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肃而成(1)

◎孝以立身贵法天地

邢昺《正义》引用《周礼》说:“周礼》:五土十地之利,言孝为百行之首。是人生有常之德,若日月星辰运行于天而有常,山川原隰(音习)分别土地而为利,则知贵贱虽别,必资孝以立身,皆贵法则于天地。”

“五土十地”,出自《周礼》。“五土”,前面有说明,一是山林,二是川泽,三是丘陵,四是坟衍,五是原隰。譬如山林,山和林是两个,下面依次类推,所以五土其实是十种土地,叫五土十地。不同的土地,就有不同的用处,土地是利益人民、利益众生的。取利益之意,利益即照顾帮助,就是尊重爱护。从父母做起,对父母尊重、敬爱、关怀、照顾、帮助,进而拓展到对一切人。所以讲到“言孝为百行之首,是人生有常之德”,孝是百善之首,孝心一开,百善皆开,人的常德,古今不变,如日月星辰恒常的运行。

“山川原隰分别土地而为利”,解释常和义,天是永常,地是利益。山、川,原是平原,隰是新开垦的田地,这些统统都是利人的。

“则知贵贱虽别”,贵贱虽然不同,但是“必资孝以立身”,都要通过行孝而立身,而成圣成贤。立身就靠孝,即孝做圆满了,立身也就圆满了。而立身“皆贵法则于天地”,都要这么做,身份贵贱不同的人,都要效法天地的恒常,利益大众,这叫作立身,这是真正的行孝。

这是解释“天之经,地之义”,意思很深广,合在一起讲就是常字,真正能够恒常的去做,就是真诚,能够终身不改变,这就是真正立身。

◎立身之本以常其德

邢昺《正义》引用了古人的一段解释:

《制旨》曰:“天无立极之统,无以常其明;地无立极之统,无以常其元;人无立身之本,无以常其德。然则三辰迭运,而一以经之者,天利之性也。五土分植,而一以宜之者,大顺之理也。百行殊涂,而一致之者,大中之要也。”

这段话讲得很深,《制旨》是一本古著。“天无立极之统,无以常其明”,“立极”实际上是讲本体,所谓太极生两仪,太极是本体,没有相,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着,但是它能生出天地,生出??物。天之所以能够常其明,“常其明”就是恒常的普照,日月星辰的普照,是常德,因为它来自于太极,来自于生成天地万物的道。道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它本来就是恒常的。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了以后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就是生成天地万物。自性就是道,它是没有生灭、没有动摇的。所以它本身的性质就是常,就是不变,天依赖这种本体,表现出来的德就是常。

地也是跟天一样由道而生。“地无立极之统,无以常其元”,大地恒常的负载万物,利益万物也是本体的性德。“人无立身之本,无以常其德”,“立身之本”是讲到自性,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而在本经,立身之本特指孝道,这是德之本。孝道是性德,是人本有的,所以才能够表现出来。“常其德”,就是把性德恒常的表现出来,性德恒常,不因我们是否显发而生灭,圣人显发了性德,凡夫把常德给覆盖了,没有显发,唯此而已。

“然则三辰迭运,而一以经之者,天利之性也”。“三辰迭运”,是讲日月星辰的恒常运行。这都是在讲经,经就是恒常,是天利之性,天上的日月星辰,也是利益万物,普照万物。“五土分植,而一以宜之者,大顺之理也”。“五土”,我们根据性质不同来种植、成熟万物,利益人民。譬如,山能种植树木,这叫适宜;在新开垦的田地种植水稻、农作物,随顺土地性质来生产,这是大顺之理。用天地作比喻,教诫我们要随顺性德。

“百行殊涂,而一致之者,大中之要也”。“百行殊涂”,就是百善,这是讲到不同的善,虽然相上不一样,但是同出于一个自性,都是性德的显露。“一”,也是指自性,指道。与道相应,称为善。行孝是最重要的,首要的善行。

◎和以教爱顺以教敬

《制旨》云:“夫爱始于和,而敬生于顺。是以因和以教爱,则易知而有亲;因顺以教敬,则易从而有功。”

“爱始于和”,孝心就是爱心,爱从哪里出生?它的原点在哪里?原点是和,和是一体,真正的一体才能称为和,如果一体破坏了,就不和了。家庭里面,父母与儿女要和,他们真正是一家人一体,和就自然了,假如一体破坏了,那父子就不和了。所以人为什么不和,家庭为什么不和,社会国家为什么会有不和谐?就是这个爱心、一体的观念没有,人们都在自私自利,都有损人利己的心,当然把和给破坏了,爱心就没有了。所以要通过教育,把一体的观念讲清楚,大家真正明了了,自己跟父母一体,父子就和了;一家人是一体,家庭就和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同胞是一体,国家就和了;整个地球人是一体,世界就和谐了。地球是不是一体?是。美国一艘无人驾驶的太空船,飞到了遥远的太空,给地球拍照,相片公布在网络,发现在遥远的太空看地球,就是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小星球是我们整个人类居住的家园,大家怎么能够不团结,不和睦?我们真的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真正明了了,爱心就能够显发了,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地球、爱人类、爱万物,这个爱心就是性德。

“而敬生于顺”,人因为能够顺从性德,才会恭敬人。人性本善,只要随顺自己的本善,这个人就是好人,就是善人。敬必定是随顺性德的表现,是真的敬,不是为了巴结讨好人,是自自然然的表现,这才叫顺,顺着自己的良心、顺着性德,自然做出来的。从顺、敬自己父母开始,如果父母都不顺、不敬,而去敬别人,“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对别人表面会爱会敬,而在家不爱、不敬自己的父母,是悖德悖礼。违背了道德,违背了礼,不是真爱真敬。

“是以因和以教爱”。“和”是一体,一体才叫真的和。“因”就是依据,依据一体的观念而教爱,用教育来显发爱心,帮助人们升起爱心。要把一体的道理说清楚,一体就是孝,先讲孝的道理,把孝的深意讲清楚。所以,《孝经》我们要详细的讲,把孝道的深意讲清楚讲明白,爱心就容易显发了。

“因和以教爱,则易知而有亲”。“易知”是真正知道、明了,明了后就能够有亲爱的心,对父母、对人民就有真诚的爱心,因为真正知道我跟他们是一体;对地球也会真心地爱护,因为我跟地球是一体;乃至对宇宙也真心地爱护,知道我跟宇宙是一体。这是爱,大爱博爱,而爱心的原点就是父母跟儿女的爱,所谓父子有亲,父子有亲是爱心的原点。

“因顺以教敬”,这是因为敬生于顺,顺良心顺性德,依据这个顺来教导敬,“则易从而有功”。真正明白,敬人是随顺性德,是本性本善,我们愿意遵从,就能够做得好,做出来自然就教化有功。如果不明白道理,让我们对人九十度鞠躬,就鞠不下去。真正明白道理了,对人九十度鞠躬恭敬人,是随顺性德,是我们本善的显露,就会做得欢喜自在。

“爱敬之化行,而礼乐之政备矣”。爱和敬的教化能够推行,也就是孝道的教育能够推行,礼乐之政就能够实现。礼乐为政即德治,人们不愿意做恶,耻于做恶;法律为政即法治,人们规避法律,不敢造恶,没有得到道德教化。所以孔老夫子追求礼乐政治。

“圣人则天之明以为经,因地之利以行义。故能不待严肃,而成可久可大之业焉”。“圣人”,尤其是指这些圣贤的君王,当然也泛指所有的人,能够效法天的恒常、普照万物的性德,效法地的厚载、利益大众的德行,自行化他,然后把孝道、爱敬的教育,推而广之,这样就可以不用很严肃的国家法律机器,也能够成就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刚刚讲到孝这种德行,如天之恒常,“经”是恒常,如大地平等的利益万物。天地之德,要由人去表现出来,所以孝道乃是天经地义,即顺天地、民情、人性的德行。圣人如果能够随顺着天地之德,随顺着人心而行教化,就能得到“不肃而成”,不用很严厉的、严肃的手段教学,也能够成就。如果以孝道治理天下,则天下大治,“其政不严而治”,即不需要用严厉的统治方法,就能够使得社会和谐。

五、因天法地见教化民

经文:【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

唐玄宗《御注》解释:“见因天地教,化人之易也。”是说能够顺应天地而行教化,人民受到教育后,转化就很容易。这是古圣先王的智慧,他们知道唯有通过教育,才能够真正的转化人心,使人民和睦、社会和谐。教育的关键,就是“因天地教”,“因”就是顺应、顺着,顺着天地去教育,天地就是道。老子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太极”就是道,是宇宙的本体。由太极而生两仪,“两仪”就是天地,也是阴阳。即教育只要随顺着道、随顺着本性,教化起来就会很容易。因为人人都有本性,而本性又人人平等,本性就是本善,用孝道教化人民,正是开显本性本善,孝心一开,百善皆开,所以古人称“百善孝为先”。转化民众,那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现在的父母抱怨儿女不好教;学校的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话、不好教;企业的老板也在抱怨员工不听话。为什么觉得现在人这么难教?因为不懂得“因天地教”,不懂得顺着本性来施教,所以教得很辛苦,效果还不佳。孝是人的天性,要从教孝开始,正如夫子在《开宗明义章》所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央视专访推广教化

海南省海口监狱,服刑人员学习《弟子规》,效果显著,中央电视台特别制作了专访节目。

海口监狱的领导们很有智慧,在进行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探索中,选择了用传统文化来教化服刑人员。他们觉得过去说教式的、机械式的教育,效果不佳,于是带着考察团来到了汤池参学。我们恩师的故乡,安徽省庐江县的汤池镇,有一个文化教育中心,这些领导们,从汤池把《弟子规》的教育带回海口监狱,并且聘请了中心的老师去担任教育的工作。教育从教孝开始,启发服刑人员的孝心。这些服刑人员听到孝道的故事,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是大不孝,他们忏悔、流泪,“德有伤,贻亲羞”,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自己却干出违法乱纪的行为,所以跟父母见面的时候,他们跪在地上,流着眼泪向父母忏悔、认错,还有的给父母洗脚,见面和临走都向父母深深的九十度鞠躬。在场的干警们,以及看到中央电视台专访镜头的很多人,都感动得流下眼泪。

这些服刑人员,内心深处有了大的转化,立志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这是用《弟子规》的教育,用孝道的教育,转化服刑人员的良好效果。这是“因天地教”,就真正能够转化人心。服刑人员,一般人认为他们是社会上最难教化的群体,而连他们都能够转化,所以没有不能够教化的人,每个人都是可以教得好的。

这个“化”,它比“教”的意思又更深了一层。“教”只是在因上讲,“化”是从果上讲。因为教育,人有了转化、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变化气质”,从过去???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嗔痴慢,这些习气那里回头,变得现在能够有爱心,愿意服务,愿意奉献,大公无私,这就是转化了。所以“先王”,古代的帝王,他们有智慧,明白用教育的方法治理国家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单纯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富裕,物质生活发达,但是不搞教育,伦理道德就会下降,人们会愈来愈自私,甚至把伦理、道德、因果的传统教育,当成是迷信,觉得这种教育落伍了,不适合现代了,甚而把它抛弃了,这就会导致社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要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大力的推动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讲伦理道德,人民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而耻于作恶,所谓“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教导因果报应的道理,他们就不敢造恶。

用现代科技,通过传媒,把这些教育送到社会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角落不是难事。如果能够天天讲学,再筛选那些真正顺应道德的文艺节目来播放,这样天天教化,不出三年,社会一定是一片祥和。那就不需要几百万的军队、警察这些国家机器,也能够让天下大治,验证“其政不严而治”真实不虚。

◎繁荣安定教育为本

第239章 圣贤制礼 旨在教化第245章 千经万论 孝为行门第51章 天子博爱 苍生如己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20章 历代帝王 首重《孝经》第130章 礼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隐微第56章 自行爱敬 慕化天下第1章 孝经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126章 修德遵义 助我归真第231章 痛惜哀伤 言语无文第128章 孝治第184章 政和乐安 政乖怨怒第133章 圣治第105章 公赋充盈 私养不缺第43章 孝无始末 终身奉行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第232章 服饰华丽 内心不安第92章 岳飞秦桧 果报迥异第118章 天明恒常 地义利物第79章 有耻“不敢”成圣成贤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143章 美国案例 凶德报应第111章 广大无方 塞乎天地第165章 为下不乱 恭谨事上第167章 上位骄慢 前途消亡第189章 爱敬存心 推及其亲第169章 处众争斗 招致祸患第216章 礼敬自然 顺应天地第146章 悖德悖礼 招感灾殃第41章 少小受教 亲严子孝第124章 母亲垂范 儿子效法第124章 母亲垂范 儿子效法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142章 亲而有礼 爱渐成敬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忧第36章 生全归全 不毁有终第203章 敬事爱物 行成名立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礼义第205章 几谏父母 见志不从第39章 有机素食 大孝国民第118章 天明恒常 地义利物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217章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第40章 为母捐肾 感动中国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圣治第101章 天时地利 节用孝亲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99章 孝子刘霆 背母上学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44章 孝亲爱民 殉职垂范第235章 丧亲哀戚 真情无伪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学善导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12章 十一龄童 浅解《孝经》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164章 居上不骄 谦敬临下第112章 一事可称 行成名立第91章 安亲尽忠 流芳百世第194章 行孝于内 化自流外第247章 源头活水 此母此子第15章 事业有成 孝为本源第47章 天子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63章 内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194章 行孝于内 化自流外第5章 天经地义 法宝民行第65章 领导修德 人民有福第76章 卿大夫第208章 谦益满损 受谏养德第44章 孝亲爱民 殉职垂范第128章 孝治第233章 闻乐不乐 悲哀在心第192章 广至德第173章 五刑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亲无二第63章 内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176章 三罪致乱 杀身之祸第56章 自行爱敬 慕化天下第46章 如如无我 精神永恒第78章 志道修德 回归本性第82章 言语有失 因果自负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养孝道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34章 契入境界 当机受益第54章 汉文尝药 孝感天下第227章 君有过恶 正而止之第128章 孝治第130章 礼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211章 谏而尽诚 正气浩然第72章 恢复古寺 养亲之志第150章 纪孝行第89章 有智有义 保身保国第103章 谨身守节 不辱其亲第186章 人伦有序 尽孝守礼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资助学第169章 处众争斗 招致祸患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
第239章 圣贤制礼 旨在教化第245章 千经万论 孝为行门第51章 天子博爱 苍生如己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20章 历代帝王 首重《孝经》第130章 礼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隐微第56章 自行爱敬 慕化天下第1章 孝经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126章 修德遵义 助我归真第231章 痛惜哀伤 言语无文第128章 孝治第184章 政和乐安 政乖怨怒第133章 圣治第105章 公赋充盈 私养不缺第43章 孝无始末 终身奉行第26章 本经深义 解行并重第232章 服饰华丽 内心不安第92章 岳飞秦桧 果报迥异第118章 天明恒常 地义利物第79章 有耻“不敢”成圣成贤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143章 美国案例 凶德报应第111章 广大无方 塞乎天地第165章 为下不乱 恭谨事上第167章 上位骄慢 前途消亡第189章 爱敬存心 推及其亲第169章 处众争斗 招致祸患第216章 礼敬自然 顺应天地第146章 悖德悖礼 招感灾殃第41章 少小受教 亲严子孝第124章 母亲垂范 儿子效法第124章 母亲垂范 儿子效法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第142章 亲而有礼 爱渐成敬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忧第36章 生全归全 不毁有终第203章 敬事爱物 行成名立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礼义第205章 几谏父母 见志不从第39章 有机素食 大孝国民第118章 天明恒常 地义利物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217章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第40章 为母捐肾 感动中国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圣治第101章 天时地利 节用孝亲第134章 周朝始祖 弃儿后稷第99章 孝子刘霆 背母上学第24章 曾子请益 夫子述作第44章 孝亲爱民 殉职垂范第235章 丧亲哀戚 真情无伪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学善导第71章 基金如子 报恩不溢第12章 十一龄童 浅解《孝经》第139章 父严远子 问一得三第164章 居上不骄 谦敬临下第112章 一事可称 行成名立第91章 安亲尽忠 流芳百世第194章 行孝于内 化自流外第247章 源头活水 此母此子第15章 事业有成 孝为本源第47章 天子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63章 内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194章 行孝于内 化自流外第5章 天经地义 法宝民行第65章 领导修德 人民有福第76章 卿大夫第208章 谦益满损 受谏养德第44章 孝亲爱民 殉职垂范第128章 孝治第233章 闻乐不乐 悲哀在心第192章 广至德第173章 五刑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亲无二第63章 内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176章 三罪致乱 杀身之祸第56章 自行爱敬 慕化天下第46章 如如无我 精神永恒第78章 志道修德 回归本性第82章 言语有失 因果自负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养孝道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34章 契入境界 当机受益第54章 汉文尝药 孝感天下第227章 君有过恶 正而止之第128章 孝治第130章 礼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211章 谏而尽诚 正气浩然第72章 恢复古寺 养亲之志第150章 纪孝行第89章 有智有义 保身保国第103章 谨身守节 不辱其亲第186章 人伦有序 尽孝守礼第185章 礼外治身 乐内治心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资助学第169章 处众争斗 招致祸患第98章 海口服刑 学习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