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

第165章 莫愁湖商业区的规划

如今的京城宛如一颗镶嵌在长江这条蜿蜒玉带上的明珠,人口足有上百万之众,不仅是大明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池,亦是整个世界上最大的都城。

朱雄英站在大天界寺所处的凤山山顶,遥遥向不远处的京城方向望去。

只见城墙巍峨,城门重重,里城门十三座,外城门又有新建十六座,城池辽阔,南北穿城四十里之遥,若是绕城一周,甚至有一百八十多里的路程。而城内的格局亦是错综分布,几十条大街与数百条小巷纵横交错,金粉楼台点缀其间,寺庙宫邸错落有致,碧瓦朱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长江水面波光粼粼,各类船只穿梭不息,那远方若隐若现的风帆,就好似天边云瀑裹挟着船流淌下来的一般。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到此地,委实难知此景为何。”

朱雄英喟叹一声,然后扭头道:“只是这城西的莫愁湖畔,如今却错乱难治,不知大师有何良策?”

效仿汉武帝迁徙天下富户来京的事情,道衍自然是知道的,这种政策怎么说呢?对于皇权来讲,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因为这些富户在地方那就是盘根错节的地头蛇,“流水的县官铁打的豪强”嘛,看解缙在蓝田县城的境遇就能知道了,而这些地头蛇之间往往各种关系都能纠缠上百年之久,轻易难以撼动会对朝廷在地方的统治造成严重阻碍。

而只要把这些富户迁徙出来,让他们离开原有的乡土环境,那么他们就像是失去了毒牙的蛇一样,再也没有什么威胁性可言了,毕竟在华夏古代的政治环境里,有钱并没有什么用,只有当钱能转换成对应的影响力的时候,才有作用。

这些迁徙到莫愁湖畔的富户来自全国很多个布政使司,在家乡他们是一霸,在这里他们什么都不是,一切人脉、产业都需要推倒重来,莫说在京城权贵眼里这就是来要饭来了,就是京中有点背景的势力,都能反复拿捏他们,所以这些迁徙来的富户,如今不过一两年,便已经有破产卖儿鬻女的了,即便过得稍好些的,也早就没了在地方当土皇帝时候的气焰,各个苦不堪言,只得低声下气的托人上疏,请皇帝改善他们这些“客户(古代指从外乡迁徙来的人口)”的处境。

当然,这种政策也只是能解一时的问题,因为旧的豪强走了,地方上还会诞生新的豪强,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但这对于朱元璋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唯一的小小缺憾就是,搞迁徙的时候,配套政策没有考虑太周全,因此造成了莫愁湖畔这个“城乡结合部”的暂时无序状态。

而这个问题,被朱元璋交给了朱雄英,用来检验和锻炼他的能力。

道衍认真以对:“对策很多,只是看圣孙需要达到什么目的,若仅仅是想要交差,那倒也没什么难的,以雷霆手段整治这片区域,给这些迁徙富户来一个相对安稳的居处,能让他们活下去,对于圣孙来说,这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情。”

“莫愁湖畔地理位置不错。”

莫愁湖是京城第二大湖泊,仅次于玄武湖,也是长江古河道的遗留部分,在东吴时莫愁湖一带是江渚地区,唐宋以来秦淮河入江口泥沙逐渐淤积而慢慢向西北三汊河推移,长江主流道也逐渐向西北迁移,致使长江中的白鹭洲与岸边相连,原长江与秦淮河交汇处的低洼地带就留下了许多池塘和湖泊,莫愁湖就是这么形成的。

朱雄英指着那里说道:“秦淮河在定淮门那里汇入长江,而龙江船厂就位于秦淮河和长江交汇处,再往东南便是由内外城夹着的莫愁湖,与秦淮河由几处河道相通,秦淮河继而继续流向东南.如果说秦淮河是京城的肠,负责通过便捷的水运来输送各种物资,那莫愁湖就是用来消化和储存食物的胃,这附近的一大片区域,都极为适合建立仓储和市场,此地若不建成商埠,实在可惜。” 道衍若有所思:“所以圣孙是想因势导利,既要解了富户难以为继的‘势’,还要用他们手中的财富,来造出‘利’来。”

“不错。”

朱雄英微微颔首:“这片区域在传统的内城之外,还在新建的外城之内,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和流动既不会威胁到京城内部的安全,也有相对宽松的环境,而且水运交通便捷,若是能在此地建成商区,维持好一个良好的营商秩序,便可以收取源源不断的商税。”

在现代世界生活多年的朱雄英,很清楚发展工商业才是大明的出路,在农业上内卷,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然而,这种对于未来的把握却并不是其他人能够理解的,就算是朱元璋,即便有些触动,也不是能够轻易转变过来的,毕竟人脑海里的观念都是根深蒂固的,朱雄英想要光靠说来说动别人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他能把他所设想这套东西落在实处,就有说服力多了,不仅朱元璋能理解,文武百官也都能从这个生活范围内的例子看到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利在何处。

所以朱雄英打算借这个机会小试牛刀一番,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熟悉京城环境,而且能够初步建立自己的班底,结交有用之人,获取一个能够不依赖他人的财富渠道。

而这一步棋走的好了,他也就不必每天在皇宫里逛该了。

道衍点点头,他已经明白了朱雄英的需求,自然可以给出对应的建议,毕竟道衍也在这里待了好多年了,对于京城错综复杂的环境更加熟稔。

“若是圣孙想整顿莫愁湖畔,那么有几个势力是必须要面对的,只是其中有些事情颇有龃龉,不知当不当讲?”

“大师但讲无妨。”

“其一是牙行莫愁湖畔鲜少有铺户坐商,皆是南来北往的游商和京城附近的百姓,他们进不得内城去,便在此地聚集,而无论是租赁房舍还是货栈,皆要仰赖牙行居中协调,这些都是被牙行把持的,故此大力整顿侵害最多的就是牙行的利益,而这些牙行都颇有背景,不少都兼着给京城中达官显贵放印子钱的阴私勾当.贫僧知晓圣孙雄心壮志,自然是不怕这些攻讦的,不过想要做大事,却不能一味莽撞,若是把人都得罪光了,便是做成了到头来也没个滋味,反而为日后徒增烦恼。”

道衍出主意很保守,把利弊也说的清楚,显然他不打算干交浅言深的事情,因此把其中的这些勾当都点透了,但拿主意得朱雄英自己拿。

古代谋士不都是这样,一般都是好几个谋士,一人出一个主意,主公自己去选,选对了那是谋士厉害,选错了那是主公眼瞎,没有哪个谋士敢保证自己出的主意就绝对可行,要是敢保证他还当谋士干嘛?自己扯旗当主公岂不是更好。

朱雄英听了道衍的话,倒也没有不悦,因为他以前在教科书历史课本上,看到过蒋太子是怎么在十里洋场碰了一鼻子灰的,如今自己要干的事情虽然没那么大,但毕竟是触及固有利益阶层的利益的,性质差不多,肯定心里要有一个事先的预期。

而道衍后半句说的其实很精髓,朱元璋考验他的,不仅是事情能不能办成,还包括事情办的漂不漂亮,如果一路靠着动用武力和行政力量强推,那固然也能成,但未免办的太糙,而且很让人怀疑,你是不是就只有这水平?毕竟靠着皇帝支持去强推这种事情,换谁来都能成那你的能力展现在哪里呢?

所以朱雄英就得“既要又要”了,既要把事情办成,又要办的漂亮,不能把场面闹得太难堪,更不能最后靠军队来救场收尾。

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96章 保险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78章 下下签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42章 大明使团的遭遇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96章 保险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78章 下下签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59章 东宫属官们的劝谏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42章 大明使团的遭遇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