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下下签

第78章 下下签

月华如水,悄然流淌在静谧的夜空中。

朱棣穿过自己在京城府邸的层层院落,缓步踏入了密室。

密室中檀香缭绕,道衍静候已久,他端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闭,真可谓是字面意思上的“老僧入定”。

不过,见到朱棣到来,道衍还是起身迎了上来。

朱棣在蒲团上落座后,开始细述今天的所见所闻,虽然朱元璋严令消息不得外泄,但对于道衍这个已经相处了三年的谋士,朱棣还是很信任的。

道衍也不说话,就这么转着念珠聆听着,他的眉头在听到关键之处时微微一挑,仿佛捕捉到了某种重要的信息。

韩国公李善长此刻的心情更是复杂难言,之前提及到小冰河期的时候,他就曾多次上书提醒朝廷注意江南水利设施的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色铁青,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下的文武百官,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御座的扶手,每一声都像是敲在百官们的心头。

朱棣点点头,但他随后得意地笑了起来,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

洪武十八年秋天,天空仿佛撕裂了一个口子,倾盆暴雨无休无止地肆虐着大地。

来自江南诸府的奏章,让整个朝堂的气氛都凝固了。

因为洪灾后,流离失所的人们只能居住在帐篷或简陋棚屋中,人口集中且居住拥挤,周围又有来不及清运的腐烂人畜尸体,垃圾、排泄物、废弃物更是随处可见,再加上水汽蒸发后带来的潮热,直接让灾区成了细菌的天堂。

朱标很清楚地知道,这场灾难对于大明的打击,受灾的毕竟是作为大明粮仓的江南,而作为未来的国君,他肩负着拯救万民的责任。

糟糕的签文似乎预示的不仅仅朱棣的未来,更是今年的大明。

曹国公李文忠也站了出来:“陛下,臣愿亲自前往灾区救援。”

“下下签危!”

恰似遭火焚烧屋,天降时雨荡成灰。

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

当朱棣谈及日本的金山银山和世界地势图时,道衍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震惊,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圣孙的手段神通果然非同凡响,竟能掌握如此重要的信息。”

然而,道衍并没有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他深知朝堂上的事情总是充满了变数,此刻的得意也许转瞬即逝。

李善长之前所提及的江南水利设施问题,此刻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悬在了整个大明的头顶。士绅们贪得无厌地占据田地影响了正常水利设施的建设,甚至在堤坝两旁都开垦了水田,以至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如今这些问题如同长江即将溃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环太湖区的常州、苏州、松江三府,作为江南最为繁华富庶之地,很快就成了人间炼狱。

灾情虽然严重,但还不至于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更何况,有着土豆等高产作物和牛痘接种法的帮助,粮荒和天花是一定能控制住的。

天花,通常会爆发在气温较低的春冬季节,较少爆发于阳光充沛的夏季,而秋季爆发天花的概率处于中等水平,但不幸的是天花还是爆发了。

“洞见万里,确实不凡。”

洪水摧枯拉朽地摧毁了良田、房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而富户们则攥紧了手里的大米,整个江南,昔日的鱼米之乡竟成了饿殍遍野的景象。

道衍早年师从道士席应珍学阴阳数术,占卜的手段自然也是会的,他取出签筒,轻轻摇晃着,一支签掉了出来,上面签文写着。

他详细地向道衍描述了自己在奉天殿上的表现,以及朱元璋对他的赞许。

李善长也紧随其后:“陛下,太子所言极是。”

朱标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后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当务之急是迅速调拨救灾物资,安抚灾民,同时疏浚太湖倒灌的河流,以防灾情进一步恶化。”

在心里,朱棣觉得,这个“永乐帝”肯定是朱标的儿子,所以自己这样站出来大义凛然的表态,那就是毫无成本地白刷一波好感,稳赚不亏,这样等徐达的病情好了以后,父皇肯定同意自己顺理成章地接手北平的兵权。

道衍提醒朱棣要小心行事,不可掉以轻心,但朱棣显然不以为意。

太子朱标站在殿前,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温和,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而更可怕的是,洪灾过后很快就爆发了瘟疫。

“江南诸府受灾,今年的秋粮怕是不能如数征缴了.标儿,你是未来的国君,你有什么看法?”

如今,灾难终于降临,李善长的预言不幸成真,他的心情可谓是复杂极了。

因为蝴蝶效应,正值壮年的李文忠并没有因风寒病亡,而作为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不仅能征惯战,而且喜读书颇有文名,深受朱元璋信任.目前李文忠主管五军都督府庶务,还兼任着国子监祭酒的差事,派他去江南赈灾最合适不过,能跟各方面都打好交道。

勒马持鞭直过来,半有忧危半有灾。

大明在鸡鸣山设置的观象台是专门进行降雨量等项观测的,因此鸡鸣山又名钦天山,而钦天山紧急传递出的报告,让整个朝廷陷入了震动和恐慌之中。

而除了疟疾,更令百姓恐惧的,是天花的爆发。

朱棣离去后,道衍独自留在密室中,心神却始终有些不宁。

钦天监报告,长江的水位疯狂上涨,达到了数十年来的最高点,那浩浩荡荡的江水如同愤怒的巨兽,随时准备挣脱束缚,吞噬一切.一旦洪峰过境,不仅京城将遭受洪水的威胁,下游富庶的江南诸府更是无法幸免,无数生灵将遭受灭顶之灾。

很快,李文忠就从京城出发,带领军队和官吏前往江南赈灾,但李文忠此去,却将洪武四大案中的另一桩大案,也就是郭桓案的线索给牵扯了出来。

历史类最高均订作品,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

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61章 朱允熥第174章 应天府第161章 朱允熥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130章 蓝玉案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36章 告白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222章 《西凉伎》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
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这么个皇太孙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31章 进攻日本外岛的借口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71章 徐达病重,千钧一发!第62章 迈不过去的槛,王朝周期律!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61章 朱允熥第174章 应天府第161章 朱允熥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12章 太湖虫洞对应位置确定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57章 新手引导任务:熟悉皇宫环境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97章 内帑的钱不能真躺着啊第130章 蓝玉案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36章 告白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52章 朱元璋:大孙能还阳?!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44章 朱元璋的两个困扰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14章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图纸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05章 秦岭虫洞再次开启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220章 东察合台汗国的决定第70章 身上不属于现代的痕迹第134章 朱雄英的伪装身份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51章 土豆种植神书第9章 马皇后病危!第23章 如何解决空印案?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77章 朱棣:永乐帝坏了海禁?我第一个不答第87章 朱元璋:老四发动了靖难之役?!第54章 清朝灭亡明朝?朱元璋的惊骇!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74章 郑和下西洋?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释兵权”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变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1章 爷爷,我想你了第106章 蓝玉的感激第167章 帝王之术第222章 《西凉伎》第79章 牛痘接种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灾民!第83章 别古崖的秘密第66章 大孙还阳的可能性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惧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223章 令人惊讶的钢筋水泥城墙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144章 蓝玉到来(感谢‘37天下无双’的上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