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战之前

一骑快马只从赵都襄国直奔井陉口。赵国广武君李左车一入营寨,急去中军大帐。

“陈余师弟,为何将军马从山道中撤走?如此一来,汉军岂不可以长驱而入?”李左车心急火燎地问大将军陈余。

“三师兄稍安勿躁,请听某慢慢道来。”陈余不慌不忙起身让座,问道:“三师兄不欲收复那被汉军占去的三郡么?”李左车被他一问,不由一愣:“撤兵与三郡有什么关系?”

陈余哈哈一笑,不无得意道:“某这是请君入瓮之计。那汉军主力堵在榆关,我军想发兵太原亦不可能。若是据山道之险守住关隘,至多只能叫汉军知难而退,却伤不了他元气。只有一战将汉军主力击溃,我军才可西出太行。河北之境,谁是我军敌手?至时摧朽拉枯收复三郡甚至兼并河东河内,也是唾手可得也。”

李左车猛将桌案一拍,斥道:“师弟你这简直是一厢情愿!那韩信涉西河,虏魏豹,擒夏说喋血阏与,狡计百出百战百胜,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汝安能保证一战溃其主力?若是战败,井陉关若失,我赵国危矣!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正是天赐我赵国山川之险,安能拱手让给敌军?请速遣将士还守山道,断无迟疑!”

以前师兄弟俩同佐赵歇,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大将军外加代王,可说是平起平坐。如今李左车自贬为上大夫,那陈余虽然辞了代王之位,但那大将军的印信还在他手中。一个上大夫见了一国的大将军,按礼应该以下官之礼参拜。而今那下官不仅不向上司参拜,还要拍桌子打椅。何况陈余的代王被褫夺,还是因这师兄的缘故。

“到底谁才是大将军啊?要你在这里指手画脚。”受李左车一顿夹头夹脑的叱喝,陈余顿时龟火也上来了。

那陈余冷笑道:“吾等兵法皆是师兄代师传授,师兄如此畏惧那韩信,岂不令天下英雄耻笑,枉费师傅他老人家一番教诲?”

韩信的本事是你教的,你居然会怕那小子?你这个三师兄是怎么当的?我纵横家怎会收了你这个弟子?陈余的这话可说得有点重。

李左车脸上也是罩不住,被陈余这话激得满脸通红,身躯直抖直抖,半晌就憋不出一句词来。

要问李左车怕不怕他那位韩师弟?怕,真有点怕。

在鬼谷道场一众学兵法的弟子中,李左车入门最早,按理说那鬼谷悬策应该把门中至宝《鬼谷子十四篇》传给他才对。可师傅偏心,硬是把这秘笈给了后入门的小师弟韩信。以至于那韩信后来居上,对那兵法的参悟远在各位师兄之上。不说师兄弟们的论战这小师弟每每都出发人深省之言,就看那韩信打的几场战,李左车心里清楚凭自己的本事是绝对演不出来。

看这架势这位陈余师弟硬是不信邪要与那韩师弟干上一场,自己再怎么劝说他也不会听。李左车呆立好久,悠悠吐出一句:“师弟既要退守土门,且听吾一言。那汉军粮草匮乏,大可不必与其硬斗。若汉军主力进入那山道,粮草必在其身后。只要借吾三万奇兵,翻山越岭从间道出这太行,劫掠其粮草辎重。师弟你深沟高垒,坚营勿与之战。十日之内,汉军必然断粮,那韩信的人头就可送到师弟座前。如不听师兄之言,师弟你必为韩信所败也!”

先头那句话陈余还听得入耳,最后一句却叫那陈余老大不是滋味。

“谁说某会被韩信所败?”那陈余怒着将那封“爱国楷模”刘喜献上的书信递给李左车。

趁着李左车在仔细推敲那封书信,陈余在一旁振声说道:“那韩信号称有数万大军,其实能战者只有万余。兵法有云十则围之,倍则战。汉军远从千里而来袭我,必兵劳师疲。我军数倍于敌,何惧之有?大可堂堂正正与之一战,何必将士鞍马劳顿去做那翻山越岭之举。”

李左车看了那信,果然沉默下去,不再多说。

耳中只听到那陈余说道:“此地有师弟在,不劳师兄费心。师兄且安坐襄国,听候某之捷报。”

李左车叹息一声,道声:“但愿如师弟之言。”说罢离营上马而去。

那李左车走后。陈余每日派人打探那汉军到底攻过来没有。一连五日下去,那山道丝毫不见动静。

“莫非韩师弟真的怕了,只想守住那榆关?我这请君入瓮之计岂不是落空?”

汉军不进山道,那陈余好像比要攻他赵国的韩淮楚都着急。

※※※

韩淮楚不是不攻那井陉关,而是准备工作还未到位。

那日他写下一封书信交给刘喜,心里就有点悬。“万一那刘喜真的把信送到汉军大营领赏,自己这一招“以利诱之”之计岂不是白费,还要倒贴一百金?

想那悬榜上自己的价码已经开到一千金,那刘喜必然揣测陈余不是小器之人。一封书信送到赵营与送到汉营同样可得赏金,他何必长途跋涉过那山道,还要冒那叛国的骂名?随便换一个人,只要他是赵国人,估计都会屁颠屁颠拿着那信去赵军大营邀功请赏。

结果真如韩淮楚所料,那信送到了陈余手中。那陈余见信中自己吐露的“情报”,果然就热血上脑,要将汉军引诱到土门关“全歼”。

韩淮楚待赵军退出井陉道,大摇大摆地闯过西郊村,回到了榆关汉军大营。

“大将军回来了!”刷地一下,辕门外围满了闻讯赶来的汉军将士,一个个欣喜若狂。

大将军一去十天不回,这里的人心里可是一个字——急。若是大将军有所不测,这精神支柱就没了,谁还有底气凭这点人马与赵军开战。估计士气都要降到谷底。

军师蒯通曾想派人去那井陉道打探,却见那道中比往日戒备森严得多,西郊村更是被赵军封锁。只好作罢。韩淮楚要是挂了,他的人生抱负又要受挫。此番见韩淮楚无恙归来,一张脸笑得合不拢嘴:

“韩师弟,可把你盼回来了,你这小子要再不回来,我就要提兵攻打井陉关救你出来。”

韩淮楚听得一笑,知道他只是说说而已,绝不会这般冒失。

昌文侯灌婴奇怪地问道:“前日里见那井陉道上往来都是赵军,今日这道上赵军怎会悉数撤走呢?大将军从井陉道而来,可知道内情?”

“内情就是小生的一封书信。”韩淮楚也不答,转头含笑问那蒯通:“军师,军马调度进行得如何?”

“按师弟吩咐,一万五千老卒与一万五千新兵均已到了这榆关。现在新兵每日操练,大家士气正旺,就等着大将军回来攻打井陉!”蒯通响亮地说道。

“大将军去查探地形,可知那井陉口到底能不能攻下?”众将一起问那个焦点问题。

韩淮楚头一昂,高声道:“攻!当然能攻!不拿下井陉攻取赵国,如何能对西楚形成合围之势!”

一旁那汉军将士闻言,个个精神大振,信心十足。

大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几乎成了汉军中的一个神话。他说能攻,没有人怀疑,井陉一定能够攻下。

汉军打赵军,绝对有心理优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军与赵军的几场交锋,保持了百分之百的胜率。

先说那个从赵军将领脱胎而来的殷王司马卬,韩淮楚只派了灌婴一支奇兵抄了他老家朝歌,手下十万大军就土崩瓦解。再说那个也是赵将的河南王申阳,那刘邦渡过黄河还未开打,申阳就竖起白旗投降。近日里汉军全歼赵军精锐夏说部队五万大军,平定太原,雁门,代郡三郡,一路凯歌。不知那赵军实力的都把赵军看成一支鱼腩部队,以为大将军令旗一指,那赵军也会如以前一般溃不成军。

※※※

汉军的士气高涨,可汉军与那赵军一样实力疲软,打仗不能靠士气,只能靠计谋。

这计谋属于军事机密,只能对参战的核心将领与那军师蒯通说。

还是一个巨大的沙盘,模拟了整个井陉战场。

“原来大将军要出一支奇兵抄赵军的老家!一正一奇,奇正相合。此计大妙也!”读过一点兵法书的半瓢子将领们发出由衷地赞叹。

那蒯通却不随声附和。沉思一阵,摇头道:“此计还有个问题。那赵军大营就算被夺,就算处于我军两面夹击,赵军也不会军心大乱。那陈余一定会兵分两路,一路抵挡我军从后追杀,一路不计代价拼死来夺回营寨。我军奇兵只有区区五千,如何抵挡得住赵军的疯狂进攻?”

韩淮楚闻言大汗。

原以为这计策按照史书上拷贝过来就能成功,谁知被蒯通一针见血指出要害。

战前任何考虑上的不周,都会导致那战场的失利。而汉军的本钱就那么一丁点,哪里容得了一点小小的失利?

如果被赵军夺回营寨杀尽那五千奇兵,再转过身来对付背靠绵蔓水无路可退的汉军,那真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二千奇兵拔下那赵军的旗帜,把汉军的红旗在寨子里一插,赵军都不知道怎么打仗了?当那二十万赵军都是弱智啊!”

小瞧战场上的对手,只能是被对手踩在脚下,狠狠地踩死。

“如何去完善这个计划?”巨大的沙盘前,韩淮楚在众人的目光中,苦苦地思索。

这次被蒯通先想出来了。只因这个计划太过残忍,韩淮楚不会朝这个方向想。

这一计刘邦就曾用过,用一个酷似张耳的人,割下人头来糊弄陈余!

只听那蒯通冷酷地说道:“找一个与赵王歇容貌相似之人,割下他的人头悬在赵军辕门上,谎称已攻下襄国。那赵军见主上被杀,必然军心大乱。这一战之胜我军就唾手可得。”

老大都被人家做掉了,还去与人家拼什么命?古时候打仗大多都是这样,君王被擒被杀,战争立马结束。(当然有少数例外。)

那赵军见了这颗“大王”的人头,会不会相信呢?不要全部相信,只要有一半相信,就已经足够。要知道那个时候,赵军与汉军恐怕已血拼了可能超过一日一夜,早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后面有汉军骑兵凶猛地追杀,前面是汉军抄了老家,已经快到崩溃的边缘。一半人军心大乱,就是彻底的崩盘。那蒯通出的计谋实在毒辣之至!

但那赵歇年纪已接近六旬,风烛残年一个,要想找与他容貌相似者汉军队伍里是找不到,只有到民间去找。就算找到,韩淮楚又怎会忍心对一个无辜的老人下此毒手?

韩淮楚听了蒯通支的高招,立马说道:“那割下头颅者何其无辜,此计绝不可行!”

蒯通冷笑一声,讥讽道:“成大事者当不择手段。水淹颍川,水淹废丘,死在尔手中的无辜百姓早已不计其数,难道师弟今日会生怜悯之心,也要效一次妇人之仁?”

“军师说得不错,死一个平头百姓,却能溃敌,大将军切不可慈悲心肠。”众将异口同声一起劝道。

韩淮楚闻言,颓然坐下,发呆了一阵,说道:“且去死囚中看看,有没有与赵王酷似之人。”

死囚都是些什么人?杀人放火,拦路抢劫,再就是公然叛乱的赵国人。一个老头还能有这份担当?说得韩淮楚自己都不相信。

※※※

接下来的事就是操演那韩淮楚自创的偃月大阵。

这个偃月大阵的布置十分奇怪,以老卒布在前列,而新兵皆在阵后。主将坠在阵尾,骑兵在他周围,身后全无防备。与以往汉军接触过的战阵主将身后均有重重翼护大不相同。且阵型极不对称。

这一次小利豨得到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当韩淮楚第一天上午带着全军练一遍这偃月大阵之后,下午便由他代大将军指挥操练。

将士们都觉得奇怪,不知这怪阵派何用场。问韩淮楚不好问,便问那代韩淮楚操演阵法的小利豨,小利豨笑道:“大将军练这阵法必有深意,何必多问。”

操练之余,到了晚饭之后,韩淮楚便发动全军到营外割草根,撮绳子,结那网兜套在马腹上准备起吊战马。

要插到赵军大营的汉军红旗当然要多造,而且要大造特造。到时候插他个铺天盖地,叫那赵兵一看就心里发慌。

这一厢军中找来的木匠与工兵正干得热火朝天。

动滑轮这词大家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听到,看了韩淮楚绘出的图样,都觉得新鲜。却又不知如何下叉。韩淮楚少不得亲自操起那木工家当,带着那些木匠做出一个样品作为示范。

因山道狭窄车辆难行,韩淮楚下令要造出瘦身型车辆两百辆。这瘦身的意思就是两个轮子的间距由秦朝的标准六尺改为四尺。而拉战车的牲口都是现成的,只须改动后面的车身便是。体积小了一号,重量也减轻不少,更利车辆通行于那起伏崎岖的山道。

这一日,韩淮楚从营中巡视一番,回到他那中军大帐内,发现案上多出了一口锦盒。

“这是什么?”韩淮楚纳闷地问那帐前守卫。

守卫答道:“这是军师送来,说大将军打开便知。”

韩淮楚用那缠抖的手捧起锦盒,脸上现出苦涩的表情,呆呆地发愣了良久,又将那锦盒放下。

一切均已准备就绪。若不能攻下井陉荡平赵国,早日结束这人命如草芥的动乱时代,如何能对得起那一个个含冤死去的无辜百姓?

“传本帅军令,明日进军!”韩淮楚断然下令。

第五十章 大雁北归第二十章 易储风波第四十二章 九斗突围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三十八章 闭门三推第四十二章 诱敌之计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灭第十八章 推陈出新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二十七章 心魔骤起第一章 风云突起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三十章 修武夺军第七章 如鱼得水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异第二十章 绝壁寻踪第二十二章 时空明轮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观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二十七章 以身饲蛇第六十一章 齐楚烽火第四十六章 万念俱焚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岭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十一章 截江弑君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六章 争分夺秒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一章 学万人敌第十五章 风筝之祖第四十八章 谋定而动第六十章 大风起兮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六十三章 请动大驾第六章 不争之争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镜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五章 陷身贼窝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镜第三十二章 劫后余生第四十七章 将军站稳第二十章 斩首行动第四章 焚天大阵第三十章 甩手掌柜第五章 一场闹剧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十九章 不解之术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二十三章 战友对决第八章 初夜缠绵第二十七章 分头并进第五十七章 连环重击第十章 海市蜃楼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三十四章 瘦猴项布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二十九章 神斧斩蛇第十四章 悲从中来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八章 韩信布阵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十五章 小吏连敖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十三章 包罗万象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四十四章 决战京索第一章 风云突起第三章 叛徒雍齿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四章 墨侠援军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二十章 背水结阵第二十七章 跨夫韩信
第五十章 大雁北归第二十章 易储风波第四十二章 九斗突围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三十八章 闭门三推第四十二章 诱敌之计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灭第十八章 推陈出新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二十七章 心魔骤起第一章 风云突起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三十章 修武夺军第七章 如鱼得水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异第二十章 绝壁寻踪第二十二章 时空明轮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观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二十七章 以身饲蛇第六十一章 齐楚烽火第四十六章 万念俱焚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岭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十一章 截江弑君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六章 争分夺秒第九章 窃令盗关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章 佳人请君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三十一章 学万人敌第十五章 风筝之祖第四十八章 谋定而动第六十章 大风起兮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六十三章 请动大驾第六章 不争之争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镜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五章 陷身贼窝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镜第三十二章 劫后余生第四十七章 将军站稳第二十章 斩首行动第四章 焚天大阵第三十章 甩手掌柜第五章 一场闹剧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十九章 不解之术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二十三章 战友对决第八章 初夜缠绵第二十七章 分头并进第五十七章 连环重击第十章 海市蜃楼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三十四章 瘦猴项布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二十九章 神斧斩蛇第十四章 悲从中来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八章 韩信布阵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十五章 小吏连敖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十三章 包罗万象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四十四章 决战京索第一章 风云突起第三章 叛徒雍齿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四章 墨侠援军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二十章 背水结阵第二十七章 跨夫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