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

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

“既有其一,想来也有其二?”

朱雄英若有所思地问道。

牙行本身不算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中介,利用明朝制度的规定,在京城的外城和内城之间牟利.中间还有些帮权贵放印子钱牟利的渠道,因而攀附上了权贵,算是有利益勾结。需要有所顾虑的根本就不是牙行本身,而是牙行背后那些广泛地牵扯进来的权贵。

所以,在朱雄英看来,牙行不算是难对付的对象。

“其二则是船帮。”

“京城百业各有行帮,其中货物多为行,人力多为帮。诸如行里有豆芽行、药行、饴糖行,甚至连棺材、冥器、木、竹、炭、石灰都有自己独立的行;而帮则以船帮、脚帮为主。”

行会制度在华夏古代的历史源远流长,哪怕是在明初这种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在城池里还是避免不了其出现,没办法,人口大规模聚集必然会发展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必然带来行业分工,有了分工,自然就会规则的出现,官府不制定规则,行业内部也会发展出潜规则来。

而这时候虽然大运河还处于大半堵塞的状态,大明也没有迁都北京,所以南北漕运尚不发达,还没出现“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局面,但仅仅是京城码头,也足以成为一块人人觊觎的肥肉了,再加上干这行的都是卖力气的汉子,更是难免有些义气恩仇在里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京城的船帮。

经过道衍的介绍,朱雄英对于京城的船帮有了大概的理解,严格来讲,船帮之间虽然互相会有暴力冲突,常有打架斗殴争抢码头地盘的事件发生,但是他们不以暴力谋生,暴力只是他们维持自身市场和利益的手段,所以很少有动刀的情况,大多数都是拳脚相加,或是拎个棍子、船桨之类的,故此五城兵马司也没有取缔他们。

而这些船帮内部则有着严格的帮规,一般是以“会首-舵主-船老大”来划分管理等级,并且还有自己的专属节日,也就是所谓“镇江龙王节”,而这些出来讨生活的人,不乏死后没人祭奠的,所以每年中元节也会组织悼念离世成员的祭祀活动,过年的时候还会组织吃免费的年夜饭。

“所以,若是在莫愁湖建立商埠,就难免冲击甚至颠覆整个京城在长江和秦淮河上做工的船帮的利益。”

商埠,虽然是个新鲜词,但在道衍心里却不难理解,所谓“埠”这,在《大明律》中“官牙埠头,船埠头”便是指主舶客商买卖货物的地方,而商埠,自然是连同码头在内的一片商业区。

见朱雄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道衍点了点头,牙行或许可以驱赶和取缔,但对于船帮来说,建立新的商埠,那么不仅要整顿,而且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否则的话这失业的上万青壮汉子或许在上十二卫亲军面前不堪一击,但一旦流散开来,对京城周围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总得有人运货干活不是?

“至于其三,则最简单了,那就是这些搬来京城的外地富户。”

“富户与富户之间亦有差距,或是攀附关系,或是舍得使钱,或是聪明机敏.总之,不是所有富户都乐意于改变现状的,甚至所有的改变对于已经开始融入京城的他们都不是好事,而这批人,远比迫切需要朝廷改变这一切的那些富户更有势力。”

“大师所言我已知晓,有这番分析,倒是比我从头调查要强得多。”

朱雄英的反应稍微出乎道衍的预料,他并没有要求道衍拿出一个完整的计划,而是表示要好好研究研究莫愁湖左近的堪舆图和黄册,然后再实地考察一下到时候再跟道衍探讨一番。

望着少年郎挺拔笔直的背影,道衍不自觉地就将他和燕王对比了起来。

在道衍心中,燕王朱棣不见得是最好的主公,但其人铁血果决,善于用兵,虽然有时候有些睚眦必报的性格,但有着在乱世成就大业的几乎所有前提条件,是一个在选择不多的情况下,非常优秀的人选。 但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却很关键的问题燕王朱棣大概率等不到乱世的到来。

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都必须是政权出现混乱,地方的藩王们才能有机可乘,而按照大明这铁桶江山的架势,如果朱标不出问题,那朱雄英大概率也会不出问题,到时候几十年过去了朱棣估计等到吃席都等不来机会。

对于朱雄英,怎么说呢,第一次见面很难看出太多的东西来,但其人虽然称不上聪明绝顶,却也绝非是昏庸之辈,小小年纪没有太过轻浮冒进的表现,称得上是沉着冷静。

不过,如果仅仅只有这些,那么也只能算是朱标模板,以后经过各方面的锻炼,撑死了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成之主。

但问题就在于,在道衍看来,朱雄英身上的变数实在太多了,甚至多到自己根本看不清的地步。

道衍回到自己的禅房,捻出几枚古钱,抛了数次却一无所获。

“这次看看吧,若是其人真有能耐,必能崭露头角,倒也不是不能暂时委身以图后续。”

另一边,朱雄英来大天界寺“祈福”了半日,蹭了一次斋饭后返回了皇宫。

在皇宫的奉天殿中,接到了通报的朱元璋却并没有再批阅奏折,而是与一人对话。

此人坐在御赐的椅子上,身着红袍,袍服上绣有金龙,显然是亲王级别的存在,因为这衣服朱雄英也有一件。

非是旁人,正是潭王朱梓,他的封地在长沙,所以抵达南京一路都是走水路,交通相当便捷,很短的时间内就到了。

“皇爷爷!”

“英儿回来了。”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眼含笑意,对于这个大孙子,他总是另眼相待,甚至对于在预测的未来里有可能跟着朱棣造反的那个道衍和尚,如今他都直接许了朱雄英去收用。

当然,也正因如此,对于朱雄英,他也给予了更高的期望,朱元璋希望朱雄英能超越朱标,成为真正能让大明进入盛世的君主。

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31章 神器降临!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192章 父与子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74章 应天府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30章 蓝玉案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30章 蓝玉案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78章 下下签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
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31章 神器降临!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192章 父与子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63章 如何让大明摆脱宿命?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174章 应天府第84章 朱雄英的长命锁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30章 蓝玉案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30章 蓝玉案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78章 下下签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31章 如何确认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154章 认亲只是个开始第53章 主仆矛盾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灭!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32章 爷爷你真是魂穿啊?!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