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整合军队

刘明远按照后世的模式编制了陆军和海军,最重要的目的是清楚,同时也是想和这个时代的文官系统分离开来。

让文武各自有自己的系统,完全不相干,这也是刘明远心中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权力的稳定。

同时刘明远也开始实行军衔制,全部采用后世的军衔制,彻底将文官官阶系统区分开,完全没有了可比性。

刘明远制定最基层的士兵为列兵、然后就是士官,士官分为三级,有初级、中级、高级。之后是尉官,分为少尉、中尉、上尉。然后就是校官、分为少校、中校、上校、之后就是将官、分为少将、中将、上将,最后就是元帅。

刘明远准备在平定湖广之后,开始全面实行军衔制,心中初步估算也要等到龙凤五年的下半年,这期间他需要准备。

军中的指挥权一切都按照军衔决定,这也是刘明远最重要的一个改革,同时也是直接废除了将来可能出现的权贵问题,军队中只看军衔,不看职务。

同时在军队编制中,刘明远新增设了工兵和医务兵、炮兵、观察员等全新的编制,这也是刘明远根据战争形态的发展,组建的全新兵种。

其中工兵主要的任务就是爆破,这也是因为怀远军中随着黑火药的大量使用,需要一些专业的士兵来使用这些黑火药,于是工兵就产生了。

怀远军中的黑火药主要用处就是火器,还有就是炸开敌人的城墙,这些都是工兵和炮兵的事情。

医务兵则是战场救治,这也是刘明远大力发展的兵种,而且医务兵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怀远军将士们的认可,在军中,医务兵是最可敬的人。

至于炮兵,则是将其专业化,配备上观察员,将专业的训练难度降低,一般的炮手只需要训练操作火炮就可以,因为有观察员给他们准确的方位和目标。

这些都是刘明远军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将军队系统化,各兵种也要全面专业化,最重要的是区分开,这样可以便于指挥,而不是之前一拥而上的打法,各个兵种的职业化也将得到加强。

同时刘明远也制定了全新的服役法令,对之前的怀远军的服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此时刘明远治下有四千万人口,那么这也就是说兵源基本上不是问题。

此时随着怀远军征战了将近十年,尤其是在江南的这五年中,军队人数开始疯狂扩张,同时也要面临大量士兵转业的问题。

刘明远制定的服役法大部分沿用之前的法令,列兵服役五年,士官服役十年,至于尉官和校官,则是二十年,将官和元帅是终生制,直到六十岁之后可以制仕,也就是退休。

刘明远没有制定退休金政策,这也是因为现在还不成熟,他现在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他还没有面临大规模退休的时代。

所以刘明远继续沿用这个时代的制仕方式,那就是等到这些人离开军队转业之后,将他们安置到地方担任职务,武将可以进入维持稳定的地方部分,这也是刘明远建立地方行政改革的一部分。

等到六十岁之后,这些人就可以全部退休了,然后他们会得到一份丰厚的制仕金,同时也将得到一份田地,作为安置。

同时刘明远强调家族生活方式,鼓励一个家族的人生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儿女和子孙都在家中生活,老人就有人照顾。

而且这个时代和后世最大的不同就是医疗和教育的费用非常低,也是因为现在的医学治疗方式不同,主要是以草药治病,费用就相对低一些,至于教育,刘明远在基础教育上是实行全民免费制的。

至于大量的普通士兵转业,刘明远则是以安置地方为主,发放转业金,然后安置地方生产,或者进入工厂生产。

同时刘明远开始着手建立驿站系统,将物流和人员运输融为一体,这也需要大量的人员,也是安置转业军人的好地方。

对于军队改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那就是枢密院,刘明远在枢密院中依然采用军衔制,也就是枢密院全部都是军人的地盘,没有文官,这是怀远军将士们最欢喜的地方,他们以后也不用担心被文官指挥了。

这也是刘明远将文官体系全面分离的象征,文官在地方任职,根本就管不到军队,也没有插手的权利。

刘明远又对枢密院进行了改革,枢密院是军队作战指挥的部门,责任重大,其中包含战略制定,情报收集、后勤粮草、铠甲兵器等。

于是刘明远将枢密院细化出了一些部门,参谋部、后勤物资部、装备部、兵部。

这四个部门也是职能不同,参谋部主要是制定战略方向和方针,战术制定和推延,管辖情报部门和军令传书部门,也是枢密院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后勤物资部则是负责粮草钱粮的管理,也就是一个钱袋子,军队的所有财务都是在后勤物资部存放,运输等。

装备部则是管理陆海军的军事武器装备的生产,铠甲、刀枪、火炮、战船等等,全部都是装备部管理,怀远军治下的大量军工厂都是装备部管理。

兵部则是负责管理士兵的思想教育,军法,军籍档案,转业复原,新兵招募训练、文工团等等,下面主要的管理部门就是军事院校和新兵训练基地等。

刘明远同时规定,枢密院只有指挥作战的权利,但是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一切指挥作战落实到调动军队上面,将必须要得到刘明远的批准,并且在军令上签字盖章。

同时枢密院直接对刘明远负责,这也是为了避免其他人搀和到军队中,而且枢密院和文官体系完全分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没有这样做。

щщщ◆тTk Λn◆c o

此时怀远军无论是在编制上,还是全新的军衔,还有管理指挥上面,都和文官区分开了,直接避免了文人指挥军队的事情出现,这也是广大怀远军将士们的心愿。

同时刘明远也制定了非军事人员的管理和编制,其中主要涉及的就是文通团和一些文职人员,这些人是不授予军衔的。

毕竟怀远军是以军衔为准的,如果一个作战部队的上校遇上了一个文工团的少将,这该怎么办,到时候听谁的。

虽然可以做出区分,但是刘明远还是直接砍掉了这一块,军衔只授予作战部队,其中医务兵授予军衔,至于后勤保障人员,像文工团,建设工程人员,军工厂工人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文职人员都不授予军衔,按照另外一套管理办法执行,同时这些人也不会成长的太高,刘明远制定了一套类似文官的制度管理,但是他们还是要归属到枢密院管辖的。

同时刘明远本着精简的方法,避免后勤人员太多,大于作战人员的现象出现,规定作战部队中后勤人员不得超过战斗人员一成。

于是在一个一万两千人的师中,后勤人员在一千人左右,其中包括医务兵,运送粮草的杂兵,野炊做饭,运送伤员,文职人员、管理后勤物资等等,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了。

随后刘明远又制作了全新的军服,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之前的怀远军的军服只能用寒颤来形容,虽然比一般的义军好很多了,但是还是没有专门的军服和礼服,这也是刘明远为了增加军人荣誉感的一种重要方式,那就是军服。

这也是文武体系重要的区别之一,刘明远结合这个时代服饰的特点,同时也参考了后世军服的样式,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军服。

之前怀远军也有军服,但是那只是便装,主要以黑色为主,然后外面穿上铠甲,虽然铠甲非常漂亮,但是里面的便服反倒是一般般。

刘明远设计的军服为两种,一种是陆军军服,一种是海军,陆军以黑色为主,海军以藏蓝色为主,都是暗色,也是凸显军队的气质。

两种军服款式都一样,只是颜色不同,在配上不同的装饰,样式刘明远采用了后世德军军服的样式,上身为翻领修身上衣,下身为宽松的长裤,然后配上皮靴、腰带。

帽子则是采用简单的直筒帽,一个圆形长筒带着帽檐的帽子,顶部是平的,主要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男子都留有长发,所以不适合那种非常紧凑的帽子,这也是一款非常实用,而且也非常美观的军服。

帽子顶部都是平的,但是将军和士兵还是有区别的,将军的军帽除了单一的黑色和藏蓝色之外,还配上了红色,同时帽顶上面还有一个突出的红色缨穗,元帅为金色缨穗,这样显得更加有气质和威严。

陆军和海军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军服的颜色,同时还有明显的标志,那就是胸口的一枚标签,铸造出来的一只雄鹰,展开着长长的双翼,雄鹰的身体中间是一个文字,海军是“海”字,陆军则是“陆”字,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同时也增加了军服的美观。

军服配有肩章,这也是军衔重要的标志,同时袖子上面也配有标志,这个就是部队番号的标志。

列兵和士官的军服都是单衣的黑色或者藏蓝色,等到尉官和校官的军服的翻领上面刺有领花,同时还带着红色的条文,将军和元帅的军服翻领是红色,上面刺有金龙的图案。

刘明远设计的这是一种常服,也可以作为训练服使用,或者在外面穿上铠甲,就可以参见战斗。

之前怀远军的服装全部改为训练服,没有被废弃,同时刘明远还增设了军大衣,还有加厚棉服,这些都是平时训练或者日常中军人穿着的服饰,至于战斗中,则是常服或者训练服外面穿戴铠甲,这些已经足够了,因为如果军人穿戴的太厚,对作战是有影响的。

刘明远的军事改革也是让身边的众人一阵惊骇,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军事制度,最重要的是将文官体制全部分开,保证了军队的独立性,既让文官没有插手军队的机会,也避免了武将做大的可能。

第161章 文化教育第106章 不花也该的反击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273章 完成北伐第125章 金陵议事第285章 吐蕃攻略第082章 深夜偷袭第150章 陈友仁兵败第112章 陈有定的野心第215章 赎金拿来第245章 安东省第162章 海道打开第270章 北征草原第242章 高丽乱局第017章 降服缪大亨第199章 整合军队第320章 犹太人的开始第336章 云南边防第312章 帖木儿第132章 天完朝巨变第140章 就是不让人活了第244章 稳定高丽第031章 大败方山民军第214章 敲诈勒索第104章 围困福州第102章 攻占泉州第264章 瓦解斗志第311章 建国大业第320章 犹太人的开始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277章 曼施尔的航程第088章 越来越乱第350章 达到金陵第245章 安东省第242章 高丽乱局第351章 天主教的失败第283章 游览金陵城第222章 一箭双雕第316章 大战开始第059章 火炮的威力第292章 攻占奉节第063章 出兵温台第135章 开始备战第106章 不花也该的反击第067章 组建内侍营第260章 扩廓帖木儿的悲剧第198章 军事革命第163章 南洋诸国第337章 祸不单行第123章 老冤家见面第223章 巡视杭州第022章 攻略四方第316章 大战开始第309章 召见曼施尔第248章 怀远军出击第017章 降服缪大亨第114章 察罕帖木儿第216章 大发横财第243章 火器部队的首战第266章 全面溃败第301章 出击四国岛第263章 李思齐逃了第198章 军事革命第008章 怀远军统领第110章 奥斯曼王国第016章 围攻缪大亨第037章 攻打江宁第342章 热那亚之伤第295章 攻占川蜀第088章 越来越乱第258章 大明帝国第290章 大明的敌人第243章 火器部队的首战第053章 治理地方第193章 朱元璋的野心第308章 中亚格局第132章 天完朝巨变第351章 天主教的失败第315章 大军相遇第081章 血战滁州第310章 梦想实现了第038章 攻下江宁城第298章 震动日本第291章 攻击川蜀第106章 不花也该的反击第087章 混乱的天下第132章 天完朝巨变第200章 军衔改革第074章 天下大乱第021章 围攻滁州第014章 猛人张士诚第203章 中枢内阁第038章 攻下江宁城第284章 再来一刀第266章 全面溃败第013章 出兵怀远城第296章 对日作战第194章 奥尔汗使者第269章 李思齐投降
第161章 文化教育第106章 不花也该的反击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273章 完成北伐第125章 金陵议事第285章 吐蕃攻略第082章 深夜偷袭第150章 陈友仁兵败第112章 陈有定的野心第215章 赎金拿来第245章 安东省第162章 海道打开第270章 北征草原第242章 高丽乱局第017章 降服缪大亨第199章 整合军队第320章 犹太人的开始第336章 云南边防第312章 帖木儿第132章 天完朝巨变第140章 就是不让人活了第244章 稳定高丽第031章 大败方山民军第214章 敲诈勒索第104章 围困福州第102章 攻占泉州第264章 瓦解斗志第311章 建国大业第320章 犹太人的开始第040章 江南行省第277章 曼施尔的航程第088章 越来越乱第350章 达到金陵第245章 安东省第242章 高丽乱局第351章 天主教的失败第283章 游览金陵城第222章 一箭双雕第316章 大战开始第059章 火炮的威力第292章 攻占奉节第063章 出兵温台第135章 开始备战第106章 不花也该的反击第067章 组建内侍营第260章 扩廓帖木儿的悲剧第198章 军事革命第163章 南洋诸国第337章 祸不单行第123章 老冤家见面第223章 巡视杭州第022章 攻略四方第316章 大战开始第309章 召见曼施尔第248章 怀远军出击第017章 降服缪大亨第114章 察罕帖木儿第216章 大发横财第243章 火器部队的首战第266章 全面溃败第301章 出击四国岛第263章 李思齐逃了第198章 军事革命第008章 怀远军统领第110章 奥斯曼王国第016章 围攻缪大亨第037章 攻打江宁第342章 热那亚之伤第295章 攻占川蜀第088章 越来越乱第258章 大明帝国第290章 大明的敌人第243章 火器部队的首战第053章 治理地方第193章 朱元璋的野心第308章 中亚格局第132章 天完朝巨变第351章 天主教的失败第315章 大军相遇第081章 血战滁州第310章 梦想实现了第038章 攻下江宁城第298章 震动日本第291章 攻击川蜀第106章 不花也该的反击第087章 混乱的天下第132章 天完朝巨变第200章 军衔改革第074章 天下大乱第021章 围攻滁州第014章 猛人张士诚第203章 中枢内阁第038章 攻下江宁城第284章 再来一刀第266章 全面溃败第013章 出兵怀远城第296章 对日作战第194章 奥尔汗使者第269章 李思齐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