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同门论智

那臧擒豹一箭未能射中韩淮楚,犹自不豫,当下拍马过来,高声道:“末将欲往!”

蒯通道声好,说道:“你领一千轻骑,入到城内查探一下,看看有没有埋伏。切记,若遇埋伏不可恋战,即刻退回。”

臧擒豹道声:“末将领命!”即率领一千骑兵,踏过吊桥,突入城内。

那臧擒豹手持一杆长枪,一马当先,刚入城中十米,突觉身躯一坠,跨下坐骑一个失足,连人带马陷了下去。刚想呼叫,只觉鼻尖一股秽臭传来,口鼻之内,顿时灌满了黄澄澄的粪水。

原来那城内挖了一个大坑,表面用竹竿撑起,铺上厚毡,填上黄土,洒上落叶,看似与寻常道路无异。那臧擒豹坐骑一踏之下,便中了机关。

而他身后的骑兵,却来不及收势,一个一个,接二连三地陷入那粪坑之中,瞬时嚎叫连天。那倒霉的臧擒豹,被自己人压着,身上不知被马蹄踹了几脚。若不是身体强壮,早已践踏致死。饶是如此,肋骨也断了几根。估计这半年之内,是不能复原了。

终于那后面骑兵看着不对,勒马收缰,稳了下来。将一个个沾满浑身粪水的先驱者打捞上来。

蒯通看似不对劲,急忙传令鸣金收兵。于是一个个浑身恶臭的倒霉者,狼狈不堪地退回阵中。

蒯通便问发生何事。那臧擒豹哼哼叽叽道:“末将一不小心,跌入了粪坑。”蒯通心中一凛,“果然城中布有机关!”

只听韩淮楚琴音一停,哈哈大笑道:“蒯师兄,刚才吾只是略施小计予以薄惩,好戏还在后头,要不要再派人来尝尝滋味?”

蒯通狐疑不定,未及作答。却有臧荼纵马前来,见儿子伤成这副模样,心下大怒,举着手中三尖牛头叉指向韩淮楚,高声喝道:“韩信,休得猖狂!看吾攻入城内,屠尽你这邯郸城一城百姓,为吾儿报仇。”

韩淮楚虽面上若无其事,冷汗却涔涔而下。那虞芷雅在他身旁看得真切,他那一袭青衫,背后已被汗浸湿了去。

原来韩淮楚顾忌燕军恼羞成怒,故意留了一手,未在坑内插上尖竹利刃这般凶器,要不然那臧擒豹身体穿透,哪还有命在。但那燕国大将军臧荼见爱子受伤,一怒之下,竟要屠城。

“若真是这样,小生岂不成令这邯郸城数十万百姓蒙难的罪魁祸首了?”

在这粪坑之后,还有两道埋伏,一道是箭雨阵,箭尖均用剧毒淬过,见血封喉。一道是炸雷阵,用那府库中存有的硫磺,可炸他个人仰马翻。

但燕军若强行攻城,这两道埋伏只能撑得一时。敌军有四万人马,前仆后继之下,还是难以抵挡。

韩淮楚心想,“难道那诸葛亮的空城计终归是杜撰出来的,用在这真实的战场便会不灵?”

他望了望远方,心中一阵焦虑,“司马卬的人马,怎还未被燕军耳哨发现?”

城楼之下,便有军医前来,用担架抬着那臧擒豹,回大营疗伤去了。

臧荼正要下令攻城,蒯通阻止道:“且慢!这城中设有埋伏,恐中了敌军奸计。”

臧荼仰头长笑:“军师,先头是你要攻城,这会儿又犹豫不决。如此反复多变,徒然让韩信那小子笑看了。”

臧擒龙亦帮腔道:“军师,你是不是太过小心?吾军有大军四万,何惧他些小埋伏。如此畏首畏尾,岂是大丈夫行事?末将不才,愿领一彪人马杀入城内,为吾弟报仇雪恨。”

蒯通心想,“臧荼虽事事听从自己,但他到底还是军中主帅。他既要攻城,也只有由他去了。”

正值此时,忽有一骑从远方驰来。马上之人高声呼道:“紧急军情!”沿途士兵,纷纷闪到一旁,让出一条道来。

韩淮楚一见那人,心中大喜,“看来司马卬他们去往巨鹿途中,已被燕军斥候探见。”

※※※

那巨鹿便是史上著名巨鹿之战所在之地,位于赵国都城邯郸的东北,四周千里平原,自古便有粮仓之美誉。与邯郸比邻相望,正处于通往邯郸的路上。

燕军兵指邯郸,这巨鹿自然是要攻克的。现下已为燕军拿下,有二千人驻守。

而燕军若想归国,必须通过巨鹿。若巨鹿有失,便断了燕军的归路,这数万燕兵便成了孤军,再也回不到故乡了。

韩淮楚令司马卬领着五千从城楼坠下的丁壮扮成的“大军”,从小路绕过燕营直奔巨鹿,一路上偃旗息鼓,却又故意弄出喧哗,惊得夜鸟一阵乱飞。

如此故露痕迹地乔装,被燕军斥候发觉,便把他们当做了一支偷袭巨鹿的大军。见这支大军人多势众,也不敢靠近细看,赶忙来向主帅禀告。

臧荼听了那斥候的述说,大惊道:“这巨鹿是万万丢不得的。军师,现下吾等该当如何?”

蒯通摇了摇脖子,得意道:“吾说不可攻城,汝等偏不相信。你看,这赵军若不是兵力充足,怎会有如此多的人马偷袭巨鹿。”

他顿了一顿,说道:“赶快下令,后队改为前队,返回大营。令臧擒熊率领一万人马速去巨鹿救援。吾军乃是大路直道,敌军走的是小路弯道,当可将其截住。”

臧擒熊道声:“末将遵命!”即领着一万人马,匆匆去与偷袭的“赵军”厮杀去了。

余下燕军,即掉转头,返回大营。

韩淮楚望着那燕军离去,如释重负,长吁一声,头一歪,伏案倒下。

这一夜,他劳心劳力四处布置,一刻也没合眼。眼看敌军终于中计,再也支撑不住,只想好好睡上一觉。

他彻夜未眠,那旷世美眉虞芷雅又何尝不是如此。她秀眸凝望了韩淮楚一眼,对周围军士说道:“扶韩将军入屋休息片刻。汝等按韩将军吩咐与吾图纸,加紧布置工事,修筑城防,以备敌军再次攻城。”

便有士兵架起浑身虚脱无力的韩淮楚,下城楼而去。

※※※

未时时分,燕军大营,中军帐内,臧荼将桌子拍得震天响,高声吼道:“军师,大王说你足智多谋,要我事事听你。可如今听了你的主意,却错失了攻城良机。这邯郸城如今已难攻取,你说说看,我们如何回去面见大王?”

原来那臧擒熊率一万燕军从大路直扑巨鹿救援,终于在巳时将那偷袭的赵国大军截住。

孰料那赵国一支五千人的“大军”却战也不战,一轰而逃,遁入山林向四下里逸去。

抓来几个俘虏审问,令臧擒熊大吃一惊。这些人压根就不是什么军人,而是邯郸城平民所扮。臧擒熊随即想到那进入邯郸城的两万人马也是平民所扮。一问之下,果然如此。

臧擒熊又惊又怒,“原来那邯郸城是一座空城,吾军中了韩信的奸计!”急忙派出飞骑,回返大营传讯。

待到臧荼得知真相,午时已过,已到未时。而此时又有派往邯郸作间的都尉栾布被韩信放了回来,云陈余已亲率轻骑进入城内。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赶往邯郸!

这一下,再想攻城已如登天。臧荼便将一腔怒气撒在蒯通身上,噼里啪啦好一顿责骂!

蒯通听着臧荼的责骂,无言以对,神情颓然,半晌做声不得。

“吾那小师弟果然高明,竟用如此计谋退去了我燕国的四万大军。看来吾之智,与他相比远远不如。

吾曾在燕王面前夸下海口,云要踏平邯郸,取得这赵国上郡纳入燕土。如今成了这副局面,还有何颜面回去面见韩广。

那地广人稀偏处一隅的燕地又怎能逞吾平生之志,完成自己图霸天下的夙愿?”

蒯通长长叹了口气,说道:“蒯某取邯郸不下,愧对大王,今去也。”话毕,转身向帐外行去。

那臧荼却也不拦,还讥讽道:“如此浪得虚名之辈,留之何益。”众将以鄙夷的目光望着蒯通,一路嗤声不断。

蒯通踉踉跄跄走出大帐,迈出燕营,消失在视野之中。

从此蒯通在长达五年的风云起伏,波澜壮阔的楚汉风云中,再也没有冒过泡。直到韩淮楚领军攻打赵国,齐国时,才再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

燕军营中一片沮丧,而赵都邯郸,却兴高采烈一片欢腾。

一队全身卸甲的赵国兵将,人数足有五千,正从南门鱼贯纵马驰入邯郸。虽风尘仆仆,却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原来陈余并未接到那军侯曹猛的报讯。他自个听说燕军犯境,图谋赵国都城,便带了轻骑前来救援。为了这赵国上郡不为他国得去,这批轻骑已赶路赶了两日一夜。为了加快速度,大将军陈余下令全体卸甲,抛去身上所有累赘之物。

是啊,那邯郸乃赵国之都,府库内各项兵器,战甲应有尽有。只要及时赶到,还怕没有这些物事么?

邯郸百姓,列成两行,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自己子弟兵的到来。

一杆大旗上,绣了“大将军陈”四个大字。一个彪形大汉,手提齐眉棍,跨着白龙马,行在队列之前。

韩淮楚迎面走了上去,拱手道:“陈师兄,自万载谷一别,别来无恙。”

那陈余一见韩淮楚,从马上跳了下来,欣喜道:“是韩师弟么?你怎会在这里?”

韩淮楚身旁那老态龙钟的太史冯简道:“若不是韩将军,这邯郸城险些不保。”陈余奇道:“这是什么回事?”便有邯郸城一帮文武大臣道:“韩将军施展空城之计,吓退了燕国四万大军。”

陈余纳闷道:“什么是空城之计,我怎从未听说?”韩淮楚微微一笑,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且请移驾郡守府,吾已备下酒菜,为师兄洗尘。待到席间,再与师兄细细述说。”

※※※

郡守府内,宴排两行。墨家钜子,军中骁将与朝中大臣均列席间,济济一堂。

陈余饶有兴趣地听完墨家钜子虞芷雅绘声绘色的讲述,抚掌大笑:“韩师弟,你这空城计是怎么想出来的,竟让我们二师兄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

韩淮楚哪里能说自己是从《三国演义》翻版的,遂支吾道:“吾见此城兵微将寡,难以保全,情急之下,临时想出这个计策。至今想起仍觉侥幸。”

陈余笑道:“情急之下,能想出对应之策,韩师弟果然不愧是我纵横门中的精英。我最佩服的不是三师兄李左车,而是你这小子,哈哈。他日见到主公公子歇,我必保荐你执掌举国兵马。”

旷世美眉虞芷雅一闻此话,芳心大悦,娇靥绽放如盛开的桃花。

韩淮楚闻到陈余提起李左车,便问:“三师兄的兵马现下可正在往邯郸途中?”陈余却摇了摇头,说道:“三师兄并未来邯郸,他率轻骑折路向北,日夜兼程,追赶那背信弃义的奸贼李良去了。”

韩淮楚眉头一皱,心想三师兄怎这么不知轻重,不来援救这赵都邯郸,而要急于去追赶那已经逃亡的李良?

陈余知他困惑,乃笑着解释道:“三师兄飞鸽传书,云李良部下俱是我赵国儿郎,不可让他们陷入秦地。那李良此去,携有大批辎重武备,不可落入秦人之手。至于这守卫邯郸嘛,嘿嘿,有我陈余足矣。”

韩淮楚心中暗赞,“三师兄果然高瞻远瞩。人还未进邯郸,便已作谋国之大事了。”

只听陈余得意扬扬道:“吾此番来,还备了一手奇计。如若得手,那胆敢犯我赵境的燕人,可要吃大苦头了。”

韩淮楚“哦”了一声,问道:“师兄莫非还有什么手段?”陈余大饮一口酒,卖了一下关子,才把那计道出:“吾已派虎将李齐去断燕军的后路,突袭他归去必经之路——巨鹿。韩师弟,你说我这计策如何?”

只听虞芷雅扑哧一笑,接言道:“韩公子早想出此计,又有何奇?若不是城中兵马匮乏,早就把巨鹿拿下了。”

陈余闻言一怔,面红过耳。心想韩信这小子果然比自己高明,这计他早已想出来了。若对手是他,那巨鹿定然有重兵把守。他日若战场相遇,定不是他敌手。

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五十四章 贪赃枉法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一章 风云突起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十九章 击其暮归第四十一章 元帅升帐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六十八章 伐谋伐交第二章 兵败如山第二十章 斩首行动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阵第四十四章 追斩龙且第三十六章 争分夺秒第十七章 捉襟见肘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十一章 辣女蒙尘第一章 风雨欲来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二章 劫后余生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三十九章 刑马立约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六章 按兵不动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三十八章 国士无双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四章 化腐为奇第五十章 袖里乾坤第十二章 登坛拜将第十九章 跨河而来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三十八章 对牛弹琴第十六章 密林挡道第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一章 狸猫批奏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八章 韩信布阵第十九章 击其暮归第五十章 情有独钟第四十六章 金风玉露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四章 身有隐疾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五十章 大雁北归第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二十一章 山巅斗法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贤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二章 内外夹攻第四十五章 二战章邯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三十六章 虽远必诛第十章 海市蜃楼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五章 挡住去路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二十九章 无边诱惑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十三章 波罗花香第二十章 自立为王第二十一章 血战井陉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八章 长途奔袭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三章 车马绝道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二十二章 天赐神斧第十章 爱莫能助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五十四章 破泣为笑第三十一章 同门斗法第七章 烧断天路第七章 张良救主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惊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二十五章 挡之披靡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四章 大喜之日
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五十四章 贪赃枉法第三十一章 鸿沟划界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一章 风云突起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五章 水涌献弓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十九章 击其暮归第四十一章 元帅升帐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六十八章 伐谋伐交第二章 兵败如山第二十章 斩首行动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阵第四十四章 追斩龙且第三十六章 争分夺秒第十七章 捉襟见肘第五十六章 剥茧抽丝第十一章 辣女蒙尘第一章 风雨欲来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二章 劫后余生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六章 霸王别姬第三十九章 刑马立约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六章 按兵不动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三十八章 国士无双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四章 化腐为奇第五十章 袖里乾坤第十二章 登坛拜将第十九章 跨河而来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三十八章 对牛弹琴第十六章 密林挡道第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一章 狸猫批奏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计第八章 韩信布阵第十九章 击其暮归第五十章 情有独钟第四十六章 金风玉露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四章 身有隐疾第五十四章 望夷之变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五十章 大雁北归第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二十一章 山巅斗法第三十七章 月下追贤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二章 内外夹攻第四十五章 二战章邯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三十六章 虽远必诛第十章 海市蜃楼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五章 挡住去路第十四章 商山四皓第二十九章 无边诱惑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十三章 波罗花香第二十章 自立为王第二十一章 血战井陉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八章 长途奔袭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三章 车马绝道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二十二章 天赐神斧第十章 爱莫能助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五十四章 破泣为笑第三十一章 同门斗法第七章 烧断天路第七章 张良救主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惊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二十五章 挡之披靡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四章 大喜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