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

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

江南的洪灾灾区,一片凄凉。

滔滔的洪水退去后,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

然而,在这哀鸿遍野之中,却有一群人逆流而上,他们就是跟随曹国公李文忠一同前来赈灾的太医院院使戴思恭等一众医师。

戴思恭等人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救治在洪灾中受伤的伤病号,更是为了研究圣孙所告知的新型天花防治办法——牛痘接种法。

这批“训练有素的医生”深知天花的可怕,而传统的防治方法也就是人痘接种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死亡率极高,风险极大。

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戴思恭等人终于证明了牛痘接种法的可行性,这些医师欣喜若狂,以为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有效防治天花的方法,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方法在推广过程中却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作为最接地气的皇帝,朱元璋亲自在奉天殿外接见了这群人,要他们回去仔细查勘农田的受灾情况,没受灾的粮田照常纳税,受灾粮田里,佃户和贫苦农民可以获得赈济,要他们如实落实,不许玩小伎俩。

几天后,当那些接种了牛痘的人们安然无恙地走出帐篷时,灾民们震惊了。

而为了纪念教会他们这种方法的圣孙,江南灾区的百姓在灾后开始自发地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圣孙祠,纪念圣孙所做出的贡献,不知不觉中,朱雄英就多了许许多多的信徒.

而后,朱元璋又将今年在京城周边种植和储存的土豆、红薯,统统运往了江南灾区,这些东西虽然没法长期吃,但短期顶一顶饥荒却足够了。

朱元璋这么说,当然是为了让救灾的钱粮尽可能用在最需要救济的人身上,他是农民出身,太清楚“每次灾荒都是底层官吏发财机会”这个道理了,对于基层百姓来说,如果放任不管,那么明明是遭灾五亩,地方官吏可能只给写一亩,而士绅大户,明明是遭灾一亩,却可以写成十亩,按十亩领了救济钱粮后,士绅大户和地方官吏再三七分账。

于是,戴思恭挑选了一些愿意接种牛痘的灾民,当众为他们进行牛痘接种。

当看到他们全都安然无恙地度过了危险期,并且没有出现任何危及生命的症状时,戴思恭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所以,朱元璋这次直接来了个现代意义上的“B2C”,取消了中间商环节,让粮长把所管辖区域内受灾的百姓和佃户的代表送到京城来,路上食宿车马费用朝廷全包。

他们更愿意相信传统的人痘接种法,虽然风险大,但毕竟是他们熟悉的方式,而那些专门从事种人痘的职业痘师们,则在一旁煽风点火,他们声称牛痘接种法是邪道,会走血,让牛污染了人的血,而人痘接种法才是正道,走的是气。

不得已之下,戴思恭决定当众进行牛痘接种实验。

戴思恭站在临时的帐篷前,看着面前熙熙攘攘的灾民,这些人的脸上写满了迷茫,洪水冲毁了他们的家园,疾病又夺走了他们的亲人,如今的他们就像无根的浮萍,没有了方向。

江南灾区的百姓对这种新型的天花防治办法充满了疑虑,甚至可以说是恐惧。

这次当众实验的成功,让灾区的百姓开始对牛痘接种法产生了信任。

戴思恭等人可谓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些医师很清楚,如果不能打消民众的疑虑,那么这种新型的天花防治办法就无法得到推广,到时候,死的人会更多。

但这场洪灾的影响却远不止于此,因为伴随着洪灾的发生,一些在过去被掩盖的很好的蛛丝马迹,暴露了出来。

总之,普通百姓没有辨别力,听多了这类说辞,自然而然就对牛痘法产生了畏惧和排斥的心理,哪怕官府再三宣传,也没人敢于尝试。

但百姓的抵触情绪让戴思恭感到十分棘手,他很清楚要改变百姓的传统观念,接受新事物,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但更需要的是一次有说服力、立竿见影的实验。

江南灾区,天阴沉沉的,似乎随时都会再次降下倾盆大雨。

江南是大明的统治腹心之地,所以朱元璋很关心这场洪灾,除了派曹国公李文忠代表他前去江南诸府赈灾以外,朱元璋还亲自把受灾最严重的常州、苏州、松江三府里共四百余名“粮长”叫到了京城,一方面是要对确实受灾的地区进行重点赈济,另一方面也是要确保秋粮的收缴。

他们纷纷前来咨询和接种牛痘,很快,整个灾区都掀起了一股接种牛痘的热潮,而且由于牛痘的死亡率远低于人痘接种法,几乎没有民众因为种痘而死,天花的扩散也得到了显著的控制。

百姓对于这种先进的天花防治办法,感到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其实从字面意思上讲倒是没说错,旱苗法就是把人痘的痘浆磨成粉吹进鼻子里,而牛痘接种法确实是用小刀划开胳膊进入血液。

他不仅是太医院的院使,更是一名医者,正所谓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他的本能。

他们看到这些人与之前病恹恹的模样判若两人,这一刻,他们终于相信了牛痘接种法的神奇效果。

接种过程中,他给周围围观的百姓,详细讲解每一步的原理和注意事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被尊重的,也让他们对新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牛痘接种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灾民开始聚集在帐篷周围,他们或站或坐,静静地观看着戴思恭的每一个动作。

所谓“粮长”,是朱元璋规定的税粮征收制度下的产物,从洪武四年开始,规定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等地,纳粮一万石左右的地方为一区,指派大户世充粮长,负责征收和解运田粮,除此之外,粮长还有拟订科则、编制图册、申报灾歉、检举逃税等权力。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密切关注着这几名就躺在对外开放的帐篷里的灾民的身体状况变化。

戴思恭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结果朱元璋在京城里等了足足一个月,愣是没见到一个进京来见他的灾民。

历史类最高均订作品,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

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78章 下下签第36章 告白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41章 北失南补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74章 应天府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92章 父与子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
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78章 下下签第36章 告白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41章 北失南补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74章 应天府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92章 父与子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