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身有隐疾

原来并不指望韩信会答应去楚地为王,哪里知道这小子答应得如此爽快,刘邦有点喜出望外的感觉。

真是爽飞了!三十万大军就这么被搞定,最叫人忌惮的韩信就这么被自己连哄带骗答应去淮北。刘邦这一趟算是不虚此行,他老兄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他还是担心,这韩信还有一套文武班底。

刘邦能做到天子地位,就是有沛县那帮死命相随的班底。人才的重要,他最清楚不过。

韩信的这套班底可了不得,韩信就凭这套班底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积累起强大的实力掀翻了那不可一世的项羽。要是这套班底随他一股脑去了淮北,一样可以把他掀下马来。

刘邦脑子转得飞快,立即就有了新主意。

“韩爱卿徙往淮北,尔等群臣若是愿跟随故主,各自请便。余者恪守本职,在此等候新主到来。”刘邦在殿上高声宣布。

一石投下,立即激起千层浪。

大王改封为楚王,也会重建那楚国小朝廷。君择臣,臣择君,彼此都要擦亮眼睛。一个前途不甚光明的大王,是否值得跟随,任何人都要考虑考虑。要是不跟他去淮北,回家做个平头百姓放弃那点荣华富贵又特别可惜。何去何从?那大殿上众多臣子都在患得患失。

刘邦这么一宣布,立马将那些患得患失之人心中顾虑打消。

“原来天子还要册立一个新齐王!这太好了,既可以不必远离家乡,又可以保住荣华富贵。就不知天子要册立的新齐王是谁?”群臣都在窃想。

齐国四郡,滨临大海,物产丰富,这可是一块肥肉。刘邦不是对那封藩素不感冒,不趁这个机会把齐地收回,干嘛还要封个齐王?

原来那刘邦对封藩不感冒是限于对别人的,他是想封那曹寡妇生的自己的大儿子刘肥做齐王。树几个刘姓为王,也是抗衡那些异姓王之意。这时的刘邦儿子都还小,只有那刘肥即将成年。他便想到将齐地赐封给刘肥。

也是刘邦目光短浅,只想天下皆姓刘,那大汉江山就可永固。却不想到那刘姓诸王封地都成独立王国,姓刘的子孙也会造反,后来至汉景帝之时酿成七王之乱。此是题外话,扯过便罢。

※※※

大事议定,刘邦在齐王宫驻跸。少不得有盛宴接待天子,歌舞作兴。

“听说弟妹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朕还没有见过。怎未见弟妹入席?”入席时刘邦很奇怪地问道。

韩淮楚只淡淡说道:“臣妻身染重病,可能会传染他人,见陛下多有不便。”

“听说爱卿与弟妹关系不合,半年多未有同房。这就是爱卿的不对了。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合,有什么说不过去的。你看你成婚一年,还未生下一男半女。而朕已经有三子一女。”刘邦作出一副老大哥的形象,数落韩淮楚,指着身边坐着的一妃嫔得意道:“你看朕这位爱妃又怀了身孕。你就算夫妻不和,那传宗接代可是大事,可以再纳妃子嘛。”

“连我夫妻关系不和那刘邦都打听到了,看来他真是对我关心得很啊!”韩淮楚只得笑道:“陛下说的是。其实为臣夫妻关系好得很,陛下误会了。”

“关系好得很,为何不同房?”刘邦拿住道理,追问不舍。

这问题天底下也只有刘邦敢老着脸问。韩淮楚被他问得脸发烫,窘道:“这是为臣夫妻床帏之事,陛下何必打听太清。”

刘邦哈哈一笑,刚要算了。只听“扑哧”一声,却是那身边的妃嫔在抿嘴偷笑,身躯直是抖颤,欲止笑不能。

那妃嫔名叫赵姬,是刘邦纳的新欢。刘邦被她笑得莫名其妙,问道:“爱妃,你一个劲笑什么?”

赵姬看了看韩淮楚,想要对刘邦说什么,欲言又止。

“莫非韩信夫妻不和的内情,赵姬知道?”刘邦猜想。

※※※

就听堂下报曰:治粟内史娄敬在外候见。

今日接驾的都是朝中重臣,那娄敬只是陆翻手下一名属官,本来没资格见到天子。只是刘邦先头点了他名,韩淮楚故传他来见。

刘邦便道:“传他进来。”

娄敬小碎步进到刘邦案前,跪倒三呼万岁。

“尔就是那娄敬。听说尔创出收割车,大惠齐地。欲将尔带回洛阳,做个随驾郎中,尔意下如何?”刘邦问道。

那随驾郎中就是帝王的侍从官,职责有护卫,陪从,建议,差遣。随时可以得到帝王赏识,提拔重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支潜力股。娄敬在齐国虽是治粟内史,但小朝廷的官不能同中央朝廷相比,至少要降两等。刘邦封娄敬为随驾郎中,那是擢升了。

刘邦为什么对娄敬感兴趣?这里有一个原因,就是刘邦也出身农民。他骨子里是不喜欢那些儒士的,哪怕是在他鞍前马后立下无数功劳的陆贾。见了娄敬这位农民,格外亲切。

“能陪陛下左右,如何不愿。谢吾皇隆恩。”娄敬谢恩毕,刘邦赐座。娄敬却不落座,双手捧出一卷竹简,说道:“臣有一定国安邦之策,早想献与吾皇,未得其便。今日得见天子,请吾皇纳之。”

将娄敬收到身边刘邦也是一时兴趣,并不指望娄敬能给什么建议。一个农民能有什么定国安邦之策?刘邦很诧异地收下那奏疏,展卷一看。

“啪”的一声,刘邦气得将那竹简摔在地上,喝道:“大胆,居然敢将朕比那项羽。将这厮拿下!”

便有卫士上前将娄敬按住,拧起往门外就提。

“且慢治娄敬之罪。他奏疏上究竟写了什么。惹陛下如此生气?”韩淮楚急忙起身问道。

刘邦手一挥,示意卫士停住,气呼呼道:“韩爱卿你自己看吧。”

韩淮楚离座拾起那奏疏,念道:“关中地腴民富,且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守,可建万世基业。项羽弃关中而都彭城,天下皆笑其沐猴而冠也。今陛下舍关中而都洛阳,欲效项羽贻笑天下乎?”

“好大的胆子,怪不得刘邦会生气。那韩生就是因劝谏项羽建都关中而遭烹杀,你娄敬也想尝尝被煮成一锅汤的滋味?”韩淮楚心中说道。

“这没什么不对啊。娄敬明知韩生因劝谏项王而遭惨杀,依然上疏劝谏陛下,不惧个人生死,是为臣子的本分也。”韩淮楚说了一句,看那刘邦脸色缓和下来,继续念道:“洛阳虽处天下之中,然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骸荒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不绝。定都于此,利小弊大。项羽若定都关中,陛下虽有鸿鹄之志,亦难伸抱负也。请陛下熟虑之。”

韩淮楚再看一眼,那刘邦已经怒气全消。

项羽定都关中,刘邦到现在还是困死汉中。娄敬这奏疏实话实说,写得一点也不客气。要是换了别人,一定好面子勃然大怒。可是刘邦的优点就是虚心接受意见。这次娄敬冒死进谏,却对了他老兄的胃口。

“险些误杀贤才也!卫士快快松手,娄先生请饮朕一盅酒压惊。”刘邦亲自下座斟酒。

那娄敬坦然饮尽一盅,韩淮楚却出了一身冷汗。

“这一关算是过了。伴君如伴虎,刘邦那皇帝做久了,就不会这般好说话。娄敬这放旷无忌的性格若不改,迟早要酿成杀生大祸。”

刘邦敬酒算是赔礼,可能还觉得歉意不够,待娄敬落座之后,又道:“娄先生这娄字念来好生绕口。干脆朕赐你姓刘,从此就叫刘敬,封奉春君,何如?”

被皇帝赐家姓,那是极上的荣耀,又被封爵。娄敬刚受一惊,接着就是一喜,忙不迭离座叩头谢恩。

于是君臣同欢。那刘邦得了刘敬谏言,回去后便停下洛阳后续宫殿工程,将财力物力转入关中。在前秦故都咸阳废墟南面建都,取名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

※※※

“韩爱卿啊,那田横逃到你齐国,就在那胶州湾中,你可曾派兵征缴?”酒宴中刘邦又问起一事。

那田横逃到胶州湾韩淮楚早就听说。人家可怜人一个,又没惹你犯你,干吗要跟他过不去?

“今海内初定,臣以为不宜轻动刀兵。况田氏与汉并无怨仇,田横也曾投靠梁王,也算陛下臣子。他居于海岛之中,只求一容身之地,何须加兵征缴?”韩淮楚说道。

“爱卿之言不妥。”刘邦摇头道:“普天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大汉立国,田横就该引众归附。却盘踞岛上,不服王法。田氏在齐国根深蒂固,有爱卿在此坐镇,不敢作乱。等爱卿去了淮北,必会纠结党羽谋反也。只恐新来的齐王弹压不住。”

原来刘邦考虑的是刘肥年幼不会是那老革命田横的对手。

“臣以为征缴田横,名不正言不顺。不如任其自生自灭,可显陛下仁义之心。”韩淮楚说道。

“大王之言有理。田氏早已不成气候,有为臣在此,何虑之有?”曹参也说道。

曹参是刘邦指定的齐国丞相。新齐王到来,曹参还会辅佐新君。有他在此,那田横确实翻不起浪。

于是刘邦暂时压下收拾田横之心。

※※※

酒宴既罢,韩淮楚让出寝宫,给刘邦歇足。

“爱妃,宴上你似乎有话要对朕说?”寝宫中刘邦问那赵姬。

“陛下可知韩信夫妻为何不和?”赵姬吃吃地笑道。

“朕哪里知道。爱妃莫非知道?”刘邦很感兴趣地问道。

“臣妾听一个好姐妹说道,韩信旧时征战,曾受过箭伤,恐怕身有隐疾也。”赵姬神神秘秘地说道。

“胡扯!韩信武功绝顶,何曾听说他受过箭伤!”刘邦甚是不信。

宫中一长舌宫女插言道:“娘娘说的可能是真的。奴婢在王妃宫中,常见王妃每夜为王爷熬药,睡前给王爷服下。宫中传言,那是生子的秘方。”

这宫女原来在安若素宫中伺候。因刘邦到来,临时抽调服侍天子。

“是真的么?韩信居然生不出孩子?”刘邦顿时喜形于色。

韩信若无后人,就不会造自己的反,他还担心什么?

刘邦看了那宫女一眼,很快又恢复常态,问道:“说说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听说那方子是神医沈渭南给王妃开的,王爷服那药服了数月,王妃的肚子依然不见动静。也不知何故,王爷就从此再不去王妃宫中。”长舌宫女答道。

刘邦一下子心情大好,伸手就把食指上那枚戒指摘下赏给宫女。又问赵姬:“你那好姐妹叫什么?朕可曾见过。”

“我那好姐妹名叫薄姬,曾是魏王宫中的嫔妃。也是天生丽质花容月貌。自魏国被韩信所灭,被解往栎阳,做了一个织纺的宫女。”赵姬说道。

“薄姬?魏豹的妃子?她是如何知道韩信身有隐疾?”刘邦问道。

“陛下想想,韩信灭了魏国,以薄姬之貌却不留她在自己身边,却是何因?”赵姬反问道。

“听说魏豹因误信他能生下天子,这才叛朕,可有此事?”刘邦一听说那薄姬长得花容月貌,顿时来了兴趣。

“传言是不是真的,陛下见一见我那姐妹问上一问不就知道了。”赵姬摸透了刘邦那鬼心思,吃吃地笑道。

就是赵姬这一句话,沦为织女的薄姬见到了天子刘邦。刘邦之后,大汉的江山落于谁手?文帝刘恒如何出生?垓下战后韩淮楚心爱的追儿去了何方?请继续追读本文。

第十七章 大法无边第五十五章 攻敌必救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五章 群雄聚首第二十七章 跨夫韩信第一章 千年倚梦第三十四章 瘦猴项布第三章 土德之征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六十三章 请动大驾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十章 出尔反尔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第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六十二章 彻夜难眠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门第二十章 背水结阵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十一章 徐福东渡第六章 恩断义绝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五十三章 拯救万民第二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十章 爱莫能助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九章 汉初四杰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国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十一章 徐福东渡第二十章 四维绝户第六十五章 送顿大饺第三章 弥天大谎第五十一章 周勃夺军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三十七章 假诏合谋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七章 儒门高手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二十三章 北极战神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三章 久别重逢第三章 久别重逢第十一章 鸟出樊笼第三十八章 军马云集第四十章 鱼丽九阵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击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二十章 邻家小妹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四章 化腐为奇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五十八章 望江兴叹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类第三十五章 穿人无后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十二章 劫数难逃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五十四章 破泣为笑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十六章 王子冒顿第四十章 斩尽杀绝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三十九章 疯疯癫癫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灯第四十四章 追斩龙且第五十四章 破泣为笑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敌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四十三章 潍水之战第四十八章 大汉立国第一章 云梦圣君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五章 擒贼擒王第四章 陈平献策
第十七章 大法无边第五十五章 攻敌必救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第十九章 传檄而定第五章 群雄聚首第二十七章 跨夫韩信第一章 千年倚梦第三十四章 瘦猴项布第三章 土德之征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六十三章 请动大驾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十章 出尔反尔第四十五章 邪恶到底第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六十二章 彻夜难眠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门第二十章 背水结阵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十一章 徐福东渡第六章 恩断义绝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十五章 白登之围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五十三章 拯救万民第二十九章 厉兵秣马第十章 爱莫能助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九章 汉初四杰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国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十一章 徐福东渡第二十章 四维绝户第六十五章 送顿大饺第三章 弥天大谎第五十一章 周勃夺军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九章 生死未卜第三十七章 假诏合谋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七章 儒门高手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二十三章 北极战神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三章 久别重逢第三章 久别重逢第十一章 鸟出樊笼第三十八章 军马云集第四十章 鱼丽九阵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击第三十四章 水上争雄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二十章 邻家小妹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四章 化腐为奇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五十八章 望江兴叹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类第三十五章 穿人无后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八章 挑战剑神第十二章 劫数难逃第四十章 仁义之师第二十四章 断尾求生第五十四章 破泣为笑第九章 引火自焚第十六章 王子冒顿第四十章 斩尽杀绝第二十八章 隐龙护身第三十九章 疯疯癫癫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灯第四十四章 追斩龙且第五十四章 破泣为笑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敌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四十三章 潍水之战第四十八章 大汉立国第一章 云梦圣君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五章 擒贼擒王第四章 陈平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