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肃清吏治

“启禀风侯,涉嫌吞没公款、以次充好修建庆城的十一名官员名单全在这里了!”在凉城的风侯府议事厅里,魏廖面无表情的向风雨会报道。

自从和呼兰决战之后,风雨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严厉查处这个事件。魏廖的血衣卫也确实发挥了惊人的效率,短短三天就已经将主要涉案人员给揪了出来。

不过这也同时给风雨出了一个难题,因为他意外的发现这些家伙大多都是李氏家族的成员。

魏廖的工作效率虽然很高,但是未免太过于认真,真的算是铁面无私了。

一个头两个大的风雨很清楚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会留下无穷后患,毕竟他并不准备和李氏家族翻脸,也不想因此和李中慧产生隔阂,但同时又不能不向军队、百姓和清流派做一个交代。

“风侯,这些蛀虫祸国殃民,实在是罪不可恕,下官以为应该予以严惩,绝不轻饶,不如此无以振纲常,不如此无以肃吏治,不如此无以向百姓和将士交代!”

偏偏这个时候,陈善道的话更是把事情逼到了无法转圜的地步。紧接着清流派的重要官员:如夏长杰、金岑也纷纷进言,要求重重处置。

这段时间以来,以无忧谷为首的清流派和以李氏家族为首的权谋派,在地方吏治上的矛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自然是乐得痛打落水狗。

“说得好,中慧也认为不重惩这些蛀虫,天理不容!”正当清流派言辞激烈之际,李中慧突然卷帘而入,脸带着笑容,非常平静的说道。

一时整个议事厅顿时鸦雀无声。

谁都知道李中慧和风雨的关系,更清楚这个女人的手腕。

这些时日凉州的许多政务都是在她幕后统筹进行的,如今这些贪官有许多和她的家族有牵连,许多话自然也就不便当面说出来了。

“中慧,你认为该如何处置呢?”

风雨一脸波澜不惊的样子,优哉游哉的喝了一口茶,顺水推舟的把这个问题转到了李中慧那边,倒是很想看看这个女孩这次会给自己怎样的惊奇。

毕竟这件事牵扯太大,影响到军心民心,甚至会扩及手下两大文官系统的权力斗争,所以他只有尽可能的保持不偏不袒的中立立场,公正处理。

“中慧考虑的绝不仅仅是处罚这几个贪官,事实上更为重要的,还是应该实施一套完整的机制,来杜绝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否则的话,即使今天把这些官员杀掉了,明天照样还会有无数人继续贪赃枉法,鱼肉天下!”李中慧妙目倩盼的说道。

“说来听听!”

风雨被李中慧的话引起了兴趣,自古以来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即使是最开明的时代都不能够免除,所以他真的很想听听李中慧的建议。

“我看还是由孔军师来说吧!”李中慧笑着把随后进来的孔宓推到了前台。

“启禀风侯,属下和李姑娘这些时日对官员贪墨的现象作了一些研究,发现官员之所以会如此胆大妄为、横行不法,究其原因,除了人心贪婪之外,多半还是因为官场相护,以至于包庇纵容,增添了那些贪官的胆量;制度、政令繁琐、百姓无知,让那些官员有了可乘之机;以及自身所得菲薄,无法抵制奸商的诱惑。”

孔宓躬身说道。

这一次李中慧绛尊屈贵的求他帮忙,实在让他颇为踌躇,真的是想了几天几夜,方才想出一个可以让所有人皆大欢喜的主意。如今实施起来,就看能不能让风雨点头了,不管怎样自己也算是尽了努力,卖给了李氏家族一个人情。

“愿闻其详!”

风雨开始坐直了身体,毕竟惩治贪官、肃清吏治可以说是治国平天下的第一号难题,如果能够得到解决,实在是比打赢十场大仗都强。

“属下以为,首先应该强化监督,可以责令魏大人的血衣卫负责监督审查,同时对于基层官员的选拔,可以让百姓来自主选择……”

“荒谬,百姓目不识丁,怎么可能选择官员,这么做实在是坏了千古之规矩,实在荒谬!”

还没等孔宓说完,陈善道突然打断了他的话,不停的摇着头说道,此君对于一切打破陈规的方法都是毫无例外的加以反对。

“陈大人有所不知!”孔宓胸有成竹的说道:“在这里,下官要推荐一位贤才,黎县县令王眺,他在任内发动百姓自己选举村正、民官,方法就是让候选人背对选民而立,每人背后都盛放一个碗,然后所有的百姓手中都持有一粒黄豆,将黄豆放入自己想选的那一位的碗中。这样,虽然百姓目不识丁,但照样可以将自己所推崇的人给选出来。”

“这方法好!”风雨赞许的说道:“好一个”黄豆选举“,这一下子就解决了百姓不识字的困难,而且还可以推广到军队中,让士兵选举他们的长官,使得官兵一体同心,强化军中的战斗力,待会你把这个王眺带来见我。

“不过这个方案也有弊陋,要对这些选举进行监督,保证公开、公平、公正,防止有人营私舞弊、欺上瞒下,更要做好对这些官员的考察,防止选出那种没有什么真本事的老好人,否则的话,就适得其反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选举就只适用于底层的官员,毕竟让百姓离家万里、放下农活去选举也不现实;血衣卫也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藉此机会蛊惑人心。”

“风侯英明!”孔宓暗暗佩服,风雨能够立刻就指出这套方法的利弊,果然不同凡响。

不过今天他可不只是来推销这套方案的,当下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上层官员监察和底层百姓的选举相结合,可以起到震慑官员、淘汰庸官、贪官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应该简明政令、精简机构,让百姓了解政令的内容,杜绝官员有机可乘。

“要做到这一点,下官建议请陈大人派员主持宣抚所,对风侯府的一应政令都向百姓详加解释和推广,同时推行的政令也务必简明。以屯田制的征收为例,下官建议日后把所有的赋税、徭税以及其他杂税、杂征,都合并为一,并事先将税额告诉百姓,缴完后就不再有其他税扰。

由于是官收官解,就可以减少了里甲从中敲诈的机会。“

孔宓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发现所有的人都认真的思考着自己的话,知道效果不错,不过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但一想到能否成功就看接下来了,不由有点紧张:“除了以上的方案之外,下官以为还应该实行养廉银和议罪银的制度。

“首先是养廉银,自古以来就有一个成语来赞颂清官——两袖清风。两袖清风固然说明了这个官员清正廉洁,但是如果屋漏无法遮雨、家贫难以充饥的话,在下相信普天之下恐怕不会有几个人愿意做这样的清官吧!”

此话一出,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倒是道出了人们的心里话,名声再好也不如食物金钱来得实惠,如果做官做到了饥寒交迫的程度,那么不去贪污的也确实没有几个了。

风雨也是微微一笑,说道:“那你的养廉银就是用来接济我们的清官啰?”

“正是!”孔宓急忙说道:“只有在社会上树起了表彰清廉的风气,让人们知道做一个清官,不仅仅是得到好名声,还可以衣食无缺,这样才会让人们争相去做清官,唾弃贪官!”

“不错!”

“说得好!”

这个建议倒是深得众人之心。

姑且不论在场的人是否都是清官,但至少都是官员,既然有机会能够丰富自己的腰包,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可是这钱从哪里来?我这里可拿不出半个子来!”

唯一的例外是高凤阳,掌管风雨军衣食住行的大管家,立刻感到了有从自己身上出血的危险,对于钱财的痴迷使他也顾不得冒犯众怒的危险了。

看这一脸紧张兮兮的高凤阳,孔宓笑着安慰道:“放心吧,不会要高大总管一分钱,这钱的来源当然是我所说的议罪银了!要知道有许多贪官被揭发之后,往往百般藏匿自己的财产,所以如果实行议罪银,让他们用钱买命的话,就有助于查处和收取那些不义之财。这些钱财下官建议由一向以清廉着称的陈大人亲自主持,一方面用来充实国库,另一方面则奖励揭发者和用于养廉银,如此周而复始,良性循环,何愁吏治不清?”

“不错!不错!”高凤阳一听不仅不需要自己出钱,还有赚的,态度立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反而是陈善道等人突然听出了孔宓的言外之意而犹豫起来。

不过一方面李中慧就在旁边,另一方面孔宓的建议也确实让他们受惠不浅,所以陈善道等人虽然还是提出了质疑,但是语气已经没有一开始那般义愤填膺了。

高明!风雨暗暗的叫好。

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既然大家都得到了实惠,事情就好处理多了,李氏家族也可以乘机用银子来赎命了。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补充道:“这办法不错,但是究竟哪些人可以赦免,必须由本侯来亲自定夺,而且所有犯案人员一经查出,如无特殊情况,将终身不得担任官职。

对于那些涉及重大案件的就必须严惩,绝非所有人都可以用议罪银来免罪。

比如这次庆城事件,对于直接涉案人员必须处斩,绝不轻饶!“

“风侯英明!”

看着所有官员一致赞同,风雨不由有些得意。

亲自来定夺哪些人可以议罪,罢免那些犯官的官职,自然是为了防止有人无法无天、有了议罪银之后反而变本加厉;而处斩那些直接涉案人员则是给清流派和军队一个交代,反正那些李氏家族的重要成员都是位高权重,不可能是直接经手,到时候让他们拿钱买命,自然可以让李氏家族感恩戴德了。

只是风雨毕竟不是神仙,他作梦也没有想到这个自鸣得意的处理,会为日后的帝国带来覆灭的隐患。

正在此时,却见南天门兴冲冲的跑进来。

“这就是木牛流马吗?”

即使是风雨也同样忍不住好奇的围着南天门的最新发明,转了一圈又一圈。

这“木牛流马”形状都是仿照真的牛马打造。

“木牛”是方腹曲头,一脚四足,每个木牛都可以运载十个人一月的粮食,每天独行的话可以走数十里,群行的话可以走二十里,昼夜运转不绝。

“流马”也相当类似,所不同的是它以数根长、宽、高不等的木杆搭建而成,载有两枚方囊,各自都可以容纳两斛三斗米(即二十三斗米),机关都暗藏于腹部,足部则周转自如,行动起来不需要押送者花费太大的力气,而牛马也不需要饮食,耗费粮食,真算得上是旷古奇作。

“真是神了!”

众人看了纷纷啧啧称奇,风雨也十分满意。有了这种“木牛流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运输补给的压力,对于自己的战略计画至关重要,所以当即就下令大规模制造这些“木牛流马”。

“启禀风侯,魏先生派小的前来询问风侯是否现在动身前往崆峒山观礼?”

正在此时,一名士卒飞驰而来,向风雨询问道。

“嗯,这就动身上山吧!”

风雨爱惜的拍了拍这几只打造好的“木牛流马”,又吩咐了南天门几句,这才飞身上马,和魏廖、蒙璇带着“刀、枪、剑、戟”四卫士以及十多名侍卫一起动身前往崆峒山,参加崆峒派掌门的即位大典。

崆峒山距离凉城极近,只有十多里路,海拔两千一百二十三米,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西来第一山”,素有“两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

的美誉。

崆峒派乃是西北仅次于昆仑派的武林名门,不过一方面由于近在风雨军的眼皮底下,不敢妄动,另一方面则因为该派上任掌门是个聪明人物,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有合作方是上策。

所以当风雨开始整肃西北武林的时候,崆峒派并不像其他门派那样桀骜不驯,反而极力支持,帮助血衣卫立了不少功勋,从而被风雨扶植为自己在西北武林中的重要臂助。

由于崆峒派乘机崛起,大肆扩张,在帮助血衣卫镇压试图反抗的武林人物同时,也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势力,于是在风雨入主凉州这几个月以来,实力大增,超出了由于受到打压而被迫退出凉州的昆仑派,隐隐成为西北武林的领袖,成为替风雨执行那些不方便风雨军正面介入事宜的重要力量,在西北武林中举足轻重。

这一次崆峒派上任掌门病逝,新任掌门更替,风雨名义上是前来观礼,实际上除了要借机拉拢武林势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中制造一股威慑的力量,监督崆峒派是否由自己满意的人物接任,打压反风雨派的势力,防止该派有大的不利于风雨军的变动。

“真美啊!”

由于这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中,所以一行人并没有太过于紧张,反而是像在游山玩水一般。

当大家来到崆峒山上的时候,无不为这里的风景所折服。

只见崆峒山林木葱茏,峰险石奇,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兼南国山色之秀,下有宛如白练的泾河,胭脂河绕山南北交会东去。这里曾被道教誉为“十二仙山之一”。

古迹胜景甚多,有气势磅礴的马鬃山,奇特的香山胜景,幽雅别致的五台风光,神秘的玄鹤洞,引人入胜的弹筝峡、月石峡等自然景观。

从山下的观礼池到主峰炼丹炉的狼牙石道,乃是用青砖砌成,远望宛如云梯,直插云际。

崆峒山历史文化悠久,为神州道教发源地之一。

相传轩辕黄帝到此问道于广成子。千百年前山上就已有庙观建筑,后经历代修葺,琳宫梵刹遍布诸峰。

有棋盘岭、舍身崖、雷声峰等,还有九宫八台十二院等四十二处寺观。历代文人名士在此留有大量诗词、游记、摩崖石刻、碑记等。

有具有道教建筑特色的隍城建筑群,雄险惊心的上天梯,蔚为壮观的五台寺观,上“丝绸之路”的通道——鸡头山,古人类文化遗址、齐家文化等人文景观。

崆峒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了天门铁柱、中台宝塔等七大景区和十二个景点,其间山门崔巍,天梯高悬,晨钟暮鼓,烟云缭绕。游人身临其境,大有浊念顿消,飘然欲仙之感。

尤其是到达主观的天堑之间,飞架起一座跨度五点三米的铁索桥。登桥俯视,云雾缭绕,瀑布悬挂,景色宜人。

“贫道何德何能,竟有劳风侯亲自前来,实在是我崆峒之大幸也!”

新任的崆峒派掌门玄成子早就远远的前来迎接,他是上任掌门的师弟,平日就经常参与门中的大小事务,非常清楚如今风雨军的态度对崆峒派的存亡和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点都不敢怠慢。

“道长真是太客气!今天有哪些人前来参加掌门的庆典?”

风雨也是含笑说道,看了看年届四旬、一脸红光的玄成子,十分满意他恭顺的态度。

“这个,除了昆仑之外西北各大门派的掌门都来了,但是中原的少林、武当等门派居然摆架子,这绝不仅仅是不给在下和崆峒派面子,分明还是同风侯您过不去啊!”

玄成子显得有些谄媚的说道。

中原各名门大派没有前来参加,显然让他有些沮丧,不过这番挑拨离间的话听在风雨的耳中,却不由暗中冷笑一声。

这些时日崆峒派代替风雨军出面进行那些镇压武林人士的行为,当然会引起中原名门的反对,再加上风雨上次同代表中原武林的天池剑宗那场几乎决裂的冲突,自然使得武林各派都纷纷疏远明显站在风雨军这一边的崆峒派。

这也正是风雨希望看到的,毕竟只有当走狗除了主人之外,已经无所依靠的时候,才会变得更加忠心耿耿,也才会更加容易控制。

当然,表面上风雨还是做出一副安慰的样子,说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终有一天,武林各派会明白道长的丰功伟绩,崆峒派也一定会在道长手中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成为武林有数的大派,到时候那些家伙必定会争相前来瞻仰道长的!”

“多谢风侯!崆峒派上下愿意誓死效忠风侯!”

玄成子自然心领神会,他非常清楚如今天下大乱,风雨军是当今天下少数几个拥有着强大兵力,有机会称霸天下的势力之一。如今风雨的话中更是隐隐透露了愿意扶持崆峒派领袖整个武林,怎能不让他有欣喜若狂的感觉?

这就是一场赌博,只要风雨军保持着如今强大,那么依附在风雨军旗下的崆峒派自然会得到许多特权和支持,甚至算得上是风雨军在武林中的代理人,至少可以称雄西北,而成为武林强派也不能说是不可能的。

“少林觉相方丈到!”

“武当无真道长到!”

“丐帮仇帮主到!”

当风雨刚刚进入观中坐到上座的时候,就听见门口的司仪高喊着来宾的头衔,差点把风雨给呛了一口。

觉相方丈主持少林,德高望重;武当无真道长乃是武当派的掌门师兄、七大长老之首,地位仅次于武当掌门;丐帮帮主的仇绪则是位列武林十大年轻高手之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处事干练,将丐帮发扬光大,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做了不少轰动武林的大事,其侠肝义胆、急公好义更是被武林人物广为传诵。

风雨当然不会天真的以为这帮家伙是来祝贺崆峒派掌门大典的,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三名代表中原武林名门正派的领袖人物联袂而来,一定有所图谋。

想到这里,风雨不由得望了一下同样表现出紧张的崆峒派掌门玄成子。

“天池剑宗袁仙子到!”

就在此时,随着司仪的报名,门口缓缓走入一位紫衣佳人,衣衫在轻风中翩翩浮动,显得分外娇丽。

她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天池剑宗的带剑传人袁紫烟。

在她身后跟随着一个翩翩少年,分明是一位浊世公子、名门子弟。由于是袁紫烟带来的,所以既然对方不愿报出名号,别人也不便上前询问,反正在众人看来,如此美女身边有几个护花使者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风雨突然感到自己的头好痛。

看来今天的典礼绝不会如此简单,隐隐间刀光剑影、杀机四伏,早知道真的应该多带一些兵马前来方好。

当初自己通过打压昆仑派来向天池剑宗挑衅,由于把攻击的焦点集中在昆仑一派的身上,又扣上了里通外国、图谋不轨、与官府对抗的大帽子,方才侥幸成功。

但是天池剑宗开山立派数百年,乃是武林公认的盟主,绝不是轻易可以对付的,按道理也绝不可能乖乖的就范,对自己控制西北武林肯定不会心甘情愿,自己实在是低估了对方的实力,太过于掉以轻心了。

看来日后彼此之间还会有一番争斗,而今天恐怕就是对方反击的第一步吧!

只是她会以什么借口来发难,以至于显得有如此的自信——毕竟崆峒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就算她今天搞出什么花样来,数十万的风雨军还怕不能踏平区区一座崆峒山吗?

她手里究竟握有什么王牌呢?

风雨有些好奇。

第6章 攻伐酒泉第17章 两人一骑第9章 运筹帷幄第3章 帐中论势第6章 将军美人第8章 英雄红颜第6章 书生论战第8章 少女情怀第9章 变故突生第6章 阴平之战第6章 海战之际第11章 帝国宫殿第4章 庙堂之争第5章 两军对峙第4章 进退之间第4章 各怀心事第3章 雨中突围第2章 巴比伦大公第4章 定计突袭第6章 远方对立第8章 凉城疑兵第1章 秘密交易第9章 风起云涌第6章 激战正酣第4章 进退之间第8章 山河家国第11章 双子之谜第10章 天下大局第1章 理想野心第2章 决战日河第1章 秘密交易第8章 印月战场第13章 一饮而尽第11章 回伦玉关第18章 麦坚特使第9章 江山多娇第1章 不祥谣言第3章 陷阵之驰第4章 秋十三郎第5章 尼国遇刺第4章 扑朔迷离第11章 攻守圣京第6章 星海双眸第10章 各布机关第3章 宫廷宴会第8章 举棋不定第3章 大军北伐第1章 远征印月前的准备第18章 唇枪舌剑第15章 提议联姻第13章 血战名关第7章 杀与不杀第3章 相煎何急第9章 决战在即第9章 派系之争第7章 江南来客第7章 情意权谋第6章 神州遽变第1章 帝国阴霾第2章 有备而来第2章 连横合纵第1章 权势洗牌第6章 战后余生第5章 文明战争第2章 辽东军略第16章 如此佳人第10章 天下大局第2章 有备而来第8章 夜幕烽火第19章 逍遥遗墨第8章 湮没尘土第7章 忠奸难辨第10章 重兵压境第2章 战鼓隆隆第1章 宫帏禁忌第16章 诡计夺马第18章 麦坚特使第4章 印月风云第2章 星起星落第9章 风聚云动第1章 水幕乾坤第3章 凯旋凉城第8章 轻易得城第9章 风聚云动第7章 情意权谋第5章 两军对峙第8章 印月战场第11章 京城密会第3章 魔法的威力第8章 半路金刚第4章 巧夺幽云第11章 风雨密令第9章 主动请缨第2章 战鼓隆隆第2章 有备而来第8章 高丽大捷第5章 两个脑袋第9章 雷霆之击第7章 转战高丽第5章 按兵不动
第6章 攻伐酒泉第17章 两人一骑第9章 运筹帷幄第3章 帐中论势第6章 将军美人第8章 英雄红颜第6章 书生论战第8章 少女情怀第9章 变故突生第6章 阴平之战第6章 海战之际第11章 帝国宫殿第4章 庙堂之争第5章 两军对峙第4章 进退之间第4章 各怀心事第3章 雨中突围第2章 巴比伦大公第4章 定计突袭第6章 远方对立第8章 凉城疑兵第1章 秘密交易第9章 风起云涌第6章 激战正酣第4章 进退之间第8章 山河家国第11章 双子之谜第10章 天下大局第1章 理想野心第2章 决战日河第1章 秘密交易第8章 印月战场第13章 一饮而尽第11章 回伦玉关第18章 麦坚特使第9章 江山多娇第1章 不祥谣言第3章 陷阵之驰第4章 秋十三郎第5章 尼国遇刺第4章 扑朔迷离第11章 攻守圣京第6章 星海双眸第10章 各布机关第3章 宫廷宴会第8章 举棋不定第3章 大军北伐第1章 远征印月前的准备第18章 唇枪舌剑第15章 提议联姻第13章 血战名关第7章 杀与不杀第3章 相煎何急第9章 决战在即第9章 派系之争第7章 江南来客第7章 情意权谋第6章 神州遽变第1章 帝国阴霾第2章 有备而来第2章 连横合纵第1章 权势洗牌第6章 战后余生第5章 文明战争第2章 辽东军略第16章 如此佳人第10章 天下大局第2章 有备而来第8章 夜幕烽火第19章 逍遥遗墨第8章 湮没尘土第7章 忠奸难辨第10章 重兵压境第2章 战鼓隆隆第1章 宫帏禁忌第16章 诡计夺马第18章 麦坚特使第4章 印月风云第2章 星起星落第9章 风聚云动第1章 水幕乾坤第3章 凯旋凉城第8章 轻易得城第9章 风聚云动第7章 情意权谋第5章 两军对峙第8章 印月战场第11章 京城密会第3章 魔法的威力第8章 半路金刚第4章 巧夺幽云第11章 风雨密令第9章 主动请缨第2章 战鼓隆隆第2章 有备而来第8章 高丽大捷第5章 两个脑袋第9章 雷霆之击第7章 转战高丽第5章 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