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发战争财

本来朱明复暂时并无发动一场对外战争的打算,因为老外们都很恭顺,恭顺得和孙子似的。

他曾接待过几次外国使节,无论是高丽还是南洋诸国,对大明都仰视得很,那眼神就像美女望着一个多金老外,充满了烈火般的渴望与可笑,他们都厚脸皮把其祖国说得一文不值,请求天朝多给点赏赐,有很多使节甚至提出要留在大明,让副使回国复命,自己好长久沐浴天朝的自由文明之光。

那一刻朱明复仿佛觉得自己化身成了白宫的主人。

但这次经朱高焰一提醒,他觉得征倭之战利益很大,直接的原因就是解决明教的经营困境,作为教主对他们没恩惠的话,那就太不称职了。

明教就像一个大型国企,存在着机构臃肿、经营项目单一、福利支出大、管理水平低等老大难问题。

前任总掌法田兴成当年也为此困扰万分,才选拔徽州大商人出身的龙万云接任总掌法,希望借助他商人才华,搞活明教各产业。

明教在龙万云的灵活经营下,收入增加不少,但毕竟是人员太多,钱不禁花啊,所以一些底层教众确实还处于贫困境地,这也是孙万福能煽动叛乱的原因之一。

明教的症结在于,国内市场束手束脚,国外市场也不能放开手脚干,因为朝廷还实行海禁政策,外贸这一块是只许国营,不允许民间从事外贸。

朱明复特准明教从事外贸工作,为了尊重朱元璋的决策,他特地批准明教成立明远贸易公司,挂靠在大都督府名下,这样就成了朝廷的产业了。

明远公司船只全部是现成的走私船只,人员全部用明教的人,明教从元末开始就有作海盗的丰富经验,后来又长期从事走私活动,是当时东亚名副其实的“海上马车夫”,对他们来说走海陆可以比走陆路还要横。

虽然贪婪的朱明复要拿两成的红利,但对龙万云来说从此至少东海一带的外贸就可以甩开膀子欢快得干了,从此倭国的白银、海货、长刀就可以大量流入大明,大明的工艺品和艺术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则可以倾销至倭国,其中的利润起码达数倍。

还有高丽,那里也是出名的人傻钱多之地,龙万云这几天笑得嘴都有点抽风了。

朱明复女儿满月的时候,龙万云这厮趴空了明教总坛的银库,一下子送了二十万两的银票,害得陈妙儿连续失眠数日,并迅速把朱以英的小名改成“小财宝”。

但明教的船只虽多,大船却极少,水师方面也没有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于是朱明复命令在青浦县长兴岛建立造船基地,取名为江南造船厂,由大都督府的军器司和工部监造。

至于造船厂的基建工程自然要让自己人来干,朱明复让崇友堂中标了,钱宾探知龙万云给了二十万的满月钱后,给少了也不好意思,也拿了十二万的大红包给陈妙儿女儿。

从此,陈妙儿望着自己的女儿的眼神就像看一座金山,

征倭其他的好处还有很多,汇总起来如下:

一是清楚倭寇之需要。由于明朝和日本有正常贸易来往,倭寇还没有成气候,后来的倭寇成灾主要是大量中国人参与的结果,这时把倭寇收编相对容易。

二是朱棣想从倭国猎取人口的做法,大大启发了朱明复。

他想到一条永绝后患的良策,即从倭国迁出大量人口,再学英国当年的做法,把倭国作为一个流放基地,把国内的大量罪犯流放至倭国,这样几十年后,倭国人口结构中中国人将超过一半,那时候倭国就不存在了。

三是对朱高焰的安排需要。朱明复决定按照徐辉祖对他的做法,把朱高焰流放到倭国去,既然这小子自愿去,那就替他省下不少力气了。

四是锻炼海军实战能力。利用此战建造的海船为以后打开海上商路做准备,做外贸是很挣钱的,当年英国就是这么起家的,迅速从一个弹丸岛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

这笔生意十分划算,不做简直无法面对抗战中牺牲的四千万军民啊。

华盖殿中,朱明复接见了燕国代表洪鲲,这家伙一脸掩饰不住的喜色。

朱明复自然不会听朱高焰这小鬼的,和朱棣弄一个联军出来,他准备买卖人口,将倭国人口卖给朱棣,帮助他开发东北,虽然此举有增长燕国实力的嫌疑,但为了千秋大业他愿意牺牲一点个人利益,愿意冒点风险。

朱明复告诉洪鲲朝廷知道燕国缺少人口,想从国外引进一点,加上倭寇不时骚扰沿海,朝廷决定出兵倭国,到时候燕国就可以顺利获得倭国的大量人口了。

洪鲲大喜:“皇上英明。燕王一直说你们叔侄感情超好,臣今儿个算是彻底明白了。”

朱明复暗骂了一句厚颜无耻后,笑道“燕王开拓疆域很劳苦,朝廷一直关注他呢,他的困难就是朕的困难,他的土地就是朕的土地,这算不了什么。”

“那臣先回去告诉燕王这个喜讯。”一开始就得到了喜讯,让他激动异常,洪鲲拔腿就想走。

“等等,燕王总不能干坐着,让朕给他干活吧,怎么也得动动啊!”朱明复神秘得眨眼睛。

洪鲲一想,明白了,浩气凛然得说“皇上,燕国愿意一起出兵,并且愿为前锋!”

“不是这件事,朝廷的将士都抢着要去呢,朕拦了好几拨人了,现在人数已经超标了,船坐不下了。”

“那燕国就不知如何协助陛下了?”洪鲲摇头。

“这样吧,造船的费用你们出一半吧。”朱明复大手一挥。

洪鲲受到了巨大打击,原来皇帝叫他过来是来让燕王出血的啊,定了定心神说:“皇上,燕国贫穷,连年饥荒,百姓食不果腹,连燕王都瘦了啊。“

“哎,我叔这么惨啊,这样好了,用你们的马匹、人参、毛皮来抵吧,造船费用为五十万两,本来要你们出一半的,朕再给你们打个八折,你们出二十万两吧。”

“实在出不出来啊。”洪鲲把牙齿咬得格格响。

“那也好啊,你们不出力不出钱,就甭想得人口,获得的倭人朕阉了全去做太监。”朱明复面露狰狞。

洪鲲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去和燕王汇报下,我尽量说服他。”

此时,朱明复还没有告诉他倭国的人口是卖给朱棣的,不是送给他的,先把你套进去,让你投入资金,然后再增加附加收费项目,这是一个奸商惯用的策略。

面对朱棣这样的奸雄,朱明复不介意做回奸商。

朱棣面对倭国人口的诱惑,就狠心接下了这笔买卖,他此时以为出了造船费用之后,倭国的人口就是白送的。

他没想到朱明复比他想象得要厚黑。

朱明复叫来一干亲信王真、陈至德、戚继光等人商议了一番,就定下了平倭策略。

出兵时间定为今年八月,朝廷出兵五万,另外估计可以收编倭寇两三万,再加上明教的人,基本上可以凑成一路十万的大军,以当时的军力对比,扫平倭国绰绰有余。

征倭大将自然由戚继光担任,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如果让后世的人投票的话,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名字肯定是得到票数最多的。

王真担任征倭军抚军使,大军征讨总要派个心腹看着点吧。

大明的国家机器迅速启动,各沿海卫所迅速动员、整训、渡海演戏,忙得热火朝天,皇家近卫军派出的一万人也已经到达宁波。

柳隐也在这个征倭行动中找到了发财的机会。

由于造船厂聚集了上万名劳力,且船厂在长兴岛这个荒凉之地,他们业余生活十分寂寞,精力无处发泄,经常打架滋事,延误工期,柳隐主动为国分忧,组织了百余名秦淮姑娘去长兴岛拓荒了,建立了一所妓馆“爱江南”。

那些乡村出来的工人哪见过这种来自大都市的窑姐啊,被迷得晕头转向,基本上造船工人的工资最后都流入她们的口袋了。

当然朱明复会收柳隐两成的租金。

征倭国行动还没开始,朱明复就赚得盆满钵满、金光闪闪,他发现发战争财是最容易暴富的,人家美国人就是这么起家的啊。

西域的徐辉祖来信对皇帝此举大表赞同,并问他是否因为上次铜亭事件对倭国产生了恐惧心理,才这么干的,另外他请求将倭国人口充实西北边疆。

朱明复回复他“老子是根据春秋大义,替父报仇,你小子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至于人口的事情朕会认真考虑的。”

这时蒙古的张丹枫也派人送来亲笔信,请求和明朝皇室和亲。

朱明复明白这小子是有点混不下去了。

第29章 祸乱邻国第50章 战不过才和第52章 铜亭危局第9章 夜访柳隐(二)第39章 密道之旅第13章 大内议婚处(下)第1章 开大朝会第2章 两件大杀器第2章 疯狂的雄第10章 明教总坛第46章 擒获反贼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14章 洪蛟其事第20章 杀牛之战第14章 洪蛟其事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35章 巡视苏州第41章 明教内讧第6章 冒死上书第28章 发战争财第58章 平倭之战(六)第5章 心事已了第16章 浪子归家第50章 府衙大牢徐辉祖反对朱熹的背景材料23 明史徐辉祖传第54章 洪鹏的袭击第58章 他是我孙子(四)第24章 一系列改变第12章 栖霞寺里第15章 致命一击第32章 同一首歌第33章 好日子也有烦恼第20章 杀牛之战第55章 他是我孙子(一)第16章 讨要赏赐第57章 他是我孙子(三)第4章 太监最有才第37章 深夜遇刺西历2014年的话第42章 求贼捉贼第50章 府衙大牢第45章 食尔之肉第36章 街头斗殴第15章 致命一击第13章 特区就特区吧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6章 皇帝之心机第41章 明教内讧第4章 御书房内第42章 谁在骗谁第11章 大喜大悲第21章 教育可是大问题第1章 开大朝会第51章 救君和杀将引子第33章 南征安南第1章 奸商无敌第5章 千古奇论(一)第5章 心事已了第5章 危险任务第28章 发战争财第26章 审心审人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39章 跑不掉的大锦鲤第9章 南京失守第57章 平倭之战(五)第11章 天价主意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27章 酒之祸福第40章 苏州府衙第46章 兵戎相见第57章 平倭之战(五)第2章 巧计保命第36章 救人之旅第1章 万象更新第17章 天大买卖第15章 救梅景正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32章 同一首歌第16章 就叫东厂吧3 明史徐辉祖传第16章 就叫东厂吧感谢支持我的书友第14章 洪蛟其事第29章 画痴文山第32章 同一首歌第3章 海禁之争第32章 说服梅殷第23章 贵人贱画第38章 转祸为福第3章 替身计划第48章 试图逃走第26章 土豪的冬天第18章 各得其所第36章 救人之旅第52章 铜亭危局第47章 琴儿姑娘第23章 复杂人生
第29章 祸乱邻国第50章 战不过才和第52章 铜亭危局第9章 夜访柳隐(二)第39章 密道之旅第13章 大内议婚处(下)第1章 开大朝会第2章 两件大杀器第2章 疯狂的雄第10章 明教总坛第46章 擒获反贼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14章 洪蛟其事第20章 杀牛之战第14章 洪蛟其事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35章 巡视苏州第41章 明教内讧第6章 冒死上书第28章 发战争财第58章 平倭之战(六)第5章 心事已了第16章 浪子归家第50章 府衙大牢徐辉祖反对朱熹的背景材料23 明史徐辉祖传第54章 洪鹏的袭击第58章 他是我孙子(四)第24章 一系列改变第12章 栖霞寺里第15章 致命一击第32章 同一首歌第33章 好日子也有烦恼第20章 杀牛之战第55章 他是我孙子(一)第16章 讨要赏赐第57章 他是我孙子(三)第4章 太监最有才第37章 深夜遇刺西历2014年的话第42章 求贼捉贼第50章 府衙大牢第45章 食尔之肉第36章 街头斗殴第15章 致命一击第13章 特区就特区吧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6章 皇帝之心机第41章 明教内讧第4章 御书房内第42章 谁在骗谁第11章 大喜大悲第21章 教育可是大问题第1章 开大朝会第51章 救君和杀将引子第33章 南征安南第1章 奸商无敌第5章 千古奇论(一)第5章 心事已了第5章 危险任务第28章 发战争财第26章 审心审人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39章 跑不掉的大锦鲤第9章 南京失守第57章 平倭之战(五)第11章 天价主意第34章 妙计定安南第27章 酒之祸福第40章 苏州府衙第46章 兵戎相见第57章 平倭之战(五)第2章 巧计保命第36章 救人之旅第1章 万象更新第17章 天大买卖第15章 救梅景正2 明史梅殷传摘录第32章 同一首歌第16章 就叫东厂吧3 明史徐辉祖传第16章 就叫东厂吧感谢支持我的书友第14章 洪蛟其事第29章 画痴文山第32章 同一首歌第3章 海禁之争第32章 说服梅殷第23章 贵人贱画第38章 转祸为福第3章 替身计划第48章 试图逃走第26章 土豪的冬天第18章 各得其所第36章 救人之旅第52章 铜亭危局第47章 琴儿姑娘第23章 复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