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蓝玉案

第130章 蓝玉案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心中激动不已,咱的大孙,终于要回来了!

而从阴阳炁海中飘落的那张残页,也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这是一张《国榷》的残页,是卷十的第一页,时间是洪武二十六年癸酉,而之所以它能作为卷十的第一页,是因为在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蓝玉案”。

不过,眼下距离洪武二十六年,还有足足三年半的时间,所以只能算是一个预警。

朱元璋稍微瞥了一眼以后,顿时觉得有些尴尬,此时天色已晚,他把那张残页拢进袖子里以后,转身对不远处的几位国公说道:“几位爱卿,阴阳炁海已经关闭了,大孙或许不久之后就将回归大明,你们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徐达、李文忠、常茂、蓝玉几人,陪着朱元璋待了这么久,即便或站或坐,这时候也多少有些疲惫了.人的身子骨都不是铁打的,常茂和蓝玉年轻力壮,纵使身体没有酸痛,精神也是会累的。

不过,这个消息还是让几人精神一振,尤其是对于常茂和蓝玉来说,朱雄英和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两人从亲戚关系上来论,一个是朱雄英的舅舅,一个是舅姥爷,都是正经的娘家人,是最铁的支持力量。

这上面的文字其实并不多,但是看起来,却足够称得上是“触目惊心”。

因此,他们都盼望着朱雄英能够回来继承大明的江山,而不是朱允炆成为继承者。

除此之外,蓝玉经常做目无法纪的事情,他的义子就多达几百人,这些人不仅侵占民田,还经常欺男霸女。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几位国公而言,朱雄英的回归这都是一件好事,或者说,最差也算不上什么坏事。

但一旦朱标这里出了问题,那就朱元璋必须重新审视蓝玉的存在了.他必须确保新君能够稳固地接掌大权,并铲除所有可能的威胁。

他回到马车里,从袖子中掏出了那张残页,借着马车里的灯光,面色凝重地浏览着残页上的内容。

再看看蓝玉案干脆利落的处理,涉案人员束手就擒般的态度,这哪是准备谋反?

因此,该怎么敲打一下蓝玉,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蓝玉的生死并非取决于他个人的行为是否犯错,而是取决于朱元璋如何评估他的潜在威胁。

事情并不复杂,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𤩽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乘皇帝藉田时发动叛乱,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有一公、十三侯、二伯,被杀者约两万人。

不过,这些行径,朱元璋都容忍了下来,不仅仅是因为捕鱼儿海之战的功劳,更重要的是,作为皇帝,其实并不喜欢一个品行完美的臣下,不管是自污还是确实骄横,有性格缺陷的人,反而让皇帝放心当然,如果狂过头了或者功高震主了,那肯定还得杀。

毕竟,单纯的军事行动意义是不大的,想要长期实控,必须要有人口和土地作为支撑。

而这些前元贵族,也是出了名的反复无常,经常发动叛乱,现在北元被大明消灭以后,也是时候腾出手来把河西走廊与河湟地区变为实控区了。

而如今的大明,不仅攻占了宋朝从未占领过的云南、辽东,更是打的蒙古人胆战心惊,自汉唐以来的汉人王朝疆域可以说是尽数收复,唯有西北方向的河西走廊以及西域,尚未有所经营。

不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经营河西,那么就必须在关陕进行积累,现在的关陕比不得汉唐时期,由于水土流失和降雨减少,曾经的“王霸之基”如今已然衰败,人口和土地都远不如南方,甘肃和宁夏更是只有可怜的几万人口,能否长期支撑经略河西,还有待考量。

朱允炆年轻且缺乏政治与军事经验,在确认作为皇位继承人之初几乎在军队没有任何影响力,而蓝玉则是洪武朝末期最耀眼的将星,也是公认的明军下一代领军人物。

“所以,关键还是要让标儿养好身体,决不能轻易折腾,这样等到大孙回来以后,大明的江山继承,才算是彻底稳固。”

所谓“元功宿将,相继尽矣”,短短八个字,就说明了蓝玉案的残酷性。

因为他们跟朱允炆毫无关系,如果是朱允炆当皇帝那么皇帝怕镇不住他们,他们就算不被抄家杀头将来那也肯定是要坐冷板凳的再加上这两人性格其实都有明显缺陷,常茂喜欢劫掠,性格又莽撞,经常会热血上头;蓝玉则是极度骄傲目中无人,喜欢炫耀攀比,用史书上的话来说就是“自恃有功,专恣横暴,所为多不法,举止傲慢,无人臣礼”。

而看到了能跟胡惟庸案扯上联系,朱元璋就已经彻底确定了,这就是在预测中的未来,自己为了肃清朝堂发起的大案,跟之前大孙预测那件事是吻合的这一切的前提条件,都是太子朱标的死。

借他八个胆子,他都不敢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谋反,他就没这个能力。

至于徐达和李文忠,反倒是差了一层,因为他们只是跟朱元璋有姻亲或亲属关系,与朱雄英在亲戚关系上没有常茂和蓝玉那么近。

因此,他们在历史上都没能活过洪武朝末期。

但蓝玉的行为,说到底还没有到该杀头的份上,那些所谓的义子,也不过是从五代军头那里学来的作风罢了,李克用便养了这么一支“义儿军”作为牙兵亲军,其实算不得什么,而朱元璋这次弄得“铁册军”,也有了将这些勋贵的少数私兵合法化的安排。 蓝玉会谋反吗?

朱元璋心里已经将这件事情,放到了极高的优先级上。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的魏国公府和曹国公府,才能顺利地在建文朝继续坐享权势。

故此,他们也都诚心诚意地向朱元璋道喜,随后纷纷离开了钟山。

因此,在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后不久,朱元璋便开始着手削弱蓝玉在军中的影响力,以消除其对太孙地位的潜在威胁,从而确保皇位的顺利传承。

在朱标尚在世之时他与蓝玉之间的关系不仅基于姻亲联系,更在于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互补,朱标被朱元璋视为理想的皇位继承人,而蓝玉则为朱标提供了坚实的军事后盾,这也使得蓝玉屡获提拔,甚至被封为国公。

同时,蓝玉案的事情也给朱元璋敲响了一个警钟,那就是从另一方面讲,自己也确实不能太惯着蓝玉这小子,蓝玉这种人就属于典型的“蹬鼻子就上脸,给点颜色就开染坊”,你给他点好脸色,他就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了,但是也不能太过打压,否则的话,他反而会心生怨恨。

沉思了片刻,朱元璋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要不,把蓝玉扔到西北,让他经营河西?

毕竟蓝玉是闲不住的性子,在京城待着,没事他也能找点事出来,在艰苦的边关带兵,反而能磨砺一番。

所以能容忍他们,且确定这两个外戚勋臣不会造反的,就只有常氏的儿子,要么是朱雄英,要么是朱允熥。

看着几位国公离去的背影,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慢慢地冷了下来。

蓝玉跋扈吗?

他当然跋扈,捕鱼儿海之战大捷后,班师回朝的时候,喜峰关的守关将领按照规矩未确认身份时没有开关,蓝玉竟然直接下令炮击关墙,而且,蓝玉还和俘虏的元妃有染。

而河湟之地,自熙宁开边和宋徽宗崇宁年间河湟之战以后,已是远离汉人统治近三百年了,在此前大明限于军力,在河西地区很难驻守,在河西走廊与河湟地区最初设置的甘肃卫、凉州卫、岐宁卫,其实都是为安置故元势力所置的羁縻卫所,这些卫所的实际事务仍由前元势力主导。

实际上大明的所有战略规划,无论是先云南后辽东,最后漠北,都是有清晰的战略规划的,河西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念头只是暂时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出现,至于到底要不要做,要做到什么程度,还是需要谨慎思考后再决定。

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31章 神器降临!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75章 鬼市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78章 下下签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174章 应天府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83章 长夜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
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31章 神器降临!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75章 鬼市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78章 下下签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174章 应天府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83章 长夜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