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

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

一时半会儿间,其实他们还不太能完全理解眼前这个物件,对于世界所能带来的革命性改变,但有一点他们能听明白了,那就是这个所谓的“蒸汽机”,是可以装在车船上的!

装在车上是个什么情景,他们想不出来,但装在船上却不难理解,而如果蒸汽机能与舰船相结合,那么所产生的变化,却是一眼可知.以前舰船需要风帆或橹桨作为动力,其中尤以风帆最为重要,逆风和顺风是水战的最重要条件,但若是有了这东西,或许就能无视部分风向的因素了,这可就太了不得了。

但思考了一会儿,朱元璋还是对着阴阳炁海说道:“大孙,这东西用处确实大,但吃饭还是要紧事,发展工业也不能代替种地啊。”

朱元璋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没有,什么工业,什么商业.大不了就建设大农村社会嘛,也挺好的。

但是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那可就真要命了,朝廷的统治,须臾间就有倾覆的危险。

因为粮食这个东西,不是说今年整体减产了十分之一,大家伙就少吃十分之一的量,权当全民减肥一下,而是平均每十个人里就有一到两个人要活活饿死!

地主、士绅、商人,这些家里有余粮的,可不会管没粮食吃的平民,他们只会趁着这个机会,使劲地囤积粮食,然后抬高粮价,而抬高粮价的目的,主要也不是为了挣这些溢出的粮价所带来的收益,实际上,这只是顺带的,抬高粮价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自耕农被迫用抵押或变卖手里的土地的方式,来获取他们的土地,拿走下蛋的母鸡。

从古至今,这套把戏屡试不爽,因为人饿到只剩下土地的时候,他能出卖的也只有自己的土地,只有卖地,才能有一条活路,活到明年。

很少有哪个皇帝敢直接把这些人都杀了,所以最后百姓反而要因为政令,以更高的代价来获取粮食,就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鸟粪,能不能代替人粪作为粪肥?

朱雄英想了想,只道:“我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地点也可能有变动,到时候我自己想办法去京城吧,反正找您也不麻烦。”

在六部里,五品那就是郎中这个级别,属于是仅次于侍郎的存在了,一般尚书、侍郎这种堂官都是不管具体事务的,所以六部里的“司”全都是由郎中直接负责带着手下的员外郎和主事办差,类似于现代某个部的司长,是不折不扣的实权京官,外放出去就是封疆大吏,再往上一步那就要直达天听了,修史的时候都有可能在列传里留个名。

对于这种哄抬粮价的行为,历朝历代的朝廷都是很难管理的,一方面是朝廷对于基层的掌控力度非常薄弱,而当地干这种事情的往往才是本地的主导者;另一方面则是行政手段很难起效,如果非要下令不允许粮价超过某个界限,那么大概率是人家直接不卖粮食了不卖粮食不犯法吧?

“对了大孙,你且说个过来的时间和地点,我派人去接你。”

说完了这些事情,这最后一次阴阳炁海的开启,也到了尾声。

但朱雄英说的话,却让朱元璋有些意外:“发展工业,是可以得到化肥的,有了化肥,就能完全代替粪肥,并且肥力远远超过粪肥,粮食的产量将极大的增加.不过这些目前看来倒是比较困难,但爷爷你的船队出海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南边的万里石塘,那里有不少鸟粪岛,上面的鸟粪都是海鸟歇脚时留下,经过上万年来堆积形成,作为肥料的效果已经无限趋近于化肥了,可以说是化肥的完美平替品,到时候运回来不管是卖钱还是自己种田用都很好用。”

于是,他回答道:“无品,你这孩子这话问的,自然是行不更名。”

朱元璋闻言,哑然一笑。

毕竟,只有活着才有希望,只要活着,以后依靠自己的努力,说不定还能把地赎回来或者重新置办,但人要是饿死了,那可真就什么都没有了,若是平时肯定没有哪个自耕农会选择卖地,但在生死面前,土地便没有那么不可割舍了。

皇帝哪有品级?他当上皇帝以后又何曾改过名字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果这鸟粪岛如大孙所言确实存在的话,那么确实是能提高粮食产量,让一部分人口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搞工业的,但是这个提高的量到底有多少,现在还不能确定。 但朱元璋还是决定试一试,反正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就当让远洋舰队去适航一趟了。

如果现代能混到这个位置,那真就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般的存在,毕竟祁厅长也就是这个级别不是?就这,村里野狗都能去应聘副畜级了。

因此,如果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去发展工业,收工商税,结果离开土地的人多了粮食产量下降了,那么还不如不搞,毕竟收税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镇压起义吗?

这样搞,在朱元璋看来,很可能税没收上来多少,吃不饱饭起来造反的人倒是不少,再加上还有小冰河期的威胁,所以并不利于大局的稳定。

至于那些没有地的佃农怎么办?那自然是卖儿鬻女了,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就可以等着饿死或者揭竿而起了。

京城的五品官已经很大了!不是夸张,是在大明的制度下,五品官确实很大,因为大明的实际官职,最大的就是正二品的尚书,一品的三公三孤都是虚职。

按照朱元璋的种田经验,应该是可以的,而且如果那边真的有很多的上万年堆积形成的鸟粪岛,那么想来,确实是再好不过的肥料。

而就在这时,朱雄英也问道:“对了爷爷,你说你现在算是什么品级?可还是行不更名?”

而这种出海行动的成本跟收益比起来,确实是微乎其微,因为万里石塘离得不远,出去一趟就相当于在自己家庭院里捡东西回来用,除了挖掘和运输需要人力以外,几乎没什么成本可言,而以大明现在的远洋舰船体量来看,一艘空船就能装个几百料乃至上千料的鸟粪回来,一支船队一趟就能运载上万料的鸟粪,效率是相当高的。

得知这个消息后朱雄英也放下心来。

所谓“万里石塘”,指的就是南海上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但对于鸟粪岛之事,朱元璋却从未听说过,如今大孙提起,他倒是感到有些意外。

唔.五品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既然大孙那边确定不了,那一切便由着他的意思,而且以大孙的神通,想来来到京城找自己确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时空虫洞消散的前一刻,朱雄英忽然想起来一件事,于是赶忙从兜里掏出一张残页扔了过去,最后说道:“爷爷,上面的事情你注意一下,好好活着一定要等我回去!我应该很快就能回到大明了!”

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78章 下下签第222章 《西凉伎》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92章 父与子第242章 大明使团的遭遇第183章 长夜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50章 鸡翎关破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83章 长夜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175章 鬼市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250章 鸡翎关破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30章 蓝玉案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183章 长夜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
第55章 世界局势与蒙古人的威胁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78章 下下签第222章 《西凉伎》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请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82章 火车实验,深深震撼的众人!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92章 父与子第242章 大明使团的遭遇第183章 长夜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250章 鸡翎关破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183章 长夜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27章 王公们的质疑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246章 联军内讧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64章 女真人覆灭!第210章 抗洪胜利,李文忠的欣赏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105章 扪心自问,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138章 观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吗?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243章 朱元璋的决定第151章 来自朱樉的怨恨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95章 匪礼失而求野兮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175章 鬼市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250章 鸡翎关破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93章 朱棣:好侄儿,放学别跑!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129章 爷爷是什么品级?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业垄断调查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238章 幼军演习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130章 蓝玉案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96章 关于张居正改革的笔记第12章 大孙不会害你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28章 蒸汽机模型带来的震撼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99章 镇江龙王节,蒸汽船亮相第183章 长夜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