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儿子不想要奖励

翻开目录,在《正能量》这本书中看到“奖励是一种负能量”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有点惊讶,这也是促使我把这本书买下来的原因之一。

奖励是一种负能量,这个观点似乎和我们平时的想法和做法极为矛盾。作为一名长年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一直把奖励当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正能量,而且不仅是我,我知道很多教师都会用奖励这一招,怎么就成负能量了呢?

说实话,奖励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是用得比较广泛也是让我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我习惯性地奖励那些成绩较优秀,或是进步比较大的学生,对其它大部分没有获奖的学生来说,非但没有让他们产生追赶的欲望,相反还是一种打击;对那些获奖的学生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而且,如果他们由于重视外在的奖励胜过内在动力的话,一旦奖励撤销,还不如之前不奖励

。(这里说的奖励特指物质上的奖励)。

书中引用了多个心理实验来论述“奖励是一种负能量”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其中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马克?莱珀及其同事做的实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来到一些学校,让学生们画画。在拿到画笔和画纸之前,莱珀告诉一组学生,如果他们画画的话,他们就会得到一枚“好孩子”奖章;而另一组学生则没有得到相应的许诺。几周后,莱珀及其团队回到这所学校,又向孩子们分发了绘画的原料,并且仔细观察孩子们是如何利用他们绘画的。结果发现几周前得到奖章的孩子比起其他人画画时间明显短得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书中根据“表现”原理对这个实验进行了解释:那些得到奖章的孩子会下意识地认为:“只有当大人们想让我做我不喜欢做的事情时,他们才会给我奖励;画画会得到奖章,所以我肯定不会喜欢画画的。”同样,另一组孩子会想:“当大人们想让我做什么事情的时,他们会给我奖励;我画画,他们没有给我任何奖励,那么我就肯定会喜欢画画的”。因此就会出现几周后那些得到过奖章的孩子反而没那么喜欢画画。

据说,从前有一个明智的老人,生活在一个环境恶劣的社区。有一天,一群粗暴的十几岁的孩子决定要让他的日子不好过。因此,他们每天都会经过老人的门前,并且对他大声叫骂。如果是其他老人的话,他们估计会大声回骂这些小孩,或者报警,或者指望着这群孩子最终会有一天厌倦他们自己的这种不良行为。但是,这位明智的老人没有那么做。他深谙人的心理,因此想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但是更加狡猾的主意。他坐在门外,等着那群孩子的到来。等他们出现了,老人马上给他们每人一张五镑纸币,并跟他们说,他很愿意付他们钱、听他们骂他。孩子们很困惑地接过钱,像往常一样骂骂咧咧地走了。老人如此做了一整周。第二周,情况有点不同了。当孩子们过来时,老人对他们说,自己上周没赚到多少钱,所以只能给他们每人一镑钱了。孩子们并未受此影响,继续接过钱,幼稚地骂骂咧咧。第三周,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当孩子们到来时,老人向他们解释,自己上周依旧没赚到什么钱,因此只能给他们每人付二十便士了。这次,孩子们嫌钱太少了,拒绝继续叫骂。

这个故事肯定是假的,但是它告诉我们,人们究竟为什么会做出某种行为。故事中的老人正式利用了“奖励是一种负能量”这个道理组织了小孩们的叫骂,小孩们也是因为奖励越来越少而不想叫骂。这个道理就和我们平时奖励给学生一样。如果我们决定运用奖励的方法,又想奖励的方法能长久一点,我们就只能不断地把奖励加大,否则学生只会越来越不感兴趣。学生哪怕年纪很小也会计较这些。

书中大量的实验都说明了一个道理:通过奖励的方法,实验人员其实是在鼓励人们表现得仿佛自己并不喜欢做某事。结果,如果不再有奖励的话,人们往往会不再做那些之前获得过奖励的行为,因此奖励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说奖励是一种负能量。但无可否认,短期看来,奖励机制是有效的。但是,长期看来,你不得不持续提供特别的奖励措施;一旦奖励没了,人们的动力也会烟消云散。

长久以来,心理学家们试图揭开人类动机之谜。为何有些人非常有自控力以及内在动力,而另一些人却发现连早上起床都很困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实验人员就此进行了多项实验。他们将鸽子关在特制的笼子中,然后仔细观察它们的行动。笼中安装有一个开关以及一个电灯

。实验人员训练鸽子,让它们每当电灯亮起时就啄开关。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当实验人员以食物作奖励时,鸽子们学习快得多。实验人员就此认为,人们就像是大型的没有羽毛的鸽子,因此,可以用同样的奖励措施鼓励人们做出某种行动。这一观点很快被全球各个国家各个组织接受。因此,监狱中的罪犯如果表现良好就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特殊待遇;学生如果书读得好就会得到一些糖果;员工如果表现突出就能拿到奖金。

不幸的是,人们很快发现,从鸽子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并不能直接推广应用到现实世界的人类身上。这些奖励系统或者没有长效,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阻碍人们做出值得鼓励的行为。

阿尔菲?科恩在其《奖励的惩罚》一书中,通过大量的证据,分类说明了奖励的负面作用,认为它甚至阻挡了正面能量流向我们。比如说,在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追踪了一千名想要戒烟的人。他们将这一千名烟民随机分为两组,让他们参与一个为期八周的戒烟课程。其中一组实验参与者在戒烟运动中得到了多种奖励,包括免费的陶瓷杯以及免费游夏威夷的机会;另一组的实验参与者则作为实验对照标准,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奖励。一开始,奖励措施非常有用,那些获得了陶瓷杯、做着夏威夷阳光海岸之梦的实验参与者们对于戒烟这一活动显现出了非同寻常的热情。然而,当实验人员在实验开始后三个月对他们进行回访时,发现这两组实验参与者中成功戒烟的人数比例相当;而一年后,获得奖励的那一组的实验参与者中,重新开始抽烟的人数相比更多。

在另一项研究中,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埃?斯科特?盖勒回顾研究了政府鼓励民众系安全带的二十八项做法。六年间,在仔细研究过二十五万人次的数据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要鼓励人们养成长期系安全带的习惯,以现金或礼物作奖励这种方式效果最差。同样,也有人研究了奖励在校学生读书的项目,发现其并没有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我边读书边决定把这个观点在我四岁的儿子昊身上验证一下。我读书的时候,儿子就在用我的电脑打游戏----奥特曼打怪兽的小游戏。在《儿子喜欢奥特曼》这一章节中我介绍过儿子喜欢奥特曼的情形。

其实我不想再让儿子继续打游戏了,我知道他需要休息一下。但我没有直接说让他休息的话,因为这会让他反感,更加想多玩一会。我是这样跟他说的“儿子,你打游戏打得真棒!小怪兽都被你打得哇哇叫。这样吧,你这么棒,我得奖励你一下。你想要什么呀?”

儿子说,“妈妈,我要棒棒糖。”

“那不行,家里没有棒棒糖啊。外面正下雪呢,也不好出去买。我奖励你钱好了。”

“那好吧。”儿子有点勉强地答应了。

我奖励他第二次的时候,对他说,“儿子,你得继续打,不能停,一直打一直打,累了也不许休息哦。这样我才给你奖励。”

儿子不干了,嘟着小嘴说,“不行,我不要奖励了,我就是不打了。”

实验成功!

本来,棒棒糖才是儿子想要的奖励目标,但我没有满足他,反而给他对他来说有跟没有一样的钱作为奖励,本身就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再加上我一再要求说他累了也不许停,立刻让他意识到了累的感觉,让他起了逆反之心。所以他宁愿不要奖励,也不想再打游戏了。

第51章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24章 进入平和的心境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32章 共同的约定第123章 成熟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54章 成长空洞第20章 涅磐的体验第21章 好大一棵树---系统排列第50章 “定家神针”第26章 梦灵解读吸引力法则第49章 理想国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40章 虚与实第77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1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20章 轮回4第25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第27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第14章 灵魂伴侣2第37章 合作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118章 爱的控制2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三 卷前言空灵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13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3第45章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第57章 明心见性第18章 空椅子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纯真第22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2第17章 绝不能让枯燥进入课堂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51章 超渡自己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4章 活在当下第10章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35章 布财阵2第59章 阴阳八卦第51章 超渡自己第9章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61章 烦恼即菩提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34章 布财阵1第17章 爱你的存在第35章 净土情怀1第40章 虚与实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20章 涅磐的体验第40章 合一第15章 亲爱的,我们不必取悦别人第73章 灵魂伴侣与缘分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这样来过第23章 癔症第8章 新任务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22章 我是谁第48章 负责与允许第75章 心灵环保1第89章 休学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74章 性与金钱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21章 懂得放过自己第30章 灵性觉察力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29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3第16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3第25章 他心通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12章 渡5第93章 给孩子安全稳定的关爱第8章 回归自性之旅1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学会爱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经验第13章 灵心疗法2第12章 灵心疗法第65章 词语联想推开潜意识之门第121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第20章 世界就在我们心中第3章 佛陀3第66章 命运掌控在谁的手里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90章 废物是放错地方的宝贝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16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18章 轮回(2)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28章 菩提果
第51章 女孩,请好好爱自己第49章 低成本做女人第24章 进入平和的心境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32章 共同的约定第123章 成熟第99章 被“精神分裂”的孩子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54章 成长空洞第20章 涅磐的体验第21章 好大一棵树---系统排列第50章 “定家神针”第26章 梦灵解读吸引力法则第49章 理想国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40章 虚与实第77章 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1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94章 你的身体要告诉你什么第20章 轮回4第25章 换个角度看问题第27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第14章 灵魂伴侣2第37章 合作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3章 这个家族还有谁在?第97章 与孩子一起创造共同的幸福时光第118章 爱的控制2第37章 处罚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三 卷前言空灵第68章 慈悲喜舍(1)第13章 操纵也可以这么美3第45章 开悟的人是什么样子第57章 明心见性第18章 空椅子第23章 寂然忘我中的纯真第22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2第17章 绝不能让枯燥进入课堂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51章 超渡自己第21章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第4章 活在当下第10章 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35章 布财阵2第59章 阴阳八卦第51章 超渡自己第9章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第61章 烦恼即菩提第55章 附体现象探秘1第83章 显化的法则第34章 布财阵1第17章 爱你的存在第35章 净土情怀1第40章 虚与实第4章 这些孩子怎么了第20章 涅磐的体验第40章 合一第15章 亲爱的,我们不必取悦别人第73章 灵魂伴侣与缘分第34章 美好生活可以这样来过第23章 癔症第8章 新任务第70章 慈悲喜舍(3)第22章 我是谁第48章 负责与允许第75章 心灵环保1第89章 休学是孩子重塑自我的重生第74章 性与金钱第119章 改命,从孝养父母开始第38章 宇宙也只是幻像第17章 幸福之旅(8)第21章 懂得放过自己第30章 灵性觉察力第112章 生活,只要记得它的好4第29章 与生命的本意连接3第16章 不可忽视的阴性能量3第25章 他心通第27章 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第12章 渡5第93章 给孩子安全稳定的关爱第8章 回归自性之旅1第10章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学会爱第86章 提升孩子感官经验第13章 灵心疗法2第12章 灵心疗法第65章 词语联想推开潜意识之门第121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第20章 世界就在我们心中第3章 佛陀3第66章 命运掌控在谁的手里第15章 苏格拉底之死第90章 废物是放错地方的宝贝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16章 领受自然的恩典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18章 轮回(2)第100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28章 菩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