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第268章 空军的财神爷

第268章 空军的财神爷

华夏空军目前有14架从不同渠道购买的二手伊尔76T/TD运输机。

其中还有四架是留出来准备改装预警机的。

尽管数量很少、都不是新机并且相关的战术战法也还不太熟练。

但终究已经让军队体验过大型运输机的性能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回不去了。

在三倍于运8的载重下还能飞出三倍于运8的航程!

远程运输航空兵每年的年终总结交上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大飞机真TM的香,赶紧再多整点!

不过,部队的呼声高归高,考虑到前些年华夏捉襟见肘的军费,实在负担不起再引进更多伊尔76或者其它大型运输机的开支。

再加上大型运输机相比于同为空军装备的几种先进战斗机型号而言还是没有那么迫在眉睫,这件事情也就一直被搁置下来了。

但是1997年,情况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次要原因是由于96年的一系列事件刺激,军费总额按照计划猛涨了将近100亿元人民币。

同时因为几个民航型号的发展主导权被收归科工委系统,导致账面上又多出来了几十亿。

而主要原因则是,在编列1997年度经费预算的时候,一众人惊讶地发现,由于如歼8C、昆仑发动机和霹雳11等诸多开销巨大的项目集中在1996年下半年被提前完成,因此有一大笔原本在计划之中的项目研发和装备采购费用被省下来了。

这笔钱单论总数倒是并不比前面二者更多,也就是几十亿的水平。

但里面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外汇配额。

放在90年代,这可是香饽饽。

主要是十一号工程技术引进过程中省下来巨额款项——

按照原来华夏这边的心理预期,包括技术转让、设备、材料、人工等费用在内,整个项目期间需要对俄方支付的合同总额最低大概在70-80亿美元之间。

其中要在96-97年度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就有近15亿美元。

但是苏霍伊方面去年在谈判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让步,降低了采购单价并同时减少了要求华夏直接从俄方采购的飞机数量,导致这笔支出实际上相比原计划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也就意味着仅仅在1997年,就多出来了差不多5亿美元可以用在对外引进其它技术或者装备上面。

这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笔意外之财。

正好又赶上伊留申集团和契卡洛夫工厂共同邀请华夏方面派代表团访问。

空军方面的心思自然也就活泛了起来。

这才有了怀国莫带队的这次行程。

在出发之前,科工委召开的小规模内部会议上,丁高恒把这些事情罗列总结了一下。

本意是给大家提高一下自信。

但表格刚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就有人发现了亮点。

似乎这些事情背后都隐约飘过了同一个名字……

或是直接或是间接,常浩南都在其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对此,丁高恒风趣地评价道:

“看来我们这位小同志,还能算得上是空军的财神爷呐……”

一开始的时候,怀国莫这次到塔什干,甚至都想把这位“财神爷”给一起带上。

后者在之前那次对欧谈判中表现出的奇思妙想以及大局观让他相当难忘。

只可惜问过之后才知道对方正在帮电科集团处理一个高难度课题,暂时无法脱身。

权衡再三之后,他还是认为让常浩南去解决技术问题更加重要。

毕竟前面提到过的那几次,后者也都是通过技术手段破的局。

……

短暂的神游之后,怀国莫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厂房里面停着的两排大飞机身上。

刚刚一直没怎么开过口的库切罗夫终于走到了最前面:

“我们厂里现在总共有2架已经基本完工,只剩下一些整备工作需要做的伊尔78加油机,就是离我们最远的那两架。”

顺着厂长的指向,怀国莫看到了位于队列末端,机身上还喷涂着CCCP字样的两架飞机。

旁边的洛兹科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出声。

契卡洛夫厂虽然没有从头开始制造飞机的能力,但把这些半成品机体完工还是没问题的。

从法律层面上,当然可以讨论这些留在契卡洛夫工厂里面的飞机到底有多少比例属于伊留申集团。

但这没有意义。 联盟解体本来就是一团乱麻,能从混乱中抢到多少东西全凭各自本事,如今就算说出花来,库切罗夫也不可能把这些停在总装车间里面的东西交出来。

眼下正处在伊留申集团和塔什干本土势力争夺契卡洛夫工厂遗产的关键时刻,没必要因为这些零碎的东西得罪其中的重点人物。

在库切罗夫的带领下,走到了伊尔76总装线附近。

“前面四架飞机也是伊尔78,完工度大概70%,在有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大概可以在半年之内全部完工。”

“最前,也就是我们现在经过的四架是军用运输型的伊尔76TD,完工程度大概一半左右,主要是动力系统还没有到位,如果彼尔姆发动机厂能够提供足够的D30KP2发动机,那么也很快,最多……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吧。”

“为什么这四架飞机要这么长时间?”

跟在怀国莫身后的梁卓平有些好奇地问道。

毕竟真要说起来,伊尔78的复杂程度其实要比伊尔76更高。

“因为我们现在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同时生产这么多飞机,所以必须要排队,排在后面的自然就慢了。”

库切罗夫也没有在这种事情上隐瞒——尽管他这段时间为了迎接华夏采购代表团的到来已经做了不少表面功夫,但厂子的现状对于了解内情的人来说还是一眼便知。

就算他不说,华夏人只要花上几天功夫在塔什干市区转悠几圈拉拉家常,也能了解个七七八八。

“这个一号车间过去可以同时对12架200吨级的大型飞机进行总装,现在么……只能保证3-4架了。”

老厂长的声音中带着些许落寞。

不过他转而又对梁卓平和怀国莫保证到:

“就算是这样,我们的性价比和效率也已经算是很高的了,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地方能够保证在两年之内给你们提供10架崭新的战略运输机,而且价格么……后面都可以谈。”

这倒不是假话。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能够提供战略运输机的供货商满打满算也就三家而已。

其中麦道,或者说波音的C17必不可能卖给华夏。

而安东诺夫那边又没有了生产安124的能力,况且由于起降条件的限制,安124和伊尔76之间也并不构成竞争关系。

契卡洛夫厂唯一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是自己过去造出来的那800架伊尔76。

如果开价过高,华夏人完全有可能转过头去买旧货。

要知道这个时候才是1997年初,独联体各国手中的二手飞机机况尚且不错。

远的不说,就乌兹别克空军自己,手里就有十几架根本用不上的伊尔76等着脱手。

而大修伊尔76的业务,像是白俄571航空修理厂之类的地方都可以完成,竞争就很激烈了。

“何必留到后面,我想我们今天就可以开始谈。”

……

在有利可图的米尔济约耶夫极力撮合之下,华夏和契卡洛夫厂关于目前这10架飞机的相关谈判非常顺利,甚至都没需要坐上谈判桌,直接在一架伊尔76的机舱里面就达成了口头约定。

由于厂里急着用钱,加上这些飞机对于乌兹别克来说本来也属于白嫖,完全不涉及研发费用,崽卖爷田心不疼的情况下,10架飞机打包才要价1.08亿美元。

当然,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来说,这已经可以算是一笔惊天大单了。

但如果让人在阎良的常浩南看到这个价格肯定要直呼离谱。

17年后的2014年,华夏从二毛手里购买的3架二手伊尔78,单价4500万美元。

哪怕计算这些年的通货膨胀率,单价960万的新机也确实称得上是清仓甩卖了。

当然,双方第二天还是办个了简短的仪式,把正式合同给定了下来。

毕竟都担心对方会反悔。

不过,随后和伊留申集团,以及契卡洛夫厂三方关于新型伊尔76MF运输机采购的谈判,却是从一开始就进展缓慢。

二手飞机说穿了是过去联盟的资产,低价卖了也就卖了,但是新机,尤其还是刚刚完成首飞不久,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新机,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洛兹科这边把飞机单价咬死了定在每架3300万美元,而且必须在未来10年内至少采购36架。

关于这个数量,怀国莫倒是没什么意见,但3300万美元的单价对于华夏来说还是太高了。

十一号工程总共省下来差不多20亿美元,总不能转手就把一多半都交到伊留申手里不是?

这可是纯正意义上的对外采购,不涉及技术转让的。

连续几天的交锋下来,双方都不愿意让步。

于是谈判就这么陷入了僵局。

“要不,我们联系一下那位财神爷同志,问问他有没有什么看法?”

在第不知道多少轮谈判结束之后,梁卓平谈笑间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本章完)

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32章 出结果了第198章 女王的舰队第50章 抢人第490章 十一号工程的进度第462章 高性能气膜冷却,突破涡轮前温度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258.第258章 干扰吊舱测试!270.第270章 被动雷达探测第173章 电火花加工第538章 法国人的试探第744章 航母梦的起点第174章 工艺问题第654章 组织上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第554章 模锻压机,动工!第457章 汽车行业,要洗牌了第70章 差分进化算法(55)第726章 41的大胜383.第383章 举国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44章 打破封锁,还是要用技术说话第413章 给父母买个房345.第345章 关键装备还是不能依赖外人第777章 种瓜得豆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153章 多体耗散粒子动力学第164章 霹雳震长空!第494章 随手发个顶刊(月初求一波月票)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胁的01号原型机第417章 正式开工!第196章 让我编写教材?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国航空局提条件,攻守易型!第489章 脉动生产线,歼11的结构升级问题第60章 语出惊人(二合一)第171章 图波列夫,也是一种选择第761章 阅兵前夕250.第250章 受常工启发的歼轰7改进型第454章 成立装备工业司!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125章 想搞军工,就不能只搞军工第617章 反巡航导弹宝具227.第227章 大飞机产业园!协议达成!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552章 杀人,还要诛心第605章 《一个轴承引发的悲剧》328.第328章 上达天听(为上月月票金主【Ro331.第331章 老一辈人的意难平(庆祝上月月385.第385章 “息壤”战洪魔第764章 去京城,看阅兵!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强!第474章 “太行”发动机设计评审会(日万)232.第232章 三座门的庆功会!(二合一)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榄枝第161章 让我们的飞机再不惧霜雪(二合一)第408章 军宣拯救计划299.第299章 获奖了第48章第472章 路线之争405.第405章 怎么又是你?(日万,求月票)第624章 涡扇10,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问题!第501章 华夏行,我也行?第521章 这也能叫米格21改???第167章 怎么也得薅点羊毛下来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364.第364章 超越时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415章 航发,从核心机抓起376.第376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第199章 高级软卧第519章 新世纪的陆军主力(日万,祝兄弟们第430章 “型号未知的隐身飞机”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发之路!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驱逐舰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第126章 下一步计划第696章 击落B2第778章 帮法国人造阵风?第432章 重新定义“火箭炮”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饽饽第548章 布局:二桃杀三士第94章 焉知非福279.第279章 以为是主角,其实是龙套376.第376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第178章 精工计划(二合一)第99章 涡喷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118章 我们需要更好的飞机(二合一)第716章 挖墙脚第578章 单晶叶片熔模精铸第591章 连升两级的战斗英雄362.第362章 最强大脑,模块化并行程序开发第418章 全国首个压气机研究中心第63章 比他们更强第74章 保研面试第412章 也算是衣锦还乡吧(继续日万)第510章 论文又上封面了?245.第245章 基于数字射频的雷达干扰技术第512章 终于能自主生产涡扇了!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第174章 工艺问题402.第402章 试飞员的“护身符”第74章 保研面试
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32章 出结果了第198章 女王的舰队第50章 抢人第490章 十一号工程的进度第462章 高性能气膜冷却,突破涡轮前温度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258.第258章 干扰吊舱测试!270.第270章 被动雷达探测第173章 电火花加工第538章 法国人的试探第744章 航母梦的起点第174章 工艺问题第654章 组织上已经给你准备好了第554章 模锻压机,动工!第457章 汽车行业,要洗牌了第70章 差分进化算法(55)第726章 41的大胜383.第383章 举国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44章 打破封锁,还是要用技术说话第413章 给父母买个房345.第345章 关键装备还是不能依赖外人第777章 种瓜得豆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153章 多体耗散粒子动力学第164章 霹雳震长空!第494章 随手发个顶刊(月初求一波月票)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胁的01号原型机第417章 正式开工!第196章 让我编写教材?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国航空局提条件,攻守易型!第489章 脉动生产线,歼11的结构升级问题第60章 语出惊人(二合一)第171章 图波列夫,也是一种选择第761章 阅兵前夕250.第250章 受常工启发的歼轰7改进型第454章 成立装备工业司!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125章 想搞军工,就不能只搞军工第617章 反巡航导弹宝具227.第227章 大飞机产业园!协议达成!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552章 杀人,还要诛心第605章 《一个轴承引发的悲剧》328.第328章 上达天听(为上月月票金主【Ro331.第331章 老一辈人的意难平(庆祝上月月385.第385章 “息壤”战洪魔第764章 去京城,看阅兵!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强!第474章 “太行”发动机设计评审会(日万)232.第232章 三座门的庆功会!(二合一)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榄枝第161章 让我们的飞机再不惧霜雪(二合一)第408章 军宣拯救计划299.第299章 获奖了第48章第472章 路线之争405.第405章 怎么又是你?(日万,求月票)第624章 涡扇10,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问题!第501章 华夏行,我也行?第521章 这也能叫米格21改???第167章 怎么也得薅点羊毛下来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364.第364章 超越时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415章 航发,从核心机抓起376.第376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第199章 高级软卧第519章 新世纪的陆军主力(日万,祝兄弟们第430章 “型号未知的隐身飞机”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发之路!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驱逐舰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第126章 下一步计划第696章 击落B2第778章 帮法国人造阵风?第432章 重新定义“火箭炮”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饽饽第548章 布局:二桃杀三士第94章 焉知非福279.第279章 以为是主角,其实是龙套376.第376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第178章 精工计划(二合一)第99章 涡喷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118章 我们需要更好的飞机(二合一)第716章 挖墙脚第578章 单晶叶片熔模精铸第591章 连升两级的战斗英雄362.第362章 最强大脑,模块化并行程序开发第418章 全国首个压气机研究中心第63章 比他们更强第74章 保研面试第412章 也算是衣锦还乡吧(继续日万)第510章 论文又上封面了?245.第245章 基于数字射频的雷达干扰技术第512章 终于能自主生产涡扇了!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业的新起点(二合一)第174章 工艺问题402.第402章 试飞员的“护身符”第74章 保研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