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二)

就像所有进入辽国境内的大宋使者一样,耶律迪在越过白沟,进入宋境之后,便开始用心记忆起宋国境内的道路来。

不过也正如其他来过宋国做使者的同僚们所说,宋人绝不会带自己走最快的道路南下,肯定会绕来绕去。

几天下来,至少有两次,耶律迪发现自己的行进方向已经完全偏离了南方,而是向东或是向西前进。而其他时候,也不是稳定地向南,同样是大幅度的偏离。

从南京道到宋国的都城开封,除了河流之外,并没有其他险阻。现在记下来的道路,却如此蜿蜒曲折,可见对日后入侵宋境根本没有用处。

“直接走大路不行吗,当真以为没有我们不认识路?”

“要不是尚父得顾及背后,哪里会给宋人捡个便宜去。”

“南朝自己也知道,否则何必这么胆战心惊。”

当第二次转向东行,背后传来随行官吏们的议论声,听得懂契丹话的接伴使脸色难看,而耶律迪则越发地笑得开怀。

看到宋人的做派,耶律迪信心满满。像大辽这样从来就不会在路程上做什么手脚。宋人的使者过了白沟驿后,一路向北,直至虎北口,绝不会绕上半点路。

“扯什么闲话,都闭嘴,也不看看场合。”

让伴当将话传下去,像是在训斥下人,却让迎接的宋官脸色越来越黑。

耶律迪却根本不在乎,悠然自得地看起了道路两侧的风景。

一畦畦田地,从官道旁延伸到天边。举目可及之处,皆有田垄交错。村寨随处可见,往来行人不绝。

宋人的富庶,第一次以最直观的形势,展现在耶律迪的眼中。

辽东的平原也是如此广阔,但论起人烟稠密,却是输得老远。

在耶律迪看来,只有析津府周围才能与之相比。可这一路上,皆是远离州城,只是普通县治下的乡村,距离河北的中心大名府还不知多远。即便如此,已经能够与五京道中最繁华的南京治下相媲美,要是到了南朝的北京,又会是如何的繁华?

但直到黄河边,耶律迪也没看到大名府。

无论在这百多年间,辽国派了多少细作,将河北的道路已经探查得多么深入,宋人都不会将北方的第一重镇,暴露在辽国的使臣面前。

冬日的黄河,没有传说中的汹涌,凝固在一片素白中。

站在黄河金堤下,耶律迪分外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厚重高大的堤坝,向两头延伸过去,望不见头,望不见尾。

仰起头来向上看,得扶住帽子才行。金堤顶端,比一路行来的官道都宽,而大堤底端的宽度,又是顶端三四倍还多。

要是宋人的哪座城池的城墙能有黄河大堤的规模,任何情况下,耶律迪都不会动起攻打那座城池的念头。

幸好这是上百年不停地增筑而成,南朝每年都会将黄河金堤加厚一点,但只有对黄河才会如此,就算是东京城,南朝也不会年年增筑。

要是南朝是在短短几年内修起几千里如此规模的大堤,那样才值得害怕一点……

不。

耶律迪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黄河大堤时忽然摇头,南朝要是当真调集那么多人力去修筑河堤,不用打南朝就完蛋了。

想到这里,他就暗恨起来,要是前一次南侵入宋境的几支人马,有一支能稍稍大着胆子南下黄河畔,驱使宋人掘堤放水,南朝这两年都别想有好日子过,自己的任务也能更加顺利地完成。

过了黄河,就是进入了宋国的中心。

耶律迪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只觉得过河之后,天也似乎黯淡了下来,不再明净高远,总是灰蒙蒙的。

但道路两侧,的确更为繁华,更胜了河北一筹。有城墙的是县城,没城墙的是集镇,不过不论是县城还是集镇,都是同样的人烟稠密、行人如织。耶律迪还想拿国内作比较,可他想了半天,始终想不到哪个地方能比得上这里。

不过耶律迪自进入开封府界后就一直心烦,没空去看周围的风景。使节团中的成员在离开国境前都经过了警告,不要失了大辽的体面,在河北的时候,都还表现得很好,不过在进入了开封府界之后,那些下人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伸着脖子左右张望,差点路都不知道该怎么走了。而自己一行过来之后,街上的宋人不过是避让。但丝毫没有畏惧,反而隔着老远指指点点。

一直没被耶律迪放在眼中的宋国接伴使终于找到了机会,“看来贵属当真喜爱本朝风物,若林牙和贵属有何需求,但可直言,只要能做到,在下必尽力相待……待林牙回国后可就难见到了。”

接伴使似是好意,但他的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让耶律迪看得很不顺眼,“让员外见笑了,孩儿们是见得少了,日后有机会多来几次,习惯了就好。”

耶律迪与接伴使微笑着对视了一眼,皆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掩饰不住的厌憎。

两国的关系仅仅是维持在一纸盟约上,彼此都恨不得将对方破城灭国,此时的友好往来,不过是给血淋淋的战场掩上一层白布。

又经过了两天的时间,东京开封府的城墙终于出现在耶律迪的眼前。

望着盘踞在西面地平线上的煌煌巨城,耶律迪一时不解,明明是从北而来,却自东接近开封。

到底是怎么绕过来,耶律迪还不清楚,不过他倒是明白为什么宋人要遮瞒。

在开封城北面的远处,有一片地方正冒着滚滚的黑烟。到了开封府后,耶律迪就觉得在这里连呼吸都不自在,而这污浊烟气的来源,便是那一处巨大的铁场。

那里是南朝出产钢铁的地方,诸多神兵利器,如斩马刀、板甲的原材料,都是从那里运出。每年产铁万万斤,是大辽全国产铁量的数倍,而这仅仅是南朝几个大铁场中的一个。

可惜宋人绝不会让辽国的使者去那里探查一番,所以就不可能从北门进城。

不过耶律迪也没那个兴致,大辽的铁场虽小,但装备契丹精骑已经足够了。宫分军、皮室军,甚至一些头下军,都装备上了铁甲、马铠。

这样的精锐,只要数千便能灭掉一个百万丁口、十万大军的国家。而大辽境内,可是有着十万以上的具装甲骑,以及数目更多的轻骑兵。

这可不是宋人在短短十数年间,就能弥补得上的差距。

同样是铁,重量又相当,可农夫手中的锄头,就是比不过勇士手中的钢刀。

离着东京城墙还有一段距离,周围就已经看不到田地了。只能看见连片的屋舍,连片的仓屯,还有一座座黑色的由石炭堆成的小山。

“那就是石炭场?”耶律迪指着不远处的黑色小山,问着身边的人。

“……是。”接伴使很是勉强地应了一声。

耶律迪明白,这一位肯定是猜到了自己想说些什么。

就是因为石炭场起了火,南朝前一任皇帝才会被自家儿子给闷死了。才六岁的小儿,当然不会为皇权而弑父,纯粹的意外。这件事在辽国国中传开,便被视为是前世冤孽造成的结果。不过南朝派来的告哀使所携带的国书中,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下因病身故,并没有说出真相。

“阿弥陀佛。”耶律迪念了一声佛,“贵国先帝猝然晏驾,鄙国皇帝与尚父也是感同身受,收到消息当日,便开始辍朝,祷祝三日,以求冥福。”

接伴使低低感谢了一声,只是声音内外都透着心虚。

“熙宗皇帝尚在时,尚父与熙宗皇帝都念着两家百年盟好,故而对边境上的龃龉,以大智慧加以化解,这才保住澶渊之盟。对于熙宗皇帝的顾全大局,鄙国上至尚父,下至百姓都是感念甚深。也对熙宗皇帝的驾崩,感到惋惜不已。”

接伴使的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红转青,他想当面反驳,但辽国使者几番挑衅,必有所图。若是他们有心破坏盟约,自己要是将话说死了,那就是犯了朝廷的大忌。心中纵是憋着一口气,也只能隐忍下来。

接着石炭场为由头聊了几句,耶律迪对黑乎乎的煤山没有再多的关注,视线一扫而过。之后的一座座粮囤,更是惹人瞩目。高耸的围墙,已经有了沿途县城城墙的水平。

这其实就是开封城外,一座坚固的据点,若有外敌入侵到开封城边,这里随时可以接纳各地的勤王军。

不过围墙里面的东西更让耶律迪关注,从正门口望进去,里面的一座座粮囤,看起来都是塞得满满的。

“丰年吗?”耶律迪低声道。

今年南京道上也是丰年,西京那边也是丰年。但粮秣堆满了仓屯的情况可没有那么多。

这是因为大辽朝廷以捺钵巡狩东南西北,同时也是就食四方。各地征收上来的税赋,只需要放在沿途的城市周围,供大军食用,用不着汇聚于京城。只有南京道上的钱粮,才需要运去北面作为补充。

像南朝这样,天下财赋聚集一城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在大辽出现。却也没有必要在京城周围留下那么多粮仓。

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三)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二)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九)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九)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七)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七)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四)第一百二十章 伎俩(上)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伪帝(下)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九)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中)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风(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四)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上)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六)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中)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五)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四)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中)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八)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四)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七)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击(中)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中)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二)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下)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三)第九十二章 尘嚣(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八十四章 尘嚣(十五)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中)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后顾(中)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上)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长风(二)第二十二章 声入云霄息烽烟(下)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权相(上)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一)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四)第三十一章 马鸣萧萧辞旧岁(上)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下)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七)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三)
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三)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二)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九)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九)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七)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七)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四)第一百二十章 伎俩(上)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伪帝(下)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一)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九)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中)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风(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四)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上)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六)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中)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中)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五)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四)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中)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四)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八)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四)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七)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击(中)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中)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二)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三)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下)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上)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三)第九十二章 尘嚣(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八十四章 尘嚣(十五)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中)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后顾(中)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上)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长风(二)第二十二章 声入云霄息烽烟(下)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权相(上)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一)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四)第三十一章 马鸣萧萧辞旧岁(上)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下)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七)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