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

第119章 隆庆开关的巨大利益

最大海商集团首领汪直被诱杀了,而且在未来倭寇大规模作乱的时候,肯定还是维持着海禁的,那么后来呢?

“那海禁,后来究竟如何了?”

朱元璋很好奇这个问题,因为无论他怎么推演,他都想象不出来,怎么去平衡海禁与开海这个两难的选项。

所以,朱元璋想知道一下后人的智慧

“这就不得不提沿海区域地主士绅在海禁政策里的影响了。”

汪直被杀,是因为他想解除海禁进行合法贸易,他的海上势力最大,合法贸易对他最有利,而对同样从事走私的广大沿海士绅其实是不利的,因为士绅们可以利用自己家族亲朋对官府的影响力,帮自己的生意打掩护,而很多商人、富户则做不到这一点,这就相当于用权力来换取财富.而一旦解除海禁,所有人都能进行合法贸易,沿海士绅们的这种专属赛道就没了,就要面临更多的竞争,谁愿意面临更多的竞争呢?所以汪直关于海贸合法化的提议没有被采纳,反倒是脑袋挨了一刀。

而后来很多被冠以“倭寇”名目的势力背后,其实都有沿海士绅的影子。

朱元璋听闻此言,顿感愤懑,这些沿海士绅竟然如此可恶,海贸之利皆被其所占据,朝廷未落分文,反而勾结倭人,致使沿海百姓生灵涂炭,何其狡诈恶毒?

朱元璋阴沉着面容,转头走向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毛骧被吓了一跳,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发怒了。

朱元璋恨恨地说道:“你给咱好好去查查,这江南、浙江、福建的沿海士绅,到底有多少在参与走私?”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思忖着:“如此说来,就算是开海,大明也是最占便宜的,不妨就开个小口子,试试开关的效果。”

与此同时,朱雄英的话语,也没有停下来。

既然如此,朱元璋自然就想着,怎么防患于未然,怎么更好地改进大明的制度。

“隆庆开关的利益相当巨大,民间都戏称月港是‘天子之南库’,光是收关税,就比内帑积蓄还要多得多,短短70年的时间里,就有大概3.5亿两白银通过月港涌入大明,占据了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所以爷爷你要是搞海贸,这里面利益肯定是相当大的,但是得注意其中的危险。”

实际上,大明是大航海时代的客观受益人,虽然新大陆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等西方国家开拓的,但正是大明以及东方诸国的产品,才让世界贸易体系得以闭环,并且随后把整个世界的贸易都连成了一体。

谁赚钱不是赚?这五百万就是按税抽,抽的狠一点,每年都能白挣数十万两,干嘛要便宜沿海士绅?而且,这还仅仅是一个月港而已!

但是,既然未来随着经济的恢复,无论怎样最后都禁止不了海外贸易,那干脆把钱都搂咱的兜里不香吗?

而朱雄英接下来的话语,更给朱元璋对于海禁政策的态度转变加了一个大大的筹码。

“咱还是杀这些士绅杀的少了!这些人咱早就知道,能跟着张士诚抵抗咱,就跟咱不是一条心!”

大孙的话语,显然比一万次朝臣的劝谏都有用,如果只是朝臣说海禁如何如何,朱元璋定然嗤之以鼻,但大孙不仅深得他的信任,所预测的未来更是准确率高的吓人,所以朱元璋下意识地就相信了,而哪怕认真思索,也觉得这里面的发生的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

朱元璋难以想象,要是整个大明沿海,都放开了进行海外贸易,朝廷到底能多收上来多少税收!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肯定认为,这些事情,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毕竟大明的稳定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人心的稳定,一方面是社会阶层的稳定,海外贸易会破坏这两方面。

所谓隆庆开关,指的就是开放福建漳州的月港作为民间从事外贸的唯一港口,当然了,也有种种限制,譬如出海的商人绝对不允许和日本进行贸易,一旦发现那就会被判为通倭罪,而且每次出去都有约定时间,超过时间也会被判为通倭罪。

他明白了古来,所以看起来非常难以解决的倭寇大规模作乱,其实本质还是经济原因而隆庆开关顺应了经济规律,一团乱麻的倭寇之乱便迎刃而解了。

“遵旨!”

毕竟,要么就彻底海禁,如果海禁不了,那就开海而既然要开海,肯定要把大明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想法,在朱元璋的心里,深深地种下了一颗种子。

“而且,开关带来的还不仅仅是经济的利益,开关以后,大明融入到了刚刚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成为了最重要的一环,而西洋的先进火器,诸如弗朗机炮,也因此流入了大明,有了火器,大明的体量又比西方诸国大,所以哪怕大明从他们那里赚钱,西方诸国也只能跟大明老老实实做生意,不敢动粗.当然,他们的白银来的也容易,除了日本产白银新大陆也产。”

朱雄英不晓得,他无意间的一句话,直接让消停了没几年的沿海士绅们,再次鸡飞狗跳了起来

朱雄英继续道:“所以后来就有了隆庆开关,毕竟国家财政已经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收入减少的同时,该花的钱却一样都没少,比如打倭寇的兵,全都是募兵募集来的,卫所兵早已不堪用,同时冗官的现象也在迅速膨胀在国家财政难以为继且朝廷未从海贸中获利分毫的情况下,不得不开关,而开关也验证了‘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道理。”

但无论有何限制,隆庆开关的意义都是非常大的,这么做的直接影响,那就是被禁绝了近二百年的民间海外贸易终于又重新打开了一扇窗,过去为了生活成为倭寇的沿海居民现在不用走私了,只要交税登记就能合理合法地从月港到海外贸易,因此之前肆虐沿海的倭寇瞬间就减少了一大半,剩下极其顽固的几股被戚继光和俞大猷重点打击后也不成气候了。

朱元璋喃喃地重复着“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这句话,若有所思。

因为这些西方国家生产力有限,从殖民地掠夺来的海量金银,并不能变成真正的财富,而当时大明的拳头产品如丝绸、棉布、瓷器、茶叶等很受西方各国欢迎,西方各国虽然没有对等交换的产品,但他们有美洲掠夺来的金银,这就导致了金银大量涌入大明,而正是因为这些通过出口赚取来的金银,才在客观上挽救了大明岌岌可危的国家财政。

但朱元璋却更深思了一层:“可要是大明把日本的白银占了,再有了那劳什子新大陆的白银,岂不就是富甲四海了?为何要由着西方这些小国主导?”

朱雄英后面的话,被朱元璋自动忽略了,什么危险不危险的,又不是他去开船,他只记住了前面的数字。 ——70年,3.5亿两,每年平均下来就是500万两!

海贸之利,如此巨大,可海禁海禁,禁出来个啥?朱元璋一想到这钱在开关以前都被沿海士绅给赚走了,国家一文都没落下,气的真是牙根痒痒。

小小一个月港,就能为大明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由此可见,隆庆开关有多赚了。

如果说大明最占便宜,从贸易顺差上看确实如此,当然,西方国家肯定也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毕竟他们的金银来的都跟不要钱一样。

又过了许久,朱雄英从阴阳炁海中传来的话语,更是让朱元璋神情一震。

“而且,这些白银可是有大用的,没有足够的白银就没法为大明续命七十年!”

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61章 朱允熥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75章 鬼市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30章 蓝玉案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74章 应天府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174章 应天府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83章 长夜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183章 长夜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
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瞒着咱!第25章 咱大孙果然是有办法的!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61章 朱允熥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19章 办公室中的线索第146章 卧槽,舅姥爷!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5章 洪武宝钞的价值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42章 土豆红薯玉米种子第180章 工业农业商业三条腿走路第126章 阴阳炁海最后一次开启第217章 兀纳失里的恐惧第76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第137章 解缙的介绍信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第92章 郭桓案后续,严刑之下为何无法除贪?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75章 鬼市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130章 蓝玉案第97章 马戛尔尼进自来火鸟枪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许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45章 “上等人与狼”第104章 大明战神还有第二代?第164章 登录在野谋士:道衍第43章 “送点人下去”的可行性第7章 来自太子的质疑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52章 抵达京城第216章 蓝玉的抉择第169章 来根华子第174章 应天府第209章 众志成城第168章 第一个预言应验第174章 应天府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127章 佛朗机炮与红衣大炮,国公们的震惊第37章 老登,该爆金币了!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28章 小富婆的帮助第68章 朱棣献策,道衍密谋第61章 黑麦与木薯,神种降临!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83章 长夜第124章 出现在别古崖的古代猎户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90章 离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86章 第二个预言,恐怖的天灾!第85章 穿越倒计时第158章 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第16章 敕封圣孙?吕氏的警觉第227章 高丽使团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军团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218章 岳山投诚第47章 亩产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76章 圣孙驾到,统统闪开第73章 卷什么卷?出海吧!第162章 第一个任务:整顿莫愁湖第18章 签订合同,拿下土地!第81章 沐胜的揭秘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203章 皇商们的屈服第88章 李景隆,咱还是低估你了!第226章 火器化部队的想法第46章 朱允炆:这啥啊?揪一株!第65章 来自龙虎山的线索第183章 长夜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准备第49章 拍卖会预展第100章 远洋舰队花费,朱元璋的烦恼第67章 徐达背疽!第109章 千里镜作用完美发挥第165章 来自道衍的信息第115章 龙江造船厂大匠们的惊叹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31章 神器降临!第189章 曹国公府第201章 工业愿景第235章 南方局势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06章 压缩饼干带来的震撼第94章 朱标的推测:允炆就是“永乐帝”?第170章 真是个乌鸦嘴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弃第240章 云南边患第188章 第二个任务第118章 倭寇作乱之根源第4章 我原来是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