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暴力事件

晚上十点钟,原本应该是清静的时间,然而在近卫军总司令部的大楼里面仍然灯火通明,不像往常那样只剩下值勤的军官和士兵,相反如同正在亲临大战场的样子。上上下下都是一片忙碌,在二楼小会议室里,几名高级幕僚正在闷声闷气的抽着烟,烟雾缭绕,让现场的气氛更加显得低沉和严肃。

会议室的首端,袁肃并没有落座,他站在座位的后面正在看刚刚汇总完毕的清算报告。在他面前的是副官杜预和通讯处的另外一名军官。后两者的脸色显得很凝重,这份凝重要比围坐在会议桌旁侧的其他军官更显严重。

在袁肃手中的这份汇报文件里面,记录了昨天和今天发生的暴x动事件,在信阳城内所造成的各方面损失。昨天的情况自然还算好,单单信阳城内的警察就能在第一时间弹压,还极其顺利的逮捕了几名会党分子和失控的学生头目。然而就在不久前才刚刚平息的城中动荡却要比昨天情况恶劣十倍、百倍,甚至还不止。

信阳城中多出店铺被打砸,许多住宅遭到袭击,县政府更是被烧毁了一栋建筑。

在暴x乱中受伤的群众超过五百余人,当然这是包括游行群众以及无辜群众在内。至于被暴x徒打死的警察、县政府官员甚至后期赶来增援的士兵,一共竟然有三十余人。而在镇压动x乱中造成的人员死亡,也有二、三十人,虽然大部分是那些逞凶的暴x徒,但仍然也有个别被裹夹的无辜学生和百姓。

看完文件后,袁肃胸口气血难平,他原本很有一股冲动想要把手中的文件狠狠投掷到地上,但是最后还是深深吸了一口气,保持着冷静,仅仅是抒发情绪的重重拍在了会议桌上。

“警卫处那边审出了什么吗?”他冷静的问道。

“司令,已经确认是本地的串子会会众,而且那些被逮捕的学生们基本上毫无隐瞒,口口声声直接说自己是响应革命的号召,旨在用行动来推翻帝制。说的铿锵有力,一看就是受那些革命思想熏陶严重的。”杜预一边摇头叹息,一边说道。

“哼,竟然都闹到我的眼皮子底下了。”袁肃很是生气的说道。他早先以为中华革命党确实是有信仰和理念的人,但是如今所面对这些人策划的种种行动,让自己完全不能接受这所谓的信仰和理念。纵然这些行动不是那些革命党高层所制订,但是下面那些党众随从却一而再再而三得搞这样的小动作,简直可谓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司令,这件事切不可姑息养奸。不过说来信阳这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只怕大局观瞻上不会好看。南方那些宵小之徒最会兴风作浪,一定会抓着这件事大做文章。颠倒黑白不说,还会不遗余力的涂黑我们。不管怎么说,这两日游行的人群当中大部分还是学生,这些人简直比大少爷还来伺候。说他们坏吧,他们也只是受人教唆,要好好教育他们吧,他们又听不进去。死脑筋莫过如此。”杜预紧接着又说道。

“你说的很对。他们策划的暴x乱行动,无论成功与否对他们来说都是有利可图。成功了那就是革命的一次胜利,失败了他们也还有其他的话可以说。这确实是麻烦事。”袁肃不否认的说道,不过他在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显得很惆怅和无奈,相反却渐渐有一种坚决和冷酷。

对于这样一些有文化的流氓,他自然不会心慈手软,同时在心里也更坚定的认识到,中国今后真要是由这些人当了权,只怕自己的名声从此就再也没有洗清的时候,别说跳进黄河洗不清,哪怕跳进太平洋也会被人钉死在“民族罪人”、“北洋走狗”、“黑暗旧社会的爪牙”、“屠杀无辜学生的刽子手”。

这些形容的句子根本不陌生,无论是耿直如段祺瑞还是其他那些有操守的北洋将领,始终都难逃被掌权者描黑的阴影。即便后世有人会为他们进行一些辩解,比如吴佩孚下令向游行群众开枪并且逮捕游行群众,被一些当权者指责为“屠杀”、“反动”,但也有人为其辩解当时死于镇压过程中的群众只有十数人,根本不算是“屠杀”,所谓的逮捕和下令开枪,也是因为有伪装成游行群众的“暴徒”生事,被士兵逮捕的人员并无无辜群众,只是几个带头闹事的“暴徒”罢了。

如今袁肃算是真正体会到吴佩孚当时所处的境地,不过他不会有那么多的顾虑。

“现在我们就算公开整个事件的真相,也会被南方革命党和那些迷信革命的人们认为是狡辩和歪曲事实,倒是南方革命党那些人做出的抨击反而会被认为是真相。既然如此,我们也没必要在劳神费力的去解释、澄清。总之只需要做好善后安抚工作,公道自在人心,信阳城内的老百姓们自会辨别是非。”袁肃保持着平静的语气交代道。

杜预其实并不希望袁肃这么做,一点都不做解释反而会更不好,经过中华革命党人的又描又染,到时候很快就真的成了一滩洗不清的污水了。不过他也知道当务之急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并不是真正的主要正事。近卫军已然在孝感、武昌和襄阳大打出手,信阳城内的动x乱自然只能一笔带过。

“另外,我绝不允许今后信阳还会再发生诸如此类的事。”这番话袁肃并不是单纯对杜预说,他面向会议室的众人,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在场所有人都振作了起来,有人赶紧掐掉烟头,也有人正经危座。

“组织专门的军警部队,严肃彻查本地会党,但凡是与会党有关的人全部带回来调查。下令本城各地学校,要求学生即日复课,如果不愿意复课那就立刻开除。读书本来就是一件难得的事情,这帮学生成天无所事事只知道打打闹闹,辜负学校、国家期望,浪费钱粮,实在是叫人气愤。既然这些人不愿意读书,那就索性把资源让给其他想要读书的人来。”袁肃郑重其事的接着布置道。

“这……如此,那些学生岂不是都无事可做了,只怕到时候会更加倾向革命乱党而痛恨我们。”一名参议幕僚有几分担心的说道。

“不如先做做他们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读书机会难得,先复课再说。”李典提议道。

“给他们三天时间,让他们好好考虑清楚。三天之后若不复课者,全部开除。在开除的通知上面把事情都写明白,并非是因为这两日发生动乱的缘故,也并非是官方不满这些学生的政治立场,仅仅是学校资源有限,不会浪费资源给一些不去学习的浪荡子。”袁肃加强语气的说道。从表面上来看他这番话或许是有几分狡辩和掩饰,但同时也是反应了真正的心思。

因为袁肃并不想去管制这些学生,即便这些学生是受到蒙蔽,可往往只有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才会真正做到明辨是非。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这些学生永远跳不出这个圈子来看待问题,那也就永远不会明白客观的事实真相。

“那,就先这样了。”李典缓缓点了点头说道。

“从明日开始,城中施行军事戒严,取消所有民间集会活动,并且颁布宵禁令。我们可以保障人民最基本的权益,但是决不能纵容一些宵小之徒来利用这些权益。更不能让人民误以为可以滥用这些权益。监狱那边着手拷问调查,对昨日和今日策划暴x乱行动的尚且未逮捕归案的人,一律画图悬赏通缉。”袁肃再次说道。

“是。”

随着近卫军总司令部颁布的种种严格的命令,信阳城的气氛一下子严峻了起来。

对于袁肃的做法自然是褒贬不一,许多人反驳这些命令全部都是违背民权,更是把遏制了信阳民间部分产业的发展。至于支持袁肃的自然都是那些官绅阶级,和一部分通情达理的社会人士,以及一部分资产阶级的商人。这两天的暴力事件实在出人意外之外,无论是商人还是社会人士,又或者是那些官员,都或多或少在暴力事件中受到了伤害。即便是没有受到实质的伤害,对于原本游行的活动突然演变成流血冲突,实在叫人大感失望。

纵然仍然有一些人企图歪曲事实,谎称是警察和军队先行对游行群众发起袭击,群众这才奋起还击。可信阳城内的人都是有亲眼目睹,即便是那些被拉来充人数,只不过为了讨一顿免费的吃喝的农民们,也都知道事发时的情况。哪怕这些农民们也都吓得不轻,一些人同样是被军警误伤,可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依然不容置疑。

因为他们很清楚,就算讹称也不会得到官府的赔偿。

第70章 ,枭雄末路第33章 ,擒贼擒王第13章 ,重挫元气第71章 ,重新聚力第2章 ,安山张府第84章 ,实业赈灾第84章 ,长江之西第85章 ,中央命令第46章 ,荣升护军第34章 ,着手发展第75章 ,赈灾募捐第69章 ,惊天变故第2章 ,安山张府第1章 ,太子一党第27章 ,验证关系第33章 ,一波又起第13章 ,深夜变故第52章 ,单见高顺第92章 ,提前预手第49章 ,疑雷诺森第77章 ,顾秉钧言第41章 ,当众翻脸第5章 ,时势之见第55章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99章 ,中方态势第38章 ,收买人心第94章 ,防线告急第46章 ,北洋暗流第103章 ,独断专行第1章 ,扩大战场第50章 ,上海晚会第57章 ,军火清单第53章 ,豫南对策第27章 ,验证关系第15章 ,顺利突围第63章 ,招募改制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4章 ,购置军火第52章 ,西南事变第70章 ,堂上之争第12章 ,栽赃嫁祸第22章 ,滦州交代第69章 ,实业之想第75章 ,先有计划第2章 ,痛下狠手第47章 ,会众豪绅第48章 ,异人异志第61章 ,汽车公司第35章 ,制订政策第94章 ,绑架之案第42章 ,忠言逆耳第30章 ,唐氏云南第48章 ,河南新策第64章 ,临时告诫第69章 ,惊天变故第35章 ,刀俎鱼肉第46章 ,荣升护军第11章 ,请缨出战55章 突发事件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1章 ,谋将加盟第79章 ,决心一博第64章 ,乌云密布第92章 ,滦州煤矿第83章 ,着手行动第60章 ,训练方案第67章 ,初显针对第48章 ,北方动荡第34章 ,民军奇部第86章 ,不待而见第99章 ,北上议事第77章 ,顾秉钧言第10章 ,转危为安第53章 ,筹备工作第25章 ,标部会后第52章 ,各有意外第42章 ,分配防区第62章 ,准备北上第5章 ,时势之见第36章 ,仁卿态度第55章 ,战火转移第90章 ,发展工商第100章 ,连夜突进第71章 ,英式装备第99章 ,中方态势第69章 ,一战前夕第85章 ,初露野心第83章 ,中央军系第79章 ,先礼后兵第77章 ,洋商企第15章 ,挑明来干第38章 ,加紧提防第62章 ,神秘女子第8章 ,似有变故第99章 ,北上议事第67章 ,推心置腹第50章 ,叔父认侄第68章 ,军火事故第98章 ,一九一四
第70章 ,枭雄末路第33章 ,擒贼擒王第13章 ,重挫元气第71章 ,重新聚力第2章 ,安山张府第84章 ,实业赈灾第84章 ,长江之西第85章 ,中央命令第46章 ,荣升护军第34章 ,着手发展第75章 ,赈灾募捐第69章 ,惊天变故第2章 ,安山张府第1章 ,太子一党第27章 ,验证关系第33章 ,一波又起第13章 ,深夜变故第52章 ,单见高顺第92章 ,提前预手第49章 ,疑雷诺森第77章 ,顾秉钧言第41章 ,当众翻脸第5章 ,时势之见第55章第107章 ,保存名义第99章 ,中方态势第38章 ,收买人心第94章 ,防线告急第46章 ,北洋暗流第103章 ,独断专行第1章 ,扩大战场第50章 ,上海晚会第57章 ,军火清单第53章 ,豫南对策第27章 ,验证关系第15章 ,顺利突围第63章 ,招募改制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4章 ,购置军火第52章 ,西南事变第70章 ,堂上之争第12章 ,栽赃嫁祸第22章 ,滦州交代第69章 ,实业之想第75章 ,先有计划第2章 ,痛下狠手第47章 ,会众豪绅第48章 ,异人异志第61章 ,汽车公司第35章 ,制订政策第94章 ,绑架之案第42章 ,忠言逆耳第30章 ,唐氏云南第48章 ,河南新策第64章 ,临时告诫第69章 ,惊天变故第35章 ,刀俎鱼肉第46章 ,荣升护军第11章 ,请缨出战55章 突发事件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1章 ,谋将加盟第79章 ,决心一博第64章 ,乌云密布第92章 ,滦州煤矿第83章 ,着手行动第60章 ,训练方案第67章 ,初显针对第48章 ,北方动荡第34章 ,民军奇部第86章 ,不待而见第99章 ,北上议事第77章 ,顾秉钧言第10章 ,转危为安第53章 ,筹备工作第25章 ,标部会后第52章 ,各有意外第42章 ,分配防区第62章 ,准备北上第5章 ,时势之见第36章 ,仁卿态度第55章 ,战火转移第90章 ,发展工商第100章 ,连夜突进第71章 ,英式装备第99章 ,中方态势第69章 ,一战前夕第85章 ,初露野心第83章 ,中央军系第79章 ,先礼后兵第77章 ,洋商企第15章 ,挑明来干第38章 ,加紧提防第62章 ,神秘女子第8章 ,似有变故第99章 ,北上议事第67章 ,推心置腹第50章 ,叔父认侄第68章 ,军火事故第98章 ,一九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