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

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

洪武二十一年,春草犹青,明军的马蹄便踏过辽阔的草原,掀起一片绿浪。

蓝玉率领的十五万大军雷霆万钧般由北平出塞,一路杀向大宁,直至庆州方才暂缓脚步。

这是继辽东之战后,明军的又一次大规模出击,令北元朝廷上下无不震动。

昔日纳哈出掌控的辽阔地盘,如今已成为明军的囊中之物,而大宁成为了明军的后勤基地对于北元来说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这意味着明军随时可能挥师北上,将北元朝廷最后的栖身之地纵向切割。

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北元朝廷不得不做出选择,到底是继续留在危险的东方与明军硬抗,还是舍弃这片土地,带着十几万子民向西迁徙,以图东山再起?

在这关乎北元朝廷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召集了朝廷重臣,在大汗专属的八白帐中商议对策。

在他刚继位的时候,北元仍统治着大漠南北和辽东并遥控着云南,而大明则因为岭北之战的战败,不敢轻易大举出兵,因此十余年间,双方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一时间,八白帐内陷入了沉默之中。

帐外,春风猎猎,九斿白纛在蓝天白云下高高飘扬,象征着蒙古人昔日的荣耀,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祖先曾经纵横四海的他们,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严峻的形势。

天元帝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北元第三位皇帝,汗号乌萨哈尔汗。

脱古思帖木儿听完众人的发言,心中也是犹豫不决,他很清楚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将对整个北元的未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他没办法当机立断。

目前整个草原,蒙古人的势力由西向东分布,分别是察合台后代在天山南北建立的东察合台汗国(即亦力把里),在金山(即阿尔泰山)游牧的太师阔阔帖木儿所部,在西方草原游牧的瓦剌部与也速迭儿部众,在蒙古旧都哈拉和林游牧的左丞相咬住,在东方草原游牧的北元朝廷,在辽东和漠北之间游牧的辽王阿札失里的部众。

那往东走行不行呢?也不行,因为辽王阿札失里在东边,而此人已经投降大明了,辽王阿札失里率领的部落是兀良哈部,也就是后来的朵颜三卫,兀良哈部一向习惯于在北元和大明之间反复横跳,如今纳哈出被剿灭了,大明怀柔于他,眼见能得到好处,辽王阿札失里自然就站在了大明一边.如果北元朝廷不来招惹他也就罢了,他也不会主动出兵帮助大明,但若是北元朝廷十几万人向东走,那生存空间被压缩的辽王阿札失里,必然会坚守地盘,并且向大明求助,到了那时候,北元朝廷可就真的半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

“大汗,明军势大,我们不可与之硬拼。”太师哈剌章首先发言,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为今之计,只有向西迁徙,暂避其锋芒,待时机成熟再图反击。”

但随着云南和辽东的相继丢失,北元的战略态势开始变得恶劣起来;随着上一代经历过元末战乱战火淬炼的老卒们的衰老与离世,北元军队的数量和质量也都开始了下降,对于这两点,北元朝廷的高层们心知肚明.他们不可能再复制一次岭北之战的大胜了,也没有第二个王保保站出来再给他们续命十余年。

然而,年轻气盛的太子天保奴却有不同的看法:“父汗,我们若是一味逃避,只怕会助长明军的嚣张气焰。儿臣认为,我们应该留下来与他们一战,让他们知道我们蒙古勇士的厉害!”

换句话说,北元朝廷现在其实面临着一个困境,那就是不往西走,北元朝廷的两股力量无法汇合,力量分散的北元面对明军毫无还手之力,而往西走,合军一处固然力量汇聚到一起了,但是有可能会受到也速迭儿和明军的两面夹击。

然而帐内的气氛却是异常凝重,太师哈剌章、太尉蛮子、知院捏怯来、右丞相失烈门等人,都是元昭宗给天元帝留下的栋梁之臣,很清楚这个决策将直接决定北元朝廷的未来,而每个人都知道,他们面临的这个抉择,其实一点都不好做。

“太师所言极是。”

这涉及到蒙古人内部的纷争,也速迭儿这一支的祖先是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本是一奶同胞,但在蒙哥汗去世后,两人为了争夺蒙古的汗位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内斗,最终以忽必烈的胜利结束,但阿里不哥的部众并未被彻底消灭,而是游牧到了西方,双方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而也速迭儿同样姓孛儿只斤,他的身上,同样流淌着黄金家族的血脉,所以也速迭儿也是汗位的有力争夺者。

太尉蛮子附和道:“我们拖家带口,带着十几万子民,若与明军硬抗,只怕会损失惨重,不如保存实力,以图后计。”

所以,北元朝廷向西,最多就是到哈拉和林去汇合丞相咬住,再往西的路,就被瓦剌部与也速迭儿的部众所阻拦了,十几万人很难一路向西走到金山。

知院捏怯来也点头道:“太子所言不无道理。我们蒙古人自古以来就是草原上的雄鹰,何曾怕过谁来?若是就此西逃,只怕会被人耻笑。” 右丞相失烈门则持中立态度:“大汗,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我们既要考虑保存实力,又要顾及另一件事情.西面从瓦剌人到哈拉和林之间,可是也速迭儿的地盘。”

沉默了好久,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方才开口,他取了一个看似稳妥的折中方案。

“传令给哈拉和林的左丞相咬住,让他带领部众向东靠拢,我们向西靠拢,先把手头的力量汇聚在一起,然后再决定到底往哪个方向走,如果东方和西方都去不得,那北方虽然苦寒,但若是明军长驱直入漠北,咱们也未尝不可向北而去,暂避锋芒.”

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53章 主仆矛盾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92章 父与子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161章 朱允熥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
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207章 刘日新:有一处新的阴阳炁海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33章 坏了,爷爷不记得前世记忆了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143章 长命锁,观音奴的震惊!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60章 愤怒的朱元璋【求首订!】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40章 杀身之祸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224章 来自郑梦周的求救信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53章 主仆矛盾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35章 讲《明史》的姜老师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92章 父与子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111章 殿试上怒喷海禁政策的解缙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161章 朱允熥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232章 五京之议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214章 大明的技术瓶颈第95章 你刚才说话的语气,四叔不喜欢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30章 朱棣的求证第11章 李奶奶的过期药第236章 仗剑去国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48章 还有人敢欺负咱大孙?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别墅,藩王们的震惊!第29章 古董无线电台到手!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