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随后,朱元璋在朝会上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成立军机司。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动,谁看不出来朱元璋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大臣们对此可谓是忧心忡忡,各种奏章如同冬日里的雪花般纷纷扬扬地出现在了朱元璋的御案之上。

然而对于这些奏章,朱元璋却都统统视而不见,打算以冷处理的方式让时间来平息这场风波,毕竟这种事情总不好杀人或者打板子大臣们确实有上奏的权力,当然了,皇帝也有不搭理的权力就是了。

如今年底了,朱元璋甚至连着两次大朝会都不上了,待在宫里给自己放了个假,看这个样子是打算直接拖到洪武十八年,生米煮成熟饭。

这一日,阳光明媚,处于难得假期中的朱元璋携手马皇后漫步至大本堂,隔着院落的镂空石窗往内看。

临近过年,大本堂内此时已经放课了,一众孩童的嬉笑声此起彼伏,与外面宫廷的肃穆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朱元璋能说出这种话,在这一刻,李善长可谓是深刻地感受到了朱元璋的决心。

这样就相当于从独相或左右丞相制度,变成多相制。

——这些人都难以指望,唯有大孙才是他心中的明君之选。

隔着石窗看着眼前这群活泼好动的孙子们,朱元璋却都不太瞧得上。

李善长更清楚,什么免死金牌、丹书铁券,那玩意朱元璋说不认就不认,他可没那么幼稚,所以,还是闭嘴的好。

朱元璋闻言,沉默不语。

皇帝不放心独相,还不放心多相吗?

可他们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他也明白,军机司的事情,已经彻底无法挽回了。

他深吸一口气,刚想开口劝说朱元璋,却在这时,一只盛满美酒的玉杯递到了他的面前。

相比于桌上摆满的那些珍馐美味,更吸引人的是君臣之间那份难得的轻松愉悦。

整个大本堂内充满了孩童的欢声笑语,虽然他们理论上都是身份尊贵的皇孙,但其实在这一刻,他们都只是无忧无虑、尽情玩耍的孩子。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李善长吓得一哆嗦,他手中的酒水都洒了出来几滴,浸湿了他华丽的麒麟服。

朱允炆则鬼鬼祟祟地躲在了一个大花瓶后面,只露出了一双眼睛,紧张地探头观察着外面的情况,在离他不远处,周王世子朱有炖没参与游戏,正蹲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地研究着一只不知从哪儿爬进来的小昆虫。

就在这时,马三保匆匆前来禀报:“陛下,韩国公李善长求见。”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在谨身殿设宴,去东宫给咱把标儿叫来。”

李善长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将所有情绪都压下,重新坐回席位,恍若无事一样继续与朱元璋把酒言欢。

朱元璋微微皱眉,心中已然明了李善长的来意,不用费脑筋去想,他必定是代表朝臣们来劝说自己放弃“成立军机司”这一决策的。

宴席之上气氛倒是颇为融洽,算是家宴性质。

马皇后也是叹了口气,随后说道:“这种事情谁也没见识过,或许以后会发生的,总之走一步看一步吧。”

朱元璋和李善长谈天说地,从至正十四年两人的初见,到李善长从征滁州出谋划策,再到朱元璋得了巢湖水师后李善长力主渡江,拔采石、克集庆、下镇江,终于给朱元璋争取到了一块稳定的地盘,直至后面大明开国,李善长在后方足兵足食回忆着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峥嵘岁月,那些曾经生死与共的情谊,倒也确实做不得假。 然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对于李善长来说却有一事始终如鲠在喉,那就是军机司的事情。

其他的皇孙们大多在玩“抓人”,朱高炽身材圆润腿脚又不太灵便,此刻正满头大汗地追逐着被发现了的秦王世子朱尚炳,两人绕着堂中的大柱子转圈,朱高炽气喘吁吁地喊着“朱尚炳,你别跑!”,而朱尚炳则回头做了个鬼脸,跑得更快了。

“大孙要是能还阳就好了,咱这万里江山,于情于理,都该大孙继承。”

晋王世子朱济熺年纪最长,跟他们玩不到一块去,但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所感染,嘴角挂着微笑,偶尔还会出声提醒弟弟们小心一些。

“这帮小子,要么是愚钝不堪之辈,要么便是舞刀弄枪之徒,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连个允文允武的都没有。”

以后没丞相了,只有皇帝的仆人。

而宴席上,朱元璋对此事就是只字不提,李善长心中则是焦急万分,他深知军机司的事情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当,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马皇后深知朱元璋的心思,她温柔地劝慰道:“炽儿虽然身形肥胖,动作迟缓,但他却沉得住气,颇有智慧.其他孙辈也各有优点,你也别太着急了,孩子们都得慢慢长大。”

虽然皇帝废除丞相制度以后,建立新的类似机构是必然之举,但绝大多数人包括李善长在内,倾向和建议朱元璋建立的,都是类似于三省或者政事堂之类的机构。

因为对于文官来说,丞相是必须要有的,如果没有丞相,那么他们就无法制约皇权。

在这群皇孙中,朱高煦、朱有爋、朱济熿这仨无疑是最为活泼的,朱有爋拿着一把包裹着布条当做枪头的木枪,朱济熿拿着一把小木刀和木盾,模仿着大人们的样子在一对一单挑,而朱高煦则是在一边撸石锁。

至于没啥存在感的朱允熥,则压根不知道躲哪去了。

他抬头望去,只见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随后恢复了和煦的模样。

李善长心中一凛,他很清楚这是什么意思.朱元璋这是在告诉他,两人虽然可以共饮此杯,但如果你敢插手我不允许伱涉足的事情,那往日的情分也将不复存在,而且绝不会手下留情。

朱元璋亲自为李善长斟满了酒,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李善长赶忙起身敬酒,他却在碰杯的瞬间,听到朱元璋低声说了一句话。

而胡惟庸案虽然性质恶劣,可文官们还是普遍认为,皇帝废除丞相只是一时之气,等他一个人处理政务久了,总有扛不住的那一天,到时候就会重新设立丞相来辅助,因此恢复唐宋旧制就好了。

眼见宴席即将结束,李善长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

正因如此,大臣们才反对声这么大。

而在这场宴席之后,大臣们递上来的奏疏明显少了。

洪武十八年二月,军机司正式成立,王景、董伦等五人入选军机大臣。

至于朱元璋心心念念“灭亡了明朝的清朝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事情,反倒是因为阴阳炁海暂时没有再次开启,让朱元璋等的有些焦急。

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41章 北失南补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83章 长夜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175章 鬼市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61章 朱允熥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67章 徐达背疽!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61章 朱允熥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78章 下下签第241章 教官到来
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3章 医学奇迹,戴思恭的震惊!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41章 北失南补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83章 长夜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175章 鬼市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61章 朱允熥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67章 徐达背疽!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61章 朱允熥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79章 蓄水池之论,朱元璋的赞叹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78章 下下签第241章 教官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