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

二战前的风云际会,复杂异常,几乎国际上稍微有些影响力的国家,都牵涉了进去。

除了一些根本没有实力,国土远离亚洲和欧洲的国家,才会幸免于难。

曾一阳尽量将国际上主要的几股暗流,表述清楚,不带有一丝的主管见解。

毕竟他还不是党的决断人,此时他的任务不过是一个传递消息的人,将他看到的,和听到的用语言组织完成后,描述给中央领导听。至于,政治局会议后,如何决断,那么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

到时候,曾一阳只要执行中央的命令就行。

从曾一阳的内心深处,也并不想再将自己的地位往上提。他很清楚,按照此时他在红军中的地位,或者说新西北军政中的重要位置,一旦党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壮大、胜利后。蒋介石即便有美国人的支持,也不会对将来的解放军构成威胁。

建立新中国势在必行,等到55年授军衔的时候,要是没有一个元帅的军衔,还真的是没天理了。

曾一阳是一个知足的人,不是时刻算计得失的阴谋家,也正是他务实的心态,和一心为全军着想的气度,才在各支红军将领中留下了很好的影响。

彭老总甚至以战友相称,认可曾一阳作为他年代的战友了,这种信任,在战争年代是如何的难能可贵。

在主席家中的那次畅谈,或许说是一个缩小了规模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主要领导都到齐,从曾一阳的口中,他们得到了一个对红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的消息。就是苏军外强中干,虽然苏联的最高领袖是一个完全不亚于希特勒的偏执狂,或者有些地方连希特勒都赶不上。

还原历史,正如曾一阳分析的那样,就德国和苏联的现状来说。

即便德国不发动世界大战,苏联也是会不甘寂寞的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历史上的1939年,也就是欧洲前夕,苏联发动了侵略芬兰的战争。一百多万苏军从南方急调北方,由苏联元帅,最高领袖的好朋友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百万苏军,开始了冬季攻势。

如果不是德国的强势压制,英法两国的妥协,说不定不用德国在欧洲发动大战,英法和苏联就在北欧大打起来。届时,波兰很有可能参战,苏联的西大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就危险了。

德国为了保护东普鲁士的利益,也将会出兵,进入德苏边境……

曾一阳只能在临睡前想想,因为这些很不现实,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希特勒并没有对苏联有什么好感。原先侵略苏联的愿望,不过是为了放逐犹太人。就像清朝的时候对东北的宁古塔一样,在希特勒的眼里,苏联不过是一个不毛之地。

这些历史记录在曾一阳的大脑中,虽然他从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但苏军在新疆的疲软已经告诉所有列强一个好消息。

苏联的军队已经到了最虚弱的时候了。

六百万军队?

苏联的常设军,庞大到了可以让所有的对手鼻息凝神,但仅仅是数量上的优势。但实际上的战斗力,连中国的二流杂牌军都对付不了。

苏军并不缺乏勇气,但正是这种固执的勇气,说明了一个事实,指挥勇敢士兵的指挥官,比猪高明不了多少。

“或许,只有在经历过二战的洗礼后,在希特勒的钢铁雄狮下,用一千三百万的苏军阵亡,来教会苏军高级指挥官如何打仗。”曾一阳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一直被英法畏如洪水猛兽的苏军如此不堪。

当然,曾一阳这样想的时候,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苏联是除了日本之外,在近代对中国伤害最最深的国家;另一方面,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来审视苏军,这样的军队连日本人都很有可能无法挡得住,苏联将会失去远东所有的利益,一旦苏联失去远东的立足之地,那么拥有70万兵力的关东军,就将能够抽调至少一半以上的兵力进入华北,或者是华中战场。

中日之战的格局将会出现更不利于中国的局面。

这时候,中央的运转效率是很高的,战争年代给机构带来的好处就是,一切都是军事化。以有利于战争的方向,精简根本不需要的机构,削减不必要的人员。

中央在找曾一阳谈话后,立刻从中央的渠道了解了一些苏军的情报,并连夜开会商讨对苏政策。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要对苏联采取军事行动,如何采取军事行动。

谴责已经无法让莫斯科的那位‘新沙皇’清醒的认识到他的无知,反而一再的催促进入中国境内,苏军隶属北高加索军的第七集团军一个月内解决新疆战事。

在此之前,已经至少有三位军级以上的高级军官,被斯大林枪决,原因就是战事不利,有通敌行为。从两外一种层面上来说,在三十年代的中后期,在苏联当将军,甚至比当土匪的危险系数都要高。

很不幸的是,这条消息还被日本人截获了,这种好消息,顿时在关东军内盛传。知道的人多了,秘密也就成了新闻,这一传,不但连中国人都知道了,连英法都明白了,斯大林的恼羞成怒,苏军作战不给力,等于是搧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都躲在背后偷着乐。

1936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上交大会一份提议,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必须要全会表决在能实施。

这份提议在7月1日的大会上,成了被争执的焦点。

其中最关键的是,是否还有必要接受共产国际领导,脱离共产国际后,时候应该对苏联的侵略行为做军事抵抗。

会上,突然打断了所有人的发言,站了起来,走到主席台中央的麦克风前,用他独有的湖南口音,一字一句的说道:“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国家是有国界的。”

此时,连极力反对支援新疆马家的博古,也悄然沉默。

没有国界?

这话对,本就是全世界所有的无产阶级的共同愿望,是最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武器。

国家是有过国界的?

也话也对,苏联是第一个国家,并在莫斯科建立共产国际这个组织和发动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机构,二十年代,共产国际刚成立的时候,并不受苏共中央的领导,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部门,反而做出了一些功绩。在列宁逝世后,共产国际发动了西班牙的国内,日本的夺权行动,和在中国出现的北伐等大动作。

前期很多援助都是并不需要报酬的,是最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但时至今日,这个组织在斯大林一步步走向权利颠覆的时候,开始被斯大林渐渐的控制在手心里,成了他窥视周边国家的工具。

见会场渐渐的安静了下来,顿时接着说道:“我们其中很多同志都是在苏联接受了完整的无产阶级的理论学习,后来在国内的土地时期,冒出很多理论过硬,军事过关的党政军领导人,在我党建立之初,我们对苏联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说道这里,话音一转,接着说:“但是,苏联现在的行为,更像一个贪婪的侵略者,他的所作所为,和日本有和区别?日本人在九一八后,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加上他们原来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中侵占的辽宁等地,中华一共有四个省份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但是这些地方都远远没有新疆的地域大。如果说,现在还口中说着中日亲善,共同繁荣的人是卖国贼的话。支持和不表态苏军对新疆的侵略行为的同志,也是卖国贼。”

这个定性很严重,从内心上来说,很多党内的高级干部都接受过苏联的援助,并和苏联派出的人员合作过。

那些人是真正的者,如果不是苏联在二战中胜利了,成为了战胜国,那么斯大林就不会享有那么重要的地位。

而会被冠以一个屠夫,刽子手的名字,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胜利者,没错,历史正是胜利者书写的光辉史,而失败者,只能背上所有的罪责。在全国的民心,和苏联的援助上,中央以为代表的领导人,毅然站在了人民的一边,准备抵御来自苏联的侵略行为。

其后,中央下达了大会期间的第一道命令,由原红军十五军团,其部队由陕西红军和四方面军的25军组建,结合四方面军一部分的兵力,组建‘黄河纵队’出兵玉门关,进入瓜州和敦煌布防。

从南京派遣到西北的国民党要员贺衷寒,是黄埔三杰之一,但是他的能力不以军事能力为主,而是不时的出现在政治事件,成为焦点人物。

贺衷寒的经历比较复杂,1916年考入武昌湖南旅鄂中学读书,毕业后即在武昌一家通讯社当见习记者。1919年。五?四”运动时被选为武昌学生代表,适逢苏联召开东方民族会议,贺被选为东方劳工代表参加。1921年春赴上海学习俄文,9月赴莫斯科。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贺衷寒其实原来是一个共青团员,因为在张国焘访苏期间,对张国焘有些轻视,被张开除团员身份,和党内的职务。至此之后,才走上了的道路。

原先的进步青年,现在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特务头子,蓝衣社的领袖。

他的理想也从一个战士,转变成了希望成为希特勒身边的希莱姆一样的存在,而他效忠的目标正是蒋介石,而且这个希莱姆还有着更大的野心,只是一直隐藏在他的外表之下。

此时,在西安的贺衷寒并没有闲着,的这次会议并没有刻意的隐瞒,得到将对苏联采取行动的时候,贺衷寒顿时眼冒绿光,他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安排手下电报员,第一时间就将的消息发回了南京,上报给蒋介石。

接到密电的侍从室立刻就由第三组组长蒋孝先带着密电给蒋介石送去,蒋孝先在南京的地位很特殊,他是蒋介石的本家侄子,后来蒋介石窃取了北伐胜利果实后,成为国家的元首。

组建侍从室,并建立了一支规模在甲等旅左右的侍卫队,对外称‘中国宪兵’,而蒋孝先正是中国宪兵第三团的团长。

由于南京政府,在长城抗战后,虽然获得胜利,带在强横的日本谈判团团长梅津美治郎面前,外交部长黄郛连连对让,使得南京在华北的控制权进一步削弱。

不但撤出了所有的蓝衣社成员,和国民党党部,连带着部署在华北的宪兵第三团,也被撤离了华北。

回到南京后,蒋孝先就成了蒋介石侍从室第三组的组长,并晋升为少将,但他心里并不高兴,反而对于华北局势更加关注起来。

张学良现在还好好的呆在北平练兵,西安事变也无从谈起,历史上在西安事变中死去的蒋孝先反而‘心不甘,情不愿’的,成了蒋介石的临时军事秘书。

“叔叔,西北急电。”蒋孝先将电报递送到了蒋介石的面前。

紫金山中,山道边一座观景亭中,蒋介石闭目凝神,‘西安急电’这四个字如同一针兴奋,彻底点燃了他枯木般的眼神。

“念。”

蒋孝先将电报展开,立正站直,他也没有看过电报的内容,反而是主管侍从室所有工作的王世和将电报送到他手中,叮嘱他一定要最快的送到校长手中。

才看了一个开头,蒋孝先就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让你念就念,毛毛躁躁的还像个军人?”蒋介石毫无感情的语调中,充满了对蒋孝先的喜爱,不仅仅是他们之间有一层亲戚的关系,而是蒋孝先对蒋介石的忠心起到了很到的作用。

“是”蒋孝先高声答道,然后逐字逐句的念道:“贺衷寒主任发来急电,说,说……红军要对苏联在新疆的军事行动发动反击,已经有一个军的兵力在嘉峪关集结,不日将进入甘肃边境。并声明,脱离共产国际的领导……”

一个阴谋家,很难会坦然的将所有敌人往正面的方向去想,而是先从对方是一个阴谋,针对新疆的阴谋。

蒋介石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脱离共产国际的领导,难道是苏联逼的太紧了,还是已经为了所谓的民心,而将退路都堵死了?

“大喜啊这样一来,大哥就能回来了。”蒋孝先开心的笑道,因为蒋介石反动四一二政变,苏联才和国民政府交恶,不但撤离了苏联派驻在蒋介石身边的军事顾问团,还扣留了在莫斯科学习的蒋介石的大儿子蒋经国,从扣留的第一天起,整整八年,父子无法相见。

想到这里,蒋介石还是有些心动。

但是他毕竟是个心底灰暗的人物,多年的政治博弈,让他一直在兵走险棋,到如今的地位,他已经不用在这么冒险了。因为国家实际上已经掌握在了他的手中。

除了少数几个地方外,掌握的全国的经济命脉的他,已经可以用其它方法来打压对手。

这个对手中,很不幸的并没有包括,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会不会是转移国民实现的烟雾弹?而要图谋新疆?”蒋介石忍不住想到。

其后又推翻了自己的这个想法,要想占领新疆,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曾一阳的三方面军、贺龙的二方面军,任何一支部队只要进入南疆,盛世才都挡不住,马仲英这些人也不是对手。

最后的答案只有一个,准备和蒋介石争夺国内的民心。

顿时蒋介石脸上泛起一股黑气,但是很快又消失不见。他甚至想动用薛岳的十万大军,兵出祁连山,威胁甘肃和汉中,但是想到现在的今非昔比,已经不是几十万大军就能围困得住的,只能作罢。

“让中央通信社发布一个专访,然后将消息传布到上海的报社。”蒋介石心中有些得意的想到,既然准备背水一战,那么他也应下了这个对手。

让和苏联的关系彻底斩断,才是正途。

另一边,中央的命令下达后,西北各军火弹药库中调拨库存子弹三百万发,步枪三千支,支援在哈密地区的马仲英部队,并承诺,一旦苏联增兵,主力部队十七路军将进入新疆,帮助由青马、宁马和甘肃马家五兄弟组建的联军,共同抵御苏军的进攻。

这项提议,在仅仅被提交过后,到会的三百多位高级干部,全部一致通过。连邀请参加的无党派人士,也看到了的诚意,是一支拱卫国家利益为第一要责的仁义之师。

连一直对红军,和诋毁不已的南京中央日报上,也刊登了反对苏联侵略,并将出兵的消息。并附上醒目标题‘靖我中华’……

同时,苏联远东方面军总司令,红军元帅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在国人印象中,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加仑顾问,北伐初期,苏联军事顾问团的团长。也递送了一份书面的质疑,并上交给最高委员会。

文件在到达莫斯科的当天就送到了斯大林的办公桌上,文件中极力阐述,苏联近期和将来的盟友应该是中国,而是不将这个朋友,或者是潜在的朋友,送到敌人的阵营中去。

苏联在远东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日本。

加仑没有想到,斯大林虽然部分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新疆撤兵,但也给种下了毁灭的种子。成为苏联内部大清洗中,秘秘密处决的红军元帅

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九十五章 副团长失踪了第一零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二十五章 总攻第四三四章 毁灭的焰火第三二七章 潜行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一六四章 汉贼不两立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第五十二章 峥嵘渐起第三六零章 跑马黑水城(中)第四六四章 斗法第十四章 血杀109师团(2)第四八七章 燃烧太平洋第四三九章 秋风扫落叶第六十九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四零六章 猛火攻心第三七八章 大鱼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章 蒙一炮,干掉日军师团部第二七二章 斗智第一七四章 祸根第一四七章 名将风采第九十五章 带刺的第八旅团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四五二章 军魂飞扬第二零三章 红日第三十六章 神秘的军旗第一五二章 震惊世界的轰炸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四四七章 远东迷雾第四零零章 最漫长的夜晚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处第五十七章 被重视的惶恐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四九一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六十四章 熊本师团的末日第六十七章 大战余波第六十八章 西北王第二九二章 决胜江桥(上)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第三三章 犀利第九十三章 谋划湘西(五)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四四零章 虚惊不断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四二七章 碍事的家伙第四十一章 拿点诚意出来第四八六章 陪都夜景第十九章 血杀109师团(7)第四三五章 雷霆之怒第四九一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二四八章 给大炮上刺刀第三五零章 一苇渡江(上)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六十九章 老将虎威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动(中)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第四十三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四六零章 换帅第一八四章 夺城(上)第一七三章 北方巨熊的咆哮第二四九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上)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第四九零章 我们是盟军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二零六章 杀人地,死亡林(3)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一三九章 荒原空城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一章 一生的遗憾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二十六章 疯狂的计划(2)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十八章 友谊无国界(上)第四二四章 这个夜晚不平静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第三十九章 忻口!忻口!第四三零章 火线出击(中)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三二一章 围歼驻扎蒙骑兵联队(中)第一八九章 虚虚实实第三六九章 识破
第三五五章火烧白洲第九十五章 副团长失踪了第一零四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二十五章 总攻第四三四章 毁灭的焰火第三二七章 潜行第四十四章 岂有此理第八章 初到保定第四七二章 古怪第一六四章 汉贼不两立第一九七章 直面11师团第五十二章 峥嵘渐起第三六零章 跑马黑水城(中)第四六四章 斗法第十四章 血杀109师团(2)第四八七章 燃烧太平洋第四三九章 秋风扫落叶第六十九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二四五章 高地(中)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狂野第八十章 历史从此改变第四零六章 猛火攻心第三七八章 大鱼第二五四章 端倪第章 蒙一炮,干掉日军师团部第二七二章 斗智第一七四章 祸根第一四七章 名将风采第九十五章 带刺的第八旅团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四五二章 军魂飞扬第二零三章 红日第三十六章 神秘的军旗第一五二章 震惊世界的轰炸第八十二章 打汉中第四四七章 远东迷雾第四零零章 最漫长的夜晚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处第五十七章 被重视的惶恐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二十章 血杀109师团(8)第四九一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六十四章 熊本师团的末日第六十七章 大战余波第六十八章 西北王第二九二章 决胜江桥(上)第四七二章 南满纵队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第三三章 犀利第九十三章 谋划湘西(五)第四七六章 冰江下的下狂野第四四零章 虚惊不断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四二七章 碍事的家伙第四十一章 拿点诚意出来第四八六章 陪都夜景第十九章 血杀109师团(7)第四三五章 雷霆之怒第四九一章 战争不相信眼泪第二四八章 给大炮上刺刀第三五零章 一苇渡江(上)第四三七章 掘墓人第四九四章 反攻1943(1)第六十九章 老将虎威第七十二章 各方涌动(中)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第四十三章 穷山恶水出刁民第四六零章 换帅第一八四章 夺城(上)第一七三章 北方巨熊的咆哮第二四九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上)第九十八章 决战鲁西第四六九章 敌后制胜(上)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第四九零章 我们是盟军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六十八章 虎口拔牙(下)第二零六章 杀人地,死亡林(3)第一六六章 僵持第一三九章 荒原空城第八十七章 斗争中求生存第一章 一生的遗憾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二十六章 疯狂的计划(2)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十八章 友谊无国界(上)第四二四章 这个夜晚不平静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第三十九章 忻口!忻口!第四三零章 火线出击(中)第三八九章 凶途末路的佐野第三二一章 围歼驻扎蒙骑兵联队(中)第一八九章 虚虚实实第三六九章 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