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应天府

朱雄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明白马皇后的用意,也深知在皇室之中亲情与权力的交织往往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到了岁数不就藩肯定不行,拖着也不是办法,而且朱元璋也打算帮助朱雄英培养出一套自己以后能用来治国的班底先来充任王府属官。

因此,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虞地不好,如今中原人口尚不充实,明年不如改封到吴地。”

吴王?

朱雄英有些惊讶,在明初的政治环境里,吴王这个封号,可是有特殊含义的,因为在元末乱世的时候,有两个著名的吴王,一个是张士诚,另一个就是朱元璋。

而且按照默认的封藩规则,吴地是不在封藩之列的。

这是由于大明的首都是应天府,直隶管辖内的江南属于京畿之地,在离京城这么近的地方封一个藩王,会对皇帝的统治直接造成威胁,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江南经济发达粮食产量高,所谓“苏常熟天下足”便是这个道理,哪怕藩王并不直接拥有土地,而只是拥有对土地征收“藩王税”的权力,但也会直接影响到大明的财政。

所以,一旦封藩改成吴地成为大明吴王,哪怕碍于继承顺序不能在朱标成为皇帝之前册封朱雄英为太孙,那也是再明显不过的政治信号了。

嗯,洪武朝如果真封一个吴王出来,或者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地方政务,那么就约等于北宋初年的皇储兼任“知开封府”,而这个官职虽然北宋不常置,但一旦出现那就是皇帝觉得接班人该锻炼了才会让他担任,而准皇储升为正式皇储后就不会任官了,而是让普通官员“权知开封府”来管事。

这件事情虽然不急,最早也得到明年,但有马皇后的帮衬,既然朱元璋开了这个口,那这件事情就大概率能成,朱雄英这位亲王,也将会不仅是大明第三代里的第一位亲王,更是拥有特殊政治含义的吴王。

朱雄英看向马皇后,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就藩之事,孙儿自当遵从安排。”

朱元璋哈哈大笑,马皇后闻言,眼中亦是闪过一丝赞赏的神色,她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手:“英儿,你果然是个懂事的孩子,只是奶奶希望你能记住,无论何时何地,有事都要跟奶奶说,知道吗?”

朱雄英恭敬地应道:“是,皇奶奶,孙儿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

随后,朱元璋又与朱雄英详细讨论了莫愁湖的改造计划,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朱雄英一一应答如流,在朱元璋面前展现出了不凡的才干和难能可贵的远见。

而这种表现,也是朱元璋最想看到的,毕竟他可不想让一个窝窝囊囊没有能力和担当的人,来继承大明的江山,这对于大明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时间悄然流逝,宫内报时的钟声响起也提醒了朱元璋,该去处理朝政了。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身为朱家子孙,自然要勇于任事,不过,你奶奶也说得对,你身上的担子不轻,整顿莫愁湖这件事情,算是皇爷爷给你的第一个任务,做得好了不仅咱面上有光,朝中的文武大臣也定能对你刮目相看,有益于你以后的路。”

朱元璋虽然没说,但朱雄英也清楚,虽然有着鼎力支持,但自己绝对不能烂泥扶不上墙,权力无法杜绝质疑的声音,但政绩可以。

“英儿,好好干,咱期待着你的佳音。”

朱雄英躬身行礼:“是,皇爷爷,孙儿定不负您的期望。”

随着朱元璋的离去,坤宁宫内又恢复了宁静,马皇后拉着朱雄英的手又叮嘱了许多,方才放他离开。

整顿莫愁湖环境,妥善安置迁徙来的富户,这不仅是他的第一个任务,更是他在大明朝廷第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

朱雄英不敢耽搁,策马先行直赴大天界寺,道衍和尚已在寺院中静候多时。

两人见面便直入主题,朱雄英将他构思的步骤细细道来,而道衍和尚则静心聆听,不时点头,表示会意。 不过道衍虽然尚未归心,但也不只是当点头虫,而是根据他对京城的了解,针对朱雄英的初步计划提出了一些细微的修改建议,使得整个计划更加完善,更加贴近实际。

朱雄英亦是虚心接受,对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商议既定,道衍和尚不好太多抛头露面,朱雄英便邀请潭王朱梓和鲁王朱檀两位叔叔同行,一同前往应天府衙。

应天府衙坐落在城中的繁华地段,门前石狮威武,朱雄英一行人在门前下马,向门房通报。

府尹高守礼闻讯三位亲王联袂而至,赶紧带着应天府一众官员亲自迎了出来,门前简单的寒暄过后一行人便进入了府衙内部。

府衙的议事厅内,梨花木书架上摆满了典籍,墙上挂着不少字画,显得文人气息浓厚,府尹高守礼请朱雄英等三位亲王上座,并命人奉上了清茶。

朱雄英环视一周缓缓开口:“高府尹,此次我与两位叔叔前来,乃是因为陛下赋予的一项重任,也是伱之前所上奏的内容.莫愁湖周围确实混乱,需大力整顿,同时还要妥善安置各布政使司迁徙来的富户。”

应天府的一众官员有些讶然,这可不是什么好活,妥妥的烫手山芋。

之所以这么说,其一是因为这些迁徙来的富户虽然眼下困顿不堪,但毕竟都是一方豪强,而京城的京官们也都是各地籍贯都有,这些人只要肯使钱贴脸面,在朝中也是各有门路都很能闹腾;其二是因为莫愁湖周围的破落户一贯是应天府眼中的“刁民”,这些人不仅刁泼难治,惯于对抗五城兵马司,而且此地虽然是“鬼市”,却也是整个京城商业循环里必不可少的一环,若是直接连根拔起,这么多人成了游民不说对治安造成多大乱子,就是很多城内外的交易也没法进行了,这相当于应天府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计划先在聚宝门外建立一大片安置房,将莫愁湖附近的外地富户和本地破落户整体迁徙过去。”

高守礼闻言,眉头微皱,面露难色。

他深知这其中的利益纠缠,而且对于整个京城的治理体系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在三位亲王的注视下,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说道。

“殿下,此事涉及多方利益实施起来恐怕有些难度。”

见他还敢推诿,朱雄英不好说话,左右两位叔叔捡回了一条命又得了朱雄英许诺的好处,这时候事关自己利益,自然跟哼哈二将似地开始给高守礼施压。

不过,就藩的藩王没有治民的权力,这件任务朱雄英能被赋予也是因为他还没就藩,情况有点特殊,所以他们倒也不直接从事情上说,免得给高守礼落下话柄,而是句句话里不离皇帝。

鲁王朱檀咳嗽了两声,面色苍白着冷笑道:“高府尹,陛下既然将此重任交给你,你便有责任将它办好本王相信你作为应天府尹,也有能力处理好这些琐碎之事,若是琐碎之事都处理不了,这应天府也合该换个人了。”

潭王朱梓也附和道:“高府尹,京城乃是首善之地,莫愁湖畔本王也去看了,乱糟糟的像个什么样子?此事不仅关乎朝廷颜面,更是不能在陛下眼里容沙子,安置房的钱款你也不必操心,把协调这些人的事情办好即可,到时候自有工部来建。”

朱雄英没说话,但意思也很明显了。

面对三位亲王的压力,高守礼只得屈服:“是,下官定当竭尽全力,完成殿下交付的任务。”

朱雄英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30章 蓝玉案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涡的秘密?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196章 保险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53章 主仆矛盾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192章 父与子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91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92章 父与子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41章 北失南补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
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30章 蓝玉案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涡的秘密?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196章 保险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53章 主仆矛盾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192章 父与子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91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92章 父与子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41章 北失南补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