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五)

“枢密,白玉那边又有军报来了。”

韩冈正皱着眉头,黄裳拿着一份公函进了帐来。

“朔州的消息倒还真是多。”

“不是朔州,是白玉。”黄裳强调着手中公函的出处。

折克行本官、差遣皆在白玉之上,在白玉领命离开时,韩冈也是让他听从折克行的指挥。

白玉不敢违反韩冈将令,只是他将折克行的安排一五一十都写了报告回来,军营中的大小事也事无巨细都向韩冈禀报。这让在韩冈身边掌书记的黄裳觉得很烦。

“白玉忠勤太过,并非正人。”

“成见不要那么重啊。”韩冈笑着接过黄裳手中的文函,扫了一眼后,见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便又放了下来,对黄裳又道:“他能将事情办好就行了。”

黄裳对白玉的确是有些成见,就是之前白玉来拜见韩冈时做得太难看。

韩冈将西军精锐一留多月,不给他们立功的机会,白昭信抱怨几句是正常的。韩冈也不觉得被冒犯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一般来说,地位越高,对口舌是非就越不看重,而是会更加注重行动和实际。

而白玉为此给说气话的儿子一巴掌,也可算是无暇思索下的自保手段,韩冈也同样能够理解。但之后又踢一脚算什么,把他韩冈当成什么人了?

韩冈由此对白玉的感官降了一个等级,而当时在旁作陪的黄裳,对白家父子两人更是一下便没了好感。

白玉能力是有,在关西诸多将领中,虽不能说是第一流的,至少算得上中规中矩。可惜做人做事差了一筹,让人心里不舒服。

难怪以他在关西军中的资历,最后还是没人愿意用他。

郭逵救了他一命,恩同再造,却没设法将他调去河北做亲将。其中有自全的因素,但也肯定是觉得白玉不堪驱用。

若白玉不是多了那一脚,韩冈不介意在幕府中给他留个位置,但现在是不可能了。只会是有多少功劳,给多少奖赏,不会破格提拔,也不会将之视为亲信。

没有后台的武将,想要晋升,除了熬时间,别无他法。韩冈本想给他机会,可惜白玉没能把握得住。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回若能成功,功绩也够让白家三代安康。一名年过五旬的武将,对此还有什么好奢求的?

白玉的问题想过就算了,现在问题是皇帝。

现如今的代州本郡,除了几座关隘外,基本上都已经收复,而且那几座关隘出口,皆有重兵设营把守,不虞辽军袭击。

而朔州州城处,折克行和白玉正在准备与辽军主力决战。整训兵马,修整城防寨防,试图在辽军来袭前,做好万全的准备。并不准备亲临朔州战阵的韩冈,只需要在代州城等待消息便可。

他的心神,多数都放在了从京城传来的急报那里。

复幽云者封王。

这可是生封王爵,而且必然是异姓王。

汉代是非刘不王,除了国初和末年,没有异姓封王的例子。唐时的情况又不一样,但异姓封王的依然稀少,安史之乱后才稍稍多起来。

以本朝开国后逐渐形成的规则,外藩不论,朝中的异姓臣子封王只能是在死后,生不封王。

之前得封异姓王的赵普、慕容延钊、高怀德、曹彬、潘美,要么是皇后的父祖辈,要么就是立有大功,无从酬奖。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封爵时已经不在人世,乃是追封。

韩琦相三帝、立二主,在他故世后,一直都有说法要将其封王,不过至今没有动静。

要想生封王爵,在如今,至少得有郭子仪那般的不世之功。

光复幽云者,勉强够资格。不过韩冈不论怎么想,都觉得皇帝的这句话,肯定不会是局限于本意。应该是针对眼下的局面,经过一番计算的结果。

或许是针对领军的几位帅臣,或许是针对现在的和议。反正皇帝必然暗藏其他心思。

但这分明是乱命!

皇帝哪里能随意地将一个王爵授予他人?朝廷自有制度在,容不得皇帝恣意妄为。

说句难听话,万一皇帝当真连下乱命,让韩冈自尽。那时候,他是自裁还是不自裁?

照常理,韩冈当然可以不理会,还没有成为正式的诏令,仅仅是口谕而已。

没了大政之权的天子乱命,虽不便呸上一口,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韩冈记得有传言说仁宗皇帝晚年多病,头脑时常不清醒,一次犯病时还当着辽国使者的面,高呼着皇后和宰相要谋害他,可也没见曹太皇和韩琦自寻白绫,倒是把皇帝弄进福宁殿养着。

不过皇帝毕竟只是重病,并非昏聩。世人皆知,天子的心智依然清明,要不然也不会在垂危之际,仍能洞悉二大王的奸谋,让皇后垂帘听政。

万一让赵顼说出什么话来,那就真的是无妄之灾,纵然可以来个趋吉避凶,可也是少不了一身骚。日后也定然会被人拿着当作把柄,时时敲打一番。

也幸亏现在是皇后主持大政,暂时可以不用担心这样的诏令砸到自己头上。

但韩冈可没打算就此放下心来。

就在桌前,展开纸笔,韩冈开始给王安石写信:

“乱命不诤,流言不禁,上不谏君,下不安民。敢问平章,平得何章?”

奉命前来的韩中信,瞥了一眼后就张着嘴合不拢。要有多大担子,才会给担任平章军国重事的岳父写上这样的信。

“枢……枢密,真的要送这封信?”

韩中信结结巴巴地问道。虽然他已经得了敇命,但还不是正式的官职,必须要经过朝廷的许可才算正式进入官籍。

现在尽管战争还没有结束,但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没有多少韩中信立功的机会,正好可以回去走一遭,顺便送几封不方便走马递的私信。

“我不是说给平章听!”韩冈不以为然,将信纸折好收起。

他这是要逼王安石表态。

皇帝虽然还算清醒,可已经有了神智恶化的迹象,现在尽管能拦住,如果日后再下乱命为何?纵然还没有通过两府,但保不准以后就会有。

未雨绸缪,还是先让世人明白皇帝已经无力处理政事比较好。

……

六七天过去了,消息想来已经传到了河东前线。可从福宁殿传出来的话,在京城中掀起的惊涛骇浪依然未有止歇。

太过惊人的圣谕,使得两府诸臣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对于市井中的议论,一时间也是听之任之。

皇帝的心思根本让人猜不透。

随着他在病榻上睡卧日久,心思和性格都向人难以理解和揣摩的方向转变。不过转变的方向是可以确定的,只会变得更坏,不会变得更好。

王安石不会去奢望他们还能瞒着赵顼多久。谎言无论怎么编,都是有破绽的,时间这么久了,想来皇帝已经看破了真相。

人虽然躺着,可心思却是清醒的,看破了真相,然后下一个无法捉摸的命令,最后闹得上下不安。

他究竟想做什么?

多少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当然得到的答案多多少少有些差异。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没人愿意去相信皇帝仅仅是希望夺回故土,才下了这样的诏令。

在经过了去岁冬至郊祀那风风雨雨的一夜之后,皇帝的心机、城府已经为世人所认同。他的思路必然是九转十八弯,让人很难琢磨透。

韩冈在河东的胜利,其实是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人们了解到了如何去与辽军作战。也看到了灭亡辽国的希望。

虽然说绝大多数世人对韩冈的这个胜利并不了解其意义所在,但他们这些执掌天下大政的宰辅,至少都能看透韩冈用兵方略的好处。

大宋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如何利用大宋的优势来克制辽军的长处。都是在这个胜利中看到的。

收复幽云的希望就在眼前,可赵顼的话,现在却让人不敢稍动。

封王并非好事,对绝大多数两府中人来说,这句话没有任何错误。

封了王后,还能指望再留在政府中?军权、政权、财权肯定都要放弃。

以吕惠卿、韩冈的年纪,会甘心就此养老?养个乐班、造间别墅,以娱天年?

一旦被封王,必为众矢之的。天子会看着,言官会盯着,一言一行都会被有心人加以解读。就像狄青当年成为枢密使,而被言官以及更为庞大文官群体视为眼中钉,疯狂地加以攻击,以至于英年早逝,让人不甚痛惜。

以韩冈和吕惠卿的才智,肯定不会去争那个王爵,他们的路还长得很。等五六十往后还差不多,吕惠卿还不到五旬,而韩冈更是在朝堂上还有三四十年的时间。拥有这样的未来,会愿意被当成囚犯?

但只为国事,王安石就不敢冒险。

国家财计已经支撑不了,而战争结束看起来还遥遥无期。

现在不能放弃和谈的机会,更不能让战争持续下去。

王安石给韩冈去信,给吕惠卿去信,更联合韩绛、蔡确,给郭逵下了严令,禁止他去干扰和议,也禁止他去反击辽境。

战争必须终止,赵顼掀起的风浪必须得到停歇。王安石夜不能寐,他只盼望皇帝不要再出难题了。

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议(十二)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九)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六)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五)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二)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四)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四)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下)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六)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上)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一)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八)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三)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下)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三)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六)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上)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四)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三)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九)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上)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二)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上)第三十八章 骤风(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二)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六)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三)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二)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下)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上)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四)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后顾(上)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七)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四)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八)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五)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三)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五)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一)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六)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五)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九)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八)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二)第一十八章 庙堂(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六)
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议(十二)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九)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六)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上)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五)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二)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四)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一)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四)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下)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六)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上)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一)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八)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三)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五)第四章 秋来暮色寒(下)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八)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三)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六)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上)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二)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七)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四)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三)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九)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上)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二)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上)第三十八章 骤风(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二)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六)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中)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三)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二)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七)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下)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上)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四)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后顾(上)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七)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四)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八)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五)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三)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五)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一)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六)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五)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九)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八)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二)第一十八章 庙堂(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