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追儿何在

“信郎啊,你怎会将楚王之位让给一位居心叵测之徒呢?”张良听罢韩淮楚之言,很疑惑地问道。

“为兄如那武安君(白起)一般,迟早会招来杀身之祸。倒不如抽身而去,归隐江湖来得自在。”韩淮楚答道。

“归隐江湖!”张良羡艳道:“小妹也想与信郎你去归隐江湖,做一对神仙眷侣。奈何小妹曾沥血盟誓,此生不离皇上左右。恐怕这愿望无法实现也。”

“对了,良妹你怎会对道经感起兴趣来?莫非你想学那仙道?”韩淮楚问道。

张良将脚一跺,埋怨道:“还不是因为误将那贼子当成了你,让我痛心疾首,失望至极。信郎,你就算要归隐江湖,怎么着也该通知小妹一声,却害得我这般病重!”

韩淮楚愧道:“是为兄的不是。如今你明白了淮阴侯另有他人,为兄并非乱臣贼子,那虚无缥缈的仙道大可不必去学。”

“谁说仙道虚无缥缈?”张良正色道:“别的不说,你纵横家祖师王诩还有令师鬼谷悬策,就有两人飞升仙门。对小妹讲解经文的商山四皓,自称皆是地仙,个个活了两千余岁。古往今来,又有多少凡人得道成仙。小妹跟着四皓学道经只一月,初始是精神无寄,学着学着便觉得那《道德经》上正是字字玑珠。”她横了韩淮楚一眼:“再说小妹此生与信郎做不成夫妻,学学仙道说不定小妹也能成一位女神仙呢。”

韩淮楚听得一呆,脸上现出苦涩。

良妹何其可怜!在那刘邦鞍前马后一直将他扶上帝位,刘邦明知她心中渴望的是什么,可他就凭良妹发过的一句誓言,将她牢牢绑在自己身边,完全无视她的一生幸福。封她为留侯,就是明明白白告诉良妹要将她留住一辈子!

自己又何其可怜!一个个红颜知己与自己皆两情相悦却最终有缘无分。先是那南越公主赵青遁身道门,又是那佳人虞姬违心做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现今伊人张良也起了修仙之心。一段段付出的感情,却只开花结不出果实!

而那心爱的追儿,至今还不知她流落何方。人海茫茫,自己到底要去哪里找寻她的下落?

“信郎,你这是怎么了?”张良看着韩淮楚脸色不对劲,婉声道:“小妹若能做成神仙,那可是小妹的造化呢。你该为小妹祝福才是。”

“说的是。”韩淮楚耸耸肩:“那商山四皓乃是极佳的引路人,良妹跟从他们修炼仙道,可谓得其法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世上很多人信奉仙道,虽皓首穷经却修不成神仙,只缘不得其法。商山四皓虽然现在变成四位糟老头,却曾经修成地仙。有他们四人指导,就不会走弯路。

张良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四皓引路人勉强称得上,但不是极佳。小妹若修仙道,一定是要修令师一般的大成之法登天仙之门,而非四皓那般的地仙。”

“原来以良妹的眼光,还看不起仅成一位地仙。是啊,地仙只是神仙中不入流的人物,既是人杰,又岂能甘心只做地仙而已。”韩淮楚心想。

“信郎啊,你这一年来去了哪里?怎会到了马邑做了一名韩国的将军?”耳中听到张良询问。

“还能去哪里?我是去大漠找寻追儿。”韩淮楚苦笑道。

张良一点螓首:“项姑娘可是一位难得的好姑娘。原来你与她有夫妻之约,若不是为开创汉室,差点就做了辛王娶了项姑娘为妃。现在干戈已息,你是该弥补一下以往对她的亏欠了。可是项羽为你所灭,项姑娘心中不会恨你,还会接纳你么?”

韩淮楚脸上现出痛苦的神色,叹道:“追儿与为兄早就有约,等天下一定将在大漠等我,岂会不容纳与我?只可惜我去了大漠一年,走遍阴山南北,却找不到追儿的下落。良妹你可有她的消息?”

“偌大一个人儿怎会失踪呢?”张良秀眉紧锁,奇怪道:“项姑娘既然与你有约定,就不会存心避开你,又怎会不在大漠等你呢?莫非她遇到什么意外?”

“对了,项姑娘是何时离开的,她走之前对身边人说了些什么?”张良对韩淮楚提醒道。

韩淮楚沮丧地说道:“追儿本在匈奴王廷她单于哥哥那里,据侍女说道,追儿在一年前离开大漠回了中原,之后再不见她回来。”

“一年之前,那可是我大汉与西楚最后决战之时。莫非项姑娘是来找他哥哥项羽,劝他与她一起回大漠老家?”张良猜测道。

“就算追儿曾经找过项羽,项羽已经自刎,中原就是她伤心之地,她也该回去吧。可是匈奴各个部落,均无人见到追儿。”韩淮楚失神地说道。

“小妹看来,你应该去项羽自刎的地方找找,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若是能找到项姑娘,与她结成夫妻,为你韩家生下一男半女,小妹方才心安也。”张良轻轻地说道。

伊人无时无刻不忘韩家有后,偏偏自己这个穿人在这个时代无法诞下子女。韩淮楚心中又是苦笑不已。

“为兄走后,可听说淮阴侯夫人怀有身孕?”这个时候,他忽然忆起那曾做过他妃子的安若素来。

他曾经冒过韩信之名,韩信有后,就当他自己有后。安若素若能怀上孩子,就当是自己的孩子。

“这个倒没听说。”张良摇摇头:“小妹只听说淮阴侯对他夫人极其冷淡,而是专宠一位名叫小玲的楚女,那小玲却也未怀身孕。小妹还觉得奇怪,当初你娶一个齐王妃都是多少人劝了又劝你才勉为其难,而那小玲才貌远远不如淮阴侯夫人,你为何会另纳新欢?”

韩淮楚铁青着脸问道:“韩信那厮另纳新欢是什么时候?”

“就是在你离去之后不久。”张良告诉道。

“这个杀千刀的韩信!当初将楚王之位让给他做,他信誓旦旦要对安若素视若珍宝。哪知刚刚做上楚王,竟如此对待安若素!”韩淮楚心中怒骂。

是什么原因让那韩信对安若素冷淡韩淮楚不知情,但是那小桃曾经生下过一个儿子如今藏在遥远的南越国,韩信并不像自己这般育不出子女。为何这一年来韩信也未生下一男半女,韩淮楚十分奇怪。

“当初安若素欲助韩信下毒谋害自己,只希望韩信能造反成功做上天子之位自己成为一国之母。如今韩信贬为淮阴侯且宠信他人,深闺怨妇的角色,想必安若素十分不好受吧?”韩淮楚想到。

一声更声响起,不知不觉已到酉半时分。韩淮楚还要赶夜路回长安,只得向张良告别。

“信郎啊,你这次一去,还会回来看看小妹吗?”想到爱郎即将远赴烽火前线,这一去又是天各一方,张良依依不舍地问道。

“一定会!”韩淮楚肯定地点头。

※※※

韩淮楚轻功高明赛若奔马。回到驿馆,已到戌时。就听驿馆内侍者很诧异地说道,淮阴侯差人送来一份请柬,邀请自己明日去他府中。

“自己如今身份是韩国一位骑将,可是用上韩淮楚这个名字。那韩信一听便知,是自己来到长安。”韩淮楚对韩信会找上自己并不感到诧异。

“那个居心叵测的家伙,想必有一肚子话要对我这个老朋友倾吐吧。他满脑子想的除了造反还是造反,有什么好去?”韩淮楚嗤笑着将那请柬投之一烛。

次日典客告知,令他去长安城东军营内报到。

也是樊哙周勃的军马就要远赴雁门。关于前方的敌情,韩淮楚这位韩国将军了解清楚,故而樊周二将要找他来问问。

到了那军营入了辕门,被带到中军帐中,竟是一帮熟悉的面孔:樊哙、周勃、王吸、王翳、杨喜、杨武……韩淮楚认识他们,他们却不认识来的韩国一个小小骑将,就是他们曾经的统帅。

有一个陌生的面孔引起了韩淮楚的注意,那便是周勃之子周亚夫——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年轻将军。那周亚夫长相与周勃有些相似,满脸络腮胡须,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据说周勃南征临江国,用的是周亚夫之计——行利诱之计劝降临江军中将领。最后攻破江陵一战,便是周亚夫率先攀上城头,端的是虎父无犬子。

那周亚夫才是名声刚建,而韩淮楚对他是如雷贯耳。在后世平定七王之乱的可不正是这位少年将军?

“江山代有人才出,汉朝的老将们总要由这些后生接班。”韩淮楚心想。

樊哙与周勃询问了一下那马邑的城防与兵力,又问了一下城中府库的情况,让韩淮楚指正一下军事地图。这时已到午饭时候。樊哙便传餐。众将领围坐一起,吃起军中便餐。

说是便餐,都是军中高级将领,也是鸡鸭鱼肉丰盛得很。比起一年之前楚汉战争那艰难的时候,规格不知提高了多少。

正在饮宴间,堂上有两名小兵抬了一杆长枪上来。

枪长一丈六尺,军中将佐一般使一丈四尺枪。那枪一片铮亮不带半分黄色,原来不是青铜所造,而是军中换代产品——铁枪。

汉军中铁兵器如今已逐步推广,周亚夫这杆枪却是汉军兵造总相邦关君豪为周亚夫专门打造,重八十斤,因用的材料较多,也是十分稀罕。那周亚夫一见,兴奋地站起道:“周某的兵器造好了,某到外面去试着耍耍。”

见那周亚夫要试他的新枪,众人都是起劲,出外围成一圈观看。

只见那周亚夫使了一路枪法,如蛟龙出水,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均是上乘枪法。众将高声喝彩。

“周将军这枪又坚又韧,真是一杆宝枪也!昔日西楚霸王项羽用过的天龙破城戟也是这般长,不知能不能与之相比?”有人在圈外说道。

“我看这枪比不上项羽那杆戟,那才是真正的神兵。就不知项羽死后那杆天龙破城戟哪里去了,真是惋惜!”说话之人原来是赤泉侯杨喜。

“对啊!咱们哥几个在乌江边上追到项羽之时,并未看见他手中使那杆戟。项羽在战场一向戟不离手,那戟怎不见他使?”

“听人说项羽将自己那匹宝马踢云乌骓送给了一个乌江亭长,想必那杆戟也一并送给他了。”有人猜测道。

“胡说,哪里有这回事。王某斩杀项羽之后,那乌江浦百姓还箅食壶浆出来劳军,个个兴高采烈说此暴君已除从此天下太平。那领头的正是乌江亭长。道听途说,岂能当真?”杜衍侯王翳斥道。

“可是听人说追上项羽之时,看见一艘小船从西岸离开。那驾船的又是谁?”疑问在继续。

“距离太远,我麾下一名小兵眼尖,说是一位年轻的女子。也只有他一人看见,其他人就看不清了。”王翳说道。

韩淮楚脑中就是一轰。

“良妹的猜测竟是真的!追儿果然在垓下之战来到了乌江!”

项追的失踪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至此之后,不管是匈奴人还是中原人,无人见过项追。

“看来自己真的是要去一趟乌江浦,或许能查出追儿的下落。”

历史上韩王信叛国投降匈奴言之凿凿,救不救援马邑在韩淮楚的心中压根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爱的追儿。此刻韩淮楚的心,已飞到万里之外的乌江岸边——那曾经是项羽授首的战场。

从军营回来,韩淮楚立马整理行装,将一身战甲挂在堂上,来了个不告而别。

而在乌江边上,出现了一位汉子,浑身湿漉漉从水中游出,手中握着项羽那杆一丈六尺霸气十足的天龙破城戟。

第三十八章 对牛弹琴第二十三章 鸣镝弑父第三十章 黄雀在后第五十四章 反客为主第十章 枯井无波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三十一章 放水决堤第四十章 背信弃义第四十三章 叶落归根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十章 出尔反尔第十六章 万千波澜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举第五十四章 贪赃枉法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一章 狸猫批奏第三十三章 芒砀起义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二十五章 绝地反击第二十九章 艳名远播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四十三章 喂以饱箭第三十五章 卖国密谋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阵第二章 又生一计第二十四章 摆龙门阵第三十七章 敲诈勒索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第二十二章 白狐夺舍第二十三章 堕入情网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八章 魂萦梦牵第六章 按兵不动第六十四章 大点鸳鸯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二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七章 如鱼得水第三十三章 金蚕偷盏第十章 枯井无波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门第十章 连下三郡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四十二章 九斗突围第十九章 不解之术第三十四章 请出高人第十二章 三代齐王第六章 一饭千金第三十八章 往死里整第四十一章 阴陵迷路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六十二章 彻夜难眠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十四章 悲从中来第十一章 心脏跳舞第六十七章 唯我独醒第二章 长平鬼奴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类第十一章 鸟出樊笼第四十五章 寄人篱下第二十五章 符合听令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十四章 对天赏月第四章 领袖群伦第三十章 寝食难安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五十章 大雁北归第三十六章 伍君当盟第四十六章 金风玉露第二十七章 拳头够硬第十一章 截江弑君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阵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十二章 肃然起敬第十四章 井陉古道第七章 张良救主第三十五章 内部处理第七章 风月迷魂第四章 法学大家第八章 长途奔袭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门第二十三章 冷枪战法第七章 烧断天路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十七章 秦军战阵
第三十八章 对牛弹琴第二十三章 鸣镝弑父第三十章 黄雀在后第五十四章 反客为主第十章 枯井无波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三十一章 放水决堤第四十章 背信弃义第四十三章 叶落归根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十章 出尔反尔第十六章 万千波澜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举第五十四章 贪赃枉法第二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二十八章 诈死之计第一章 狸猫批奏第三十三章 芒砀起义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二十五章 绝地反击第二十九章 艳名远播第一章 相提并论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四十三章 喂以饱箭第三十五章 卖国密谋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阵第二章 又生一计第二十四章 摆龙门阵第三十七章 敲诈勒索第四十四章 声名鹊起第二十二章 白狐夺舍第二十三章 堕入情网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八章 魂萦梦牵第六章 按兵不动第六十四章 大点鸳鸯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二十七章 风雨飘摇第七章 如鱼得水第三十三章 金蚕偷盏第十章 枯井无波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门第十章 连下三郡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四章 做个看客第十一章 南线烽火第二章 天池惊变第四十二章 九斗突围第十九章 不解之术第三十四章 请出高人第十二章 三代齐王第六章 一饭千金第三十八章 往死里整第四十一章 阴陵迷路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二十六章 千钧重担第六十二章 彻夜难眠第二章 木罂飞渡第十四章 悲从中来第十一章 心脏跳舞第六十七章 唯我独醒第二章 长平鬼奴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类第十一章 鸟出樊笼第四十五章 寄人篱下第二十五章 符合听令第二十六章 鱼死网破第十四章 对天赏月第四章 领袖群伦第三十章 寝食难安第十四章 定陶扎营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五十章 大雁北归第三十六章 伍君当盟第四十六章 金风玉露第二十七章 拳头够硬第十一章 截江弑君第二十五章 军师疯了第四十二章 佳音传来第五十八章 交个朋友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阵第三章 周室少君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十二章 肃然起敬第十四章 井陉古道第七章 张良救主第三十五章 内部处理第七章 风月迷魂第四章 法学大家第八章 长途奔袭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门第二十三章 冷枪战法第七章 烧断天路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十七章 秦军战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