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

苏联军事调差团的到来,对于民国各方势力来说,都不是好事。

首先:对于西北来说,苏联已经不准备给予无条件军事援助,反而倾向于用贵金属让西北去购买苏联的武器。

姑且不说苏联的武器如何,主要是,对于中国无法生产的大口径炮,连谈判的可能都没有,反而却有意出售24个师的苏制武器给蒋介石,这让ZG深感不安。

自从第一次国共分裂之后,让ZG难受的事情,必然是蒋介石政府特别愿意看到的。

但这次苏联军事调查团的到来,却让蒋介石大为恼火。

算什么东西,中国人打日本人是抗战,难道用真金白银来购买老毛子的武器,还要让手下的部队排着队让老毛子检阅不成。

此时的蒋介石深深的还念起了加仑元帅,一个纯正的军人,一个更倾向于国际主义者的军人。加仑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能让日本整个关东军都坐立不安的苏军奇才。

在苏军的中的威望,也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连斯大林都对其有着深深的忌惮。

和蒋介石的用人原则不同,斯大林更喜欢才能平庸的奴才,这让他对于能力出众的人有着很深的芥蒂。而蒋介石喜欢用的人,却是有才能的奴才。

一样的奴才,却是不一样的结果。

在三十年代末期,斯大林大量屠杀有功之臣,几乎让整个苏联的国防体系几近崩溃。要不是苏联的工业底子不错,加上十月**后,电气化,军工业的大力发展,苏联也不过是德国嘴边的一块肉。

要不是中国根本就没有重工业基础。

如果蒋介石掌控的中国,是一个堪比苏联的强大工业国,日本也就是蒋介石嘴边的一块肉。

可惜,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一代人,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才会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在此之前,只能饱尝岁月的艰辛。

9月8日,苏联军事代表团抵达汉口,蒋介石亲自从南京赶到汉口迎接。

如此容重的场面,不易于是迎接苏联的一国元首般的隆重。

崔可夫不过是刚刚被任命了白俄罗斯地区一个军的军长,在苏联800万体制军人下,崔可夫这样的人没有三千,一千还是有的,在苏联是一个小人物,一到中国,就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让刚刚踏出机舱门的崔可夫有些怯场。

勉强笑了笑,比哭都难看。

蒋介石回头,微微侧头对身边的顾祝同询问道:“我这么看这个老毛子有点面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顾祝同可是对苏联的这个军事调查团仔细研究过,崔可夫他也认识,当年他在黄埔任教官的时候,崔可夫是当时苏联军事顾问团的成员,在广州也呆过一段时间。

于是,顾祝同微微一笑道:“委座,您不记得了,加仑元帅身边有一个军事参谋,对于步兵骑兵的作战很有心得,当年还受到过委座您的嘉奖,就是此人。”

“是他?”蒋介石皱眉道,不过时间上不允许他回忆当年的事情了,见崔可夫小心的从扶梯上走下来,周围中央社的记者都像商量好的一样,团团将崔可夫围住。

啵——

镁光等在一阵突然一阵白光下,白烟弥漫,就像是一个个小鬼,举着要命的索命帆一样,让崔可夫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

好在身后的人员及时扶住了他,和崔可夫同来的八个苏联专家,也是心中戚戚,脸色苍白。

他们在苏联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连他们的团长都是小人物,更不用说这些人了。苏联当局完全以充数的姿态,来轻视中国,派出去的人员也不会是什么大人物。

反而见惯了给上司写报告,做汇报的小人物们,出席如此宏大的场面,各个都有些水土不服。

“蒋总司令您好,很高兴又一次见到了您。”崔可夫在记者默契的一下子都散到一边后,终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如众星捧月般的站在一群将军们之前。

当年,崔可夫以仰望的眼神看加仑元帅,而加仑视蒋介石为朋友。

蒋介石在崔可夫眼中也成了仰望的存在,不是因为蒋介石有多么大的人格魅力,让崔可夫无法按捺心中的敬仰。而是蒋介石的成功,让崔可夫不得不重视其为人。

十年前,蒋介石不过只有一个两万人左右的军队,连地方上的小军阀也不止这些人,装备上虽然先进一些。但放在苏联,也是二流军队的武器装备。

仅仅十年时间,蒋介石就从一个造反将军,迅速蹿升为一国领袖,其中的境遇让崔可夫不由得心中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蒋介石这个开始的时候不为人知的小人物,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

入住中央多年,蒋介石的气势可不是当年在广州的那个不起眼的军校校长,四平八稳的步伐中,带着军人的干练。

蒋介石走到了崔可夫的身边,面带热情的笑容,右手紧紧的握住了崔可夫的手不住的感叹道:“匆匆一别十多年,将军依稀还是当年样子,至此中华危亡之际,将军能深入险地,让蒋某人深深感动。”

之后,蒋介石也不管崔可夫怎么想,拉着对方就面对一群记者,面带笑容,扶着崔可夫的熊腰,频频点头示意,一下子,中央社的记者都沸腾起来了,镁光灯闪烁不停。

这些记者也不是一般人,值此抗战之际,日本的特务想着方的想要刺杀蒋介石,而记者又是一个很容易掩盖身份的伪装。

为了安全,戴笠只好将一些在警察学校学习了一年多的学生,弄了个噱头,都跨上相机,带上记者证来采访这次容重的接机仪式。

和蒋介石的镇定自若不同,崔可夫在飞机上呆了四五个小时,本来就是人困神乏的时候,此时被一惊,口干舌燥的感觉让他顿时脸色有些苍白。

但是周围的**政府人员那里知道,还以为毛子都是长着一张死人脸,不白就是病了。

蒋介石并没有和崔可夫多家交谈,一方面崔可夫的身份是军事调查小组的组长,直接向莫斯科负责。而另一方面,崔可夫还担任着调查体实力的任务,这是摆在明面上的,蒋介石也不好多说什么,但心里总是有些不悦。

匆匆上车后,呼啦——

机场上一下子少了一大半人,留下的一些外交部的无关,和总统府接待人员,热情上千,一个劲的跟苏联军调小组的人攀交情。

两句客套话一说,就热情的邀请对方去望江楼,要给崔可夫等人接风。

在苏联,**就是人民的罪人,是要被枪毙的。

可在民国政坛,**是身份地位的表现,没兵没权的人,想要**都没机会。

斯大林虽然是一个政治强人,对权力有着无比的热衷,甚至不惜杀害大部分当年**时期的战友,也在所不惜。但他对于自身的物质需求还是低的,生活也很简朴。

崔可夫知道,这是中国人处事的方法,不会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而改变多少,身体虽然有些疲惫,但是一听中华美食在等着他,谨慎陡然一振,半推半让的就跟着上了准备好的汽车……

当夜,苏联军调小组八个人,全都歪歪倒倒的唱着小曲,回到了给他们准备好的住处。

都知道老毛子能喝,给他们准备的也是最烈的酒,石花千日醉,可老毛子一点都不在意似的,当成白开水喝。

一扬脖,一两多的高度酒顺着那张大嘴就下去了。

让不少有心和他们攀附交情的政要们,顿时绝了念想,要是交情没有攀上,自己先醉死了,那就太冤了。

主持接待的贺衷寒在苏联呆过好几年,知道俄国人都是能喝的主,反而躲在一旁。

两天后,崔可夫带着苏联调查小组,赶到了南京,又跟着前线的军列到了前线。

首先进入他们的视线的是越战越烈的淞沪战场,逃亡的百姓将道路完全堵住了,让崔可夫很担心,如此重要的后勤道路,一旦无法及时的将物质送到前线,会有多少士兵跟着遭殃。

好不容易,崔可夫在前线指挥部派出的警卫连的护卫下,进入了嘉定,前线总指挥,淞沪战场副总司令顾祝同都当场接待,大上海的各国记者来了不少,但是一谈到实质性的问题,陈诚只是说前线战斗激烈,不方便送他们上去。

而顾祝同更是连说不急。

对崔可夫等人的一行不重视,那是假的,但这种重视就像是一种狼面对着羊的那种贪婪。

苏联的武器,对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尤其是苏联的大炮,野战重炮的威力大的惊人,日本人已经给**将领深深的上了一课。姑且不论这样的武器在中国落后的公路上,能否被运用自如,但即便是作为摆设,也是一种荣耀,所以崔可夫不得不面对无数送礼的人,一一应付,而且还得好言相劝。

没过多久,崔可夫彻底被火了,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政客,而是一个军人。

务实的性格,在交谈中显露无疑。

既然前线上不去,那么就在后方对国民党的军事仓库,后勤保障一一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很多人的脸色顿时拉了下来。顾祝同甚至破口大骂苏联人不知好歹,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还一个劲的给他上眼药。

军需,后勤都是**肥的流油的部门。

淞沪战场几十万大军的后期保障,四大家族的人员早就将重要的位置都占了去。至于是否有倒卖军需的事情,作为副总司令的顾祝同也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名义上的淞沪战场总司令,蒋介石也不能多加干涉。

没办法,他自己也摘不干净,蒋介石自从当然黄埔军校的校长以后,之后几年又成为民国总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陆海空三军大元帅,一系列的职位背后,就是无穷无尽的权力。

他深知,身后的人不少都是盯着那个已经空空如也的国库,宋家的人控制着金融、税收;孔家的人盯着军政后勤;陈家虽然产业不多,但越是见不得光的生意,跟他们的联系就越多;就连蒋家,也是大肆敛财,毫无顾忌。

崔可夫的报告中,言明**后勤贪污严重,**之极,需要整顿后勤,军费使用的一份军事报告后,蒋介石勃然大怒,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但是细想以后,蒋介石也渐渐的消气了,因为他知道,苏联人都是那种认死理的人,认准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就让侍从室发了一份电报给在松江的陈诚,让其上报一份详细的文件,和苏联人的动向。

此时,崔可夫在苏州的日子很不好过,自从嘉定被日军飞机轰炸后,他们就被安排到苏州。

一个连的护卫部队,很快转换了角色,成为了看押部队。

即便崔可夫想出门,看个风景,也都被不允许了。士兵虽然很和气的用湖南话说:“官长,前面打仗奈,危险着嘞……”

往往崔可夫如同一只疯狂的北极熊,咆哮着要冲出远门,但一会儿就会变成一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回到他的卧室,重重的将门关上……

蒋孝先将前方送回的报告一那到手里,心中顿时大惊,苏联人被软禁了?

“糊涂——”蒋介石将恢复的报告,重重的一掌拍在桌子上。

“校长,您看这个事情?”蒋孝先也是毫无主见,他不过是一个军人,连给政客提鞋的本事都没有,更不用说让他处理如此复杂的外交事件了。

“打电话让陈布雷来——”

以安全理由,禁止苏联军事调查小组的出行,这无疑是臭的不能再臭的下招。

不过,顾祝同也好,陈诚也好,心里都拿不准主义。孔家和宋家的人扬言要给这些不知好歹的老毛子一点颜色看看。不少两家的死士都在苏州游荡,大有家主一声令下,就将这些老毛子当街射杀的布局,让两人急的如同是乱投的苍蝇。

再加上淞沪前线的战事吃紧,两人更是紧张。

而日本在上海的特务,更是对苏联人的到来有着史无前例的关注,如果崔可夫的行踪被发现后,大有不惜一切代价,让这些苏联人死于非命。

两天后,被崔可夫等人搅动的乌烟瘴气的崔可夫等人,迎来了一位重要人物——戴笠。

戴笠一进来,就问崔可夫是否愿意去北方看看,尤其是刚刚成立的二战区,那里的情况虽然也危机,但要比淞沪战场的规模小很多,而且对苏联来说中国北方的安全,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早就被关怕的崔可夫等人连忙点头,他们担心如果莫斯科不回应的话,这些人又被关道战争结束后,都不见得能获得释放的机会。

于是,轰动一时的苏联军调小组,匆匆赶上了去太原的飞机。

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四十三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四九零章 我们是盟军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六章 门口的恶狗第二五九章 步步为营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三九二章 聚集青山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一六一章 暴露行踪第七十八章 北进!(二合一章节,求推荐)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一八六章 过河拆桥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二四零章 狗急跳墙(下)第三一九章 席卷绥化(下)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三一三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2)第二五九章 步步为营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一九六章 牛岛满的躁动第二九八章 将在外第二五九章 步步为营第三五九章 跑马黑水城(上)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一四五章 龙江争夺战(3)第七十二章 濑谷支队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一五八章 点将(上)第八章 洋大人第二十八章鏖战老君山(三)第十四章 党魁第二二八章 东条上等兵第三十章 鏖战老君山(五)第十九章华北危局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三八五章 山地精魂(上)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三五三步步为营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七十三章 血色战旗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章 蒙一炮,干掉日军师团部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第六十五章 猎鹰行动第一九八章 疯狂的波波夫(上)第六十二章 我来了第二三八章 狗急跳墙(上)第五章 第一战区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二六三章 四字真言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五章 政治攻势第三三三章 提前发动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线第三一五章 飞夺庆城(上)第五十八章 摩步团第十七章 杀狼曲(四)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铁流1937 第二八六章 临阵第七章 战区总参第四四五章 契机第三三章 犀利第二五三章 斩首不成反被囚第一八五章 夺城(下)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三十三章 首战告捷(1)第四三九章 秋风扫落叶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六十二章 谈心第九十四章 跳出湖南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一二零章 中日决战之前第四九二章 夹缝里求生存第四九二章 夹缝里求生存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三零六章 伪军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兵贵神速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一五一章 中国在进攻第一百章 领奖?不去!(中)第四六零章 换帅第四四四章 接见第二一一章 蓄势第七十二章 刘绍先的计划第二十九章 夸大的战果第三九七章 狡猾的鬼子第六十四章 熊本师团的末日第三十二章 以卵击石第一一五章 从王到鳖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九十六章 冀中要乱第一八一章 北线
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四十三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四九零章 我们是盟军第十三章 老朋友第六章 门口的恶狗第二五九章 步步为营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三九二章 聚集青山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一六一章 暴露行踪第七十八章 北进!(二合一章节,求推荐)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一八六章 过河拆桥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一八六章 天破了第二四零章 狗急跳墙(下)第三一九章 席卷绥化(下)第六十七章 虎口拔牙(上)第三一三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2)第二五九章 步步为营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一九六章 牛岛满的躁动第二九八章 将在外第二五九章 步步为营第三五九章 跑马黑水城(上)第三零四章 好面子的鬼子!第一四五章 龙江争夺战(3)第七十二章 濑谷支队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一五八章 点将(上)第八章 洋大人第二十八章鏖战老君山(三)第十四章 党魁第二二八章 东条上等兵第三十章 鏖战老君山(五)第十九章华北危局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三八五章 山地精魂(上)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三五三步步为营第一O五章 坦克VS骑兵第七十三章 血色战旗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章 蒙一炮,干掉日军师团部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第六十五章 猎鹰行动第一九八章 疯狂的波波夫(上)第六十二章 我来了第二三八章 狗急跳墙(上)第五章 第一战区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二六三章 四字真言第一七八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下)第五章 政治攻势第三三三章 提前发动第二七一章 穿越火线第三一五章 飞夺庆城(上)第五十八章 摩步团第十七章 杀狼曲(四)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铁流1937 第二八六章 临阵第七章 战区总参第四四五章 契机第三三章 犀利第二五三章 斩首不成反被囚第一八五章 夺城(下)第三十三章 老子要投军第三十三章 首战告捷(1)第四三九章 秋风扫落叶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四九七章 反攻1943(4)第六十二章 谈心第九十四章 跳出湖南第八十三章 出征第三零五章 命门第一二零章 中日决战之前第四九二章 夹缝里求生存第四九二章 夹缝里求生存第五十四章 经略冀鲁豫第三零六章 伪军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兵贵神速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一五一章 中国在进攻第一百章 领奖?不去!(中)第四六零章 换帅第四四四章 接见第二一一章 蓄势第七十二章 刘绍先的计划第二十九章 夸大的战果第三九七章 狡猾的鬼子第六十四章 熊本师团的末日第三十二章 以卵击石第一一五章 从王到鳖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一一三 心气不顺的胡宗南第十章 莫斯科的冬天不太冷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九十四章 印日元第九十六章 冀中要乱第一八一章 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