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出乎意料的战果

马六甲城的荷兰人其实已经事先对大中朝的行动有所察觉了,这一年来,大中朝的船只经常出现在马六甲海峡之中,这些船并不是大中朝海上贸易集团的船只,看上去更像是一些侦察船。

另外他们还得到消息,大中朝在巴淡岛,半年前忽然间建起了一座城堡,另外还在巴淡港建起了一个大型的码头和十几条大型栈桥。

除此之外,还有消息说大中朝在越南控制了土伦和金兰两处海湾,建立起了城堡以及码头,各种迹象都说明,大中朝已经不再满足于攻取马尼拉,下一步他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荷兰人的巴达维亚了,这些中国土著的胃口也太大了点了!

在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亚洲总部上下人等都开始紧张了起来,他们已经通过台湾之战,彻底见识到了一个东方巨国的觉醒,同时也见识到了中国人的实力。

在这个大中朝建立之后,中国人在海上崛起的速度之快,让他们这些自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有点目不暇接。

他们中国人以飞一般的速度,重新开始重视起了大海,并且飞速的从他们西方学到了造船技术和火炮技术,不单单在火器质量上猛然间便超越了他们西方人,另外在造船技术上,也开始奋起直追,已经赶上了他们的造船技术。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这个东方巨国实在是蕴含了巨大的能量,一旦他们认识到了大海的重要性之后,所爆发出来的能量之大,根本不是他们这些西方国家可以相媲美的。

这个富饶的国家,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他们一旦调动这些人力资源的话,所展示出的力量之可怕,是他们西方人无法与之比肩的。

短短几年时间,还被他们瞧不起的中国人,再也不是只能操纵着落后的克戎船,在海上作战了,而是转而开始拥有大批可以和他们引以为傲的盖伦船相同的船只,纵横在大海之上。

如果换做以前的话,中国人攻打台湾岛,他们还可以派船去中国沿海实施报复,可是现在他们荷兰人发现,再也不能这么干了,大中朝已经在台湾岛给他们上了一堂课,并且狠狠的教训了西班牙人,把西班牙人一脚便从他们经营了上百年的菲律宾给踢了出去,现在看来,中国人是想要把他们从巴达维亚也踢走,彻底将这个南中国海变成他们的洗澡盆。

可是荷兰人甘愿就这么走吗?很显然他们不愿意,这里是香料王国,这里所产的香料对于他们来说,是利润丰厚的商品,同时中国人的那些丝绸、生丝、精美的陶瓷,还有那些神奇的茶叶,无不是他们西方人需要的东西,放弃这里是不可能的。

所以荷兰人近期开始从印度和朝着巴达维亚增兵,并且调来了更多的船只,准备应对大中朝军队的进攻。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大中朝目前却并没有将目光锁定在他们视为禁脔的巴达维亚,却盯上了被他们刚刚夺占不久的马六甲!

当中国人的船队出现在马六甲海峡的时候,荷兰人这才意识到他们错了,可是这个时候再想做出调整,却已经来不及了。

在马六甲城,荷兰人总共只有一千多人的兵力,另外只有几条小型的巡逻船,根本无法阻挡大中军舰队的登陆。

仅仅是三天时间,马六甲城的荷兰守军,便在铺天盖地一般的大中朝的炮火之下,打出了白旗,宣布了投降,大中朝的军队迅速的便控制住了马六甲城,并且马上开始在马六甲对岸的朗桑岛登陆,迅速的开始建筑起一座城堡,并且设立了炮台。

这一下荷兰人明白了,大中朝并没有打算立即攻打他们的巴达维亚总部,而是盯住了这条亚洲的黄金水道马六甲海峡。

大中朝很显然认识到了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他们只要控制住马六甲海峡,那么就等于锁住了亚洲的大门,今后所有前往中国的船只,都必须要在他们的炮口下通行,那么今后不管谁,再跟中国人打交道,就必须要听中国人的吩咐了。

于是荷兰人这才后悔,赶紧派船队从巴达维亚出发,前往马六甲,试图收复马六甲,将刚刚攻占这里的中国人逐走。

可是就在他们的船队抵达廖内群岛一带海域的时候,却再一次遭遇了早已等候在这里的大中朝的舰队。

双方立即便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荷兰人方面这一次投入了三十多条战船和武装商船,另外还有几十条小艇。

但是大中朝海军却投入了超出他们一倍还多的战船,双方实力悬殊,虽然荷兰人在海战方面比较有经验,但是数量上的劣势却抵消了他们的这种优势,加上大中朝皇家海军水兵们和他们年轻的不可思议的船长们个个都非常骁勇,而且大中朝的火炮射程和威力也占据着优势,先是双方展开炮战,进而又开始展开接舷战,战斗打得非常惨烈。

经过一天时间的激战下来之后,双方各有损失,但是很明显大中朝皇家海军却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番激战下来,荷兰人损失了近一半的战船,和几乎所有的小艇,而大中朝也战沉了五条战船和十几条小型斥候船。

最终荷兰人终于坚持不住,主动开始撤出战场,大中朝海军得理不饶人,对荷兰人发动了追击,一直追到了深夜,荷兰人又损失了四条大型武装商船之后,才得以脱离了大中朝海军,逃回了巴达维亚。

但是没成想中国舰队的年轻指挥官郑森,在获得海战的胜利之后,却得理不饶人,并未就此率领船队撤回巴淡港休整,而是令受损比较重的船只先行返航巴淡港,其余的船只在他的旗舰率领下,居然愣是追到了巴达维亚港。

郑森这个家伙胆大妄为,在没有得到朝廷的准许之下,悍然率领船队抵达了巴达维亚港之后,指挥船队一字排开,先是猛烈炮击巴达维亚港的码头,将好不容易逃回这里的十余条荷兰船只打的是千疮百孔,纷纷挂起白旗宣布投降。

之后郑森便指挥船队开始炮击岸边的炮台,接连摧毁了数座荷兰人在海边的炮台,进而令船队靠近海岸,开始对巴达维亚城进行了长达一昼夜的猛烈炮击。

巴达维亚城只能在大中军舰炮的炮火之中战栗,城内的荷兰人各个都心惊胆战,惶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最终实在是经受不起大中军舰队的猛烈炮击,巴达维亚总督居然决定投降,派人打出白旗走到海边,要求和大中军舰队指挥官进行谈判。

郑森本来是没有想到要攻占巴达维亚的,他率领舰队过来,主要目的是对荷兰人进行惩戒,使之今后不敢再动马六甲海峡的主意,但是没成想荷兰人居然这么不耐揍,一通炮击居然便打出了白旗。

这个时候郑森率领的船队其实已经是外强中干了,他们先是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接着炮击码头和炮台,进而又炮击巴达维亚城,船上所携带的弹药其实已经告罄,本来郑森已经准备下令掉头返回巴淡港补充弹药了,可是没成想在这个时候,荷兰人居然打出白旗投降了!

这一下郑森可就高兴坏了,当即下令停止撤离行动,派出船只赶回巴淡港招呼那里的商船立即朝巴达维亚港运送弹药补给,而他则率领船队抛锚在港口外面,继续摆出一副不投降就继续炮击的架势。

然后郑森派出小船将巴达维亚总督接到了他的旗舰上面,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谈判,巴达维亚总督可不知道这个年轻的中国船队司令官,是擅自行动的,于是便请郑森提出条件。

郑森思量之后,于是便贸然提出,令荷兰人撤出巴达维亚,将巴达维亚交给大中朝,并且令荷兰人承认马六甲王国的地位,同时还要将荷兰人夺自葡萄牙人之手的婆罗洲也交出来。

巴达维亚总督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郑森的要求,但是他提出来,他们可以撤走,但是要求大中朝准许他们在巴达维亚保留一个商馆,作为他们在这一带的商业贸易场所,同时请郑森允许他们修好船之后,再离开这里,否则的话他们是无法乘坐这些被打烂的破船驶回到他们在印度的加勒的。

郑森没想到荷兰人答应的这么痛快,于是当即也答应了荷兰人的请求,准许荷兰人修理船只之后再撤离巴达维亚城。

至此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在经历了台湾之战和廖内海战以及巴达维亚港之战之后,公司旗下拥有的四十多条战船,和一百五十多条武装货船,基本上已经损失了一大半,实质上已经濒临破产,早已无力再在南海和大中朝进行对抗了。

而这个时候荷兰人虽然海上实力还很强大,但是荷兰人在这段时间,和英国人之间正在大西洋上争夺霸权,即便是知道了东印度公司的事情,也无力抽出更多的战船,来亚洲和大中朝交战。

所以郑森误打误撞之下,居然一下便将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南洋一带清除了出去,赶回到了锡兰的加勒,彻底控制住了南中国海。

但是郑森毕竟不是按照原定计划行动的,虽然取得了大胜,但是他手头上却没有多少可以占领巴达维亚的军队,他总不能把船上的水兵都全部调到陆上去,对巴达维亚进行占领吧!

在谈判结束之后,他一边让各船先抽调三分之一的水兵登陆,组成接受军,接管巴达维亚城重要的地点,一边赶忙派人赶往马六甲和巴淡港调那里的陆师守军,来帮忙接收巴达维亚。

另外他也想起来,这次他把事情闹大了,国内还不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于是又连忙派快船返回国内通知朝廷这边的情况,请朝廷立即派兵增援,来接管荷兰人在婆罗洲和爪哇一带的城堡村镇,建立这边的统治。

当两个多月之后,郑森攻占巴达维亚的消息传到北京城的时候,肖天健看着郑森呈报上来的这份战报,以及他和荷兰人谈判的结果,真是又惊又喜,另外还有点哭笑不得。

本来他这次派兵攻打马六甲,暂时并没有想过,趁机马上便将巴达维亚也打下来,将荷兰人从南洋一带逐离,但是没成想郑森这个家伙,却胆子大的包住了身子,居然拿下马六甲还不知足,进而又率领船队擅自跑到巴达维亚,去炮轰巴达维亚城。

结果是一通乱炮之下,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总督大人,居然当场尿了裤子,直接宣布了投降,这下倒好,突然间整个南洋一带,都成了他大中朝的地盘了。

内阁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有点哭笑不得,不知道是该嘉奖郑森这个家伙,还是该将这个擅作主张的家伙抓回来问罪的好了!

这突然间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有点措手不及,于是内阁和肖天健连夜进行商议布置,马上下令增派船只,装运一个东南军区的步兵师从宁波府直接登船出发,前往巴达维亚接管当地的防务。

对于郑森的越权行事,肖天健并未给予斥责,而是相反力排众议,下旨对郑森以及参战海军将士进行嘉勉,同时宣布在此次南海之战派遣舰队的基础上成立南洋舰队,升任郑森为南洋舰队的司令长官,舰队司令部将常驻于巴达维亚港,舰队则分别进驻马六甲、巴淡港和巴达维亚三地,负责对南洋水域进行管理和统治,授予郑森为三等定海伯,以示对于此次他指挥攻克马六甲和巴达维亚的奖励。

(今日特别鸣谢skydiou朋友的打赏!另外告诉大家一个悲催的消息,原定于这本书完结上传新书的计划搁浅了!纵横总编对我的新书再一次提出修改意见,恐怕还要好事多磨!估计是纵横的老大们对我的期待太高,所以这本新书有点难产!不过相信一次次的琢磨之后,新书质量不会太差!现在纵横老大们的意见是让我月底开始上传新书!所以恐怕赶不上老书完本了!)

第57章 祸害第84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53章 初战失利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章 命如草芥第21章 复合手雷第46章 两强之战1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214章 飞速发展第2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212章 南下北进第209章 老对头的命运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110章 赌约第103章 庆捷第1章 困顿督臣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41章 报复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19章 厉兵秣马第104章 疑兵之计第77章 战云密布第56章 水坝第135章 取士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57章 石雷初显威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89章 余家坳血案第128章 巨斧猛劈顽敌首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90章 探视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39章 再下一城第2章 蓟辽粮荒第134章 短期计划第49章 隐真示假第98章 合纵第33章 英魂第183章 杞县会战1第51章 以一当十第123章 各地局势1第132章 时不我待冒雨强攻第9章 时局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22章 直面交锋第64章 城门3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88章 困局第183章 杞县会战1第132章 朝议第10章 灵机一动第50章 劝降第186章 多喜临门第98章 夜袭1第61章 陷阱第104章 襄外&安内第7章 舍命救主第2章 亩产千斤第235章 大阅兵2第92章 不宣而走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1章 托大第196章 闯王求援第53章 两强之战(9)第169章 且战且退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112章 大军来犯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214章 飞速发展第28章 撤退第25章 难民潮第133章 掌控阳城第70章 大举报复第120章 当场揭穿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77章 通州会战6第168章 中计现身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119章 世事难料第69章 再战再败第132章 朝议第98章 入瓮第98章 夜袭1第63章 奏捷第31章 血战小漳河畔第23章 震慑第59章 决胜4第90章 大敌当前第82章 骑兵PK骑兵第112章 大军来犯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182章 示之以弱第51章 中路军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37章 验收第149章 赐鞭
第57章 祸害第84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53章 初战失利第216章 天下第一城第1章 命如草芥第21章 复合手雷第46章 两强之战1第22章 长枪直刺初显威第214章 飞速发展第2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212章 南下北进第209章 老对头的命运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110章 赌约第103章 庆捷第1章 困顿督臣第132章 胁迫投诚第41章 报复第185章 海贸集团公司第19章 厉兵秣马第104章 疑兵之计第77章 战云密布第56章 水坝第135章 取士第47章 尔虞我诈第157章 石雷初显威第11章 忠臣赴死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122章 糊涂胜利第89章 余家坳血案第128章 巨斧猛劈顽敌首第100章 山海关之役6第142章 穷酸秀才第90章 探视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39章 再下一城第2章 蓟辽粮荒第134章 短期计划第49章 隐真示假第98章 合纵第33章 英魂第183章 杞县会战1第51章 以一当十第123章 各地局势1第132章 时不我待冒雨强攻第9章 时局第84章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第22章 直面交锋第64章 城门3第172章 拼死救援第88章 困局第183章 杞县会战1第132章 朝议第10章 灵机一动第50章 劝降第186章 多喜临门第98章 夜袭1第61章 陷阱第104章 襄外&安内第7章 舍命救主第2章 亩产千斤第235章 大阅兵2第92章 不宣而走第48章 前途未卜第11章 托大第196章 闯王求援第53章 两强之战(9)第169章 且战且退第101章 以身涉险第112章 大军来犯第137章 多喜临门第214章 飞速发展第28章 撤退第25章 难民潮第133章 掌控阳城第70章 大举报复第120章 当场揭穿第179章 不是办法的办法第77章 通州会战6第168章 中计现身第140章 杀鸡儆猴2第119章 世事难料第69章 再战再败第132章 朝议第98章 入瓮第98章 夜袭1第63章 奏捷第31章 血战小漳河畔第23章 震慑第59章 决胜4第90章 大敌当前第82章 骑兵PK骑兵第112章 大军来犯第49章 两强之战4第182章 示之以弱第51章 中路军第217章 龙币发行第137章 验收第149章 赐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