脾气好。皇上是怎么死的,我心中清楚。虽然没有证据,可是天下百姓都知道皇上不是因病驾崩的。别要惹我,否则我不但让她的皇帝梦成为水中影,镜中花,连她太后都别想做成。”

说完后,直接将钦差轰走了。

不但这样,而且开始将兵力再次东调,每天在渭州、庆州、泾州、岷州、成州交界的地方操练人马。

让邻近数州官兵人心惶惶。

但没有出兵,看到有机可趁,悉诺逻再次派了一支军队试探了一下大非川,可迎头就遭到了郭元振那个猪突阵的打击,好在出动的军队不多,丢下了一千来死尸,仓惶地逃了回去。

这一次没有讨好,也使吐蕃人改变主意。

但他们出了一个让王画哭笑不得的主意。

同时王画又听到另一条消息,李隆基再次悄悄来到西北,在兰州出现。可是他以为自己做得巧妙,还是被人发现。立即禀报了王画。

王画苦笑了一下,还真阴魂不散啊。不过来了正好,正好有一件事,要向他挑明了,省得将自己当作傻瓜。

第13章 妙手第4章 责问第98章 爆第14章 猫与鼠(中)第42章 猎山第25章 宗族大会第59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72章 决战白马寺(一)第73章 分开第16章 姐姐第3章 力量第53章 假设第87章 挑明第41章 太子第71章 黛儿第128章 一日三变第109章 伐韦第28章 发威(四)第23章 论乐第15章 聚宝盆第55章 不同第89章 送礼第28章 发威(四)第16章 武家求亲第30章 拉骚第81章 温柔乡第9章 囧与雷(五)第141章 鼎第76章 却月阵(下)第95章 小瓶子第47章 后期第22章 颜色第86章 余波(中)第154章 香消殒第90章 何患无臣第42章 报信第22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五)第40章 默啜的狡猾第52章 站住第26章 疑问第71章 借将第13章 墨第31章 开府第94章 大家彼此第106章 阴变第26章 发威(二)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35章 莲花第100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二)第60章 红心第40章 回乡第48章 眺望第117章 放第48章 真爱(下)第12章 倒第66章 瞩目第77章 海上联谊会第5章 残杀第7章 小花第150章 东风急第131章 杀韦(中)第27章 发威(三)第104章 炮与炮第27章 风云之战第11章 天津桥外的喊冤第98章 大撤离第24章 诅咒的故事第6章 未婚妻第10章 望族第68章 喝彩第44章 嫁妆第55章 状元第78章 断腕第36章 人性的弱点第43章 酸(上)第50章 漫天要价第50章 托(上)第39章 可怜的孩子第149章 一百问第32章 肚兜第75章 青岗岭之战第97章 上官小婉的报信第23章 血甲第84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下)第12章 朱先生第28章 一线曙光第21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四)第37章 用心第13章 囧与雷(九)第63章 师徒第9章 器王第70章 没完没了第10章 丫的第36章 火烧黄河第64章 挑战第99章 拉网式战术第67章 两头猪第66章 大势的开始第61章 大江魅影
第13章 妙手第4章 责问第98章 爆第14章 猫与鼠(中)第42章 猎山第25章 宗族大会第59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72章 决战白马寺(一)第73章 分开第16章 姐姐第3章 力量第53章 假设第87章 挑明第41章 太子第71章 黛儿第128章 一日三变第109章 伐韦第28章 发威(四)第23章 论乐第15章 聚宝盆第55章 不同第89章 送礼第28章 发威(四)第16章 武家求亲第30章 拉骚第81章 温柔乡第9章 囧与雷(五)第141章 鼎第76章 却月阵(下)第95章 小瓶子第47章 后期第22章 颜色第86章 余波(中)第154章 香消殒第90章 何患无臣第42章 报信第22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五)第40章 默啜的狡猾第52章 站住第26章 疑问第71章 借将第13章 墨第31章 开府第94章 大家彼此第106章 阴变第26章 发威(二)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35章 莲花第100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二)第60章 红心第40章 回乡第48章 眺望第117章 放第48章 真爱(下)第12章 倒第66章 瞩目第77章 海上联谊会第5章 残杀第7章 小花第150章 东风急第131章 杀韦(中)第27章 发威(三)第104章 炮与炮第27章 风云之战第11章 天津桥外的喊冤第98章 大撤离第24章 诅咒的故事第6章 未婚妻第10章 望族第68章 喝彩第44章 嫁妆第55章 状元第78章 断腕第36章 人性的弱点第43章 酸(上)第50章 漫天要价第50章 托(上)第39章 可怜的孩子第149章 一百问第32章 肚兜第75章 青岗岭之战第97章 上官小婉的报信第23章 血甲第84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下)第12章 朱先生第28章 一线曙光第21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四)第37章 用心第13章 囧与雷(九)第63章 师徒第9章 器王第70章 没完没了第10章 丫的第36章 火烧黄河第64章 挑战第99章 拉网式战术第67章 两头猪第66章 大势的开始第61章 大江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