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F14还是拿到手了

研讨会结束之后,常浩南便让钟世宏带自己去到黎明集团为了涡扇10项目而新设立的精密铸造中心看看。

作为华夏航空发动机的最主要生产商,过去的410厂自然也是有铸造工段的。

不过,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模式,都已经不太能适应新时代的生产要求了。

不说对制造精度要求高了不止一个档次的第三代涡扇发动机,哪怕是生产涡喷14的铸造件,效率都已经逐渐跟不上其它工艺流程,成为了限制航发产量的短板。

要知道,涡喷14及其衍生物,可是黎明集团如今的摇钱树。

在这种情况下,新上任不久的总经理林左明干脆拍板,趁着搞涡扇10的机会,把整个铸造工段重组,转改成了一个带有产学研一体性质的精密铸造中心,还从东北大学和辽省大学聘请了一些背景可靠的研究人员。

如今这年代正是大学教授搞副业最红火的时候,但很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经商的才能。

90年代末这会,华夏的商界,当然是指民间的商界,还是比较狂放不羁的。

商战的模式,也往往更倾向于战而不是商。

字面意义上的商场如战场。

尤其对于一些久居校园的理工类学者来说,出去做生意几乎相当于给人送钱。

这种情况下,能在离家不远的本地大央企,谋一份薪水不低且稳定的岗位,就算要受到保密条例的各种限制,也绝对是吸引力拉满。

刚才参加研讨会的人里面,就有好几个是这种来路。

从现场众人的反馈来看,他们在理论功底和对于现代化技术的理解方面,确实比长期在厂里生产一线工作的同行要强上不少。

“常总,这些都是我们最近几个月才从盛京科学仪器公司采购的定向凝固炉,取代过去的粗放式设备,用来进行涡轮叶片的生产。”

铸造中心主任马立平伸出手臂,指向不远处几台足有五六米高的巨大设备,对常浩南介绍道。

他之前是辽省大学材料成型与性能控制研究院的副院长,不过跟只是过来兼职的同事们不一样,他是被钟世宏用比过去高了十好几倍的科研经费给挖过来的。

“这个型号的设备能满足三代发动机单晶涡轮叶片生产的技术指标么?”

常浩南绕着设备转了一圈,并最终停在了设备铭牌前面。

就生产过程而言,设备是一切工艺的基础。

如果生产设备都不满足要求,他就算把参数算的再准确也没用。

“另外几台老型号不好说,但您看的这台是最新型号。在皮带传动轴和抽拉装置上换了新的直线电机还有真空泵,不敢说全世界,至少在全亚洲肯定是性能最好的设备。”

马立平说着从旁边的一个网兜中拿出一本技术手册交给常浩南:

“铭牌上面的信息比较有限,常总您可以看看这个,更详细一些。”

后者其实得到刚刚的答案就已经足够了,毕竟术业有专攻,他虽然专的地方多了一些,但也不可能把所有部分都给大包大揽下来。

设备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门搞硬件的人来负责。

不过既然对方都已经这么说了,因此常浩南还是接过来随手翻了翻。

然后就发现,对方这直线电机,竟然是直接通过火炬-C.B.法拉利公司采购的。

型号跟MS45T三轴加工中心上面用的完全一样。

常浩南有些无奈地摇摇头,但同时心里又有点意料之外的惊喜:

“没想到搞硬件的人竟然也是我自己……”

不过,正事当前,他也没有在这本技术手册上耗费太长时间:

“既然设备没问题,那接下来一段时间,就需要把单晶定向凝固过程的模型建立出来,再确定工艺参数。”

常浩南把手册放回旁边的袋子,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设备。

片刻的沉默过后,他发现更远处的几台设备应该都正处在生产状态,只有这台最新型号,可能是刚刚到位的缘故,并没有启动。

“你们现在是正在试制涡扇10的涡轮叶片么,还是在生产老型号的?”

“在生产老型号,目前的生产任务主要是涡扇9和涡喷14,相比过去只是铸造工段的时候,因为每个批次可以生产的叶片数量增加,所以综合产量大概提高了3.5倍。”

马立平虽然进入黎明厂的时间不长,但对于业务上的事情明显已经滚瓜烂熟了。

“你们还在生产涡扇9?” 听到对方的说法,常浩南属实有点惊讶。

虽然他一直把涡扇9当成给涡扇10进行技术和工艺测试的验证项目,但现在能在上面验证的早就验证完了,甚至涡扇9A都已经走过设计定型流程,准备批量生产了。

照理来说应该把业务还给镐京那边了。

毕竟人家几乎就指着这一个型号过日子呢。

涡喷8每年根本造不了几台。

“嗯,涡轮盘、涡轮叶片和主轴部分都是我们负责生产。”

马立平初入航空工业系统,对于之前的事情倒是了解不多,只当是常浩南随口一问,扶了扶安全帽之后又继续回答道:

“听说涡扇9A的订单数量非常夸张,镐发那边应该是一时间拿不出足够的生产能力,尤其是热端部件这块,所以只能委托给我们生产。”

“涡扇9A有这么大的需求量?”

饶是常浩南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一手主持了这个型号的设计定型和试生产,但还是觉得过于离谱。

在他的印象里,涡扇9A这个型号只用在了歼轰7A上面。

但他之前改电子战飞机的时候就考察过产线,非常清楚这个飞机的产能。

哪怕全年无休三班倒,也就是二十来架的水平。

这还是已经引入脉动生产线之后的速度。

不至于让镐发那边爆单才对。

刚刚一直没说话的钟世宏此时恰到好处地开了口:

“上个月的时候,歼轰7A的第二架原型机装了双发涡扇9A进行飞行测试,因为这个型号考虑过以FBC1的名义外销,所以当时请了一些潜在用户的武官来参观。”

“后来飞机是没卖出去,但波斯人那边觉得动力表现不错,于是回过头去接受了盛飞那边之前提出的F14AMC改进方案,就是换涡扇9,还有1493雷达,再装开放式武器接口的那个……”

看飞行表演买飞机,属于是波斯老传统了。

当年买那些F14的时候,巴列维就是这么操作的。

只不过,常浩南觉得盛飞这次玩的好像有点大:

“1493雷达都要安上去?”

1493是后续国产化改进型歼11计划安装的雷达,技术上跟歼10用的1473没什么区别,但口径增加了200毫米,相应地功率和各方面性能也有所提升。

基本算是地表最强的机械扫描雷达之一了。

“出口型,调整了一下工作频段和目标处理算法。”

因为同在盛京,业务上联系又非常紧密,所以钟世宏对于盛飞的情况也了解不少:

“主要是波斯人手头已经基本没有不死鸟导弹用了,所以他们准备让那些改进之后的F14直接挂R33,这才需要开放式武器接口,还有一个功率尽可能大的雷达。”

“我艹……”

常浩南用一个简单的语气词表达了自己此时的心情。

R33是苏联时期专门给重型截击机使用的远程防空导弹。

但米格31上面那个功率和尺寸都惊天地泣鬼神的相控阵雷达绝无可能怼在F14身上。

那么1493的出口型确实就是仅存的唯一选项了。

“另外我听说,这次升级交易除了总金额相当惊人之外,还包括波斯人把4架机况较好的原装F14留在咱们国家,作为假想敌训练用……”

如此爆炸性的消息就连常浩南都觉得需要一点时间来接受:

“算了,先不提飞机那边的业务了,继续说说目前的生产情况吧……”

第841章 请我担任主编?第150章 救火,机翼结冰!第55章 另请高明第168章 有些人只会窝里横第751章 正式上岗总规划师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诞生第613章 动力充沛的感觉,真爽!第507章 来自英国的许可申请第415章 航发,从核心机抓起第543章 这个问题,有四种解法(4K大章)第822章 用预警机做测试第147章 俄国人有点懵了第813章 通过海峡!第736章 挑战NS方程的第15步第654章 组织上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第642章 涡扇10,装机!第649章 我,博士,两年毕业第141章 抢人,不能讲武德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团的新业务(求一波第758章 流形学习第72章 回到京航(为盟主flankerr加更25)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268.第268章 空军的财神爷第566章 声呐无铜,捞之无用?第788章 把他们批判一番!332.第332章 拯救华夏的机械制造业第513章 两个时代的交错366.第366章 航空产业的大胜利!第745章 关于舰载机的规划第435章 十倍寿命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榄枝第822章 用预警机做测试第678章 知识产权还是要保护好393.第393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元年!第435章 十倍寿命第683章 LNG船,中韩之争第581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第536章 涡扇9A,终于熬出来了第408章 军宣拯救计划第125章 想搞军工,就不能只搞军工263.第263章 成年人选择全都要(二合一)第742章 一门新的学科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领舰桅上D旗飘218.第218章 已经有思路了第793章 要不让法国人当个小白鼠?242.第242章 在关键技术上要有底线思维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第609章 火炬质量认证体系第15章 我们一般称之为学婊323.第323章 愿者上钩343.第343章 胜利了也要总结经验教训第151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第425章 这课是上不下去了第650章 之前换装歼8C的部队都后悔了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买华夏飞机?第692章 双向奔赴第142章 新型护卫舰(上)第668章 万家灯火387.第387章 来自外太空的博弈第833章 庞加莱猜想已经证明了301.第301章 那就说点什么吧(二合一)第105章 高空台模拟第512章 终于能自主生产涡扇了!第611章 歼10A与歼10E第186章 海军航空兵第46章 航空技术,为您护航第721章 南亚风云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涡扇项目的归属300.第300章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二合一)第621章 不让敌人开出第二枪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发中心第7章 方案敲定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668章 万家灯火第78章 歼83,第二次首飞!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盘活了华夏的超算产业第624章 涡扇10,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第447章 十倍寿命,还真不是吹牛逼?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厂打包带走第139章 由涡喷14引发的连锁反应(中)273.第273章 飞豹,重获新生第181章 关于涡扇9的二三事第572章 打破对日本的滤镜,从你我做起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第783章 沪东造船厂的撒手锏第524章 总不能去求华夏人帮忙吧?第484章 树个正面典型第823章 航空装备试验基地391.第391章 歼教9,和多场模拟器TORCH Mul317.第317章 巧合第664章 组织已经决定了,准备主动出击!第185章 00批次歼8C,交付部队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736章 挑战NS方程的第15步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来!第577章 GPS导航干扰测试353.第353章 脚踏实地,从拯救江城重机开始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第782章 被后人踩在肩膀上
第841章 请我担任主编?第150章 救火,机翼结冰!第55章 另请高明第168章 有些人只会窝里横第751章 正式上岗总规划师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诞生第613章 动力充沛的感觉,真爽!第507章 来自英国的许可申请第415章 航发,从核心机抓起第543章 这个问题,有四种解法(4K大章)第822章 用预警机做测试第147章 俄国人有点懵了第813章 通过海峡!第736章 挑战NS方程的第15步第654章 组织上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第642章 涡扇10,装机!第649章 我,博士,两年毕业第141章 抢人,不能讲武德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团的新业务(求一波第758章 流形学习第72章 回到京航(为盟主flankerr加更25)265.第265章 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268.第268章 空军的财神爷第566章 声呐无铜,捞之无用?第788章 把他们批判一番!332.第332章 拯救华夏的机械制造业第513章 两个时代的交错366.第366章 航空产业的大胜利!第745章 关于舰载机的规划第435章 十倍寿命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榄枝第822章 用预警机做测试第678章 知识产权还是要保护好393.第393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元年!第435章 十倍寿命第683章 LNG船,中韩之争第581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第536章 涡扇9A,终于熬出来了第408章 军宣拯救计划第125章 想搞军工,就不能只搞军工263.第263章 成年人选择全都要(二合一)第742章 一门新的学科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领舰桅上D旗飘218.第218章 已经有思路了第793章 要不让法国人当个小白鼠?242.第242章 在关键技术上要有底线思维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第609章 火炬质量认证体系第15章 我们一般称之为学婊323.第323章 愿者上钩343.第343章 胜利了也要总结经验教训第151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第425章 这课是上不下去了第650章 之前换装歼8C的部队都后悔了223.第223章 堂堂空客竟然要买华夏飞机?第692章 双向奔赴第142章 新型护卫舰(上)第668章 万家灯火387.第387章 来自外太空的博弈第833章 庞加莱猜想已经证明了301.第301章 那就说点什么吧(二合一)第105章 高空台模拟第512章 终于能自主生产涡扇了!第611章 歼10A与歼10E第186章 海军航空兵第46章 航空技术,为您护航第721章 南亚风云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涡扇项目的归属300.第300章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二合一)第621章 不让敌人开出第二枪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发中心第7章 方案敲定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668章 万家灯火第78章 歼83,第二次首飞!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盘活了华夏的超算产业第624章 涡扇10,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第447章 十倍寿命,还真不是吹牛逼?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厂打包带走第139章 由涡喷14引发的连锁反应(中)273.第273章 飞豹,重获新生第181章 关于涡扇9的二三事第572章 打破对日本的滤镜,从你我做起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第783章 沪东造船厂的撒手锏第524章 总不能去求华夏人帮忙吧?第484章 树个正面典型第823章 航空装备试验基地391.第391章 歼教9,和多场模拟器TORCH Mul317.第317章 巧合第664章 组织已经决定了,准备主动出击!第185章 00批次歼8C,交付部队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736章 挑战NS方程的第15步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来!第577章 GPS导航干扰测试353.第353章 脚踏实地,从拯救江城重机开始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第782章 被后人踩在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