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半路金刚

“杀,给老子狠狠的杀!”

呼拉谷激动的咆哮。

他半点都不想掩饰自己的亢奋。

事实上没有一个军人,会面对如此顺利的战况、如此辉煌的战果而不兴奋。

而这一切,全有赖于大国师大胆然而英明的洞见。

呼拉谷不得不为自己的选择而暗自庆幸。

其实,就出身而言,呼拉谷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草原大贵族,他的祖父、父亲、叔父和兄长们,都曾经担任着大草原令人敬畏的官职,拥有辽阔的领地、庞大的财富和数也数不清的牛羊奴隶,然而就立场而言,呼拉谷却始终都旗帜鲜明的站在了大国师这一边,即便这意味着要和他的父兄为敌。

“草原人崇拜的是英雄和强者,只有那些懦弱的圣龙人,方才注重所谓的血统!”

面对父兄的质疑,年轻的贵族义正言词的反驳。

他的确很佩服张仲坚。

在他看来,便是那位倍受争议的呼兰大国师,将强盛带给了呼兰。

已故的呼兰大可汗很伟大,不过他的伟大并不在于征服了多少部落,抢夺了多少土地,兼并了多少国家,攻占了多少城池,而是在于他大胆的任用了不是草原人的张仲坚。

正是张仲坚的加入,帮助了呼兰大可汗,从风云变幻的草原部落中脱颖而出;改革了军政,积蓄了力量,统一了草原,并且慑服天下。

跟随这样的英雄,才能够让大草原更加强盛。

呼拉谷如此坚信。

他的行为,在草原的顽固派眼中,无疑是大逆不道,然而这样的坚定,却也因此获得了呼兰大国师的青睐。

他成了张仲坚的臂助,也是呼兰帝国最年轻的都元帅。

此刻,他便是听从了张仲坚的调令,突袭齐鲁。

这似乎是一个鲁莽的命令。

尽管十万呼兰兵马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圣龙联军也毕竟刚刚大败,但是考虑到联军的主力基本都撤往齐鲁,兵马的总和不下于三十万,而且齐鲁更是公孙世家数百年辛苦经营的根本,基本都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在如今的圣龙帝国,就其综合实力而言,绝对为各大行省翘楚;再加上呼兰大军后有国内巨变、幽云关被夺,前有圣京城挡道,旁有凉州制肘、江南虎视,因此在一般人看来,调动一支偏师进攻齐鲁,除了分散自己的兵力影响到其他战场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

可是,这样的命令,却还是被张仲坚下达。

而呼拉谷的执行,却意外的顺利。

“圣龙人果然无能!”

对于张仲坚的钦佩,并不影响呼拉谷对于圣龙人根深蒂固的印象。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纵然不能够战胜呼兰人,至少也可以演变成一个僵持的战场,有力的牵制呼兰人力量的齐鲁,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在呼兰人的进攻面前,大批的军队溃散。

他们抛弃了军人的荣誉,甚至还没有看到呼兰人的影子,便已经抛弃了守护的民众,选择了逃跑乃至投降。

沿途的州县一个接一个投降。

前方的敌人根本没有作战的斗志。

军队抛弃了民众,官员离开了治地,百姓则以麻木对待入侵。

跪倒在呼拉谷面前的,是来不及逃脱的官员士绅,还有一些带着军队投降的诸侯藩镇,以及虽然还没有投降,却也已经派出亲信前来试探的另一部分圣龙的重臣。

几乎没有遭遇任何像样的抵抗,三分之二的齐鲁便已经落入了呼兰人的手中。

这便是中原的花花世界吗?

看着如此繁华的城市,如此稠密的人口,如此美丽的女人,如此眼花缭乱的珍宝,在草原一直以为自己很富有的呼拉谷,顿时发现自己竟然像一个下巴老。

幸好,张仲坚的嘱咐他还没有忘记。

“不能够给中原人喘息的机会!”

这是呼兰大国师说的。

呼拉谷打心底里同意,尤其是在看到中原这么多人口的时候,即增添了他对于圣龙人的轻蔑,同时又不无害怕。

“进攻,进攻,继续进攻,不打到圣龙江畔,谁也不许给老子停步!”

挥舞着马鞭,呼拉谷恶狠狠的说道。

他呵斥着那些同样被中原的富庶看花了眼睛的士兵,开始了继续的进攻。

一路不停的进攻,一刻不停的追击。

这样的追击,即便是以机动见长的呼兰骑兵,也不得不感到了疲惫,至于在前方狼狈逃窜的圣龙人,更是已经筋疲力尽。

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吃饭,甚至连脑子里想一想的空隙都没有。

不愿意投降,又在混乱中根本无法阻止起反击的圣龙人,唯有迈动着双腿朝前,麻木的不仅是身体,甚至还有头脑。

“该死的!要是能够在这里埋伏有一支劲旅便好了!”

经过起伏的山丘时,公孙飞扬十分懊恼。

他十分确信,凭借这样的地形,只需要一支精锐的小部队,便可以阻滞呼兰人的脚步,从而给他足够的时间重新整理败退的士兵,焕发起他们的荣誉感和战斗力,成为保卫家园的勇士。

这样的感慨和懊恼,短短的半天时间,公孙飞扬已经不知发出了多少次。

齐鲁大地,虽然主要是辽阔的平原,但是众多的山丘和河流,却足以提供给优秀的将领施展各种战术的机会。

然而,公孙飞扬却没有一点时间来捕捉这样的机会,反而不得不顺着人群溃退。

这样的局面,让公孙飞扬愤怒,同时也羞辱,然而却无奈。

他根本没有想到,从幽燕狼狈撤退至齐鲁的圣龙联军,如今的状态竟是如此的糟糕,而家族苦心经营的大本营,也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这所有一切的变化,都只是从幽燕兵败归来引发。

没有了风雨强大实力和声望的压制,又以为呼兰人会集中力量攻打圣京然后追杀风雨和进攻萧剑秋,因此败退到齐鲁的诸侯们开始了勾心斗角和相互指责。领地在南方的诸侯们相继率兵返回,领地已经被侵吞的诸侯,则开始谋划着自己的前途,而原本可以有所作为的张兆和公孙飞扬,则处境尴尬。

张兆是因为失去了所有的地盘,面对着的是燕家军上下的责难和质疑,同时还要提防着公孙世家的乘火打劫,因此内忧外患,处境岌岌可危,手下的军队客居齐鲁,随时都有四分五裂的危险,因此也就无暇顾及大局。

至于公孙飞扬,则对执掌公孙世家具体事务的公孙展此刻乘机兼并各路诸侯扩大势力的行为,大大的不以为然。可惜他在家族之中终究人微言轻,面对那些老气纵横的长辈,却也无可奈何,高傲的性格又不允许唯有一气之下,带领亲信前往蓬莱阁找公孙无用申诉。

灾难便在这段空当降临。

当呼拉谷的军队出现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阻挡。

由于对公孙展的行为厌恶至极,勾心斗角的圣龙联军,几乎不约而同的选择退避保存实力,谁也不愿意充当公孙世家的炮灰,其中如张兆等有识之士虽然知晓厉害,奈何人心向背大势已去,也无可奈何;公孙展倒是想要死守城池,可惜公孙世家原本便不是军力见长,再加上唯一擅长征战的公孙飞扬又不在,因此不消几个回合便已经损失惨重,迫不得已也只好顺着溃退的浪潮而去。

于是,当公孙飞扬被家族从蓬莱阁紧急召回战场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回天乏术。

撤退。

除了撤退,还是撤退。

在这样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下,即便是心高气傲的公孙飞扬,也别无他法。

一切战术,都是如此的苍白。

几次有组织的反击,都由于仓促和规模太小,被淹没在如狼似虎的呼兰铁骑之中,甚至掀不起一点波澜,更谈不上延阻敌人。

“不会就是这样去和陛下会师吧?”

在忠心耿耿的侍卫簇拥之下,混杂于败军之中的公孙飞扬,脸上浮现出自嘲的苦笑。

他突然想到天子送来的密令——希望公孙家族能够出兵南下,帮助天子掌控如今正被庞勋的乱局和当地豪强犬牙交错控制着的江淮。

这道命令,一度让公孙飞扬拍案叫绝。

他轻而易举的便可以从中看出宣武帝壮阔的战略意图。

可惜,和几乎所有的人一样,即便是被称为贤明的天子,似乎也没有看透呼兰人的意图,更没有预料到呼兰人会在出兵席卷中原的情况下,分兵进攻似乎并不容易拿下的齐鲁。

天才般的构想和宏图,不得不在现实中粉碎,公孙飞扬如今唯有寄希望于扬州节度使秦凤鸣能够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扬州,将是圣龙江以北,最后一道抵御呼兰人的堡垒。

不过,这个希望似乎很渺茫。

从心底里,公孙飞扬将秦凤鸣划作了那种靠祖上的余荫混日子,在和平年代可以做一个太平官,卖弄一下风骚,在混乱年代却只能够做锁头乌龟、一事无成的平庸之辈。

“杀!”

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从两旁的山丘响起。

同时响起的是号鼓震鸣。

公孙飞扬回首看到,在自己的身后,大批的战士,包括己方的和呼兰人,在惨叫声中倒在了从上而下倾泻箭雨和火海之中。

而前方,却正是旌旗飞扬。

“朱全?

从飞扬的帅旗之上,公孙飞扬不难看出这支军队的来历。

不过这个发现,却让公孙飞扬的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色。

不能不承认朱全很聪明。

他选择了最为有效的方法——尽管这样的方法太过于残酷,甚至让人怀疑别有用心。

但不管怎么说,绝不会有人认为朱全的军队没有排兵列阵来和呼兰人正面交锋是一种怯懦——事实上在如今的圣龙,除了风雨之外,恐怕也没有一个统兵大将乐意和如此恐怖的敌人硬碰硬。

而对于呼拉谷来说,分别驻扎在两边山坡以逸待劳的圣龙人,显然让他大为头疼。

箭矢,一排接着一排,连绵不绝的射来。

在看见呼兰人进入了自己等候已久的伏击圈之后,朱全根本就不顾前方尚有己方的友军,密集的箭雨部分敌我的倾泻,并且点燃了早已埋伏的火种。

这样的攻击尽管残忍,却十分见效。

一头冲过来的呼兰大军,迅即损失惨重。

“混帐!”

气急败坏咒骂的,不仅是被当头一棒的呼拉谷,还有同袍手足惨死箭雨火海之中的圣龙将士。

区别却是,前者不得不调整部署,开始面对早有准备的抵抗,而后者却在主将公孙飞扬的阻止下,只好暗自问候那位出身草莽者的女性家属。

“是宰相的命令?”

洁白的战袍已经被血迹所玷污,然而迥然的双目却依旧如此的有神,毫无表情的制止了部下的冲动,和友军回师之后的公孙飞扬,冷冷的询问。

“正是!”

加以援手的一方,既没有居高自傲的得意,也没有因为对方的不满而愤怒。尽管奉命北上之后又乘机收拢了不少部队而实力大增,但是此刻的朱全竟是满脸的谦恭——虽然此刻他的心中正为公孙飞扬没有死在刚才的突袭之下而颇有些惋惜。

“风雨……”

公孙飞扬以几乎无法听清的声音悄悄的喃喃。

或者是从当日兵出午阳谷首次见到风雨那一刻起,或者,更早的时候,公孙飞扬自己也不知道究竟何时开始将风雨当作了自己所要超越的目标,公孙飞扬只知道,在圣京城借着云明月事件的发难,也许是他第一次的正面挑战。

结果是惨败。

那一次是对于权力。

这一次呢?是兵法战略吗?

年轻人任凭头发随风飘扬,淡淡的询问:

“宰相还有什么指示?”

“宰相希望公子和张兆将军,一起前往扬州主持大局!”

朱全满脸堆笑,就仿佛少年时代他为之打工的那个杂货店老板,那个家伙脾气很暴躁,但是对于需要利用或者巴结的人,却十分恭顺。

朱全越来越觉得,自己很像那个老板。

“想当年,咱们圣龙帝国的水师,也曾经有过天下无敌的辉煌!”

喜怒无常的大海,片刻之前还是狂风巨浪,就仿佛暴怒中的君王,发布着毁城灭国的命令,任凭麾下的万马千军,驰骋平原踏破城郭,让鲜血点缀他冠冕的华丽,让死亡渲染他权杖的威严;转眼却又风平浪静,就好像温柔的情人,轻轻的爱抚日夜思念的郎君,又好似慈祥的母亲,宽容的等候着远游未归的浪子。

和友军失去了联系的云笑天舰队,在颠簸中前行。没有敌情需要应付,也不必在风浪中搏击,终于得以喘息的水手们,便百无聊赖的聚拢在甲板上,倾听着船上老人的故事:

“早在圣武帝的时代,就曾经派遣过二十万水师配合步骑夹攻南越也就是现在的岭南!据说,那时候便有一种名叫‘连舫’的多体战船,长宽都有近两百米,承载两千余人,上设木城,四门皆可驰马来往。

“后来,圣太宗的时候,又出现了一种名叫‘五牙’的楼船,可真的是无可置疑的巨舰。听我爷爷的爷爷说,‘五牙’楼船高达三十米,有船楼五层,容纳八百多战士,四面甲板还备有六架长达十五米的拍竿,战斗的时候就仿佛巨型长锤,无论多利害的战船,一旦挨上了,不沉才怪……”

“圣龙帝国的水师,真的这么早便有如此强大的战舰?”

远远的站立在迎风处,云济听到了老头的故事,不由迷惑的向身边的杨文晟询问。在自幼远离圣龙的游子看来,这支主要是海盗聚集的舰队上,江南巨富的少东家,无论怎么说,似乎都比那些白刀子进红刀子粗的强盗们,更了解真实的情况。

“是啊,那个时候的战船的确非常厉害。船身普遍使用铁钉钉合,石灰桐油添塞船缝,结构十分坚固和严密。此外,水师还发明了轮桨、水密隔舱和水罗盘。轮桨的样子很像水车,安装在船舷两侧,每对为一车,以轴相连,水手踩动轴上的踏板,轴转带动轮桨划水,是螺旋桨出现前最高效的推进方式。水密隔舱技术,则利用彼此隔绝的船舱,使漏水的舱室不至轻易危及整条船的安全,这项技术至今仍是船舶不可或缺的。”

杨文晟显然并没有让云济失望,原本应该长袖善舞的少年,此刻的眼神中放射出的却是一种对于过去的追抚和对于今朝的痛悔:

“早在四百多年前,帝国便已经拥有了外海作战的舰只,那是一种名叫做海鹘的战船,据传船身前倾,两侧安有多对用于增强稳定的浮板,形态酷似俯冲的海鸟。其后,又发明了很多实用而且怪异的战船,例如:无底船——船后部中间无底,加以伪装,敌军不知情下跳上,就会落水被歼;平底船,平底可以涉浅,战船盖可以迎敌,海船头尾可以破浪;‘马船’——女墙轮桨都可以拆卸,既可运输又可作战。

“可惜,后人不思进取,这么多年来外海作战的舰只在体形上非但始终没有超过南宋海鹘战舰的水平,反而在朝廷的扶持不利下落入了小艇战略的怪圈,终于大大落后于如今麦坚的巨舰,甚至连区区安宇也难敌。惟一还算有所光彩的,便是一代名将公孙光将军所发明的联环舟和子母舟。前者通长12米,两头高高翘起,占全长1/3的前段装载着zha药,一旦撞上敌船,前段就借着碰撞与后段脱钩,并牢牢钉在敌船上,后段士兵随即点燃导火线,然后安全驶离。后者则通长11米,母舟等同于自杀炮台,后段腹内藏有子舟,当火炮轰开敌船时,母舟也会在猛烈的后坐力下破裂,子舟里的士兵则可全身而退。”

“可惜,可恨!”

云济不由脱口而出。

这样的情感连他自己也感到奇怪。

在投奔风雨之前,作为风云世家生长在麦坚的最杰出的年轻弟子,同时也是麦坚上层社会前途似锦的俊杰,圣龙只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一个让他的长辈为之牵挂也不无忧伤的名词,一个和他云济灿烂的人生似乎并无多大关系的名词。

但是在效力于风雨之后,云济却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被风雨,或者说被风雨军和凉州的氛围所深深的影响。不知从何时起,前任的麦坚特使也开始不自觉的为圣龙这个名词而喜而忧而激昂,开始明白了那些士子们的骄傲和激愤,明白了那些农民们的柔顺和暴烈,明白了军人们的坚强和极端。

这和朝廷无关,也和家仇没有联系,只是一种十分深沉的,似乎是来自于大地的呼唤,一种归属的呼唤。

“的确,可惜,可恨!”

重复着同样的内容,一向狂放的杨文晟却显得极其平静,平静的似乎心境根本就没有掀起半点涟漪,唯有不经意间双目暴射出的锋芒,方才泄漏了内心的狂澜。

“呜……”

云济叹了一口气,正待说些什么转移原本沉重的话题,却听见刺耳并且锐利的号角开始回荡在整个舰队的上空。

“敌情!”

面面相觑中,两人不由而同的意识到这一点。

这些时日,由于那场暴风雨的扰乱,寻找令狐智舰队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化作了泡影,于是分兵了的舰队不由弄巧成拙,非但背离了初衷,而且因为兵力的分散,更容易成为安宇舰队猎杀的目标,遭遇敌人便成为云笑天舰队极力避免同时也特别不愿意出现的麻烦。

因此,当意识到可能遭遇安宇人的时候,云济和杨文晟的心中都暗暗沉了一下。

“不,不是安宇人,是……是麦坚舰队!”

战报的确认,并没有让舰队的统率者们有丝毫的放松。

毕竟,虽然麦坚舰队尚未公开的介入圣龙和安宇之间的争夺,但是其绝对谈不上中立的立场,以及风雨军和麦坚在西南半岛、印月半岛的利益冲突,就算是傻瓜也知道麦坚人可能采取的态度。

“一共有十五艘大小战舰。见鬼,其中至少有一艘战列舰!”

运用从麦坚带来的了望工具——魔法眼,云济非常容易的确认着前方的敌情。

战列舰的确认,让他的心情更加郁闷。

也许身边的其他人并不一定十分明了战列舰的含义,但是对于麦坚甚至远比圣龙还要熟悉的云济来说,却不可能不知道。

所谓的战列舰,就如同海上的移动堡垒,配备有近一百门魔法大炮,三层炮甲板,以及七八百名水手的战舰,它的出现实际上标志着海上接弦战的没落。其不仅拥有强大的防御能力,而且还具备机动的优势,更为可怕的是,其远程的攻击能力彻底淘汰了投石车和弓弩,而传统作战中的肉搏勇士,更将在投入他们熟悉的战场、发挥他们引以为豪的战技之前,连同他们的战舰一起沉入海底。

这样的战舰,成为了麦坚舰队赖以纵横大洋掌握海面的利器。在这样强大的战舰面前,基本上还处于传统接弦战的圣龙舰队,甚至连成为对手的资格也没有。

因此,战列舰的出现,便意味着眼前的舰队绝对是麦坚的正规舰队,而不是他一直希望的,而且可能性极大的麦坚商队。虽然还不清楚,麦坚舰队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片按理他们会保持回避,旁观安宇人充当先锋和圣龙这个古老帝国死拼的海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所在的舰队,似乎已经失去了掌握命运的能力。

第6章 针锋相对第7章 引军西进第11章 我未认输第10章 昌马会谈第4章 内部调整第8章 决战北岸第16章 如此佳人第18章 销魂一刹第15章 潇洒出京第4章 万里海疆第2章 夹缝中的风云世家第3章 陷阵之驰第5章 两军对峙第4章 别无选择第3章 江南水师第9章 计中之计第10章 落日余辉第4章 初次相会第8章 潜在的危险第6章 再见仙子第3章 干戚济世第15章 潇洒出京第2章 远征归来第6章 攻伐酒泉第5章 占领之后第7章 阶下之囚第11章 回伦玉关第4章 迎接钦差第6章 无路可退第9章 反燕运动第5章 得遇高人第9章 自作聪明第3章 权力之争序宝剑利盾第11章 京城密会第4章 呼兰国师第4章 巧夺幽云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16章 如此佳人第3章 智者勇者第11章 帝国宰相第2章 连横合纵第5章 各有算盘第11章 权力联盟第17章 四种兵器第2章 风雨宴客第2章 冒雨追击第6章 蓝鲸出海第8章 战于不战第9章 大会风波第5章 海上大捷第10章 激战幽州第10章 龙王总寨第4章 凉城来信第8章 决战北岸第3章 魔法的威力第7章 北伐之旅第8章 霸主美人第9章 大战之前第5章 关键时刻第2章 钳形攻击第17章 故人南来第10章 战前会议第7章 生死之间第3章 唇枪舌剑第7章 高丽国王第1章 圣京协议第8章 西线大捷第1章 暗夜令箭1第15章 圣京之谋第9章 风云际会第11章 攻守圣京第7章 交趾战云第3章 干戚济世第10章 落日余辉第16章 如此佳人第11章 圣京突变第6章 两军会师第6章 踏上印月第1章 远方来的客人第1章 理想野心第8章 夺玉门关第10章 各布机关第3章 哈桑再现第8章 决胜之战第10章 风雨去向第8章 少女情怀十一日起日落第7章 北伐之旅第4章 指点河山第4章 庙堂之争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2章 战云密布第2章 绝不妥协第4章 凉城夜战第3章 天子使臣第15章 致胜关键第10章 落日余辉第12章 再返圣京
第6章 针锋相对第7章 引军西进第11章 我未认输第10章 昌马会谈第4章 内部调整第8章 决战北岸第16章 如此佳人第18章 销魂一刹第15章 潇洒出京第4章 万里海疆第2章 夹缝中的风云世家第3章 陷阵之驰第5章 两军对峙第4章 别无选择第3章 江南水师第9章 计中之计第10章 落日余辉第4章 初次相会第8章 潜在的危险第6章 再见仙子第3章 干戚济世第15章 潇洒出京第2章 远征归来第6章 攻伐酒泉第5章 占领之后第7章 阶下之囚第11章 回伦玉关第4章 迎接钦差第6章 无路可退第9章 反燕运动第5章 得遇高人第9章 自作聪明第3章 权力之争序宝剑利盾第11章 京城密会第4章 呼兰国师第4章 巧夺幽云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16章 如此佳人第3章 智者勇者第11章 帝国宰相第2章 连横合纵第5章 各有算盘第11章 权力联盟第17章 四种兵器第2章 风雨宴客第2章 冒雨追击第6章 蓝鲸出海第8章 战于不战第9章 大会风波第5章 海上大捷第10章 激战幽州第10章 龙王总寨第4章 凉城来信第8章 决战北岸第3章 魔法的威力第7章 北伐之旅第8章 霸主美人第9章 大战之前第5章 关键时刻第2章 钳形攻击第17章 故人南来第10章 战前会议第7章 生死之间第3章 唇枪舌剑第7章 高丽国王第1章 圣京协议第8章 西线大捷第1章 暗夜令箭1第15章 圣京之谋第9章 风云际会第11章 攻守圣京第7章 交趾战云第3章 干戚济世第10章 落日余辉第16章 如此佳人第11章 圣京突变第6章 两军会师第6章 踏上印月第1章 远方来的客人第1章 理想野心第8章 夺玉门关第10章 各布机关第3章 哈桑再现第8章 决胜之战第10章 风雨去向第8章 少女情怀十一日起日落第7章 北伐之旅第4章 指点河山第4章 庙堂之争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2章 战云密布第2章 绝不妥协第4章 凉城夜战第3章 天子使臣第15章 致胜关键第10章 落日余辉第12章 再返圣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