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无奈的放弃1

眼看着建奴已经回到了锦州了,可是大中军却还是不肯放松,依旧如同跗骨之蛆一般,追到了塔山城下,而锦州城南的塔山、大兴堡、杏山等城,立即便成为了大中军下一步的目标,只要打下塔山、大兴堡、杏山、松山等城,那么锦州便成为了熟透的苹果,随即便会掉落到大中军的囊中。

皇太极率兵退至锦州,这才停止了继续后撤,在锦州城开始调兵遣将,做出了要死守锦州城的架势。

毕竟锦州地位的重要性,他们都知道,想当初他们屡次南下,锦州都是卡住他们喉咙的咽喉要地,这么多年来,他们曾经数次围攻锦州,但是都未能打下锦州城,锦州守将祖大寿,屡屡击退了他们的进攻,如果不是上一次他们利用崇祯急于从关外抽调关宁军入关去对付刑天军的话,他们估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下锦州城呢!

后来在皇太极的讹诈之下,崇祯实在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忍痛将锦州城割让给了他们大清,现如今他们再一次回到了起点,退到这里之后,如果再退的话,那么他们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也就功亏一篑了。

所以皇太极深知,到了这里他决不能再退了,如果再退的话,恐怕连他这个大清皇帝的位置,今后都可能保不住了,这一路上撤兵,已经让那些各旗的旗主们怨声载道了,如果不是他现在直接掌控着两黄旗最强的兵力的话,保不准他那些兄弟们会琢磨些什么事情呢!

所以等他退至锦州的时候,皇太极决定不能再退了,于是在锦州城,他扎下了兵马,调转过头开始做出了死磕到底的架势。

皇太极以多尔衮率领其麾下的正白旗兵和多铎所辖的镶白旗守塔山城,令代善领正红旗守松山城,又以济尔哈朗领镶蓝旗兵马守杏山,而他本人则领两黄旗以及尚未恢复实力的镶红旗坐镇锦州居中策应,只待大中军扑过来,便与大中军决一死战。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紧追着他们的大中军却突然间停止了追击,掉头返回了他们刚刚克复的宁远城,放弃了对建奴大军的追击,使得建奴顿时上下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正追的起兴的大中军,就在兵抵塔山城的时候,突然间收到了肖天健的命令,停止一切追击行动,全军收缩返回宁远城休整。

这道命令一下,顿时军中诸将一片哗然,他们都想不通眼看着就要兵抵锦州城下,要一鼓作气将建奴大军击溃的这个关键时刻,为何肖天健会突然间下令停止追击,收缩兵力回镇宁远城,这不是等于放虎归山了吗?

但是肖天健的旨意已下,各路兵将也不敢违抗,只得停止了连续多日的追击行动,掉头和肖天健的中军会和在了一起,罗立、刘耀本、刁正、王承平等大将于是呼呼啦啦的便跑到了肖天健的大帐之中,要找肖天健问个为何。

而肖天健这会儿正襟危坐在大帐之中,淡然的扫视了一眼这些手下的重将,当看到他们一个个气急败坏的神情之后,不仅笑了起来。

“圣上!现如今建奴已成丧家之犬,正是我们一鼓作气将其讨灭之时,为何眼看我等已经兵至塔山城外,圣上却突然下旨停止追击,令我等放弃追击,掉头回撤呢?这不是白白放弃了大好时机了吗?圣上自己不是也说过,趁他病要他命吗?又为何突然间变卦了呢?”罗立脾气比较冲,虽然肖天健贵为大中皇帝,但是罗立还是忍不住第一个站出来放炮,气哼哼的对肖天健问道。

而其他几个大将虽然没有跟着发话质问肖天健,但是一个个也都望着肖天健,脸上的神色很明确的表露出了他们的心思,他们也希望能得到肖天健的答复。

肖天健冷冷的看了一眼罗立,罗立马上感觉到自己的话太冲了,毕竟现在肖天健不是当年他们的头子,而是已经成了堂堂一国之君,他这么说话显然是有违做臣下的规矩了,于是吓得赶紧低头单膝跪下道:“末将僭越!末将只是情急之下,说话失了分寸,还望圣上息怒!”

肖天健瞪了他一眼,坐在那里不怒自威,一挥手道:“起来吧!恕你无罪!”

罗立这才赶紧站了起来,态度变得恭敬了许多,但是还是等着肖天健给他们一个解释。

肖天健又扫视了诸将一眼,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道:“你等的心情我岂能不知!但是你们只想着要一鼓作气将建奴彻底击垮,但是却忘了我们自有我们的难处!

是!朕比你们任何人都要痛恨建奴鞑子,朕比你们任何人都想趁此机会,一举荡平建奴,使之今后再也无法在关外嚣张,威胁我们中原大地!

但是你们也不要忘了,此次北伐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朕这几天来,也是想过要一鼓作气,直捣建奴的盛京!将这伙凶顽一举荡平!

可是现如今时机却并不成熟,虽然建奴在山海关大败,这一路上被我们追杀的丢盔弃甲不假,可是你等也当知道,建奴虽然大败回撤,但是其满洲八旗本部损失并不是很重,我们近些天来,击垮的多是建奴的汉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兵马,充其量这些人也就算是建奴的弃子罢了!而建奴自身真正的实力,却损失不多,他们尚有很强的实力!

而我等诸路军此次北上,行程千里,要知道维持我们这样的大军,后勤供应之巨,你等只知厮杀的痛快,却不知后方的艰难!

朕此行北上,虽然打通了运河一线,可以确保我们后勤物资得以沿着运河北上补充军需,但是运河这些年来大明疏于疏浚,淤塞严重,再加上沿途明朝地方,为了阻止我们北上,故意填塞河道,所以使得大运河时下运力极为有限!虽然沿途正在派人疏浚,但是短时间之内,却并不能大批通行漕船,所以能维持我们打到这里,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而且运河沿线因为我们北上仓促,匪患甚重,各种匪盗时有在运河沿线袭掠,所以我们背后并不安稳!

你们也休要忘了,现如今大明虽然大厦将倾,可是毕竟大明京师我们尚未攻克,山东尚有大部尚未被我们所控制,现在便挥师攻入辽东,一旦背后出现什么异状,我们孤军深入将非常危险。

不瞒你等,我们虽然近期连战连捷,但是对于我们大军物资消耗也非常之巨,连战之下,我们随行携带的弹药已经所剩不多,急需大批补充!

而从此地到山海关,我们的补给线一再拉长,后方的物资已经渐渐接济不上来了,难不成你们可以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攻打锦州城吗?

更何况现在的锦州不比以往,建奴控制锦州一带已经快两年时间了,建奴不傻,他们深知锦州的重要性,从俘虏口中,我们得知建奴这两年时间大力经营锦州一带,连连抓捕关外民壮替他们加固锦州城、塔山城、大兴堡、松山城、杏山城等城,并且在各城之中都囤积了不少的物资!

我们未能在建奴大军退至锦州之前,将他们一举击溃,便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时机,现如今建奴在主力未损失多少,而我们准备又不充分的情况下,便悍然挥兵攻打锦州,朕以为此乃是不智之举!

首先我们的兵力便不占优势,虽然建奴并不善守城,但是以期前期准备,我们如果想要轻取锦州,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时下我们后勤补给不易,大军围攻锦州诸城,建奴骑兵尚有优势,只要他们派骑兵不断袭扰我们后路粮道,那么我们便无法集中力量攻城!只要稍有不慎,我们便有折戟沉沙之险。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朕刚刚收到冯卫汉派人从京师送来的消息,大明京师之中,当下大明朝廷似乎有意弃京师遁走的迹象,北京城内有不少官员力主放弃京城,逃往登州走水路南下迁都到福建两广一带,继续与我们大中朝周旋!

而我们主力现如今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后面留守兵力十分空虚,一旦要是让大明朝廷跑掉的话,朕不用说你们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故此朕和李信、卢大人等人商议之后,认为眼下此战打到这样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所以为了确保不会出现意外,所以朕才下旨终止此次对建奴的追击!就再让建奴在关外嚣张一段时间好了!

朕今日对你等起誓,最多三年时间之内,待朕收拾江山有足够实力的时候,便定会再次亲征辽东,将建奴彻底扫平,克复辽东之地!”

肖天健其实何尝不想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鼓作气将建奴灭掉,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虽然现在他麾下兵精马壮,但是后勤补给以及关内尚未平稳的局势,却始终让他不能按照他的意愿来做事。

想想大明朝几十年来几乎以倾国之力,将数千万两白银,投入到辽东战场,这么多年来,也没有能将建奴灭掉,反倒因为不断增加的辽饷,闹得天下一片大乱,最终甚至于将大明王朝生生折腾到了现如今的地步。

他想要以这么四五万兵力,几个月时间便将辽东克复,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前,单是物资补给,便能将他新建起来的这个大中朝拖垮,所以现在虽然他们获得大胜,单是距离灭掉建奴,却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日特别鸣谢风沐春江兄弟的打赏!)

第145章 西北终决第73章 家宴?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145章 西北终决第74章 投名状第12章 八队闯将第3章 困境第44章 标枪第51章 携美出巡第187章 大裁军第7章 大战四起第111章 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224章 势如破竹第22章 直面交锋第41章 重编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115章 交手第78章 望远镜和燧发枪第41章 报复第176章 诱敌追击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174章 西方造船师第143章 纠结的郑芝龙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242章 意在燕云第60章 鞑子避战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25章 赴宴第223章 又一个督师第74章 忠奴第178章 商铺第71章 喜讯连连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128章 炮营驾到第89章 余家坳血案第209章 出师马尼拉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92章 双胞小萝莉第20章 调兵遣将第176章 援军无望唯有突围第186章 多喜临门第205章 绞肉机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91章 出关第34章 险胜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99章 决战之地第40章 缺才第190章 坐等上门第110章 该来总会来第78章 李过之惑第225章 班底第106章 镇反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219章 倒戈第78章 噩耗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79章 重拾旧业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14章 迎战第68章 不得消停第34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108章 轮式火炮第125章 长枪向前驱群羊第90章 兵抵汉水第28章 定策第58章 决胜3第211章 暴起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40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第165章 应对第222章 忠臣勇将第60章 决死一搏第76章 革左五营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2章 火牛冲阵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40章 内丘之战1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173章 国子监太学院第167章 游击战术第126章 激将第114章 违纪第38章 人才第35章 锁定目标第57章 决胜2第4章 分兵而动第87章 新作物第50章 忠烈之臣第189章 轻取凤阳第8章 流浪洋人第2章 亩产千斤第10章 定四川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35章 陇州之战2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102章 王家祯的抉择第179章 豫西乱战
第145章 西北终决第73章 家宴?第101章 山海关之役7第145章 西北终决第74章 投名状第12章 八队闯将第3章 困境第44章 标枪第51章 携美出巡第187章 大裁军第7章 大战四起第111章 最好的防御便是进攻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224章 势如破竹第22章 直面交锋第41章 重编第200章 原来如此第115章 交手第78章 望远镜和燧发枪第41章 报复第176章 诱敌追击第192章 光复锦州第174章 西方造船师第143章 纠结的郑芝龙第139章 杀鸡儆猴第242章 意在燕云第60章 鞑子避战第229章 宝船旧址第25章 赴宴第223章 又一个督师第74章 忠奴第178章 商铺第71章 喜讯连连第133章 震撼八方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128章 炮营驾到第89章 余家坳血案第209章 出师马尼拉第214章 危及洛阳第92章 双胞小萝莉第20章 调兵遣将第176章 援军无望唯有突围第186章 多喜临门第205章 绞肉机第32章 巨寇一斗谷第191章 出关第34章 险胜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99章 决战之地第40章 缺才第190章 坐等上门第110章 该来总会来第78章 李过之惑第225章 班底第106章 镇反第116章 官道口兵堡第219章 倒戈第78章 噩耗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179章 重拾旧业第95章 山海关之役1第114章 迎战第68章 不得消停第34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108章 轮式火炮第125章 长枪向前驱群羊第90章 兵抵汉水第28章 定策第58章 决胜3第211章 暴起第173章 困兽之地第140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第165章 应对第222章 忠臣勇将第60章 决死一搏第76章 革左五营第68章 不得消停第12章 火牛冲阵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40章 内丘之战1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173章 国子监太学院第167章 游击战术第126章 激将第114章 违纪第38章 人才第35章 锁定目标第57章 决胜2第4章 分兵而动第87章 新作物第50章 忠烈之臣第189章 轻取凤阳第8章 流浪洋人第2章 亩产千斤第10章 定四川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35章 陇州之战2第184章 杞县会战2第102章 王家祯的抉择第179章 豫西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