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

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

一家人回到东宫,朱允炆继续去大本堂上课去了。

而此刻正值春日,花园内,朱标正带着他的爱犬小黑悠闲地漫步,那小狗毛色如雪,却得了个“小黑”的戏谑之名,朱标每每唤它,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朱标的心情似乎也舒畅了一些.今天的事情,实在是给了他不小的冲击。

然而,这宁静的氛围很快被一阵轻柔的脚步声打破。

吕氏带着几名宫女,款款而来,她们手中托着精致的茶点和茶壶。

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吕氏肯定不只是给他送茶点这么简单,朱标对此心知肚明。

回宫的路上,不管怎么问,关于父皇在树下和他,以及四弟、李景隆密谈的内容,朱标都是半个字都不肯告诉吕氏,但是既然事关儿子朱允炆,吕氏自然心急想要知道。

小狗趴在朱标的脚下,翻出了肚皮撒娇。

到时候,爆发藩王之乱,几乎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吕氏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已经铭记在心。

“你说什么?”

吕氏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道:“妾身只是担心,这一切会不会是假的?”

饶是如此,吕氏依旧是听得心惊肉跳,她最关心的自然是儿子朱允炆的前途。

然而吕氏却并未因此放下心来,她的眉头紧锁,似乎还有话想说。

嗯,虽然经过信息的层层剥离,朱标接收到的信息已经是三手信息了,而且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基础,但起码他逻辑自洽了。

但此次平乱,也耗空了国库的钱财,于是,为了充实国库,朱允炆下令搁置海禁祖制,通过下西洋活动,来获取钱财。

而由于自己的心慈手软,对兄弟们过于呵护,并没有进行削藩,所以藩王,尤其是拥有大量兵权的八大塞王的势力逐渐壮大,渐渐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几乎等同于过去的晚唐藩镇。

朱标见状,便转身大步离去,留下吕氏一人跪在亭子中瑟瑟发抖。

花园中的小亭子里,茶香袅袅,朱标与吕氏相对而坐。

“殿下,你说……这一切会不会是假的?”吕氏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朱标的反应。

正因如此,吕氏才这么笃定,朱标不会为了或许永远也回不到身边的朱雄英,而对跟他朝夕相处百依百顺的她们母子二人怎么样。

就在朱标沉思未来的事情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地暗了下来,而他书房的门,这时被用力地推开。

朱标阴沉着脸盯着吕氏,然而,当他看到吕氏那惊恐无助的眼神时,心中的怒火却渐渐平息了下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而朱标回到自己的正殿书房中,一时间也是犹疑不定。

“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朱标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尤其是在外面,更不要胡言乱语半个字,记住了吗?”

同样的一句话,这次朱标却听出其中意味的差别了。

在未来已经继承了曹国公之位的李景隆,估计这时候要么带兵驻防宣府、大同,要么就是驻防辽东,与北平很接近,而李景隆与朱棣相约起事之后,因为双方的兵力和将领差距,在明军主力的步步紧逼下,朱棣与李景隆一方屡败屡战,最后,明军兵临北平城下,李景隆迫于巨大的压力,开城投降,朱棣或是被俘或是自戮,这次藩王之乱就此平息。

朱标几乎怀疑起了自己的耳朵。

朱标微微一愣,随即笑道:“本来就是假的嘛,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朱标认为,按照之前父皇的说法,是第三代皇帝“永乐帝”破坏了海禁这一祖制,进行了下西洋,取得了海量财富,再结合今天得到的信息,这样说来,这个“永乐帝”应该就是朱允炆。

而在登基后,朱允炆下了狠心开始削藩,在削了几个藩王以后,眼见有的藩王被逼阖府自焚而死,燕王朱棣内心极度恐惧,于是起兵反抗,并联合了与他关系密切的李景隆。

朱标被吕氏这么一问,其实当时就意识到,如果排除吕氏的恐惧心理,那这其中的确看起来也有些蹊跷。

事实上,吕氏深知与远在地府的朱雄英相比,朱允炆的优势在于,他是一个可亲近的人,而她们母子也更能给朱标带来温暖和慰藉。

而削藩,也肯定难以温情脉脉。

而且朱标对于这些未来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一番整理后,发现也是能够逻辑自洽的。

但人和事,又哪是这么容易就能分得清楚的呢?

朱标回过味来,面色骤变,他猛地站起身来,厉声喝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胡说什么!”

朱标的声音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严厉,吕氏被吓得花容失色,她连忙跪倒在地,颤声道:“妾身有罪……妾身不该胡言乱语……”

这一点,朱标认为是很符合逻辑的,因为他这个人,确实在决心上,跟能够改换天地的父皇比不了,很多事情,朱标都会选择徐徐图之,或者说,他本来性子里就有几分柔弱,是个平和之人。

当然,信息经过朱元璋和朱标两次拣选,已经没什么有用的了,吕氏所知道的,无非就是预测的未来中,朱允炆会削藩,而且手段酷烈了一些。

所以,从长远来看,削藩其实是大明未来必然要走的路,只是看这第一刀,是谁砍下去,砍到谁的头上而已。

朱标的语气很轻松,显然是在安慰吕氏不必过于担忧,他不想因为这些还没有发生的、在遥远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影响现在的家庭。

朱标思量片刻,觉得真相应该就是如此,反而认为,朱允炆虽然心狠,但作为“永乐帝”的他,似乎干的也不是那么差?毕竟,大明封了这么多藩王,虽然朱元璋最初的打算,是屏藩卫国,但藩王制度,如果从历史上来看,确实没起到过什么稳定的正面作用。

朱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描淡写些,仿佛在说一件与他们无关的事情。

当时听的时候,他其实心底里朦朦胧胧地也有同样的疑惑,但他更相信这是朱雄英在地府中得到的启示。

然而,当她听到朱标说这一切可能只是预测、并非定局时,她的心中却涌起了一股莫名的疑虑。

所以,朱标得出了一整个事件合乎逻辑的推测.在若干年后,自己作为第二代皇帝驾崩,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允炆年号“永乐”。

朱标轻叹一声,知道无法再对吕氏隐瞒,他有选择地将今天的部分内容透露给吕氏。

吕氏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她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允炆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英儿所预测的未来,符合逻辑到几乎浑然天成,但是否有些过于刻意了?

当然了,朱元璋也考虑过这一点,所以大明的藩王,都是只有军权和名义封地的王,而非汉晋时期财权、军权、行政权、司法权一把抓的那种诸侯王。

她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朱允炆铺平道路,让他在未来的继承权争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回到宫殿后,吕氏开始着手准备晚上的礼物,她打算让朱允炆从大本堂下了晚课后去坤宁宫给马皇后请安,在一群孙子里,马皇后一直很喜欢朱允炆这个孝顺的小孙子,有她的支持,朱允炆的地位自然会更加稳固。

所以,朱标还是认为,这些对于未来的预测,应该是没问题的。

总之,达到今天这个效果,对于吕氏来说就足够了。

藩王们很难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甘心沦为富家翁。

朱标察觉到了她的异样,便问道:“怎么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君臣是君臣,夫妻是夫妻,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

吕氏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还是很直白,这一切所谓的“未来”会不会是朱雄英编造出来的谎言?他的目的……会不会是为了破坏朱允炆在朱元璋和朱标心中的形象?

朱标见状,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宫女们将东西放下,然后屏退了众人,只留下他与吕氏二人。

饶是如此,朱标其实站在未来皇帝的角度,还是觉得,藩王制度或许两三代人没什么问题,但时间久了,后代的藩王能力不行了,其实起不到屏藩卫国的作用,反而这些拥兵自重的王爷们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然而,当朱标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时,吕氏的眼中却闪过一丝得意之色,她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在朱标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尽管这种怀疑可能永远不会发芽,但只要它存在一天,就足以让朱标对远在地府的朱雄英心有猜度,或许不是对朱雄英本人,只是对他预测的这个未来不愿意接受。

难道说,这一切真的是英儿在从中作梗?

可朱标却始终不太愿意相信,毕竟,在他印象里的英儿,还是很聪明懂事的,不会耍这种伎俩。

“太子殿下,不好了,燕王在大本堂把允炆给堵住了!”

这叫个什么事?

老四今年都26岁了,是好几个孩子的爹了,还能干出来接孩子放学,顺道在学校门口堵其他小朋友的事情?

第139章 观音奴的心病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96章 保险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78章 下下签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61章 朱允熥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53章 主仆矛盾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83章 长夜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61章 朱允熥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78章 下下签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
第139章 观音奴的心病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196章 保险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78章 下下签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61章 朱允熥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53章 主仆矛盾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83章 长夜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61章 朱允熥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78章 下下签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48章 来自姜老师的解答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94章 行会监管,自船帮始第141章 四海商会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