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对话叔父

余额不足

不管怎么说,他必然是要走这一趟,或许今晚就会知道袁世凯对自己究竟是什么态度。

应了一声之后,他还是先洗了一把脸,随后出了房门跟着这名仆从前往书房。

怀仁堂的大总统书房有三处,一处是平日办公所用的大书房,一处是中庭用作收藏古本、古玩之类的书房,偶尔也在这里接见外宾,最后一处则是在官邸二楼的私人书房。沿着院内的走廊绕了一圈,袁肃察觉到自己是前往袁世凯的私人书房,心中不由揣测着这次见面确实会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沿着楼梯来到二楼,仆从敲响了书房半掩着的房门。

里面传来袁世凯低沉的声音:“克礼来了吗?”

仆从没有应答,只是让开身子让袁肃上前去。袁肃会意的立刻走到门前应了一声:“叔父,是小侄来了。”

袁世凯沉吟的说道:“进来吧,等你多时了。”

仆从向袁肃鞠躬告退,袁肃这才推开虚掩着的房门走进了书房。进屋之后只见袁世凯正端坐在向阳的书桌后面,端着一本线装书正细细的读着。他恭恭敬敬向着袁世凯的侧身背影行礼,同时请问道:“不知叔父找侄儿有何吩咐?”

趁着行礼的间隙,他忽然瞥见袁世凯手中所看书本的名目,却是一本名叫《间岛问题》的书。他记忆里是有一些印象的,仔细一阵思索顿时想起来,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眼下风头正盛的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

据说这本书是在一九零七年时,宋教仁到东三省试图发动革命,革命没有成功,他却发现日本企图侵吞中国领土的野心。不仅是爱国情怀,更是因为对边疆史地的浓厚兴趣,促使他真正坐下来,写出了《间岛问题》。

宋教仁曾在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学习,在日本又先后进过法政大学速成科、早稻田大学预科,相对于宋以前甚至宋同代的一些研究史地的学者,他的知识结构比较新,这影响到他研究边疆史地时的方法、思路以及史料运用等诸多方面。

他心中不禁嘀咕起来:叔父怎么会看这本书呢?

袁世凯沉吟了一声,继而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起身转向袁肃,对其招了招手说道:“来,克礼,先坐。今日找你来,也是因为你我叔侄二人从来没有好好谈心过。听说你后日就要启程返回滦州了,所以今日才特意抽空找你聊一聊。”

袁肃在袁世凯的招呼下,于书桌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落座下来,他一丝不苟的说道:“原来如此,说来小侄也确实有许多事情要向叔父请罪,如今小侄能有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全仰仗叔父提点,今后也希望承蒙叔父不嫌指教。”

袁世凯呵呵的笑了笑,不疾不徐的说道:“既然是一家人,就毋须说这样的话。不过你仍然要记住一句话,你虽是我侄子,但最多是有得天独厚的机遇,今后路该怎么走还得看你个人的能力品行。若是你仗着有我这叔父就可以肆意而为,不仅天下容不得你,我这个叔父也一定不会坐视不理。时代变了,现在是民国,可不是以前那种家法即国法的年代了。”

袁肃连忙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说道:“叔父教训的是,小侄一定牢记在心。即便是以往家法即国法的年代,小侄也深知做事应该奉公守法、严于律己。”

袁世凯欣然的赞道:“很好,就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咱们这些有权力的人都不能遵纪守法的话,这天下就再也没有人会遵纪守法了。不过你也毋须太担心,我认你这侄子,自然是知道你有能力也有品行。从你在七十九标开始,一直到现在,我都有关注你的作为,不得不说你没有让我失望。”

袁肃稍微松了一口气,谦虚的说道:“多谢叔父,小侄今后同样会恪守本分,坚决做好分内之事,绝不敢有其他非分之妄想。”

“早先我看过你专门为参加陆军预备大学堂毕业考核所写的策论,不得不说,你在策论里面强调务实,在现实中也是坚持务实,当真是言行一致。这很好,我中华振兴最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脚踏实地的青年才俊。”袁世凯语气不吝欣赏的说道。

“叔父言过了,小侄也只能拾人牙慧罢了。”袁肃推辞的说道。

“你毋须太过自谦,不过也千万要记住不可得意忘形。既然你有一个很好的开头,那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从一而终才是难能可贵之大才。”袁世凯教训的说道。

“是,小侄铭记不忘,今后也必以叔父之教训做为行事准则。”袁肃正声应道。

袁世凯自然只是随意提点一下袁肃,并没有打算在这件事谈的更深。在微微叹了一口气之后,他转而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吻说道:“克礼,你要知道什么叫作高处不胜寒,如今你叔父我身在大总统这个位置上,可不是外界所说的那么风光。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大总统这位子如同针毡,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坐得起的。”

袁肃立刻提起了精神,意识到袁肃这番话是暗藏玄机,他十分认真的说道:“叔父的话,小侄完全能够理解,如今国内众说纷纭,南方日益舆论攻讦,弄得风声四起,实在是有惟恐天下不乱之嫌疑。对此,侄儿也深恶痛绝,咱们中国好不容易有太平的希望,正应该埋首发展,以期自强,根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内讧。”

袁世凯“嗯”了一声,反问道:“看来,克礼你对这件事很有看法了?”

袁肃自然不能装腔作势,于是摆出一副严肃正经的态度,说道:“不管怎么说,小侄都是军人出身,对国家大事自然也有时常关注。既然叔父已经读过小侄的策论,那在两篇策论里面小侄也很清楚的提及关于国家目前情势的危害。各省都督拥兵自重,国无完国,日久下来必将成为根深蒂固之毒瘤。纵观古史,秦末诸侯,汉末割据,唐末藩镇,皆是大害,所以说割据乃国家分裂之前兆呀。”

听袁肃这么一说,袁世凯很快想起之前袁肃那两篇策论里面的内容,的的确确是有提及这件事。他身为北洋集团的领袖,中华民国的统治者,自然没有忽视这个问题,只是眼下国内国外都是错综复杂的局面,并不是说能解决就能解决的。

“之前听克定说,你一直赞同中央集权,看来也是为了针对割据的情况了。”

第80章 ,时局进展第1章 ,另有心计第1章 ,扩大战场第84章 ,最后谈判第4章 ,松坡百里第26章 ,统制试探第21章 ,中央命令第41章 ,除夕夜宴第50章 ,开诚招降第66章 ,一营为库第85章 ,扔白手套第83章 ,中央军系第97章 ,正月过后第46章 ,北洋暗流第16章 ,知难而退第83章 ,亲去隆庄第79章 ,再见其人第79章 ,再见其人第22章 ,谋取出路第55章 ,前往保定第74章 ,乱中生财第2章 ,似有察觉第51章 ,谋将加盟第18章 ,一时冲突第18章 ,局势变故第70章 ,堂上之争第65章 ,局势急转第7章 ,起义前夕第83章 ,中央军系第47章 ,陆军部令第14章 ,少壮北洋第24章 ,无心无意第11章 ,别有用心第77章 ,顾秉钧言第99章 ,北上议事第51章 ,谋将加盟第26章 ,惊动中央第66章 ,一营为库第90章 ,拉拢进退第61章 ,审余小鱼第84章 ,以理服人第22章 ,滦州交代第80章 ,滦州会议第51章 ,剖心之言第59章 ,约定与会第86章 ,中间收购第2章 ,安山张府第44章 ,对话叔父第11章 ,别有用心第5章 ,伏击日军第91章 ,唐海重工第92章 ,强猛攻势第27章 ,迎王怀庆第16章 ,两头行动第70章 ,堂上之争第20章 ,总镇问话第98章 ,三方度势第86章 ,中间收购第16章 ,两头行动第80章 ,三方保举第38章 ,战后善后第21章 ,另有对策第23章 ,顺势而为第15章 ,挑明来干第51章 ,别有深思第9章 ,停火谈判第52章 ,西南事变第5章 ,意在古物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65章 ,筹安谋策第31章 ,安山善后第16章 ,善后之计第55章第64章 ,临时告诫第67章 ,初显针对第51章 ,谋将加盟第19章 ,最终试探第66章 ,所谓顾虑第37章 ,逼上梁山第29章 ,军纪之乱第94章 ,背后阴谋第80章 ,滦州会议第69章 ,惊天变故第61章 ,学习方法第15章 ,顺利突围第72章 ,开营训练第30章 ,执掌大权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21章 ,中央命令第39章 ,急收缓放第99章 ,中方态势第6章 ,制式步枪第51章 ,别有深思第5章 ,进谏工业第13章 ,不合时宜第24章 ,别有用心第38章 ,逐步善后第19章 ,擢王怀庆第17章 ,两边准备第86章 ,给下马威
第80章 ,时局进展第1章 ,另有心计第1章 ,扩大战场第84章 ,最后谈判第4章 ,松坡百里第26章 ,统制试探第21章 ,中央命令第41章 ,除夕夜宴第50章 ,开诚招降第66章 ,一营为库第85章 ,扔白手套第83章 ,中央军系第97章 ,正月过后第46章 ,北洋暗流第16章 ,知难而退第83章 ,亲去隆庄第79章 ,再见其人第79章 ,再见其人第22章 ,谋取出路第55章 ,前往保定第74章 ,乱中生财第2章 ,似有察觉第51章 ,谋将加盟第18章 ,一时冲突第18章 ,局势变故第70章 ,堂上之争第65章 ,局势急转第7章 ,起义前夕第83章 ,中央军系第47章 ,陆军部令第14章 ,少壮北洋第24章 ,无心无意第11章 ,别有用心第77章 ,顾秉钧言第99章 ,北上议事第51章 ,谋将加盟第26章 ,惊动中央第66章 ,一营为库第90章 ,拉拢进退第61章 ,审余小鱼第84章 ,以理服人第22章 ,滦州交代第80章 ,滦州会议第51章 ,剖心之言第59章 ,约定与会第86章 ,中间收购第2章 ,安山张府第44章 ,对话叔父第11章 ,别有用心第5章 ,伏击日军第91章 ,唐海重工第92章 ,强猛攻势第27章 ,迎王怀庆第16章 ,两头行动第70章 ,堂上之争第20章 ,总镇问话第98章 ,三方度势第86章 ,中间收购第16章 ,两头行动第80章 ,三方保举第38章 ,战后善后第21章 ,另有对策第23章 ,顺势而为第15章 ,挑明来干第51章 ,别有深思第9章 ,停火谈判第52章 ,西南事变第5章 ,意在古物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65章 ,筹安谋策第31章 ,安山善后第16章 ,善后之计第55章第64章 ,临时告诫第67章 ,初显针对第51章 ,谋将加盟第19章 ,最终试探第66章 ,所谓顾虑第37章 ,逼上梁山第29章 ,军纪之乱第94章 ,背后阴谋第80章 ,滦州会议第69章 ,惊天变故第61章 ,学习方法第15章 ,顺利突围第72章 ,开营训练第30章 ,执掌大权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21章 ,中央命令第39章 ,急收缓放第99章 ,中方态势第6章 ,制式步枪第51章 ,别有深思第5章 ,进谏工业第13章 ,不合时宜第24章 ,别有用心第38章 ,逐步善后第19章 ,擢王怀庆第17章 ,两边准备第86章 ,给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