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大法无边

姬风一入镜中,又惊又骇。他实在想不明白,这镜究竟是何物?自己有火魂幡护身,居然还是着了道。

他却不知,准提道人的须弥幻镜,针对的并不是“灵力”,而是人心。

所谓灵力,即是能量。只不过不是普通的能量,而是宇宙中的一种高能能量。这种灵力游荡于天地之间,可谓无处不在。

练武者修炼的内功,仙道之流修炼的仙力道法,魔界修炼的魔功妖法,均具有这种灵力。只不过功法各异,各有强弱之分。

仙魔两界各种法宝层出不穷,可谓各擅胜场。赤精子的阴阳镜,可判人生死,红面照则生,白面照则死;云中子的照妖镜,可让世间一应妖魔鬼怪原形毕露;警幻仙子的风月镜可将心性的不良淫亵之徒魂魄夺去。还有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芦,原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通天教主的青苹剑……林林总总,纷纷异异,炼成之时皆注有灵力。

而那混沌天魔的火魂幡,本身便是法宝中的法宝,蕴有鸿蒙之初至高无上的灵力。世间任何的仙力法宝碰上它,两相角力便为它所制。是以仙界众仙,闻之无不色变。

若那须弥幻镜像其他形形色色的法宝一般,只徒具灵力,早已为火魂幡所制,姬风也就不会被摄入镜中了。只可惜有一样火魂幡是应付不来的,那便是准提道人在灵力之外,用三乘大法加诸于镜上的无边佛法。

读者是不是感到很奇异,那准提乃是一个道人,怎具有佛法?

笔者笑答:那准提一派虽与东土仙界红花白藕同出一源,他创立的三乘大法,却与东土只顾提升自己能量(灵力)的仙道迥然不同。这便是佛法的萌芽。日后佛教大兴,甚至凌驾于道教之上,皆渊源于此。只是那时没有“佛”这个名称,姑且暂称他为“道人”罢了。

(佛法浩瀚。要说佛法是怎么回事,一时半刻也说不完,读者总不能把佛经都给抄下来,这样早被读者踩死了。还是谈谈有关的内容,佛法最基本问题——心性问题。)

佛法云:心性本来不二,不过有真妄、动静、昏明的不同。性就是本性,它譬如水;心就是心念,它譬如波;而性是一切起心动念的源泉。人是以“灵”为性,所以称做“灵性”,也叫本性、自性、觉性。能明悟这心性的究竟相貌,在佛法上,就叫明心见性——明悟自心、彻见本性。

佛法把心分为八识,五十一心所。《心经》云色(物质现象)即是空(性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太晕了!不说了!

总之是准提以对人心的参悟,给那须弥幻镜注上了为东土仙魔两界陌生的佛法。这镜中所现,尽是姬风心灵深处最深刻的记忆,与他魔性未尽成人性未尽灭时最强烈的欲念。真个是大法无边,只要心之所思,便境之所生!

这便是一把攻心镜,比的是姬风心中后天修炼的魔性与他与生俱来的人性谁占上风。只须人性压倒魔性,姬风心中露出点滴破绽,便是他摄入须弥幻镜之时。

杀死有养育之恩的师傅赤松子,姬风一直内疚于心。但那内疚只在他心中闪了一闪,便为他魔性所湮灭。这点内疚,还不足以从心理上打倒姬风这位魔君。

恢复它大周的江山,俘获美人虞芷雅的心身,一直是姬风所渴望的。这些内心的欲念,便一一呈现于镜中。

焚烧天庭,颠覆天道,成为这世间的主宰才是姬风最强烈的欲望。但那成功的背后血淋淋的人间惨景,却是姬风心灵中隐藏最深的担忧。他早怀有这种担忧,但每每念头一起,便为那些强烈的欲念所浇灭,从来未曾往深处想过。

此番在须弥幻镜前,这念头一经开启,便无处遁形,再也无法关闭。便如大坝决堤,一发而不可收拾。

原来姬风最担忧的,是愧对先祖,愧对周武王创立周朝的初衷——伐无道,利万民。这便是姬风那颗充满魔性的魔心最薄弱的环节,姬风已无法说服自己如何来坦然面对一个个先祖。

于是就在那一刻,姬风的内心已变得无比脆弱,就此摄入了须弥幻镜之中。

※※※

姬风一入镜中,旋觉不妙。再想破镜而出,却哪里能够。

从镜外的法戒眼中看来,只见镜中的姬风已置身于一座山峰之间,身边是峰峦叠嶂,脚底是流水溅溅。

而他看到的景象,对于姬风所看到的景观,直如沧海之一粟。

姬风身在镜中,只见自己已来到一座巨大的高山之间。那山有多大?放眼望去,无边无涯。那山有多高?直穿云霄,高不可攀。

头顶瑞霭层层,霞光缭绕,云雾潆潆,流光溢彩。身下一条大河,澎湃勃发,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惊涛拍石,浪花飞溅。

山中林木葱郁,泉水潺潺。林中有寿鹿仙猿,灵象玄鹤。水中有银鱼跃波,龙蜃吐雾。

耳畔传来阵阵吟诵,如梵音高唱,飘渺来自云间。云深处似有高塔一座,顶衔舍利,奇光异彩,气象万千。

好个洞天福地,佛门胜景!

姬风只觉心中一片空宁,听着那天籁中传出的诵经之声,似乎满身的魔气为之化去,洗涤一空。

※※※

就在此时,只听“玎玲”一声,从怀中跳出了一只铜铃,却是他那火魂幡所化,立在空中,一阵乱摇,发出一声与这景致极不协调的刺耳的铃声。

姬风的思绪瞬时飞回,顿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原来自己已被困在了此山之中!”

看着那山,姬风倒吸一口凉气,“这山到底是何处?竟如此之大,纵是穷尽一生,恐怕也走不到边!”

这山便是佛门的须弥山。

须弥山到底在何处?现今无人知道。问诸佛家弟子,只回答那是佛门的一座圣山,宇宙有多大,须弥山就有多大。因为它是心中的山,而心之大,可包容整个宇宙。

那一阵刺耳的铃声,很快将姬风心中的魔性引回。只见他拔出蛇形魔剑,指天咒骂,声色俱厉咆哮起来:“老天,你将我困住,得意了吧?终有一天,吾姬风会脱离此处,灭了你这老天,把你们一个个挫骨扬灰,烧个片甲不留,哈哈哈哈!”

※※※

大地忽死一般的沉寂,法戒除了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已听不到山林间任何一丝声音。风吹、草动、兽走、鸟鸣……突然这些自然间该有的声音全部销声敛迹。

法戒下意识抬了一下头,却看不到些许异状。他心中一凛。凭他那仙人的感应,已预感到不妥。

只听苍穹间平空响起一声霹雳,声如炸雷,一道闪电以势不可挡的威势劈了下来,电光所指,直取那面须弥幻镜!

法戒顿时心下彻然明白,“原来是姬风的火魂幡化成的铜铃的铃声,引来了魔界至尊——混沌天魔。他要用这道霸道到了极致的闪电,将师尊的须弥幻镜劈碎,救出困在镜中的魔帝姬风!”

城门失火,必殃及池鱼。以法戒的法力,怎能与那魔尊抗衡?站在这镜旁,若被那道闪电劈中,定会魂飞魄散化为焦炭。

法戒不敢迟疑,一个纵身跃到一边,堪看避过那道闪电。

眼看那镜便要被闪电劈中,须弥幻镜平静的表面忽地凸起,一道“卍”形金符升起,发出一道炫目的强光,迎着那道闪电对撞而去。

空中“嗤”“嗤”之声大作,如火树银花般空中现出一纹如波浪般的奇炫光芒,金光电光,交相辉映。随即光华尽敛,金光与电光同时消失无迹。

混沌天魔显然已经激怒,又是三声霹雳,伴随着三道闪电,接连劈下,一道比一道猛,一道比一道声势夺人。但那须弥幻镜,也随之生起三道“卍”符,将三道闪电一一化解为无形。

看来以混沌天魔功参造化的神通,也奈何不了这面须弥幻镜。

※※※

混沌天魔乃一团混沌之气,无色无形。法戒看不到混沌天魔的存在,并不等于别人看不到。一直驻立于空中在云间观看的原始天尊,见老朋友来了,哪里按捺得住。把九龙沉香辇一拍,四脚升起四朵金莲,花瓣上升光,光上又生花,一时有万朵金莲,照在空中。原始天尊坐在当中,手持三宝玉如意,向那混沌之气逼去。

一位天尊,一位魔尊,上古之时交手频仍。当时法力悉敌,不分胜败。只是仙界势众,群殴之下混沌天魔招架不住,在鸿钧门下众仙手中吃过一点小亏,仗着火魂幡之力,从容逃脱。

此番再遇,各自修炼又过万劫,混沌天魔无火魂幡护身,也不知谁胜谁败。

那团混沌之气,忽然退后,几个飘挪,已到三十三重天,直向天外天逸去。似乎混沌天魔不欲与原始天尊这个老朋友再于此时此地作一场无谓的较量。

这是仙界主宰的世界。那混沌天魔一旦与原始天尊接上手,定会战得惊天动地。纵能得胜,也必元气大伤。到时引来仙界众仙围剿,再想脱身恐怕就难了。

原始天尊貌似也没有追杀混沌天魔的心情,回转身再看那法戒。

只见法戒愁眉苦脸蹲在那坡上,捶胸顿足,而那须弥幻镜已经不见。

原始天尊屈指一算,已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法戒见魔帝被拿住,正将那镜收入掌心,刚变为米粒般大小,一个大意,地下忽伸出一只毛茸茸的带有血腥的绿手,劈手将那须弥幻镜抢入了地底!

原始天尊暗暗作恼,“这老朋友居然还留了一手,毁镜不成,居然硬抢!也不知是哪路虾兵蟹将,竟敢在本天尊眼皮底下施展遁地之术。”

当下冷冷一笑,运起“指土成钢”之术,伸指向下一划。

只见法戒所处的那座山坡,响起一声如鬼哭狼嚎般的惨叫,地底跳出一个人脸猴身一足的怪物,一颗脑壳开裂,迸出如椰汁般的白浆。原来那怪正用土遁之术在地底飞跑,忽然脑袋如遇铜墙铁壁,“轰”地撞了一下,顿时一命呜呼。一只毛茸茸的绿爪,兀自抓着那粒光华四溅的须弥幻镜。

法戒知是原始相助,即收了那镜隐于掌心,驾起祥云来到空中,对原始揖手道:“多谢天尊出手除去此怪,夺回宝镜。”原始笑道:“举手之劳,何足言谢。”

法戒问道:“不知此怪乃是何物?”原始乃道:“此怪名叫山臊,乃上古仙魔大战逃脱的魔兽,能人语,擅长五行遁术中的土遁之术,乃是混沌天魔召来。幸遇上贫道,否则宝镜被它抢了去。以混沌天魔之能,假以时日必能劈开那镜救魔帝出来。到时再想拿他,却是万难。”

法戒闻言忧道:“吾回八德池途中,不知还会遇到多少妖魔会来抢夺此镜,此番路上必艰难无比。”原始笑道:“不妨,就由贫道护送你去回复尊师便是。”法戒大喜,叩谢不迭。

于是二圣驾起祥云,归返西天。一路果未遇到阻碍,哪消一个时辰,已到西方极乐之乡。

此时孟兰法会尚未散去,准提道人仍高坐莲台口宣大法。法戒见了师傅,将那镜交还准提。众皆欣喜,称颂师尊法力高强。

独准提忧道:“不出一年,此魔帝必练成天魔道法。到时魔性尽成,人性尽去,再想用此镜困他已是不能。”众皆骇然。

那姬风从此困于须弥幻镜之中,镇于八德池中,由八部天龙看管,日日在“须弥山”中,修炼天魔道法。

欲知他何时出来,读者请拭目以待。

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二章 长平鬼奴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选第一章 挂印封金第十四章 井陉古道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十九章 情义缠绵第十六章 君权为重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八章 韩信布阵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十七章 颠覆乾坤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七章 春风得意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二十四章 同门论智第五十七章 长吁短叹第五十章 关门打狗第四十九章 大将军印第四十八章 一个神话第十章 剑舞送君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五十一章 周勃夺军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三十九章 政治阴谋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五十二章 英雄罢印第十五章 指鹿为马第四章 领袖群伦第十三章 包罗万象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敌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异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国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六十章 大风起兮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状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二十一章 金针刺穴第九章 血洗阏与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四十七章 分说未来第三十五章 穿人无后第二十九章 神斧斩蛇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四十九章 望尘莫及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十四章 索筑秦宫第一章 挂印封金第十六章 王子冒顿第十九章 激战龙武第一章 风雨欲来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谜第四十五章 天罗地网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三十一章 同门斗法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七章 春风得意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一章 温柔陷阱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三章 叛徒雍齿第三十七章 假诏合谋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贼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十三章 韩信点兵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
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二章 长平鬼奴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选第一章 挂印封金第十四章 井陉古道第四十四章 群星陨落第十九章 情义缠绵第十六章 君权为重第十六章 不速而来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八章 韩信布阵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十七章 颠覆乾坤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七章 春风得意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六章 敞开心扉第二十四章 同门论智第五十七章 长吁短叹第五十章 关门打狗第四十九章 大将军印第四十八章 一个神话第十章 剑舞送君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五十一章 周勃夺军第五章 名士驾到第十三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五章 负心之徒第三十九章 政治阴谋第二十七章 左车献计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三十七章 战云密布第五十二章 英雄罢印第十五章 指鹿为马第四章 领袖群伦第十三章 包罗万象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敌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异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五十五章 大秦亡国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六十章 大风起兮第三十八章 沛公进城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状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二十一章 金针刺穴第九章 血洗阏与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时第四十七章 分说未来第三十五章 穿人无后第二十九章 神斧斩蛇第三十二章 梨花带雨第四十九章 望尘莫及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十四章 索筑秦宫第一章 挂印封金第十六章 王子冒顿第十九章 激战龙武第一章 风雨欲来第三十章 机关算尽第三十一章 道心入魔第二十一章 硝烟过后第四十六章 带刺玫瑰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十四章 河堤歼敌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谜第四十五章 天罗地网第二章 大切蛋糕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三十一章 同门斗法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七章 春风得意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一章 温柔陷阱第二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三章 叛徒雍齿第三十七章 假诏合谋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贼第六十章 毛遂自荐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会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十三章 韩信点兵第十二章 八千子弟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