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无米之炊

“呜——”“呜——”号角长鸣,将韩淮楚的思绪打断。

虞芷雅惊道:“这是什么声音?好像是从邯郸城方向传来。”

韩淮楚听了一阵,说道:“这好像是邯郸城发出的警报声,难道那边有战事?”虞芷雅道:“若有战事,一定是同燕军作战。难道燕军已经攻城?”

于是二人向邯郸行去。遇到路人询问,得知邯郸民心大乱,李良已弃城而去,燕军正兵临城下。

虞芷雅忧道:“如此一来,这赵国上郡邯郸岂不是要让与燕人了。那赵歇想入主邯郸,恐怕又要失望了。”

韩淮楚眼望邯郸,沉思一阵,说道:“也不尽然。若能让燕军离去,将此城献与赵歇,岂不是大功一件。”

虞芷雅诧异地望了他一眼,说道:“韩公子莫非异想天开。李良部属尽已离开,邯郸城守备空虚,城中无主,民心大乱,燕军挟势而来,如何抵挡?”

韩淮楚呵呵一笑,说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这邯郸城无主,咱们就去作主。”

虞芷雅更是惊讶,说道:“咱们在此无根无基,赵人都不认识我们,如何去做邯郸之主?”韩淮楚却道:“咱们是无根无基,赵歇在此可是根基深得很。”

原来在韩淮楚知道的历史中,好像是赵歇入主做了赵王,要不然哪来巨鹿之战。虽然他对这一段历史不甚清楚,可知道至少这邯郸不会被燕军所占。

韩淮楚越想越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便将自己的计划说出:“赵人久思故主,咱们便假托是奉赵歇之命,来协助城中军马守城,定会得到城中军民的欢迎。”

虞芷雅清眸中闪过一丝异彩,心中暗赞,“这真是一个好主意,个郎竟想得出来。”

她又犹豫道:“空口无凭,城中之人怎会相信我们是赵歇所派?”韩淮楚呵呵一笑,说道:“当今乱世,真真假假哪里辨得清楚。那陈胜起事之时,也借用了公子扶苏之名。更有多少强豪,借用了陈胜之名,又有谁真去查了?现在城中就盼有个替他们拿主意守住城池之人,谁还会管我们所说是真是假。何况我们本欲投效赵歇,所说也不尽是假。”

虞芷雅又道:“那燕军有五万雄师,来势正盛,城中守军不足五千,公子可有把握守住此城?”

韩淮楚朗声一笑:“有墨家钜子布防守战之具,又有纵横家高弟韩信在此,想守住区区一个邯郸城,有何难哉。”

虞芷雅闻言嗔道:“仗还没打,自吹自擂。你要守城,怎把我也牵扯进来了?”韩淮楚哈哈一笑,说道:“有精通造械的钜子在此,不用岂不是埋没了你的才华。”

虞芷雅嫣然一笑,柔情千种,风情万斛。能在个郎面前展露师门所学,实是平生莫大的欣慰。

韩淮楚望着那嫣然一笑,浅颊含娇,清波流转,风韵天成,似乎痴了。

能在心中佳人面前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用捷报来博得她那摄魂荡魄的一笑,虽有刀山火海,又有何惧?

※※※

邯郸郡守府中,议事大厅内,人头攒动。邯郸城品轶高一点的文武官员济济一堂,乌压压坐了一大片。

燕军大兵压境,眼看破城在即,大臣们各怀心事,心中沉重不已。

韩淮楚与虞芷雅被城楼坠下的两只吊篮吊上城,由小兵带引,一径来到这郡守府中。

看座毕,那面容老成的上大夫程及也不废话,便直奔主题,问道:“韩将军可是奉公子歇之命而来?”

韩淮楚心道,“问到点子上了。”提了提气,高声道:“我主公虽身在河东,却无时不想念大家,思盼重返故土,光复我大赵江山社稷。知道邯郸内乱,正率十万铁骑星夜驰援,不日便会赶到城下。只因燕人觊觎我赵国都城,恐这赵国上郡被外姓之人得了去,特派信使令吾就地便宜行事,保住邯郸。”

只见一浓须宽额的将军站起身来,粗着嗓子问道:“听说韩将军原本为陈王效命,不知何时投效我赵国公子,吾辈怎不知道?”

韩淮楚潜入宫中打探消息时听过那声音,知道他便是打死右丞相邵骚的司马卬,乃笑道:“韩某经师兄李左车引荐,早已效命于公子歇麾下。前番便是因入城打探消息,身份暴露不慎被擒。”

果如韩淮楚所料,这帮人此时关心的不是他俩身份,而是能不能守住这邯郸城,便在这问题上没有再与他纠缠。

就有老态龙钟的太史冯简慢悠悠说道:“公子歇若能入主城中为王,故吾等之愿。然他军马在五百里之外,远水救不了近火。而燕师近在城郊,兵力十倍于吾。韩将军此来,可有把握守住城池?”

韩淮楚立起身,握紧拳语气坚决道:“诸位放心,韩某到此,定会确保此城不失。”

司马卬打个哈哈道:“说大话谁不会?可你知道此城有多少兵马?守备如何?”

韩淮楚拱手道:“此正是韩某欲想知道的。所谓知己知彼,请司马将军不吝赐告。”

司马卬清了清嗓子,说道:“武王在时,原有卫戍部队一万。后李良作乱,一番厮杀,死伤了不少。前日里与陈余军交战,又折损了不少。我手中军马到昨日时,只有不到七千人。听到燕军压境,离营逃亡的将卒不在少数,城中实剩不足五千人马,扣去那老弱病残之人,真正能挥戈作战的只有三千人左右。以三千对抗五万,这仗还怎么打?”

韩淮楚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想不到城中情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糟糕。

要说邯郸城高墙厚难以攻破,只是相对而言。战国史上,这邯郸被围共有两次。

一次便是由他纵横家两位前辈精英导演。公元前353年,魏国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邯郸,以举国兵力,尚且守不住魏军的进攻,结果邯郸破,赵国险些亡国。幸而孙膑用围魏救赵之计,于桂陵大败庞涓,邯郸又归了赵国。

另一次便是在杀人狂武安君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人之后。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将王龁挟势一路打到邯郸,赵国以举国之力坚守都城。而长平会战后,赵国固然是国力大衰,秦国也元气大伤,攻邯郸不下。后信陵君窃符救赵,大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这两次邯郸城守军比起今日,何止十倍。而第一次也没将城池守下来,第二次也岌岌可危,只差一口气便要亡国。今日燕军有备而来,必带有攻城器械,又兵力鼎盛,士气如虹,如何能挡住燕军的猛烈进攻?

虽说自己是个穿人,早知道结果。但打战不是凭知道结果便可获胜,还是要靠将士们浴血拼命。这邯郸城几乎成为空城,自己纵有万般韬略,没兵没将,总不能作无米之炊吧。

韩淮楚沉思一阵,问道:“不知城中守战器械如何?”

司马卬道:“城中守战器械轻巧的俱被那李良带走,只剩一些笨拙之物。”

韩淮楚便问是何物,司马卬道答道:“吾军只有两部投石机,滚木礌石倒是不少,另外还有两只防鼠挡。”

韩淮楚熟读兵书,又在吴广军中历练一阵,熟悉诸般战械,这防鼠挡却未听说。便问:“何谓防鼠挡?”

只听虞芷雅扑哧一笑,说道:“这是我墨家新研制的守城战具,想不到传到这赵国来了。这防鼠挡实是一张大网,用天麻丝织成,极韧。网上挂满钩刺,均淬了毒,若敌军爬上城墙,兜头一罩,铺天盖地,管你有多高的武功,被那毒蛰中定会一名呜呼。我们将敌军比作老鼠,故以防鼠挡名之。”

虞芷雅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这等惨厉的杀伐屠戮之事,在她口中仿佛是说一个平淡的故事。只是这故事在这貌如天仙的美人口中道出,却令众人心中别有一番滋味。

席上一时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齐盯了过来。众大臣识得虞芷雅的不在少数,此时听她一席话,方忆起她除那小皇帝姬风的未来皇后之外,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统率天下数千名弟子的墨家钜子。

司马卬走了过来,神态极为恭敬,说道:“差点忘了,姑娘乃是墨家钜子。失敬,失敬。吾有一事不明,想向你请教,不知钜子姑娘可否指点一二?”

虞芷雅听他那声“钜子姑娘”叫得怪怪的,微微蹙眉道:“但吾所知,定会相告。不知司马将军有何疑惑?”

司马卬说道:“兵器库中藏有一巨型管状之物,无人知晓它的来历用途,不知钜子姑娘可知?”虞芷雅便问那管状之物的样貌。听司马卬说完,笑道:“此乃迫石炮,前端装石,后端装硫磺,以硫磺爆炸之力,逼出大炮,射程可至百丈之外。不知这城中府库可有硫磺一用?”

司马卬频频点头,神情谦虚得很。原来他初任邯郸郡守,这迫石炮军中竟无人能识。听人讲此乃始皇在位秦军攻灭赵国之时得来,熟悉这物用途的均已战死。后因体积庞大无法搬运,便留在了邯郸,藏于库中。

“原来这炮在秦朝便已出现!”韩淮楚在旁听了,十分惊讶。

他心想虽然这炮只能击出石块,较诸后世的火炮威力不可同日而语,但已算难得的了。

只听司马卬答道:“库中藏有硫磺,只为开采山石之用。听钜子姑娘一说,吾方明白原来有这个用场。”

韩淮楚又问兵器库中还有何物,司马卬的回答令他眼中一亮。

原来邯郸乃赵国都城,武臣即位赵王后准备的兵器战服均囤于邯郸库中。李良去时虽带走大批的军备,但仍留下不少。光战服一项,就有三万套之多,足可武装一支大军。想是李良带走无益,便一件也没拿。而那库中藏有的箭矢,更有十万来枝。至于各般兵器,应有尽有。只是那武臣略赵得来的秦军赖以扬威天下的强弩,俱为李良带走,一张也没剩下。

正值此时,忽有小兵拿一书信而来,云燕军又派出射手,射出一封书信,指名给将军韩信收看。

众人闻言,目光齐刷刷投向韩淮楚。

这当口,居然燕军会送一封信给韩信,怎不让人狐疑。

韩淮楚心道,“这燕军消息好生灵通!小生才进城不久,信就到了。”从小兵手中接过信一看,原来是师兄蒯通写来。

那信道:韩师弟别来无恙否?吾领精兵五万,讨罪罚逆,只为替武王报仇而来。自兴师以来,过往处无不望风而降。今大军陈于城下,邯郸弹指可克。师弟本非赵人,何妨作袖手旁观。待师兄吾兵进邯郸,与师弟再续兄弟之情,共谋一大醉。

那信虽写得客气,没有半句威胁的话,但字里行间,威胁之意跃然其上。

太史冯简缓缓问道:“韩将军,这信上写的什么,可否容老朽一观?”韩淮楚微微一笑,将那信递了过去。

冯简看毕,慢悠悠道:“你师兄说得不错,韩将军本非赵人,大可作袖手旁观,无须为我赵人卷入这场祸端。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韩淮楚哈哈一笑,朗声道:“韩某受吾主公所托,自当竭心尽力,与此城共存亡。不知座下诸君,又是何意?”

上大夫程及道:“若能守住此城,吾辈自当与将军并肩一战。只是敌我悬殊,韩将军真有把握可守住邯郸?”

韩淮楚却不答,面向司马卬,说道:“请借司马将军虎符一用。”

第三十章 彭城大战第十章 剑舞送君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四十二章 诱敌之计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八章 流水无情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四十章 鸿鹄高飞第五十六章 约法三章第三十七章 魔剑易主第十章 劳燕分飞第三十六章 万世基业第六章 一饭千金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别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六十三章 请动大驾第六章 张耳逃生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五十一章 周勃夺军第五章 子房归来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四十一章 泣而无泪第四十三章 喂以饱箭第四十一章 泣而无泪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五章 江湖规矩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十一章 辣女蒙尘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二十二章 将错就错第三章 叛徒雍齿第十八章 师门绝学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三章 满城尽屠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五十四章 反客为主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十六章 谁挽狂澜第三十五章 沧海横渡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十三章 陈平赠画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三十六章 隐武军团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四十三章 喂以饱箭第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八章 鹿死谁手第十八章 大战之前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贤第十五章 风筝之祖第二十七章 敲钟为号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四十九章 望尘莫及第二十六章 胜利会师第四章 化腐为奇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十章 背水结阵第十二章 追儿何在第六章 张耳逃生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一章 元帅升帐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十七章 捉襟见肘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灯第三十章 彭城大战第二十五章 年少轻狂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二章 劫后余生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灭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十八章 乌大娘子第二十章 自立为王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八章 圣剑掌门第四十五章 无间战士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十五章 指鹿为马
第三十章 彭城大战第十章 剑舞送君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四十二章 诱敌之计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八章 流水无情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四十章 鸿鹄高飞第五十六章 约法三章第三十七章 魔剑易主第十章 劳燕分飞第三十六章 万世基业第六章 一饭千金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别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六十三章 请动大驾第六章 张耳逃生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五十一章 周勃夺军第五章 子房归来第三十二章 呕心沥血第四十一章 泣而无泪第四十三章 喂以饱箭第四十一章 泣而无泪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五章 江湖规矩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十一章 辣女蒙尘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二十二章 将错就错第三章 叛徒雍齿第十八章 师门绝学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三章 满城尽屠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五十四章 反客为主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十六章 谁挽狂澜第三十五章 沧海横渡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十三章 陈平赠画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三十六章 隐武军团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四十三章 喂以饱箭第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八章 鹿死谁手第十八章 大战之前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贤第十五章 风筝之祖第二十七章 敲钟为号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四十九章 望尘莫及第二十六章 胜利会师第四章 化腐为奇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二十章 背水结阵第十二章 追儿何在第六章 张耳逃生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一章 元帅升帐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十七章 捉襟见肘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灯第三十章 彭城大战第二十五章 年少轻狂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二章 劫后余生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灭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十八章 乌大娘子第二十章 自立为王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八章 圣剑掌门第四十五章 无间战士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十五章 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