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

菜市口人山人海。几百名死囚背插草标,身着白色囚衣跪在地上。监斩官喝一声“斩!”刽子手含酒喷刀,白光飞舞人头落地……

“呀!”的大叫一声,韩淮楚从恶梦中醒来,只觉冷汗飕飕,背脊全部湿透。

这并不是恶梦,而是将要变成的现实。参与到韩信叛乱中的黄河帮弟兄,连同他们的妻儿都将被朝廷正法,而韩淮楚至今还打探不出他们藏身何地。

这些日子里,韩淮楚连去老母殿烧香的心情也没有,就在那淮阴侯府所在的霸城门大街临街盘下一间屋子,每日除了吃饭睡觉练功,就是隔着窗户看那侯府出入的人物,竖着耳朵听那府中的动静。

那屋子居高临下,有什么人从淮阴侯府出入看得是一清二楚。胎息大法施展之下,方圆十里之内的风吹草动都难逃韩淮楚的耳底。但是一个月下来,韩淮楚依然一无所获。

韩信病了,而且病得不轻。从听到的动静,韩淮楚知道韩信卧病在床,每日饮食都由下人送来。连那个小妾“玲儿”都不得陪寝。

司马懿收拾曹爽之前,也是病了。那韩信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就在陈豨赴任之后病倒,岂非巧合?韩淮楚知道那韩信是在装病,等的就是实施他不可告人的阴谋。

明知道韩信会有阴谋,韩淮楚却查不出端倪。那感觉就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随时会落将下来一般。

※※※

吃过了早餐,就听到鸣锣开道,有禁卫军一路吆喝叫闲人回避。

红毯铺路,方天画戟成行,龙凤绣旗作队,这等仪仗是天子专有。

“真是奇事了,那韩信自从被贬为淮阴侯以来,刘邦一直对他不闻不问,今日个怎会来到这淮阴侯府?”韩淮楚料到必与那陈豨有关。

六匹马拉的龙辇从韩淮楚眼下经过,就见侍卫将那侯府门前围得水泄不通。那刘邦下了龙辇,在两名黄门搀扶下跨进了侯府大门。

“刘邦老了。”韩淮楚看着刘邦那略显蹒跚的背影,做出如此评价。

以前刘邦在军中走路是风风火火雄赳赳气昂昂,今日见到刘邦竟然走路都打哆嗦。真是岁月无情,任谁都逃不过一个老字。

就听那府内一阵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刘邦面前跪倒一排。

“朕御驾亲来,淮阴侯为何不来迎驾?”只听刘邦怒问道。

一女子声音答道:“启禀陛下,我夫君上月病倒不能起床,故让罪臣之妻临合宅上下前来迎接陛下。”

那女子便是安若素。

“淮阴侯这病真是蹊跷。朕倒要看看他是真病还是假病。”那刘邦一边说,一边向内走进。

“罪臣韩信重病在身,请恕不能迎接陛下。”就听见一间屋里那韩信诚惶诚恐地说道。

“韩爱卿既然病重,就不要起来。朕好生奇怪,你身具绝世武功内力深厚,怎会被病魔击倒?”刘邦大刺刺问道。

“罪臣这是欲速而不达练功走火,经脉不通,心慌气短,胸闷如胀。估计是一时好不了的。”韩信回答道。

“练功走火?你这走火得可真是时候。那陈豨造反要夺朕的江山,你却病倒在这里。”刘邦冷笑道。

“陈豨果然反了!”韩淮楚心中一震。

“罪臣没有听错么?那陈豨受陛下重托镇守河北,怎会造反?”韩信故作惊讶问道。

“陈豨自立为代王,外接那反贼韩王,内通王黄曼丘臣,如今已攻陷常山十五座城池,兵锋直逼襄国。”刘邦很平静地说道。

“呀!那不是河北已半数在叛军手中。河北军马皆在陈豨之手,如何与叛军相抗?”韩信装模作样问道。

“已有曹参领三万齐军急渡黄河去救援襄国,一时无妨。哼!陈豨跳梁小丑一个,能有多大本事。只要朝廷大军一到,必束手就擒。只可怜天下百姓,又要受刀兵之苦。”刘邦提起那陈豨,语气中充满不屑。

十八元功功臣榜陈豨排不上号,刘邦瞧不起陈豨由来已久。

“今朝廷军马皆已派驻太原雁门,朝廷何来大军去讨伐叛逆?”韩信又问。

“天下诸侯手中各有兵马,朕将羽檄征求天下诸侯的援军。若是诸侯聚齐,足以剿灭反贼。”刘邦很自信地说道。

“刘邦这次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又要打诸侯联军这张牌。”韩淮楚想到。

南方的诸侯,受朝廷“蓄兵不得超过三万”的限制,治兵不敢超过三万。(那衡山王吴芮防备南越除外。)若是真像刘邦设想的那样,齐王楚王荆王燕王梁王淮南王衡山王各出三万兵马,就是二十一万军马,再加上朝廷的军马,一支三十万大军就能拉扯出来。

只是那刘邦一而再,再而三打压异姓诸侯,那些异姓诸侯早已寒了心,还有谁会听他刘邦的话乖乖为他效命?

当然直接说不去是不行的,但是装病总可以吧。

就听韩信颤声赞道:“陛下英明。不知军马聚齐之后,以何人为帅?”

论起在诸侯王中的威望,除了刘邦就是这个韩信,那是韩淮楚为他立下的威望。刘邦自家如果不做那联军总司令,理所当然该他韩信做那总司令。韩淮楚相信只要刘邦一说以他为帅,那韩信立马就会病好。

但刘邦的回答很快就打消了韩信心中那点奢望。刘邦对韩信的忌惮,比那已经有造反事实的陈豨还要重,启用谁也不会启用你。

“将以太子为帅。太子身为一国储君,也该在战场历练历练了。本想让爱卿在前线为太子出谋划策,但爱卿如此病重,只好作罢。”刘邦淡淡地说道。

韩信哦了一声,好生失望。韩淮楚却听得糊里糊涂。

历史记载,韩信就是趁着刘邦去征讨陈豨这才在京中阴谋造反,那联军总司令怎变成了太子刘盈?一个毛还未长齐的嫩小子,如何能镇住那些吃的盐比他吃的饭还要多的老革命?

只听那刘邦突然问道:“朕听说陈豨在赴任之前,曾来你府中造访。不知爱卿与他说些什么?”

韩信哈哈一笑:“陈豨赴任之前,造访的不会只为臣一个。陛下难道怀疑为臣与那反贼勾结么?”

刘邦打个哈哈道:“说哪里话。爱卿对朕的忠心,朕最清楚。朕只是想从他言语之中,揣度一下他造反的原由。”

“陈豨来时,只向为臣讨教了一下防御匈奴骑兵的步战战法,别无其他。”韩信回答道。

※※※

天子传檄征调各路诸侯共灭反贼陈豨,就有两位诸侯敢抗命不来。

一位抗命的就是那梁王彭越,答复是:重病中恕不奉陪!另一位是那淮南王英布,答复是:刚刚做爹请勿打扰!

谁都不是傻子。看着韩信,臧荼,张敖先后的下场,那刘邦立的自家兄弟儿子,刘邦对异姓诸侯王的态度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也就这两位敢带头抗旨不遵,其他刘姓诸侯还有那燕王卢绾是刘邦所立,当然会来紧跟中央。那衡山王吴芮兵马众多,出个三万也只是小事一桩,并不想与刘邦过不去。

刘邦得到这两位的答复差点就气晕过去。“韩信被贬诈称走火入魔那是心中有气,你彭越俺又没对你开刀,装什么病重?你英布得了一个儿子又是什么理由居然也不出兵?”

不来就再唤!刘邦第二次下旨给那彭越英布。

英布是勉勉强强地带兵来了,那彭越还是不来,只派相国栾布领军五千前来。

刘邦大怒,联想到当初彭越敢收留田横,恨不得立马就将他给办了。但强敌在河北,不是清算的时候。于是按下这口气,先解决陈豨再说。

更加令刘邦郁闷的还不是那彭越。自己想锻炼一下的接班人——太子刘盈,居然不想做这个联军总司令,非逼得他这个老寒腿的爹亲自出马不可。

刘盈为何不肯挂帅,理由很简单。已经是太子一国的储君,干吗要去上阵打打杀杀?打了胜仗回来至多还是做那个太子,打了败仗就成了皇帝老爹废掉自己的理由,搞不好还有牺牲在战场的可能。

是太子绝不要上战场,已变成中国历朝历代的金科玉律。

刘盈是自己没有胆量对刘邦说不,出面的还是老妈吕雉。

※※※

这一日,在石瓮谷,就有吕泽吕释之两兄弟前来向张良相谢。不是谢张良替他们吕家请来商山四皓四位活神仙,而是谢张良为吕雉出的办法。

那办法就是哭。戚美人会哭哭得刘邦心软,你吕雉为什么不哭?

“陛下,盈儿年幼,天下诸侯如何能服?太子统率那些枭雄,何异于以羊驱虎?更有可能欺太子孱弱,趁机作乱造反。陛下虽有腿疾,又不需要你上马杀敌。你英明神武,只需坐在战车上指挥指挥,那些反贼就是可以搞定嘀。若是太子吃了败仗,这大汉江山可就岌岌可危了。”

那老妻一哭,也能哭得刘邦心软,毕竟心是肉长的。最担心的还是那太子打个败仗回来,大汉江山就不可收拾。

刘邦于是决定御驾亲征。

于是那吕氏兄弟,又带了一株千年何首乌来答谢张良。

※※※

吕氏兄弟走后,张良拄着拐杖行到那瀑布之前。就见韩淮楚从石后闪身出来。

韩淮楚这次来探望张良早吕氏兄弟到来,为了回避故而藏身这里。

“信郎啊,你都听见了。皇上将要御驾亲征。”张良心情很好地说道。

“皇上出京,谁来监国?”韩淮楚却面有忧色问道。

“信郎问这事作甚?”张良不解道。

“以前皇上征战在外,均是萧何监国关中。不知这次是否一样?”韩淮楚问道。

“很难说,太子已经长成,再让萧丞相监国就名不正言不顺。二位吕侯并没有说谁来监国,小妹也不好妄加猜测。”

“东宫之中,有多少禁卫军守护?”韩淮楚再问。

从古到今,皇宫中只许有一个带把者——皇帝本人。太子身为未来的皇帝,不住在皇宫,而是住在皇宫的东面,也是一间宫殿,称为东宫。

张良疑惑地看了韩淮楚一眼,答道:“东宫只有太子家兵家将百名。信郎一味问这事,莫非怀疑韩信那贼子将对太子下手?”

韩淮楚沉重地点了点头:“若是皇上选太子监国,传国玉玺就在东宫。那贼子手下皆是亡命之徒,非太子家兵家将能敌。若他召集党羽对东宫突袭,就可挟持太子传下假诏,而皇上不在,朝中文武,无人能拿那贼子奈何。”

这一说,张良也慌了起来:“原说那贼子只有两百党羽能有多大作为,就没想到这层。若真是太子监国,太子被他擒在手中,将无人能制也。”

韩淮楚作了一揖,说道:“事关社稷安危,请良妹不辞辛苦下山走一遭,打听一下何人监国。”

“小妹自然识得轻重,自会让那贼子阴谋不能得逞。”张良螓首一点,慨然答允。

※※※

张良下山这么一打听,果然被韩淮楚猜中,这次刘邦选的是太子监国,丞相萧何辅佐太子治理国事。

她便向那吕雉说,太子殿下身系国之安危,只一百家兵家将保护他是否太少。建议皇上走后,东宫加派人手防御。

吕雉对张良的话是言听计从,于是奏请刘邦,从禁卫军调了一旅,也就是五百名士兵来保护太子,并命郎中骑将季布负责东宫防御。

五百禁卫军由那虎将季布率领,昼夜保护之下,太子的安全已经万无一失。而那处心积虑阴谋造反的韩信,究竟会下一步棋?明知道自己有钟室之祸,为何还会从容步入长乐宫钟室大殿?历史迷案就将揭开,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追读本文。

第十七章 大法无边第三十五章 云霄脱困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三十章 甩手掌柜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六章 万念俱焚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六十一章 齐楚烽火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现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四章 唇舌退兵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五十二章 女将出马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三十七章 假诏合谋第二十一章 血战井陉第三十五章 沧海横渡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会第七章 烧断天路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七章 如鱼得水第二十七章 拜帅之争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十二章 秦营下书第二十一章 温柔陷阱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十五章 狙杀刘邦第十章 项军骄女第二十九章 飞燕掌门第三十九章 疯疯癫癫第四十二章 诱敌之计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镜第二十章 自立为王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六十二章 将军煲汤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二十四章 同门论智第二十五章 挡之披靡第十二章 肃然起敬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九章 望尘莫及第九章 血洗阏与第七章 先倨后恭第三十四章 将军归来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章 鸿鹄高飞第二十八章 应弦而倒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敌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国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九章 飞燕掌门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三十九章 终极决战第十八章 掌教师尊第七章 儒门高手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三十九章 刑马立约第三十六章 万世基业第十六章 君权为重第三十三章 金蚕偷盏第三十三章 金蚕偷盏第三十六章 伍君当盟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一章 风云突起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十五章 魔君逞凶第十五章 指鹿为马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八章 韩信布阵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举第二十一章 倒在枪口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十章 师弟作说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一章 天子之气第二十五章 年少轻狂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敌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四十三章 潍水之战
第十七章 大法无边第三十五章 云霄脱困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三十三章 怀王立约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三十章 甩手掌柜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四十六章 万念俱焚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六十一章 齐楚烽火第六章 非分之想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现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四章 唇舌退兵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五十二章 女将出马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三十七章 假诏合谋第二十一章 血战井陉第三十五章 沧海横渡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会第七章 烧断天路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七章 如鱼得水第二十七章 拜帅之争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十二章 秦营下书第二十一章 温柔陷阱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十五章 狙杀刘邦第十章 项军骄女第二十九章 飞燕掌门第三十九章 疯疯癫癫第四十二章 诱敌之计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镜第二十章 自立为王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六十二章 将军煲汤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二十四章 同门论智第二十五章 挡之披靡第十二章 肃然起敬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九章 望尘莫及第九章 血洗阏与第七章 先倨后恭第三十四章 将军归来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十章 鸿鹄高飞第二十八章 应弦而倒第三十三章 师兄出马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敌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国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九章 飞燕掌门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三十九章 终极决战第十八章 掌教师尊第七章 儒门高手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三十九章 刑马立约第三十六章 万世基业第十六章 君权为重第三十三章 金蚕偷盏第三十三章 金蚕偷盏第三十六章 伍君当盟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一章 风云突起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十五章 魔君逞凶第十五章 指鹿为马第九章 天要下雨第八章 韩信布阵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举第二十一章 倒在枪口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十章 师弟作说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一章 天子之气第二十五章 年少轻狂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敌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四十三章 潍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