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作,观其对救赵的分析,绝不是一个莽夫所为,而且分析深入、符合实际情况,宋义所主张的行为是三角斗争中的常用策略,即让另外两者斗争,自己坐收渔人之利,这是常规策略,但是也是有使用前提的。例如,甲乙丙三支部队作战,甲的战斗力为100,最强,乙的战斗力为90,次强,丙的战斗力为80,最弱,那么作为任何一个人,让另外两者相斗,自己坐收渔利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当三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时,那将是另外一种情况:甲的战斗力为100,最强,乙的战斗力为60,丙的战斗力为20,那么卞庄刺虎之策并不都适合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弱者,显然,对于甲来说,适用卞庄刺虎之策,可对于乙和丙来说都不适用,甲单独对付乙和丙都可以取胜,而后剩下的那个人就必然难道厄运,当时项羽宋义面临的情况正好是秦军100,赵军20,楚军60。马克思就曾经说过,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任何规律发挥作用都是有使用前提的,所以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分析,宋义机械套用卞庄刺虎,这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下面我们分析项羽为什么能够打赢巨鹿之战。

全军渡河后,项羽首先派英布和蒲将军攻击甬道,隔断粮食补给和章邯的增援,而后全军立刻渡河,破釜沉舟,与守军夹击秦军,将秦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变为了相对优势兵力,这是项羽指挥艺术的重要表现,和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的方法是一致的。

当全局处于绝对劣势时,常规办法就是在局部形成优势,利用局部优势胜利去转换全局的劣势,最终战胜敌人。但是局部的优势又如何形成呢?最关键的就是形成局部的优势兵力,这是内线作战的关键所在。我用两伙黑社会打架的例子来说明。其实军事战争就是黑社会打架的升级版。最开始是两方面都是几个人打来打去,后面是几百人对几百人,再后面是几万人对几万人,当几万人对几万人的时候,这就是军事战争了,只不过当人数上升到几万人的时候,组织工作(指挥问题)、补给工作(吃饭问题)、装备工作(武器问题)、政治工作(士气问题)等就变得复杂了。

当甲乙双方都是几个人对几个人的时候,指挥很简单,一句“兄弟们给我杀啊”就解决了,但是如果是几万人的时候,这句话可能有好多人听不到,所以你要分别任命很多的将领,让他们来分别管理,你只要管好这几个将领就行了,《孙子兵法》把这句话概括为“知众如治寡”;然后说补给工作,就是吃饭问题。几个人对几个人的时候,大家抢一个地摊就够吃了,但是几万人的时候就不行了,得组织很多人给你种地、收粮食、做饭、做菜,这就需要后勤部门,抢劫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装备问题也是如此,几个人对几个人的时候,随便在地上找个板砖,弄个木头棒子就行了,但是几万个木头棒子就不好弄了吧;最后是政治工作,这个工作是所有工作中最难做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这个工作涉及一个核心问题-为谁打仗。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和你关系不大,可以肯定你不会太用心去做的,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让你知道打仗究竟是为自己打,把你对敌人的仇恨都挖出来,就想销售一样,一定要挖掘客户需求,所以,政治工作是一门十分神奇的工作。

我们回到这个话题,什么叫内线作战。如果你自己有20人,对方有50人,那么你不能完全冲锋,当然如果你十分勇猛,那也可以,但是最好你先买保险,推荐太平洋保险,大品牌,有保障。敌人的50个,你怎么打赢呢?最好办法就是让50人分成几路,比如分成5路,每一路只有10个人,你用自己的20人去打那10个人,不久容易赢了吗?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此说的很明白: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或者用他老人家《矛盾论》的观点来解释:你在整体上是劣势,但是你要让自己在某个部分变成优势,然后在占优势的这个部分取胜,然后再进行下一个部分,这样,你就整体占优势了。整体决定局部,局部依赖整体,这就是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

我们的项羽同志用的就是这一招。首先,项羽派英布和蒲将军去牵制章邯,当英布和蒲将军完成分割任务后,项羽没有任何迟疑,急速渡河攻击,这样,秦军40万兵力被分割在两处:章邯主力大概20万被挡住,钜鹿城下王离军20万,两者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救援。战场就变为了两个,主战场是项羽、王离的巨鹿战场,次要战场是英布、蒲将军和章邯主力对峙的甬道。这样,项羽的敌人从40万变成了20万。

在主战场项羽兵力3万,巨鹿城中有数万兵力,估计应该有3万多,否则,王离的20万部队就攻破城池了。此时起义军兵力为6万(城里3万多,城外3万多),而王离军队的是20万,兵力对比为1:3,或者1:2.8,处于相对劣势。但是有一点极其利于项羽,那就是战斗队形。王离军队是围城战斗,队形大体属于横队,队形稀疏,每一处的兵力都很薄弱,四面围城,每面只有5万,且长期的围城战斗已经让其十分疲劳,这些围城部队每天的任务就是爬墙,不然没法攻击啊。由于天天爬墙,可又爬不上去,不是累坏了,就是把腿摔坏了,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这些部队都是陕西人,都是关中那里的,关中是平原啊,没什么树,所以对于这帮连树都没爬过的士兵,爬墙确实难了点。

项羽部队则不同,项羽部队相对王离部队,队形大体呈纵队排列,兵力集中,后续力量源源不断,此时项羽是以6-8万兵力夹击5万疲惫军队,在士气占优的情况下,胜利是自然之理。

第五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六章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八章第三章第十一章第四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四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六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三章第十一章第十章第七章第六章第二章第十一章第八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七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一章第四章第七章第一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九章第八章第六章第一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九章第五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八章第二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三章第七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十一章第三章第二章第九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四章第十一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二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一章第五章第八章第六章第二章
第五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六章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八章第三章第十一章第四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四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六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五章第三章第十一章第十章第七章第六章第二章第十一章第八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七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一章第四章第七章第一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九章第八章第六章第一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九章第五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一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八章第二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三章第七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十一章第三章第二章第九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四章第十一章第七章第四章第二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一章第五章第八章第六章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