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冰封四百年?

第39章 冰封四百年?

听闻此言,朱元璋愣了一下,苍老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惑。

朱元璋其实正沉浸在收获了十几台通讯神器喜悦的余韵之中,刚才所言的理论物理学大会的事情,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如今反而被朱雄英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打断了。

朱元璋很快便回过神来,缓缓点头道:“确实是一年比一年冷了,大孙为何问这个问题?”

阴阳炁海那头传来了朱雄英的声音。

“爷爷,我听说,这叫做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

朱元璋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词汇,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露出不解之色。

可朱元璋多么希望这是假的啊!

就在朱元璋还想要继续追问的时候,这次已经开启了大半天的阴阳炁海消失了。

朱雄英确实不知道持续多久,因为古代也没有准确而连续的全国气温记录,所以后世学者说法不一,以至于什么时候是小冰河期最冷的时期主流观点都有两个,一个观点是认为从明朝中叶或者说十六世纪开始,气温就开始了骤然下降的过程,然后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年那半个世纪,也就1600年至1644年;另外一个观点则认为明朝灭亡后,也就是清朝的前期,即1660年至1680年,才是气温最低的时候。

朱元璋看向丘玄清,先是沉声警告道:“今天听到的,一个字都不准往外面说,全都烂在肚子里,否则别管咱不讲情面。”

“大孙.你是如何得知这些的?”朱元璋的声音还是有些微不可查的颤抖。

这话如果是旁人说的,朱元璋一定不信,只会以为是蛊惑人心的胡言乱语,然后给他来一次九族消消乐体验卡。

身为开国帝王,朱元璋太清楚四百年这个数字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了说句难听的,整个大明有没有四百年的寿命都不好说!

毕竟,唐朝存在了不到三百年,宋朝则是三百年出头,大明乐观估计也就是三百多年。

朱元璋闻言,喃喃自语道:“也就是说,这小冰河期是指气候变冷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气温会逐年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百姓生活困难?”

朱元璋抬头看向天上纷纷扬扬飘洒下来的雪花,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他蹙紧了眉头。

他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原来如此,贫道曾在史书中读到过,历史上确有一些时期气候异常寒冷,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看来,便是这‘小冰河期’作祟了。”

可这是大孙说的!

经历了送灵药救马皇后、送空印信息、送通讯神器以后,朱元璋对于大孙的能耐已经有了毫无保留的信任,从大孙这里所获得的“神秘天机信息”也确实对大明非常关键,所以,大孙说的关键信息,那就绝对不可以轻易忽视,必须要问清楚。

但不管怎么说,具体持续的时间范围和最冷的时期或许都不能确定,但从元初到清初,总共四百年左右的时间是大概能确定的。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心中充满了疑惑,他转身问身边的丘玄清:“丘真人,你可曾听说过‘小冰河期’这回事?”

眼看着阴阳炁海消失无踪,朱元璋沉默了片刻,消化着这个惊人的消息,他抬头看向天穹中从黑夜到清晨再到黄昏,始终飘落着的雪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

他心中不禁暗想:连丘玄清这样的博学之士都未曾听说过,这“小冰河期”究竟是何意?

“那这小冰河期是第一次发生吗?”朱元璋追问道。

“爷爷,我是听一位很厉害的老师讲的。”

既然被大孙称为“很厉害”,那就一定是很厉害的高人,说明这个“神秘天机信息”,应该是确凿无疑的。

朱元璋听后,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身为一代开国帝王,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可谓是阅历丰富无比,但对于大孙口中的这个所谓的“小冰河期”却感到十分陌生,甚至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他倒是知道陆游所作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句诗。

不!他朱元璋绝不会坐以待毙!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垮他,当年陈友谅东征的绝境他都没有屈服,这次,哪怕是跟老天爷斗,他也一定要想出办法应对这场灾难!

——四百年?!

这个数字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荡着,让朱元璋顿时感到一阵眩晕。

换句话说,算上元朝的一百年,大明估计就要亡在这个所谓的“小冰河期”手里!

朱元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震惊,然而,那股从心底连绵不绝升起的寒意却始终让他无法平静。

丘玄清此时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他抚了抚长须,沉声道:“贫道在古籍中并未见过‘小冰河期’这个词,这却是首次听闻。”

丘玄清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而这个过于漫长的时间,毫无疑问对朱元璋是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朱元璋毕竟是开国帝王,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他很快便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深吸了一口气,问道:“这小冰河期会持续多久?” “具体多久,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最少会持续四百年。”

朱元璋转头看向丘玄清,却见道士也是一脸凝重,显然也被这个数字震撼到了。

难道说,这真的是天意难违吗?大明注定要在这场空前的灾难中挣扎求存?

这时,朱雄英开口解释起了小冰河期的概念,也就是之前他在课堂上听到的那些。

“不是第一次发生,一共发生了四次,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从元朝开始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关于此事,现在就去查,咱授予你翻阅所有府库资料的权力,先去验证此前三次小冰河期的事情是否属实,查阅所有关于天象的古籍资料,一个都不能遗漏!”

丘玄清行礼道:“是,陛下。”

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30章 蓝玉案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74章 应天府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41章 北失南补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222章 《西凉伎》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78章 下下签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30章 蓝玉案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涡的秘密?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196章 保险
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2章 咱的大孙,还活着?!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30章 蓝玉案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74章 应天府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41章 北失南补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237章 废除海禁的初步构想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222章 《西凉伎》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78章 下下签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49章 五爪龙床,僭越之罪!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5章 道衍觐见,阴阳炁海之谜!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130章 蓝玉案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涡的秘密?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状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196章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