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忧勤自惕砺(下)

朝会之后,王安石率领辅臣至东郊祈雨,而曾布等一干臣僚则得以提前面君入对。

听了曾布对市易务行事不依法度而败坏民生的一番奏报,赵顼面有喜色,“朕久矣闻之,非卿不得言。”

赵顼当然欢喜。此前他曾多次因为市易法惹起天下议论,而有心废止,但全被王安石给挡回来了。赵顼没有实据,只能听之任之。但灾情越发的严重,许多奏章都说这是推行新法所致。而新法已经推行五年,此前并无灾异,只是从去年开始才有了大灾,赵顼想来想去,当是施行了最后一部市易法的缘故。

现在曾布秉公直言,正是他忠心表现。市易法是新法之中最得争议的一条法令,如今被查出事端,换做是结党营私之辈,必然将其中情弊给瞒下来,以讨好宰相,并防止政敌藉此攻击。这等蒙蔽圣聪的行为,是每一个皇帝都难以允许的,却又无法避免。故而曾布所为,让赵顼看到了一个忠臣的出现。

等到王安石入宫回禀祈雨之事后,赵顼便立刻问道:“曾布言市易不便,卿家知否?”

赵顼的发问突如其来,王安石却神色平淡。最为信任的助手反戈一击,这一刀子等于是捅在他的心口上,但经过了一夜,他已经调整过来。遂点头道:“知之。”

赵顼双眉一扬:“曾布所言如何?”

王安石立刻回道:“曾布与吕嘉问有隙,其相争亦有牒文可见。”

王安石将曾布的一番奏报,说成是对吕嘉问的构陷,赵顼不快地说道:“可朕亦曾听人言。京中多有卖尽家产,遭市易务关押枷固之辈。人数之众,以至于市易务乏人监守。”

王安石随即说道:“既如陛下所言,此人必知卖产者及受刑者之所在,陛下何不明示其人姓名,交付有司推问?若确实有之,市易司隐而不言,其罪固不可轻恕,当严惩之。若无实据而妄言,不知陛下包容此人于政事何补?”

赵顼叹了口气,王安石永远都是这样的理直气壮:“王卿可知,这数月来太皇太后和太后在宫中日夜长叹,心忧天下因此而乱。”

王安石的眼神更为严厉。妇寺干政,乃是国中大忌。赵顼在廷对上拿出太皇太后和太后的话来说,换做是平常,王安石都能强硬的给堵回去。但眼下的形势,让他不便抓着此事来发作。

深吸了一口气,他沉声说道:“陛下宣示两宫忧致乱,臣亦忧致乱。诗曰:‘乱之初生,僭始既涵’。臣之所忧,正本于此。陛下试思诗书之言不知可信否?如不可信,历代不当尊而敬之,开设学校以教人,孔子亦不当庙食。如其可信,祸乱之生即源于此。”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的下一句就是“乱之又生,君子信谗”。王安石直指赵顼轻信谣言,才会致使祸乱,而非关市易务之事。

不等赵顼说话,王安石抬起头,声音转厉,“齐威王三年不治国,一旦烹阿大夫,举国莫敢不以实情禀上,国遂治,兵遂强。僭生乱弱,信生治疆。如此,臣愿陛下熟计之!”

春秋齐威王三年不治国,身边小人环伺。即墨大夫善抚民,却被威王小人日夜以谗言攻之,而阿大夫不安民治政,却买通近臣,日日得到称赞。不过齐威王派人暗访得实情,将阿大夫和身边小人一齐下了大鼎烹死。自此,无人再敢欺瞒于他,而齐国遂兴。

但王安石拿齐威王比拟当今之事,乃是强辩,赵顼也明白,以王安石之才,一件事正说反说他都能找到典故来做证据。只是要看有没有道理罢了。

王安石说了这么多,赵顼也变得有些疑惑,也的确觉得当派人调查清楚再说:“既如此,且令曾布与吕惠卿同根究市易务不便事,待二人诣实回禀,再论。”

……

司农寺的公厅中,吕惠卿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在一瞬间的惊讶之后,是对背叛者的愤怒,但很快,一丝淡淡的笑意在嘴角浮现出来。

“曾子宣太心急了。”

这真是个好消息。

曾布叛离新党,得益的当然是他吕吉甫。

司农寺是新法的立法机构,而中书检正则是负责推行,原本都属于曾布的差使,现在皆由他吕惠卿来主持。但任谁都该明白,以王安石的性格,决不至于如此厚此薄彼,曾布其实必有任用。可惜曾布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完全给怨意蒙蔽心神了。

曾布的倒戈一击,对于整个新党的确是个大挫折,但对吕惠卿来说,却是个良机。

吕惠卿环视左右,他刚刚入主的公厅中,还有着旧人留下的痕迹。陈列、摆设都是由着曾布的个人习惯,但吕惠卿相信,只要一个月,他就能让这处新法的核心之地,成为他手上得力的工具。

当然,曾布现在并没有输。如果他能在市易务之事上,能说服天子,将吕嘉问论之于法,那他就会是第二个蔡确,以忠心受到天子的看重,升任执政就是转眼间事。不过若是他败了,京城之中可就再没有他落脚的余地。

吕惠卿从袖中抽出一份早已写就的文书,本来他正犹豫着发出的时机,不过现在就没有什么好忌讳的了:

“本寺主行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保甲之法,而官吏推行多违本意,及原法措置未尽,弊症难免。今榜谕官吏、诸色人陈述。如有官司违法之事,亦可一并投于本寺按察。”

吕惠卿默念一遍,两指捏着薄薄的纸页轻轻一抖,唇边绽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此文一下,曾布之叛就再无转圜的余地!

……

夕阳终于没入了地平线下,夜中河上无法行船,渡船都在岸边下了碇。

白马津的渡头上,点着火炬,灯火通明,照得内外如同白昼。

今天最后一批抵达南岸的流民,就在渡口外排着队。他们都在粥棚盛了热腾腾的菜粥,一边填着肚皮,一边听候着安置。

抵达白马县的流民,都是依着乡族籍贯来安排,是小聚居,大杂居。来自同一乡的流民住在一起,可以互相照应。但上到县一级,流民就必须打散,以防其中有人串联起来作乱。不过也是视人数而定,并不是那么死板。

“今天渡河的流民有三千三百一十八人。”今天的人数终于点算完毕,韩冈在渡口内厅听着汇报,王旁和方兴一起走了出来,“连黎阳那边也免了渡资,渡河来的流民果然一下就多起来了。”

方兴笑道:“黎阳的杨知县也是聪明,若是他不将渡资免了,流民必然都要等着免费的船坐,几万流民不知何时能渡完。流民多留一天就是一天的麻烦,若是逗留在境内出了事,要比推卸责任,他肯定比不过正言。还不如一起免了渡资,就算有人拿来说事,也可以请正言出来顶着。”

王旁道:“今天天子已经允了玉昆的奏疏,想必杨知县得到消息后,也可以安心了。”

一串急如密雨的蹄声这时从南面过来的官道响起,由远及近,声音渐渐变大,很快一名骑手埋头大汗的来到渡口旁。他跳下马,几步走近前,将一份递给韩冈的随从。

王旁回头看了一眼,又转回头来,“不知是哪里来的消息?”

“大概是京城又来问流民安置的事。”方兴猜测着。

流民渡河南下,黄河上的几个渡口,隔三五日就要将过河的流民人数上报中书。而白马县这里,更是天天要禀报开封府。白马县现在每天都能收到京城传来的公文,而韩冈这几天因为渡口初启,就都在白马渡坐镇。也吩咐了下来,抵达县中的文书都要立刻转到白马渡这边来。

方兴瞅了瞅黑黝黝一片、只能听到哗哗流水声的黄河,再望望黄河对岸的大堤上,一字排开十数里的火光,不由地感叹起来:“若是滑州浮桥能重修就好了。”

旧时滑州黄河上设有浮桥,但屡屡因水涨而冲毁,如今不得不仍以船只来摆渡。现在黄河出潼关后,也就是孟州河阳津,还有东面的开德府【澶州,今濮阳】处有浮桥。

王旁听了,心中顿时一动:“浮桥?”

“嗯!”方兴点了点头,“有了浮桥,黄河上可就日夜都能行人了。正好如今要驱用流民,工钱也不要太多,加之黄河水枯,建造浮桥也方便,更不虞洪水冲毁。”

王旁听得连声称是,急忙问道:“此事玉昆怎么说?”

方兴摇摇头,他也是刚刚才想到:“尚未与正言提及。”

“那还不快去说?!”王旁催促着,兴建浮桥。

“正言。”方兴在王旁的催促下,来到韩冈身侧,就想跟他提及浮桥之事。却不意发现正低头看着手中信笺的韩冈,他神色有些不对,“正言,出了何事?”

韩冈折起了信笺,摇头叹气:“一摊烂事!”

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二)第三十二章 忧勤自惕砺(中)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一)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下)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上)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二)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二)第二十一章 涉川无咎黄龙锁(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并行(中)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四)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万千(下)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五)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中)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中)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一)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师(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九)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中)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话(下)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六)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愿博轩冕(上)第一十三章 庙堂(四)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四)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一)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三)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下)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六)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一)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无疆(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九)第四章 素意兰心得君怜(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八)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三)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二)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七)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九)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上)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六)第一十四章 庙堂(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三)第四十三章 亲屈天人九重问(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击(中)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二)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八)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下)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四)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一)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下)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庆雷(上)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上)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五)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八)
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二)第三十二章 忧勤自惕砺(中)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一)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下)第二章 一物万家欢(上)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二)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二)第二十一章 涉川无咎黄龙锁(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并行(中)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四)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万千(下)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五)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中)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中)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一)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师(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九)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中)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话(下)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六)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愿博轩冕(上)第一十三章 庙堂(四)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四)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一)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三)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下)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六)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一)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无疆(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九)第四章 素意兰心得君怜(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八)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三)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二)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三)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七)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九)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三)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上)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六)第一十四章 庙堂(五)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八)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三)第四十三章 亲屈天人九重问(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五)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击(中)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二)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五)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八)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下)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四)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一)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下)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庆雷(上)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上)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五)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