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

傍晚,微风轻轻穿梭在东宫的亭台楼阁之间。

夕阳余晖映照下的京城如同一幅写意的画卷,暮霭沉沉之际,伴随着红晖缓缓消退,天际线上一片金橙朦胧之景,只有在这时候,才能真正明白“金陵”这两个字的含义。

不过眼前美丽的风景,却与太子妃吕氏此刻眉宇间的淡淡忧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天朱标回来的时候很高兴,还向她炫耀了鱼篓里钓来的几尾肥鱼,但吕氏高兴不起来,皇帝对朱雄英的特殊安排,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般压在吕氏的心头,整个心脏似乎都跟着坠进了无底深渊。

朱雄英即将受到单独的教育和出宫处事的机会,让她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作为朱雄英的继母,吕氏在朱标面前当然不能表现出任何不悦的样子,但又难免有些羡慕和不甘,这两种情绪在她心中翻涌着。

吕氏其实很清楚,朱雄英的回归,意味着朱允炆以后能够继承大统的希望,已经变得非常渺茫了,就算抛开一切外部因素不谈,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哪怕朱允炆现在在宗人府那里也是嫡子,但朱雄英毕竟年长着呢。

而且,哪能抛开外部因素不谈呢?文官们当然希望朱允炆继位,可眼下可是明初!勋贵武臣,尤其是其中势力最强大的淮西勋贵集团,才是大明朝堂里最强大的力量。

再加上皇帝和皇后明显更喜欢朱雄英

越想,吕氏越觉得难受,但对于她来说,现在也不是没有好消息,那就是按照【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的宗法制继承原则,在正常情况下,拥有同等继承权的皇太子和皇太孙不会同时出现,这就意味着,不论朱雄英有多大的优先级和优势,只要朱标当太子,那按照规矩,朱雄英就不会被立为太孙。

也就是说,朱雄英和朱允炆的身份,同样都是嫡皇孙,只不过朱雄英是嫡长皇孙。

而这样,如果朱元璋不是禅位给太子朱标,那么朱雄英就不太可能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取得“皇太子”或者“皇太孙”这种明确拥有皇位继承权的地位。

如此一来,如果朱元璋驾崩了,那么朱标成为皇帝,以后的事情就未必不可为了。

就在吕氏思虑之时,刚从大本堂回来的朱允炆小碎步穿过长廊,来到吕氏身旁。

“娘亲,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吕氏看着儿子那关切的眼神,心中仿佛都要冻结成冰的忧虑瞬间被融化了一些,她轻轻叹了口气,蹲下身子看着朱允炆,双手放在他的肩膀上。

“允炆,你自己要争气知道吗?你是娘亲的孩子,娘亲一心都是为了你好.现在你哥哥回来了,平时除了读书,也要多亲近你的父亲和爷爷,让他们觉得你好,觉得你优秀,伱才有机会。”

东宫的灯火开始一盏盏亮起,明暗交错下,朱允炆的眼神似乎闪躲了一瞬,但旋即就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娘亲。”

“快去吃饭,吃完饭娘亲随你温书。”吕氏催促道。

朱允炆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穿过院落与院落之间的围墙的时候,他透过雕花的石窗,分明看到了另一头的朱允熥正在朱雄英的陪伴下用铲子挖地,要弄出一个鱼塘来,两兄弟身上脏了吧唧,却都笑嘻嘻的,小黑狗欢快的围着他们乱窜。

隔着墙,朱允炆无声地重重叹息着。

他心里清楚,之前娘亲允诺带他出去玩的事情,现在恐怕早就被抛到脑后忘得一干二净了。

翌日清晨。

朱雄英起得很早,推开门,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晨风夹杂着花香飘入殿内,让他心情很是愉悦。 “殿下今日要外出吗?”

跟在他身边的色目侍女苏日娜问道,这个名字在蒙古语里是“好学”的意思。

这是一名个子高挑的色目女孩,有着淡淡的金色卷发,蓝色的眼眸,带有典型的东欧血统.据她所说,她的祖上是在蒙古西征的时候,作为罗斯公国战俘被掳掠回中原的,而经过几代混血后,她已经完全汉化了,除了外表上还带有色目人的特征外,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是元朝统治时期典型的北地汉人。

一个汉化的色目人,用着蒙古名字,好吧,元朝就这样,也不需要有多奇怪。

“要去大天界寺一趟,烧香礼佛。”

皇室对于衣着有着严格的规定,在不同场合要穿不同的衣服、饰品、鞋靴、簪子.其复杂程度甚至能专门编成一个小册子,还好有这些熟知宫廷礼仪的侍女帮助,不然朱雄英自己肯定会穿乱套。

苏日娜拍了拍手宫女们立刻应声而入,她们身穿统一的衣裙,梳着丫髻,由于马皇后管理后宫很严格,而且崇尚节俭,所以宫女们的衣着饰物并不华丽,只能称得上端庄秀美。

她们熟练地为朱雄英穿衣服,先是为他穿里面的显得有些繁琐的衣服,然后披上了一件袍服,又细心地系好革带,整理好衣领和袖口。

接着,宫女们端来了铜盆和热毛巾,这就不需要别人摆布了,朱雄英自己好好洗了把脸。

早餐很简单就是普通的米粥、鸡蛋、烧饼,朱雄英根本受不了朱元璋那种大鱼大肉的吃法,所以是让小厨房特意做的清淡些,嗯,字面意思上的“小厨房”,地方贼小,做不了什么大餐,因为皇宫是没有烟囱.想象一下,一到中午晚上,整个皇宫处处冒烟是个什么场景?而且宫殿都是木质结构,有烟囱就有火灾风险,所以所有厨房用的都是专用的无烟炭来烧火,当然,你也不能指望这玩意搭配中庸口味的厨师能做出来什么好菜。

吃完饭,又灌了一碗茶,朱雄英从内到外彻底清醒了过来。

干大事的第一步,先收拢班底。

收拢班底的第一步,先找个狗头军师吧!

大天界寺,是如今大明规格最高的寺庙,列于五山十刹之首,而且这里除了寺庙本身的职能,还兼着正六品衙门僧录司办公地和外国使者朝见礼仪培训地的作用。

其原址本来在城内的朝天宫,不过经历了一场大火,已经烧成白地了,因此这里新建的寺庙,虽然还叫“大天界寺”,但其实处处都是新的,而朱元璋早年曾在凤阳皇觉寺出家为僧,对投缘的天界寺更是另眼相待,每年都会有三五次来这里巡幸一番,所以这里可以说是皇家寺庙了。

上午的光透过密密的松林,金色的光斑与古朴的青石路面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随着朱雄英一行人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天界寺那巍峨的山门渐渐显现在眼前。

穿过山门寺内古树参天、佛音缭绕。

朱雄英没通知大天界寺,所以也没人迎接他,山门内一群僧人正在做早课,他们的诵经声此起彼伏,让人感觉有些困倦。

朱雄英放慢了脚步,他环顾四周,只见寺庙的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壁画,上面的每一尊佛陀菩萨都栩栩如生,极为宝相庄严,这些新弄的壁画也是大天界寺的特色。

他继续向内院深处走去,路过金刚殿、天王殿、正佛殿、左观音殿、石轮藏殿,遇到了不少前来参拜的信徒,这些信徒或跪拜在佛像前,或闭目默念经文,每个人都显得很虔诚。

在一株菩提树下,朱雄英逮到了一个正在扫地的白胖和尚。

“请问这位法师,僧录司右觉义(从八品)道衍大师在何处?”

第53章 主仆矛盾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78章 下下签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53章 主仆矛盾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30章 蓝玉案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30章 蓝玉案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41章 北失南补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30章 蓝玉案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78章 下下签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
第53章 主仆矛盾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78章 下下签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53章 主仆矛盾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梦降临!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30章 蓝玉案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30章 蓝玉案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41章 北失南补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30章 蓝玉案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78章 下下签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