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七)

辽国在大宋的耳目众多。

因为辽宣宗耶律洪基的缘故,以及板甲、霹雳砲的功劳,有韩冈主持的《自然》杂志,当然是探子们关注的重点。

《自然》虽不涉及军事技术,但里面许多内容,只要有足够的认识,都能引用到军事上。

虽然根本无法统计,但韩冈确信,每一期的《自然》,以及他、苏颂和沈括这等精通自然之学的学者历年来的著作,都大量的流传到了辽国。

据不同方面的回报,讲究实证的气学,由于耶律乙辛的提倡,在辽国的儒生中已经蔚然成风。相较在大宋,气学左突右支,还是难以压下其他学派的境遇,在辽国国中,气学快要将那些老派的儒生赶尽杀绝了。

虽不能宣之于口,可韩冈还是很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

科学的发展,不可能局限于一个国家,知识的传播,也远比商品更容易。辽国人口虽少,文化程度亦低下,但亦有千万人口,其中人才不在少数——在另一个世界,数百年后的西方,又才有多少人口——那么多学者在一起切磋砥砺,悉心问学,不是出不了大家。

有压力才有动力。气学想要在大宋国内发展,辽国对气学的看重,必然是最有分量的砝码之一。

正是了解到了这一点,当辽国入侵日本,趁着在士林中被引发的风潮,韩冈便毫不犹豫地将日本的矿藏卖给了辽国。

以韩冈在辽国的信用,加上日本现在已经开采出来的一些矿藏,辽国必然会将小心思放在山里地里。日后让日本拥有黄金之国别称的那些金矿银矿,说不定很快就能被翻找出来。

一旦日本的矿藏真的开发出来,得利的并不完全会是辽国。

穷人乍富,不一定是好事。

大宋的丝绸、布匹、瓷器等日用品、奢侈品,将会源源不断流入辽国境内,然后辽国手中的金银也将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大宋。国内欠缺的硬通货,也能从这样的贸易中得到充分的补充。

当然,宋辽之间也不会光是有本钱的买卖。在两国的边境上,总是少不了抢劫商队的马贼,那么到了茫茫无际的大海之上,又怎么会例外?

也许十几二十年后,一艘满载着黄金白银的宝藏船自日本的港口驶出,行向辽国本土,当十数日过后,港口在望,船员们欢呼鼓舞的时候,几艘挂着骷髅旗的战舰从晨雾中缓缓穿出,让欢呼声戛然而止。

想想,还是很有意思的。

韩冈没有将自己的谋算告知于人打算。对王厚,也只是将《自然》上刊载的内容,在寻找图书馆馆址的闲空中,当作闲聊的话题说了一遍。

王厚也只是当作奇闻轶事,不清楚气学在辽国受到重视程度,就不能顺便联想到辽国。那不过是学术上的推测而已,而且还不见得是正确的理论。

接下来,王厚和韩冈又去了两处拟定的馆址,韩冈都看不上眼。

一处是临河岸,位于城东,汴河畔。虽有风致,可地势卑下,湿气也大,对藏书不利。同时万一京中暴雨成灾,那个地方必然要淹水。

另一个在城北,地势还算是高了,可是地皮太小,周围屋舍又多,隔不出有效的防火带,若是被牵连得一股脑给烧了,那可才是冤枉。尤其是在石炭场大火之后,对于火灾的预防,人人都绷紧了神经。火灾隐患太大的地方,韩冈不敢选。

摇着头从第三处宅院出来,王厚就感叹着:“不是水,就是火,选一个好地方这么难。”

“在京城买房建宅,有人能为了选址而跑上一年。”

“一年?!他都不嫌累?”

“今天才一天,处道你怎么就累了?”

“累?玉昆,要说每天骑马的时间,你可远远赶不上我。别说骑术了,就是弓弩枪棒,如今你也不一定能赢了。”

“我骑术本也没多强,弓弩枪棒也都是野路子,处道你赢了我也算不上是本事。”

王厚在西北,手下皆是桀骜不驯之辈,光是靠王韶和韩冈如何能让人心服口服,日夜操练武艺,水平大涨。韩冈可不会跟他比。

王厚轻笑了一声,“今天就当是逛一逛东京城了。”他看着川流不息的街道,“兰州可没这么好的景致。”

韩冈今天一个下午都是拉着王厚东奔西走,这根本就不像是当真打算找一个好地址,的确像是在带着王厚游览东京风物。

他若真要为大图书馆选一个合适的位址,只要将要求一条条列出来,让手下人去操办就够了,自己根本没必要浪费一个下午的时间。

王厚倒了乐得多于韩冈联络感情,又是难得上京一趟,兰州在西北虽可算得上是繁华,但与京师一比较,那就连乡下的村庄也不如了。

“真要喜欢京城的景致,处道你愿不愿意回京任官?”

王厚与韩冈是生死之交,又有姻亲,如果韩冈在宰执位置上,当然并不方便将王厚调回来。

但现在韩冈已经卸职了,既不是宣徽使,又不是资政殿学士,担任了与宫观使相当的大图书馆馆长,私下里已经有人称他是柱下史——这是老聃曾经担任过的职位。不过实际上应该是征藏史,柱下史则是御史的前身——不过连衙门都没有。

没有韩冈这个干扰因素在,王厚调回京城不是什么难事。

王厚皱起眉头,沉吟起来。

“这事不急。”韩冈见王厚的样子,就笑道,“处道你可以慢慢考虑。”

“玉昆。”王厚转向韩冈,沉声道:“如果你有事需要王厚出力,只管说,调哪里都没问题。”

韩冈听得出王厚的话中之意,“处道你还是想留在陇右?”

王厚追忆起过往:“当年先君让我在陇西任官,就是希望王家这一支能世镇西北,两三代下来,也能出一个将门世家了。”

“但现在吐蕃臣服,西夏灭亡,王舜臣又打到了西域去。就剩个辽国,会打起来的地方还在河北、河东。”

“是啊。”王厚微微苦笑,“十年前那是想也想不到会有今天的局面。现在在兰州,教训兵马、巡视寨堡都比不上劝农劝工来的事多了。”

王舜臣开辟了西域,又有甘凉路在西北,西夏本路也变成了宁夏路,兰州已经不能算是边地,而是西北中枢要郡之一,控扼通往西域的要道。在往来通商上的任务,比起军事来,还要重上许多。

“西北已经太平了。这不会天上掉下来的,是从襄敏公开拓河湟开始的。当年襄敏公在古渭寨中,对着地图殚思竭虑,不正是为了今日?”

“可惜先君没能看到今天啊。”王厚轻声一叹,感觉到气氛有些沉了,随手指着不远处的巷中,两间围墙看不到头的宅子,笑问韩冈,“玉昆,哪里是哪家皇亲国戚的府邸?”

韩冈也顺着改变了话题,望了过去,“哦,那是二王邸。”

“二王邸?”

“二大王,三大王的宅子。原本是马军教坊,后来改建的。”

“疯病才好的二大王?”王厚冷笑了一声,“朝廷对他还真是宽待。”

说着,他往那边又望了几眼。就发现有人就守在两家王府门前不愿,看着像是做买卖,可落在王厚眼中,却有着说不出的异样。

“细作?!”王厚话出口才发觉不对,“……什么人?”

“官家的人。皇城司的。”

“一直都盯着?”

“当然。”

王厚撇了撇嘴,也不知是冲谁了。

“先帝的丧期已经过了大半。小祥过了,再过几日就是大祥。那时候,盯着二大王、三大王的人还会多。”

“都快二十天了,过得还真快。可惜回来得不巧,樊楼盛景是没法儿见识了。”

“除非处道你肯留到百日后。”韩冈笑道。

天子之丧,以日易月,所以十二日的小祥,等于就是周年祭。而二十四日的大祥,便算是两周年,再过三天,就算是服完丧了——一般来说,三年丧是连头带尾,也就是两年出头便算是三年。曾经有服丧二十五个月的说法了,但如今通行的还是二十七个月——不过以日记月之后,天下禁乐的时间,还是多达百日,这点是不会变的。

“那还就真要在京里做官了。”王厚也笑了一笑,双腿一夹马腹,往前行去。

韩冈也驱马前行,却又回头望了一眼两间王邸,心中带着疑惑和提防。

如今情况顺利得过分。怎么想,太皇太后和二大王都不是息事宁人的性格。尤其是二大王赵颢,都装了疯子。如今又看到了机会,怎么会一点不折腾?他选在这时候病好,不正是想争一争的打算?

但只要向太后那边能稳得住,怎么折腾都没用的。尤其是二大王,他的名声都臭了,怎么还能去争?

就算真要有什么动作,自己也不是没办法应对。

不去多想,韩冈掉头而去。

……

“东莱郡公、王厚……”

半日之后,石得一念着下属送上来最新情报,陷入了沉思。

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风(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风(十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长风(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议(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五)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二)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三)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五章 流水(中)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一)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九)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下)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下)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七)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六)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九)第三十六章 骤风(三)第八十一章 尘嚣(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二)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五)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七)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八)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七)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八)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变故(十九)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下)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变故(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雨(十八)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三)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上)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九)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万千(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四)第三百零九章 伪帝(上)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二)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七)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六)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一)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中)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议(十八)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四十三章 南北(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三)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六)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九)
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风(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风(十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长风(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议(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五)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三)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二)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三)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三)第五章 流水(中)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中)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八)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一)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九)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下)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下)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七)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六)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九)第三十六章 骤风(三)第八十一章 尘嚣(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六)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二)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五)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四)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七)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八)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七)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九)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八)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变故(十九)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下)第一十三章 羽檄飞符遥相系(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第二百八十五章 旅话(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变故(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雨(十八)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三)第七章 飞将庙中风波起(上)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九)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万千(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四)第三百零九章 伪帝(上)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二)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七)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一)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六)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一)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中)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议(十八)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四十三章 南北(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三)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六)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