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二)

宰辅们的窃窃私语,监察御史们看得很清楚。只是都聪明地视而不见。

快要到朝会时间了,东西阁门使和御史都已经出来整顿官员队列。

强渊明低声对蔡京道:“恐怕又是为了河东的事吧。”

“还能有别的?”

“其实放宽心一点,让他们回来又如何?”

“回来又如何?”

蔡京轻笑了一声。他觉得自己若是处在宰辅们的位置上,怕是很难底气十足地说上这么一句。一旦吕惠卿回来,两府诸公恐怕谁都斗不过他,他可不像王安石,主持大政之后,还能轻易放手。

若只比个人才能,蔡京不觉得大部分宰辅在朝堂政务上会输吕惠卿多少,可要是比起势力,却肯定跟吕惠卿没得比了。

“王平章的性子执拗归执拗,可看他现如今的样子,怕早就是无心朝政,心里只在乎新学存续。一旦吕吉甫回来,他多半就会把大权交托过去,然后安心下来去教太子读书。王平章年过六旬,韩玉昆才交三十……他也只能靠吕吉甫。”

强渊明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无论从学术上,还是在朝堂上,吕惠卿都是王安石认定的继承人,这也是新党内部公认的唯一人选。

王安石一旦放弃现在主导朝堂的权柄,将吕惠卿推上来。新党人心必然归附。当年吕惠卿就已经代替罢相的王安石久任朝堂,维系新法、新学、新党,到时候只是恢复正常而已。

幸而让吕惠卿顶替王安石执掌朝纲,韩绛、蔡确都不会甘心,下面的两位参知政事——曾布、张缲也都不想有如此强势的同僚。否则,他们这些绳纠百官的监察御史都要被吕惠卿压在头上。

吕惠卿也不是没在政事堂待过,他的为人和行事作风,亲身感受过的人不少。否则这一回,也不至于被那么多人愿意为了让他久留陕西而出上一把力。阻击韩冈的是王安石,而趁机拦下吕惠卿的,可就是他历年来开罪过的一群人了。

“不过河东那边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总不能装没听到,至少总得说句话吧。”在强渊明看来,以韩冈的身份在张孝杰面前说的那番话,至少一个“非所宜言”的评语,朝廷最轻也该给个罚铜的处分。

“下诏斥责?”蔡京摇摇头,据他所知这个方案两府早就考虑过了,“且不说能不能说动皇后,一旦当真为此下诏,韩冈多半会趁势辞官,谁来收场?”

如果换做天子身体还好的话,韩冈这么做就是自寻苦吃。可现如今的情况,两府只会陷入被动,皇后那边就更不方便说话了。

召回京来质询更不可能。那正好让韩冈如愿以偿。

只能放一边。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宰辅们的想法,下面的官吏们可不一定要配合。之前朝堂如一潭死水,给在京宰辅们牢牢镇住,那是没办法,可现在既然韩冈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岂会少得了兴风作浪的人?

蔡京轻轻地捏了捏笏板,他其实也不介意趁风破浪一回啊!

机会快要来了。

……

文德殿后,向皇后已经是全副穿戴,凤冠朝服,翻着永远也看不完的奏章,只等着上朝的时间。

赵佣乖乖地坐在她的旁边,一声不吭。六岁的皇太子,完全不见同龄孩子的好动,稳重得像是成年人。大清早起来,可也看不出贪睡的困倦。

放下了一份来自江州的奏章,向皇后看儿子坐着一动不动,关心地问道:“六哥,要不要吃点果子。”

“娘娘,孩儿不饿。”赵佣先站起身,然后端端正正地行礼回话,“娘娘可是累了?”

“娘娘不累。”向皇后笑了,“坐着吧。”

赵佣又是行了礼,然后才坐了下来。

开蒙就学才不过半年,就有了很大的长进。说话、举止更加稳重。宫里宫外见了,都觉得有这样的一个好学守礼又聪慧的太子,大宋的未来是不用担心太多了。

小学生的学业不求他能作诗作赋,跟白居易那样六个月能识“之、无”的天才比,最重要的是礼节的学习。但凡儒者,礼这一项都是必修的科目。

东宫的师傅保的数量不少,资善堂内的老师更多,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王、韩、程三人。其中韩冈远在河东,王安石多忙于政务,其实还是程颢给赵佣更多的教导。向皇后一向对程颢看不顺眼,但也不得不承认程颢在教书育人上的确是水平很高。

想起赵佣的老师,向皇后就不免联想起东宫名义上的师傅们。

之前因为冬至日的剧变,东宫三师给王安石、司马光和吕公著占去了,但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这东宫三少并没有任命。这一回,倒是要封出去了。虽说是东宫,可是此番跟赵佣没半点关系,只是酬奖功臣,给予吕惠卿、韩冈和郭逵三位主帅的奖励。

政事堂的想法是给郭逵一个节度使加太子少保的头衔,然后让他养老去。除此之外,给吕惠卿一个太子少傅,算是筹奖功劳。韩冈则是太子少师。

基本上都是虚衔,无非是加官晋爵的那一套,而且还是很简吝的那一种。

十九级的检校官,十二转的勋阶,好听而已,东府毫不吝啬。可到了有点实质的封爵立刻就小气了起来。

吕惠卿还能晋封郡公,但韩冈和郭逵爵位却没变。

韩冈、郭逵两人历年来积攒军功,爵位都已经是开国郡公,再升就是国公。眼下朝堂上,除了王安石,就连韩绛都没有得封国公——尽管只要担任过宰相,终究都会得授国公,且最近有说法要给他晋封,但毕竟现在还没有。

郭逵且不说。韩冈的军功虽高,晋封国公则未免过早,且吕惠卿也都没升到郡公。论功劳,两者相当,论资历、差遣,则吕惠卿还在韩冈之上,总不能厚此薄彼。

在向皇后看来,政事堂为此找了一通理由实在是煞费苦心了。

而在增添食邑上,东府也表现得很吝啬。

世间都说万户侯,但三人功绩如此,都没一个食邑过万户。

东府给出的理由是依故事食邑万户则封国公,三人既然不是国公,当然不能受万户食邑。原本韩冈是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两百户,现在只是加赠四千食邑,食实封一千八百户。总计八千食邑,三千实封。

至于韩冈、吕惠卿是否回京,那是一如既往。边关人心未定,需要两人继续坐镇,倒是郭逵,则是越快调回越好。陕西种谔,也跟郭逵差不多,擢升节度留后已经定下来了,待兴灵稍定,便将他召回京中就任三衙管军。

这些天来,向皇后对在京宰辅的感观越来越差。

这一回与辽国大战的结果,不说要强过两次惨败的太宗,比起真宗皇帝也要强了不知多少。纵然岁币依然要给,可夺回了多少土地,这都是太祖皇帝用钱买不回来的。

此番功成,实可往太庙夸耀一番。可宰辅们有志一同,怕庆贺的声势大了,会惊动到福宁宫中的官家,硬是不让照常例来。

不想谎言被拆穿,向皇后也无法反对宰辅们的意见。

一场本该是太宗之后对辽国第一场扬眉吐气的辉煌大捷,就这么在朝堂上无声无息地给压了下去,弄得好像是输了一般。

还有京营,两府的吝啬闹起了多大事,要是能省下来倒也罢了,可到了最后还是给了多少钱才压下来。

难怪官家总是要换人来管两府,这些宰辅留在朝中久了就是祸害!

“圣人。圣人。”

宋用臣的唤声,惊醒了沉思中的皇后。

“时候到了吗?”

向皇后站起身,牵着赵佣的手走向前殿。面对重复又重复毫无变化的朝会,心中再无波动。

朝会一如既往的乏善可陈,有野心的官员们依然还在观望。之后的崇政殿再坐,与会的重臣们又刻意避过了对韩冈奏疏的议论,没有给向皇后半点开口的机会。

帘幕之后的皇后对宰辅们的行径都麻木了。

这些人能把皇帝逼得只能躲在宫里生气,她一妇道人家如何是其对手?

当王安石领着众宰辅准备离开崇政殿,去往福宁殿问安的时候,一个声音打破了殿庭的死气沉沉。

“臣有本奏于殿下,请留对。”曾布冲着帘幕后的身影躬身行礼。

向皇后猛地直起身,王安石脸色陡然一变,与会重臣神色各异,但都是以惊异为多。

曾布!

幽沉的殿阁下,曾布矮小枯瘦的身影,却仿佛平坦如水的通衢大道路面上凸起的石块,让人觉得分外的扎眼。

曾布竟然自请留对……

自从仁宗初年的权相丁谓,被同僚王曾用此法请去了琼州之后,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了宰辅中最为忌讳的行为。而反过来想,一名宰辅会请留独对也绝非小事,必然是要开罪一大批同僚的动议,否则没有必要选择如此激烈的手段。

他要做第一个吗?!

曾布脸上看不出有半点紧张。

当初他上表声言市易法之弊,被王安石赶出京城,曾公亮曾以书简一封相送——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注1】,后必有福。

如今正是验证的时候。

注1:贾谊《新书·春秋》载,春秋楚相孙叔敖,幼时遇两头蛇,恐他人又见,埋之,惧,谓其母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以福。’人闻之,皆谕其能仁也。及为令尹,未治而国人信之。”

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九)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四)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二)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二)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九)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长风(十三)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俩(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八)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一)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下)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变故(二十)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五)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二)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八)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上)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二)第八十六章 尘嚣(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六)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上)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三)第八十五章 尘嚣(十六)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五)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九)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八)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三)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五)第四十章 何掌纶言奉帝尊(中)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二)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六)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点画(中)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八)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八)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下)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议(二十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五)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七)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三十章 虚实(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五)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四)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三)第五章 心念亲恩思全孝(上)
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七)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九)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四)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二)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二)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九)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长风(十三)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俩(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八)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一)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下)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变故(二十)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五)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六)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二)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八)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上)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二)第八十六章 尘嚣(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六)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远治乱根(上)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三)第八十五章 尘嚣(十六)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五)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九)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八)第四十五章 樊楼春色难留意(三)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五)第四十章 何掌纶言奉帝尊(中)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八)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二)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六)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九)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点画(中)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四)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八)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八)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下)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议(二十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五)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七)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三十章 虚实(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五)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四)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三)第五章 心念亲恩思全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