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一)

“出事了,韩三要推荐章七宣抚河北河东了!”

“他们什么时候又勾结上了?!这不可能啊。”

“谣传吧,他们不是已经……”

李格非放下手中的卷册,用力地咳嗽了几声,隔邻的声音顿时低了下去。

在乌台中的时间,零零碎碎地加起来已经近三年了,李格非已可以自诩为乌台中的老人。可以凭借资历和地位,来压一压才进来的新人。

在宫变一案中,尽管关系算得上亲近的蔡京成了附逆罪臣,曾经请教过文学的苏轼同样被视为逆贼,可李格非身后的相州韩氏的背景,让他不像强渊明和赵挺之一般,被视为逆臣党羽而遭到清洗。同时乌台中的大清洗,也让他少了许多竞争者。

没用多久,李格非便从监察御史里行,成为正式的监察御史,又从监察御史升任殿中侍御史里行。虽然因为资历浅薄而加了一个里行,可比之正任的殿中侍御史,李格非手中的权柄一点也不差。

不过近几年,御史台几经灾劫,旧年敢于大言的风气被一扫而空,台中的御史越来越循规蹈矩,全都是他人手中的悬丝傀儡。

之前快一年的时间,朝堂中平静如水,宰辅们有志一同地保持着朝堂的稳定,御史们的弹章基本上是瞄准了官品低微的官员下手,事后统计一下,选人占了一多半。对重臣的攻击也不是没有,可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么就是仪容不整,要么就是举止不肃,基本上连金紫重臣们的头发稍都动不了。

这样的状态,也让御史台成了冬眠的熊,缩在窝里人畜无害。直到近日朝堂再起波澜,御史台才终于有了一点活力。

北地烽烟将起未起,京城朝野为之喧腾,乌台本非清静之地,自不能置身事外。

隔邻的几位谏官,是新党一系,与外界争论辽军是否南下不同,御史们议论的话题与朝堂的关联更加紧密。但这几位新人的耳目消息,还是不如老人灵通。

李格非咳嗽几下,嫌吵占了六七分,而剩下的三四分,倒是不想这几位后辈丢人现眼。

在御史而言,敢言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耳目是否灵通,同样是关键性的条件。风闻奏事,风闻的风从何而来,才是重点。

与那几位仅仅知道韩冈与章惇开始勾结起来的同僚相比,李格非得到的消息更新一点——而其他资历稍长的一干御史,也几乎是在同时,通过各自渠道,得到了最新的消息。

“什么,章七……章枢密去了平章府上?!”

随着一道急促沉重的脚步声进入隔邻的房间,惊叫声随之而起。

整整迟了三个时辰。

李格非算了一下时间,摇了摇头。

几位新人的根基浅薄,在这件事上有了明证。

李定与章惇、吕惠卿都有交情,王安石在邀请章惇的同时,一并邀请了李定。连一台之长的去向都不知道,消息未免太闭塞了一点。

有了平章府的一行,章惇的动向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韩冈与章惇一贯交好,曾有说法韩冈还是章惇之父的救命恩人。两人的交恶似乎是在宫变之后。而最近两人再次走近,只是为了吕惠卿和对辽的主帅之位,以及主帅之位所带来的宰相身份。

韩冈图谋吕惠卿,必须要依靠章惇。

在章惇背离王安石之前,韩冈只能反对战争,无法去跟吕惠卿争一争对辽主帅的位置。

任谁都知道,气学一脉,全部维系在韩冈一人身上。

苏颂只能算是外围,不可能为气学全心全意。而且当韩冈出外,苏颂一人在枢密院也独木难支。

现在已经不是两年前宋辽大战的时候了,那时候,朝廷上下一心,只想着将辽人赶出去。而这一回,韩冈一旦出外,朝中的新党保不准后面怎么扯他的后腿。

自古未有政敌居于中枢,将帅还能立功于外的例子。韩冈若是自请出外抵御,只会落得英名尽丧的结局,跟当年范仲淹去陕西时一样的结果。

所以一开始,王安石和吕惠卿要北伐,韩冈便联合韩绛、张璪一起反对,绝不去考虑到河北展示自己的才华——若当时他毛遂自荐,要自己代替吕惠卿,朝野内外、无论敌我的都会更信任他,而不是在河北已有一段时间的吕惠卿。

直到他成功拉拢了章惇,这才有了传言中要举荐章惇为两路宣抚,统领河北河东兵马,抵御辽寇入侵。

从反对对辽开战,到大力支持设立宣抚司,并没有经过多久。只是御史们还不能说韩冈是前后反复,一来韩冈还没有上表,二来他推荐章惇为宣抚使是为了防御辽军入寇,不是吕惠卿的出兵辽境——尽管成了宣抚使后,拿到便宜行事的许可,越界北上绝不是问题。

只是王安石的反击,让韩冈的计划落了空。没有了章惇,他只能继续阻止朝廷出兵。但辽人一旦南下,吕惠卿将之抵挡住,就有很大机会拿到中书门下那个尚缺人的位置。

延续了十余年,直至太后垂帘才宣告结束的新旧党争,以及庆历时吕范两党的政争,李格非都了解得很深,如今朝中的局面,正在向势不两立的方向发展。

御史台的性质,决定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必然要处在风尖浪口上。

李格非捻着下巴上的胡须,心思犹豫不定。有的人视乱局为进身之阶,可他还是比较喜欢平稳点的生活。

这汪浑水,到底该不该继续趟下去?

……

“章子厚这一回是改姓沈了?”

苏颂几十年的养气功夫,也掩不住话中的讽刺味道。

韩冈的心思多是放在气学上,对权柄不会争执太多——韩绛、张璪会支持韩冈,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若是韩冈什么都想要争一争,政事堂中怎么可能一团和气——可对于学术,韩冈从来不会让上半步。

章惇无心学术,如果是他代表新党居于宰相之位,朝廷还能稳当一点。可若是吕惠卿这样的人回到朝堂上,新学气学再起争端,那就是鸡犬不宁了。

原本听说韩冈已经说服了章惇,苏颂以为大局已定,可没想到会再起波折。

韩冈心情本也有点阴郁,可听到苏颂的话,却不禁微笑了起来,沈括的名声当真烂透了。

“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等他见过家岳回来再说吧。”

苏颂在韩冈的脸上看不出他有任何愤怒的迹象:“玉昆你这么相信章子厚?”

“说不清,只能先看看再说。”

都已经是宰辅之尊,信任两个字未免太奢侈了。也就是章惇的性格高傲,让他不屑于做一些鬼鬼祟祟的事。要说信任,韩冈信任的是章惇的性格,而不是为人。

接受王安石的邀请,光明正大地去王安石府上拜会,这可一点也不违背章惇的脾气。之后章惇会怎么决定,韩冈也只能先看看再说。

苏颂问:“要是章子厚当真回头去怎么办?”

“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还能怎么办?只能随他去喽。”

没有了章惇这个盟友,韩冈之前的计划自然只能作废,但总不能哭着喊着求他吧?

韩冈可以充分信任苏颂,可苏颂在朝中的根基不厚,根本抵挡不住新党,而太后方面对他的信任也远远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冈无法放心地出京。

苏颂也知道自己的问题,能进入枢密院还是韩冈推动的结果,叹了一声:“当真是没办法了?郭仲通呢?他愿不愿去河北?”

“他当然想去河北与辽人见个真章,到了孙辈,说不定还能出个郭皇后。可他现在哪里敢掺和进来?”

苏颂问的,韩冈都考虑过,可惜都不行。

种谔倒是天不怕地不怕,可韩冈倒是不敢让种谔去河北。他在河北军中素无威信,没有从父辈开始打下的基础,以种谔的性格,很难掌握好陌生的河北禁军,保不准就给他闹出事来。

“玉昆,你是不是有把握……之前吕惠卿给玉昆你写了信来吧?”

苏颂看着韩冈,过去有过不少相同的例子,韩冈做事总会留上一个后手。现在他看韩冈的口气,似乎也是一样有所预备。

“如果这一回杀的不是皮室军,仅仅是普通的巡卒,吕吉甫肯定会低头。可皮室军的背景太深了,不是普通的辽军。”

要是派入大宋境内被歼灭,他们的后台无话可说,打仗哪能不死人?之前宋辽交战,被消灭的皮室军数量也不少了。可这一回是在辽国境内被杀,性质完全不同,而且时间上,也让那位刚刚登基的伪帝下不了台来。

不得不说刘绍能的能耐真的大了,吕惠卿的运气也好,怎么就能给他在边境上撞上一队皮室军来。

“区区三人,就挑起两国之乱……”苏颂摇头感叹。

“不过是一拍即合罢了。”

碎掉的盘子,用胶粘不起来。澶渊之盟破裂之后,新约不过是习惯性的订立。有识之士皆知,过去七十余年的和平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战争即便不是现在,也会是在不久的将来。

第三十章 虚实(十)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下)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变故(二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三)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八)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五)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二十)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三)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一)第九章 君臣(下)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一)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师(五)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三)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五)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八)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二)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八)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二)第一十九章 城门相送辙痕远(下)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三)第三十三章 虚实(十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一)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三)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三)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六)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下)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五)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九)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师(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议(二十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一)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下)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议(二十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变故(三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三)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万千(中)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一)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一)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
第三十章 虚实(十)第三十六章 不意吴越竟同舟(下)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变故(二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三)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八)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五)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二十)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三)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一)第九章 君臣(下)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一)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师(五)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三)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五)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八)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二)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六)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八)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二)第一十九章 城门相送辙痕远(下)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三)第三十三章 虚实(十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一)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三)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三)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六)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下)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下)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七)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五)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九)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火(中)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师(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议(二十三)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一)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下)第二十三章 谁言金疮必枉死(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新议(二十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变故(三十)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三)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万千(中)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一)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一)第二十五章 虚实(五)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六)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