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徐达背疽!

第67章 徐达背疽!

朱棣带领精锐骑兵,将岳父魏国公徐达护送回了京城。

患了背疽的徐达趴在担架上,被小心翼翼地抬进了魏国公府,他的脸色苍白如纸,眉头紧皱,显然在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在大功坊的牌坊前,徐达的三个儿子——徐辉祖、徐膺绪、徐增寿已经等候多时。

徐辉祖作为长子,因为父亲徐达常年镇守北平,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家中的顶梁柱,然而此刻,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他站在父亲身边,双手颤抖着想要去抚摸父亲的脸庞,却又不敢轻易触碰。

庶出的二儿子徐膺绪则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父亲,他恨自己没有能力替父亲分担痛苦,他的双眼红肿,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

而最小的儿子徐增寿更是直接泣不成声,他跪在徐达身边,紧紧地抓住徐达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给父亲带来一些安慰。

不过,也就是当时有这个念头,要是真把这群太医院的御医都杀了,以后看病还是挺费劲的,毕竟这些人已经是愿意供职于皇室的最高水平的一群医生了。

过了半晌,徐达沉沉睡去,朱元璋退出了房间。

朱元璋看着好久没见的四儿子,长得愈发英武了,心头倒是欢喜,但话到嘴边就成了:“有屁快放。”

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却透露出无可置疑的威严,他的眼神在三个儿子脸上依次扫过,最后停在了朱棣的身上。

朱元璋顿了顿,声音沉重地继续说道:“其一,便是让御医现在就为你针砭引脓,此法凶险,若成则生,不成则……你也明白。”

不过,现在用针砭切开引脓实在是九死一生,既然有马皇后先例在前,自己苦熬着,未必不能等到转机。

作为半个徐家人的朱棣看着这一切,心中也不舒服,他轻轻地拍了拍徐增寿的肩膀,以示安慰。

“尔等先退下吧。”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朱元璋不能替徐达做这个决定。

而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他心头一震。

徐达努力地侧过头,他早就无法躺着睡觉了,看到朱元璋,挤出一丝苦笑:“陛下恕罪,臣无法行礼.臣自知时日无多,只是这病痛实在折磨人。”

毕竟,朱元璋不会防着他。

得到了这个结果,朱元璋终于有了点好脸色,上次马皇后病重的时候,他是真的恨不得宰了这群庸医。

这里面,就包括北平的一些军政关系,以及他交代的一些人脉之类的事情,这些东西,都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

这是他的布衣兄弟,是他的左膀右臂,是大明的擎天之柱,如今却饱受病痛折磨,怎能不令他感到心痛?

数十年来,风风雨雨,两人都一起经历过了,徐达之于朱元璋,功劳丝毫不亚于韩信之于刘邦,可以说大明的天下,一大半都是徐达帮朱元璋打下来的。

“那若是不切开,魏国公还能挺多久?”

徐达沉默了片刻,他的眼神在烛光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那你给咱说说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蹙眉问道:“这背疽能随便切吗?”

徐达亦是努力颔首。

朱元璋的心,如同被巨石般重重地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惜。

朱元璋的步伐很缓慢,带着几分无奈,推开了徐达休息的房间。

“背疽之发病缘由,内里是由于肝火上冲、脾虚湿盛,想要治疗,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内治是指用药物内服来调理肝脾等脏腑的功能,消除感染之毒;外治是指用砭石切开,银针辅助,来治疗背疽表面。”

其实在现代医学的角度,背疽是一种常见于背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其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而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的正常菌群中,但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侵入毛囊、皮脂腺、汗腺等处引起局部感染,之所以容易生在背部,就是因为背部是人体最大的汗腺分布区域之一,也是最容易出汗、摩擦、压迫的部位。

那疽疮已经化脓,散发着阵阵腥臭,周围的皮肤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暗红色,看得人触目惊心。

朱棣点了点头,徐达这才放下心来。

朱棣噎了一下,方才开口道:“父皇,倒是真有一件事,之前您说让我们兄弟几个有空也跟着想想的王朝周期律的事情,我倒是有些想法,不知道父皇有没有空听一听。”

守护在外面的燕王朱棣这时候迎了上来,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臣信陛下,也信圣孙。”

毕竟,这个决定,影响的是徐达的性命。

“魏国公体魄健壮,几个月还是有的,只不过如果一直不切开排脓,背疽恐怕会浸入血液,到时候就难治了。”

“喔?”

徐达趴在床榻之上,他那宽阔的后背上,一个硕大的背疽如同附骨之疽,在灯光下显得尤为可怖。

“.”

“自是不能,不过可以试,背疽之切开须先以针试之,若见血出,则不可切开;若见脓出,则可切开。”另一位擅长针砭的御医补充道。

朱元璋走到床前,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天德,伱这背疽……怎就如此严重了?”

朱棣心中一震,他明白徐达的意思,之前在路上,徐达就给他交代了很多事情。

很快,接到消息的朱元璋就从宫中亲自带着一众御医赶到了魏国公府。

徐达很清楚,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一场与命运的豪赌。

“等等。”

朱元璋又继续说道:“其二,则是等,便如皇后三年前病重时那样,若是阴阳炁海能够及时开启,那么大孙那边的灵药或许能治好你的病,不用承担针砭的风险,可咱就怕你熬不了那么久。”

徐达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两种方案都充满了未知的风险,现在朱元璋把选择权交到了徐达自己的手中。

朱元璋听着徐达的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他紧紧地握住徐达的手,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天德,你放心,你一定能挺过这一关,咱还等着与你共创洪武盛世呢!”

戴思恭知道朱元璋不喜欢听长篇大论,于是捡重点说道:“所谓背疽,即背部生疮,其状由小到大如豆粒、鸡蛋、拳头、碗口.而无论何种颜色,皆有脓血,血之颜色常常为黄赤色,其气臭秽,其痛剧甚。而症状有发热、寒战、头痛、呕吐、腹胀、便秘等等。”

但是对于三个儿子,就说不定了。

而御医们诊断的时间也不算长,过了一会儿就从房中出来了。

这时候,徐达艰难地开口了:“哭什么?我还没死呢。”

戴思恭的话语被卡在了嗓子眼里,他尴尬地点头道:“能治。”

朱元璋有些意外地打量了一眼朱棣。

“天德,现在还不是没法子。”

甚至对于徐家来说,交给他这个女婿,都给交到三个儿子手里要好。

在院中踱步的朱元璋看着戴思恭,冷哼一声问道:“戴院使,咱不问你别的,你也别说那些绕来绕去的,给个准话,就说能不能治吧。”

而徐达因为率军在辽东征战,天气炎热又穿着层层甲胄和衣衫,背部出汗过多,湿气过重,阻塞了毛孔和汗腺,深山老林里也不卫生,使得细菌更易滋生和感染,所以就患上了背疽。

“那你给咱说说吧。”

历史类最高均订作品,你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书!

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61章 朱允熥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92章 父与子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41章 北失南补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78章 下下签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242章 大明使团的遭遇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
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80章 郭桓案爆发!第163章 先找个狗头军师吧!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116章 火炮上舰?鸣梁海战是个啥?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3章 爷爷你穿越到大明了?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61章 朱允熥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14章 马皇后:把蓝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245章 两线战略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该惹的人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92章 父与子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102章 新式火铳带来的震撼第41章 北失南补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义第122章 秦岭中发生的咄咄怪事第99章 派往日本锦衣卫的回信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241章 教官到来第24章 虫洞传输实验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193章 幼军之议第239章 李战神问对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个预言应验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50章 沐锦月的决定第113章 航海展与古董航海仪器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11章 在皇室成员中威望的树立第251章 兵临富良江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72章 天花与琴纳牛痘接种法第69章 时空虫洞的秘密第136章 初遇解缙第233章 风帆战列舰下水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155章 被皇帝认证的先知第200章 蓝玉的小圈子第34章 神器试验成功,国公们的震惊!第160章 被散养的藩王们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团第57章 姜老师讲内卷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56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78章 下下签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连锁反应第171章 将信将疑的两位藩王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58章 清朝是怎么回事?第38章 人麻了,你管这叫寻常字画?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25章 幼军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77章 安置房项目交付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204章 行会登记的后续影响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20章 白银货币化与一条鞭法第121章 马皇后的担忧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75章 世界地势图!震撼无比的大明众人!第142章 还请王妃告诉我答案第147章 等等,我啥时候去地府了!第181章 蒸汽时代第20章 爷爷你逗我呢?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242章 大明使团的遭遇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为大明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