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师弟作说

此后十余天,张良留在茅屋,悉心照料韩淮楚。饮食起居,甚耐其烦。

韩淮楚虽伤重不能动弹,可有大美女张良陪伴身旁,时有红唇相慰,却也不觉寂寞。每日在榻上以师门玄功先天真炁游转体内,祛瘀疗伤,到十日时,已能坐起。

※※※

这一日早晨,张良正为韩淮楚喂粥,忽听门外传来一声:“韩师兄可是在此?”

那声音韩淮楚最是熟悉,正是与自己在鬼谷道场朝夕相处的师弟陈平。

随着话音,风流倜傥的陈平率先走了进来,身后跟了一行宫女黄门。一位年迈医士,手提药盒紧随他身后。一黄门内侍高喊一身:“魏王驾到!”

韩淮楚心中正想哪个魏王?却见一人闪身进来,却是老熟人——魏公子咎。他今日满面春风,竟换了一身打扮,头顶冕冠,身穿紫袍,足踏赤舄。

韩淮楚心中恍然,“原来那魏咎已经即位,做了大魏国的国君。”却不知师弟陈平何故与魏咎同来。

韩淮楚欠身道:“不知魏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韩某有伤在身,请恕我不能起身行礼。”

魏咎一摆手:“寡人已经知道,韩将军免礼。”

韩淮楚问道:“大王何以得知韩某在此?”魏咎道:“张盟主已广布消息,说韩将军为替纵横家重建道场,为清溪隐叟修筑行宫,正四处筹款。故而得知韩将军在此。”

韩淮楚目光转向张良,惑问:“子房先生,这几日你一直在此陪我,你何时散布的消息?”张良笑道:“我何须离开,不能用飞鸽传书通知我盟下弟子吗?”

韩淮楚这才明白,张良已默默为自己办妥此事。

韩淮楚目光转向魏咎,贺道:“恭喜大王终于如愿以偿,光复大魏,不知大王何时即的位?”

陈平接言道:“我王已于十日前即位,建都临济。”

韩淮楚俊目投向陈平:“我王?难道师弟你——?”陈平含笑点了点头。

“史书上不是说陈平先从项羽,后从刘邦的么,怎会去栖身魏咎?”韩淮楚不由纳闷,遂问:“师弟怎会想到去为魏王效力?”

陈平壮声道:“我是魏人,今魏王即位,光复我大魏江山社稷,我不投效魏王又投效谁?”

韩淮楚心道,“看不出来这陈平还会说什么报效祖国之类的俏皮话,待他帮刘邦打魏咎的弟弟魏豹之时,再看他有何话说。”又问:“今魏王委你何职?”

陈平顿时变得吞吞吐吐,闪烁其辞道:“这个——魏王还未绶职于我。”

※※※

那日陈平见了魏咎张贴的招贤纳士榜文,满腔豪情去觐见魏王咎。

魏王咎满脸堆笑道:“原来是纵横家高弟。不知陈公子从尊师清溪隐叟处学得哪些本事?”陈平答道:“我从师傅处学得诡辩之术。”魏王咎又问:“公子可学得兵法,会带兵打仗?”陈平答道:“这个未曾学得。”

魏王咎笑脸立敛。原来在这乱世之中,他更热衷的是网罗能替他战场厮杀的将才,对于陈平这般文弱书生不甚感冒。魏王咎当即打了个哈哈,说道:“你与你师兄韩信同出一门,怎未学得他的本事?”言语中颇有轻视之色。

陈平对道:“我纵横门学分三派,各有所长。我门前辈精英苏秦张仪,徒凭诡辩之术,纵横捭阖,将天下诸侯玩弄于鼓掌之间,一人之力,胜过十万雄兵。逐鹿天下,何须战场决胜?”

魏王咎见陈平夸夸其谈,心想或许他有点本事,且试他一试。乃道:“公子徒说无益,有无真才实学,试试方知。你师兄韩信正在临济城外,你可能说得他来为寡人效命?”

陈平心道,“原来魏王还是更看中韩信这小子。只是这小子素来心志高远,哪是这么容易说动的。”

但魏王咎已给出了这个难题,他不接下岂非说明自己无能?

陈平眼珠一转,反给魏王咎出了个难题。他问道:“大王可是真心欲得我师兄相助?”魏王咎道:“这是当然。素闻韩信有经天纬地之才,寡人思慕他久矣。”陈平禀道:“若想我说动我师兄来投也不难,只须大王肯纡尊降贵,亲自去请以显诚心。陈某从旁便宜行事,必能事成。”

陈平原想以魏王之尊,必不会亲自去请。殊知魏王咎对韩信志在必得,满口答应。

于是陈平只好硬着头皮,随魏咎一起,轻车简出来到临济城外游说韩信。

此时韩淮楚直截了当有此一问,陈平又怎能说我的荣华富贵还要靠你这小子来成全,便不由吞吞吐吐。

他这一番鬼心思韩淮楚哪里知道。

※※※

陈平一使眼色,魏咎一指陈平身后医者,装作一副关心的样子:“闻得韩将军伤重,将军可否让这位冯太医来为你把把脉?”

“这两千年前的医者,还只会用望闻问切这等原始的手段,却不知小生已服下了集合现代医学的高科技结晶——复合抗生素。要他来为小生治伤,还不如小生自己运运先天真炁,保证效果好得多。”韩淮楚心想。

他又不便直言拒绝,便道:“韩某伤已无碍,多劳魏王挂心,不必了。”

这太医不过是魏王咎与陈平的一个道具,用来笼络人心。

陈平见韩淮楚拒绝,又引出话题,说道:“方今乱世,群雄并起,争霸天下,正是我纵横家弟子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听说各位师兄均已各投其主,为诸侯重用,师兄你为何还是浪迹江湖,未有任何建树?”

“小生今后的建树,我那几位师兄怕是想都不敢想。”韩淮楚心中窃笑,敷衍道:“我曾投张楚陈胜处,奈何时运不济,未有我施展抱负的机会。”

“有戏!”陈平心中一喜。

他便假惺惺叹息一声:“师兄乃我纵横家门中翘楚,竟埋没于草莽,岂不辜负了师兄一身文韬武略?”

韩淮楚的未来老板刘邦现在还未成气候,他还要埋没多年。韩淮楚不由苦笑一声,叹气道:“明主难寻,为之奈何!”

陈平干咳一声,扯了扯嗓子,朗声道:“明主就在眼前!我主魏王思贤若渴,正在张榜招贤纳士,师兄何不投效我魏王?”

韩淮楚这才明白,“魏咎今日亲自到此,原来是为了小生。这花花肠子的陈师弟,原来是魏咎的说客。”

他早知这大魏复国不过是昙花一现,怎肯胡乱答应,又不好明说,一时不知如何措辞。

魏咎见他无语,还以为他在端架子,作出一副殷殷的样子道:“寡人在万载谷见过韩将军一面之后,仰慕将军久矣。今我大魏初复,正需将军这般人才相助,将军岂有意乎?”

韩淮楚沉吟一阵,答道:“多谢大王美意。只是韩某重伤在身,不堪为大王战场驱驰。”

陈平笑道:“师兄此言差矣!战场决胜在于筹谋,我门前辈精英孙膑,以残疾之身照样能运筹帷幄,克敌制胜。何况你这伤总有好的一天,我王又不是想让你明日就上马征战沙场。”

“你这小子,自己上了一条永远靠不了岸的贼船,还想拖我下水。”韩淮楚似笑非笑地望着那眉飞色舞的陈平。

他转顾魏咎,问道:“方今乱世,群雄并起,不知大王有何图略?”

魏咎以为他心中有所活动,呵呵一笑,示意陈平作答。

陈平精神一振,高声道:“我大魏地处中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战国之初武侯在位之时,便称雄诸侯。我王欲重振武侯雄风,欲委师兄督军一支,征南逐北,为大魏开疆拓土,并吞诸侯,成就霸业。”

韩淮楚心中讶然,“魏咎其志不小!刚刚复国,便想去吞并人家的地盘。”便问道:“不知大王为何要开疆拓土,并吞诸侯?”

还是那陈平代他答道:“我大魏虽地处中原,资源丰富,却无山川地利可恃,四面强敌环伺,虎视眈眈。若不图谋发展,便如逆水行舟,早晚为他人所灭。”

魏咎对陈平的回答似乎颇为赞许,频频点头。

韩淮楚冷笑一声:“大王可知现今魏国燃眉之大患?”

魏咎茫然道:“大患?我魏国有何大患?”

韩淮楚高声道:“魏国之大患,不在诸侯,而在暴秦。章邯大军,才是魏国最应提防之敌。若不早作筹谋,亡国之期不远也。”

陈平大笑道:“师兄过虑了!那秦军离我大魏甚远,中间有张楚大军相隔。想要打到我魏国,必先过张楚这一关。陈王有数十万大军,岂是这么容易便击败的?待到秦人与张楚军决战分出胜负之时,一方纵然得胜,也必元气大伤,安能与我大魏再战?说不定那时正是我大魏扬鞭中原的好机会呢。”

这话简直说到魏咎心坎里去了,听得他眉开眼笑,只差击掌叫好了。

韩淮楚心中只是叹息,“这帮诸侯,只知互相倾轧,不思共同抗秦,又回到战国时的亡国老路了。小生何必多费口舌,庸人自扰。”

他便道:“刻下韩某欲为师门重建道场,一时无暇分身,请大王见谅。”

魏咎却道:“为师门重建之事,何劳韩将军费心。只须将军答应出山,寡人自会派人办妥此事。”

“这魏咎心倒挺诚恳的,竟肯破费重修道场,看来小生在他眼中身价,远超过修道场的花销。只是此事怎样推掉才好呢?”韩淮楚心想。

韩淮楚心生一念,说道:“魏国军权,尽在周丞相手中。韩某虽有心为大王效命,奈何与丞相有隙,恐难相处。不知大王今日到此,丞相可曾知晓?”

魏咎闻言一愣。原来他听了陈平的一番计划,便兴冲冲出城来相请韩信,却未对臣下谈及,那周市并不知情。便道:“这个——丞相不知。”

韩淮楚笑道:“大王欲委韩某军机重任,总揽军政的丞相却不知道,这个有点太草率了吧。”

魏咎点头道:“韩将军考虑甚周,待寡人回宫与丞相商议,再作论处。”

于是魏咎便告辞,带了陈平,摆架回城。

韩淮楚待他们离去,突然一叹:“魏国大祸临头,尚不自知,可悲!”

张良问道:“你怎知魏国将有大祸?”韩淮楚淡淡一笑,说道:“以他国为屏,却不未雨绸缪,早作防御,祸不旋踵矣。张楚兵溃败之日,便是魏国亡国之时。”

张良纳闷道:“张楚有数十万大军,怎这般容易溃败?”韩淮楚仰望屋外,悠悠说道:“这当口,恐怕陈胜引以为‘王子成父’的老帅周文,已战败身亡。”

第二十五章 狙杀刘邦第一章 挂印封金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灭第四十四章 决战京索第四十章 有情有义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二十八章 应弦而倒第四章 陈平献策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岭第三十四章 请出高人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九章 干吏赵高第三章 三晋盟主第三十五章 卖国密谋第六章 一饭千金第二十章 四维绝户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四十一章 泣而无泪第五十七章 连环重击第三十九章 刑马立约第四十八章 大汉立国第三十九章 刑马立约第四十八章 谋定而动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三十九章 疯疯癫癫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三十一章 学万人敌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三十一章 轻描淡写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五十三章 下一个套第四十八章 大汉立国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二十章 易储风波第四十八章 大汉立国第三十四章 将军归来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十章 枯井无波第五十二章 决战未央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十二章 三代齐王第四十一章 阴陵迷路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六十一章 齐楚烽火第三十五章 云霄脱困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二章 又生一计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别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六章 张耳逃生第六十五章 鸿门开宴第五章 韩信葬母第七章 刎颈之交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类第二章 相遇韩信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五十四章 贪赃枉法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三十九章 终极决战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十七章 大错特错第十一章 心脏跳舞第二十六章 胜利会师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二十章 绝壁寻踪第四十八章 智取陈仓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十一章 征战之音第二十三章 老实交代第十八章 异姓兄弟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三章 三晋盟主第五章 待字吕雉第三十六章 千里传信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五十三章 拯救万民第十章 隐隐生痛第二十五章 年少轻狂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状第三十五章 穿人无后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
第二十五章 狙杀刘邦第一章 挂印封金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灭第四十四章 决战京索第四十章 有情有义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二十八章 应弦而倒第四章 陈平献策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岭第三十四章 请出高人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二十九章 干吏赵高第三章 三晋盟主第三十五章 卖国密谋第六章 一饭千金第二十章 四维绝户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四十一章 泣而无泪第五十七章 连环重击第三十九章 刑马立约第四十八章 大汉立国第三十九章 刑马立约第四十八章 谋定而动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三十九章 疯疯癫癫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三十一章 学万人敌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三十一章 轻描淡写第四章 前车之鉴第五十三章 下一个套第四十八章 大汉立国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二十章 易储风波第四十八章 大汉立国第三十四章 将军归来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十章 枯井无波第五十二章 决战未央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十二章 三代齐王第四十一章 阴陵迷路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六十一章 齐楚烽火第三十五章 云霄脱困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二章 又生一计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别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六章 张耳逃生第六十五章 鸿门开宴第五章 韩信葬母第七章 刎颈之交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类第二章 相遇韩信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五十四章 贪赃枉法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三十九章 终极决战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十七章 大错特错第十一章 心脏跳舞第二十六章 胜利会师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二十章 绝壁寻踪第四十八章 智取陈仓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十一章 征战之音第二十三章 老实交代第十八章 异姓兄弟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三章 三晋盟主第五章 待字吕雉第三十六章 千里传信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二十八章 把臂同行第五十三章 拯救万民第十章 隐隐生痛第二十五章 年少轻狂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二十八章 力拼英布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状第三十五章 穿人无后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