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

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

洪武二十二年,千里之外的关中,秦王朱樉被召回京城,整个朝廷都在忙着造舰造炮。

解缙并没有拿状元,相反,因为那篇酒后写就的策论,他位列三甲,直接来当知县了。

而接下来朝廷的海禁政策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向,皇帝下旨“今两广、浙江、福建百姓无知,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沿海军民、官吏纵容私相交易者,严治其罪。”

大范围的打击沿海走私活动开始了,而这一举动,也普遍被认为是官方海贸的开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既然官方要搞海贸,肯定就不允许沿海的走私再继续了。

不过,对于被分配到西安府蓝田县的解缙来说,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但解缙看的还是比较开的,按解缙的话来说就是,中枢虽然很不错,但当知县也没什么不好,这里更加海阔天空嘛。

这么说倒也没错,要知道,绝大多数的人努力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当上知县解缙的起点,已经是很多人几辈子的终点了。

“村里有老人,十几年前见过这一幕,结合剩下那人回来说的话推测出来的。”

“剩下的一人呢?在何处?”

在蓝田县的县衙里,解缙端坐在书桌前,悠然地翻着一本书。

然而,作为知县,跟以前作为生员肯定是不一样的,他显然不能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

登闻鼓的声音敲响,把解缙从全神贯注的状态中拉了出来,解缙有些不悦地蹙紧了眉头。

山民们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个胆子稍大些的山民鼓起勇气,颤抖着声音说道:“大人,我们是山里的村民,前来上报一起人命官司,前几日,村里有几个猎人进山打猎,有三人看到了一个凭空出现的黑窟窿,两人手挽着手进去,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来到前衙,解缙端坐在高高的堂上,目光扫视着堂下的众人。

解缙蹙眉道:“那你们是如何知晓的这般详细?”

一听人命官司,解缙就本能地头大。

这世道在官府能控制的区域里,秩序还是相对稳定的,但在深山野林里,大大小小的山匪依旧存在,只要他们不出来作乱,平日里官府也不会发兵去剿,各自相安无事。

很快就有衙役进来禀报:“知县大人,有几个山民前来告案,说山中闹出了人命。”

不得不说,解缙未必见得能在庙堂上纵横捭阖,却确实是个做学问的料。

随着山民们的陈述逐渐结束,解缙的心中却是无奈这只能试着调查一下,若是调查无果,那就当无头悬案处理了。

毕竟,知县在古代那就是一方土皇帝,“百里侯”不是白叫的。

窗外,是一片茂密的竹林,风轻轻吹过,竹叶随风摇曳,发出了萧萧的声响,这声音对于解缙来说如同天籁般悦耳,与翻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

毕竟对于县官来说,辖区的命案率高低,也是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若是出了一堆人命官司,不仅是当地民风剽悍的事情,在上官眼里,更代表了你治理地方的能力不行.若是真能好好教化百姓,怎么就做不到邻里和睦、路不拾遗呢? 而按照常理来说,目前的大明乡野,施行的都是宗族自我治理,通常族长和族老会把这些事情处理好,就不上报了,若是宗族势力薄弱的地方,也会由村长协商处理。

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不排除有山匪掳人的可能,那人可能是被吓坏了,才会胡言乱语说些黑窟窿之类的臆想场景,具体如何,本官定会秉公处理还死者一个公道.稍后便会派差役去你们村子里探查,你们且先回去等候消息吧。”

“堂下何人?有何冤情,速速报来!”

尤其是解缙所在的蓝田县,虽然紧挨着西安城,但却是西安府中较为贫穷的县,不过交通倒是发达,北面是潼关-华山形成的临黄河通道,南边是茫茫秦岭,而东边则扼守着武关道,这是从南阳盆地进入关中平原的唯一通道,当年韩愈被贬,便是走这条路出关中,在蓝田关下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

能闹到解缙这个县官面前,就说明事情已经不是下面的村落或者宗族能够处理的了,要么双方矛盾分歧严重,要么事情比较诡异。

解缙的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滑过,他时而蹙眉时而颔首,完全沉浸在了书中,在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下,厚厚的一本《韵会定正》,不需要多久他就能完全领会了.所有的喧嚣纷扰都远离了他,只有书页的翻动声和竹林的萧萧声,陪伴着他度过宁静的时光。

“咚咚咚!”

“会不会是遭了山匪?被山匪掳去了?”

解缙心中一沉,没证据,没证人,这起案件将会非常棘手,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询问山民们案发前后的详细情况,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线索。

这本书是翰林院的新作,乃是关于新版官方标准声韵的书,名叫《韵会定正》,以后就是生员们必须要学的东西了,而解缙作为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自然也需要研读一二,以免日后弄错了新音出丑.毕竟,解缙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最大的乐趣也就是组织一下文会打发时间了。

解缙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完全沉浸在了声韵书的世界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儒雅的气质。

“疯了,回家没多久,就跑进山里喂了熊,我等追之不及,只见到半截身子。”

解缙放下手中的书卷,整理了一下官服,缓缓步出书房,向前衙升堂的方向走去,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努力摆出一副威严的气质。

山民们纷纷摇头,表示没有直接的证据和目击人。

真是咄咄怪事

解缙眉头微皱,他是知道山民们的生活不易,若是条件允许,他自然也想让那两个猎户不至于失踪的不清不楚,可这种事情听起来实在是过于离奇,他也琢磨不清楚这里面的虚实,只好沉声问道:“那可有其他人目睹?可有其他线索?”

而山民们也说不清楚这件事情显然是把他们吓坏了,毕竟听起来就像是神神鬼鬼的事情。

解缙虽然上任没多久,但是他在相关政策律令学习上的能力相当强悍,钱粮、刑名、仪制等事务,他根本不需要假手佐官,只要看一遍就能全刻在他脑子里,没人能糊弄的了他,而解缙也乐于阅读这些东西。

今年刑部就更新了《大明律》关于死刑的补充条例:“自今惟犯十恶并杀人者论死,其余死罪,皆令输粟北边以自赎。力不及者,或二人、三人并力输运,仍令还家备资以行。”

县太爷虽然年轻,但几个还穿着兽皮猎装的山民依旧不敢小觑,战战兢兢地跪在堂前,他们的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

“刘三吾果然深研声韵之学,这一版比之刊行已久的《洪武正韵》,字义音切倒是更加妥当了。”

所以,现在死刑只要不是造反或者直接杀人,其他都可以通过自备干粮去服苦役给北方边境运粮来抵罪,但即便如此,山民所谓的人命官司,恐怕也是斗殴之类的事件,是肯定要上报的,而上报就会有损于他的政绩。

山民们闻言纷纷磕头感谢,这县太爷年纪不大,但委实是个菩萨心肠.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闹出这种没头没尾的人命官司,衙门不推诿,就已经是难得的奇迹了,派人来调查,总归是会有个正经的说法,这样一来,人怎么死的也能盖棺定论。

于是,几个山民离开了衙门,而就在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一个商会伙计打扮的男子策马出了蓝田县城,直奔西安城而去。

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196章 保险第192章 父与子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96章 保险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174章 应天府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174章 应天府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175章 鬼市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39章 观音奴的心病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
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187章 老朱力排众议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196章 保险第192章 父与子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96章 保险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174章 应天府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174章 应天府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175章 鬼市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预言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101章 爷爷想做海贸生意?缺钱有办法啊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39章 观音奴的心病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