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声东击西布疑兵

全文字无广告

第四二零章 声东击西布疑兵

走出营地,王跃这才发现派出去四个人,回来竟然是三十多人。

走在最前面的赫然是师长和政委,这让王跃心中顿时安定了不少,只要他们两位在,总能找到办法。

一行人,包括师部的参谋人员在王跃的带领下,在树林中的一片空地上坐了下来,王跃这才想起他派出去的通信连长和其中的两个战士没有看见。反而是一个通信兵带着师部却赶来了。

狐疑之际,王跃低声询问那个战士:“你们连长呢?”

团一级的通信连虽然是连的编制,但人数仅仅比一个排多一些,很多时候,送信的工作都移交给警卫连去办。

“连长……?”战士愣了愣神,团长意外的找他问话,但他却有点被问懵的感觉,支支吾吾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我让你的人去2团和3团下达命令去了。稍晚些时候就会抵达你的团部了。”郑兴国在边上听了个清楚,解释道。

“参谋,地图。”

众人围坐在一起,将展开的地图放在中间,然后由1团长王跃不断的在地图上用记号铅笔画出几个淡蓝色的圆圈,这是著名日军兵力分布的情况。并开始解释一些日军在兵力上的调动和巡逻情况。

地图上很多区域都是打了问号的。

对于一些日军防御比较严密的大路,河口等区域,凭借1团的侦察连也仅仅能够侦察到一些边缘的东西。更深层的,可不是靠着侦察连的百十号人能够办得到的。

小孤山周围一个车站,是日军重点防御的区域。

沿着这个区域,日军的搜索范围不断的扩大,加上拥有一定数量的骑兵,日军拉开的这条封锁线不能说苍蝇飞不过去,但要是一个人,很难混迹其中。因为这里不是城镇,没有一定数量的居民作为掩护,加上前方在打仗,周围村镇的具名大半都躲在家中。可以说,每一个从路上经过的人都是可疑的,日军甚至不会经过详细的盘问,就使用最极端的做法——杀人。

更不用说田间地头,树林子边上走过的人了。

鬼子只要发现有这样的可疑人物,立马就用子弹招呼。所以,王跃安排了不下三批侦察人员,但最后得到的信息还是少的惊人。

可以说,27旅团是将整个绥化周边都戒严了。

“老章,你怎么看?”

“打,一定要打。但要合计一下,怎么打,能将日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一个点上。”章武强显得很坚定,绥化危在旦夕,这时候如果还因为犹豫或者是找寻战机,肯定会耽搁时间。

郑兴国明白老搭档的意思,通过小孤山,必须是一个‘快’字。

要在日军驻守部队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快速的将部队越过日军的这道防线。部队行军多一些,绕过一段路也不要紧,关键是一来可以迷惑日军的判断;二来,也能完成总指挥部给2师下达的作战任务。

郑兴国还不知道绥化的援军有多少,只有一个奉命驻守在绥化的22团他道是有些影响。属于3纵的部队,不过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很不好判断。

如果绥化已经不在我军手中,增援可能变成一场日军满心期待的伏击战。

2师要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不管在野战,还是在城市之中,都无法和日军一个甲等师团的主力步兵旅团硬碰硬。这不仅仅是战斗力上的问题,还是一个战术问题。一直以来,中**队避免和日军主力决战,这不仅仅是在大军团作战中,在局部战争中也是如此。

要不是有不得已的原因,这样的决战是能避免就避免。

“这个位置非常隐蔽,我担心是日军骑兵主要的集结地点。”王跃指着地图上河口的一处土坡背后,位置对于骑兵来说非常理想。对岸过河的人看不到,而日军可以安排在高处的瞭望哨发现河对岸的动静。

一旦有部队从河口渡河,那么日军骑兵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占据地利优势的日军可以凭借土坡的缓和坡度,将骑兵的速度发挥到极致,而聚集在河口的渡河部队,却会因为处于攻击的下风,处处该打。

“情况搞清楚了没有?”

“侦察员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因为当时侦查员也很奇怪,在河对岸眺望,河岸土坡毫无动静,可一旦侦查员渡河,总会有日军的骑兵出现,数量看上去不多,一个小队左右的兵力。但四五十骑兵对上两三人的侦察兵,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对于土坡背后的情况你一无所知?”

“是的。”王跃有些羞愧的地下头,这么憋屈的事他也是第一次遇到,不过他心里有个想法一定要说:“我总觉得对岸土坡上有日军的观察哨,我也去看过一次,还偶然的捕捉到了太阳光下土坡上的一抹闪光。”

“应该是望眼镜,如果是狙击手的话,会放侦查员过去,然后在暗处突然偷袭。这样给我们造成的麻烦将更大。”章武强点了点头,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日军的企图,但相比小孤山一带冲破日军防线,还是河口来的容易一些,似乎鬼子是认准了我军的战术。”郑兴国多少有些苦恼的说:“早知道这样,就不打鬼子的辎重部队了。”

“你舍得?”章武强哈哈大笑。

“舍不得?”郑兴国耷拉着这脑袋,想着这其中的关键,一定有办法的。

郑兴国微微皱眉,表面上看日军像是无心之举,但细细一想,鬼子可是张好了布袋让2师钻。如果情况真的如王跃所说,那一定是日军有预谋的布置,一旦真的如王跃设想的那样,日军肯定是在小孤山一带故意布置疑兵,而将很大一部分兵力补充到河口。

其实,高品彪发现他的部队后方有追兵,这并不稀奇。

14师团的意图,在一周前还是一个天大的秘密。但随着27旅团沿着中东路铁路的狂进,这个意图也就浮出水面,成了一个事实。

曾一阳在排兵布阵上考虑的往往会很详细,而且事实表明,在嫩江边上,有一支**的军队存在,这可不是秘密。高品彪即便再自大,也不会将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忽视。反而会更加重视这支部队的存在,能够作为战役的单独机动部队,深入两军控制的交界区域,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不俗。

那么,高品彪没有理由忽视这支部队的存在,更加周密的布置兵力,以防止这个对手突然跳出来,在27旅团背后刺上一刀。

这种规模的战斗,往往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将引起天大的麻烦。

骑兵。

炮兵。

加上足够的步兵。

这样的兵力配置已经是27旅团能够拿得出手的最理想的组合了,各个兵种之前只要配合起来,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将被成倍的扩大。这不是城市攻坚战,而是日军最喜欢的野战,一旦战斗的主控权在日军手中,高品彪相信,即便对手来的是一个师的军队,留下的这个联队也能从容应付。

在高品彪意料之中的是,2师确实犯难了。

河口土坡,明知道日军有埋伏,再想要偷袭就变成下下之选了。

但怎么过日军的防线呢?

小孤山也不好过,因为骑兵的存在,整个小孤山和日军控制的火车站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加上骑兵的存在。日军将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只要不是太愚蠢的指挥官,就不会在处于地形,兵种配置等诸多优势的情况下,还打败仗,至少是一个分庭抗礼的局面。

“战斗只能在傍晚发动,这样的好处很多,一旦我师主力越过日军防线,一夜的急行军就能抵达绥化城外。在天亮之前对日军后方发动主动攻击,打他个措手不及。”郑兴国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向章武强,两人都是心灵相通之辈,很快就找到了日军的短点。

这股日军是拉开防线的外围兵力,不能擅自离开,暴露更多的防区漏洞。

一旦黑夜中冲击,日军也很难发现2师的部队编制。而骑兵也可以用骑兵去引开对手。

虽然2师的骑兵部队不多,但1团和师部还是能够凑出200人的一支骑兵小部队。足够让鬼子骑兵激动一阵了,等到将鬼子骑兵引开,那么就是大部队的进攻的事了。

对于郑兴国的分析,章武强还是比较认同的:“我补充一点,留下一支部队牵制日军,为大部队的行军争取时间上的支持。”

“我同意,就1团。”郑兴国拍板道:“王跃有困难吗?”

“没有。”王跃站起身正色道。

太阳渐渐的西沉,2师的两个主力团也相继抵达。作战命令已经下达,组建的两百多骑兵部队先出现在了河口附近,对面的日军观察哨看到之后,立刻向车站的日军指挥所报告。

对手先头部队已经抵达。

但随后,奇怪的是这支数量不多的骑兵却没有越过不算宽阔的河水,转而向小孤山的方向移动。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三八二章 疯狂的作战计划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二九六章 骑兵的作用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五章 政治攻势第八十五章 奇兵突进第五十七章 兵贵神速第七十章 南线战事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二十七章 鏖战老君山(二)第四四七章 远东迷雾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八第四八零章 冲城第四五五章 学打仗第四一五章 运气很重要第二十一章 接头第一二二章 刺杀斯大林第一五六章 解放区的天(中)第二一一章 蓄势第八十二章 两种声音 一种想法第一零二章 大战序幕第一二八章 盛世才南下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第二三三章 小南沟歼灭战(下)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三十二章 40军入晋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一三五章 窝囊废师团登场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维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九十四章 跳出湖南第四四七章 远东迷雾第一七六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上)第一一二章 洛川会议(2)第四二五章 老蒋插入东北的第一脚第十九章 友谊无国界(下)第十三章 入瓮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二十二章 血杀109师团(10)第四四四章 接见第一六三章 大戏开锣第一二四章 诺门坎(上)第十章虎口拔牙第一O三章 曙光第七十九章 其实他也很单纯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处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十九章华北危局第四零八章 阵防流(中)第三十九章 忻口!忻口!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四九三章 虎口夺食第六十三章 逆袭第四十章 哀兵必胜第七十四章 因果循环第四零二章 验人品的偷袭战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二八一章 山林枪声第四三八章 消失的指挥部第八十七章 风卷残云第二三四章 一个不留第二八零章 梅津的算计第三十二章 40军入晋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三七二章 扑空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四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四零八章 阵防流(中)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五十五章 没见过这么横的第九十七章 红军都是一家人第四七九章 厮杀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四五九章 分地盘(下)第八十九章 风卷残云(下)第八十一章 处处是战机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第三八一章 杀鬼子,开洋荤第六十八章 红旗飘飘第五十一章 风陵渡第十二章 破袭战第七十九章 搂草打兔子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三五三步步为营第一八零章 利剑出鞘第六十五章 猎鹰行动第四四五章 契机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
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三八二章 疯狂的作战计划第七十九章 回陕第二九六章 骑兵的作用第二十一章 激怒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第五章 政治攻势第八十五章 奇兵突进第五十七章 兵贵神速第七十章 南线战事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二十七章 鏖战老君山(二)第四四七章 远东迷雾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八第四八零章 冲城第四五五章 学打仗第四一五章 运气很重要第二十一章 接头第一二二章 刺杀斯大林第一五六章 解放区的天(中)第二一一章 蓄势第八十二章 两种声音 一种想法第一零二章 大战序幕第一二八章 盛世才南下第二十六章鏖战老君山(一)第二三三章 小南沟歼灭战(下)第四五一章 不信也得信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三十二章 40军入晋第四八四章 胆子小的很第一三五章 窝囊废师团登场第七十一章 各方涌动(上)第三十九章 信使王维第八十八章 金陵之行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九十四章 跳出湖南第四四七章 远东迷雾第一七六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上)第一一二章 洛川会议(2)第四二五章 老蒋插入东北的第一脚第十九章 友谊无国界(下)第十三章 入瓮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二十二章 血杀109师团(10)第四四四章 接见第一六三章 大戏开锣第一二四章 诺门坎(上)第十章虎口拔牙第一O三章 曙光第七十九章 其实他也很单纯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处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十九章华北危局第四零八章 阵防流(中)第三十九章 忻口!忻口!第二五二章 宵小如林第四九三章 虎口夺食第六十三章 逆袭第四十章 哀兵必胜第七十四章 因果循环第四零二章 验人品的偷袭战第一O二章 川军威武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二八一章 山林枪声第四三八章 消失的指挥部第八十七章 风卷残云第二三四章 一个不留第二八零章 梅津的算计第三十二章 40军入晋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三七二章 扑空第九十二章 未战言胜第四十三章 战前动员第四零八章 阵防流(中)第一六八章 兵困五常第四二三章 表面下的暗流第五十五章 没见过这么横的第九十七章 红军都是一家人第四七九章 厮杀第一三零章 骑兵团,冲锋——第二十四章东线反攻第四五九章 分地盘(下)第八十九章 风卷残云(下)第八十一章 处处是战机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第三八一章 杀鬼子,开洋荤第六十八章 红旗飘飘第五十一章 风陵渡第十二章 破袭战第七十九章 搂草打兔子第九十三章 要枪!要粮!要军饷!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三五三步步为营第一八零章 利剑出鞘第六十五章 猎鹰行动第四四五章 契机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