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四章 四任帝姜起



在位起讫:公元前2224—前2186年。

生卒年:公元前2239—前2186年。

出生地:灵空山(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东南)。

即位:美邑(即承留,今河南济源市城西)。

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尧都区)。

年号:帝起元年(戊午,前2223)。

——————————————————————————————————————————

帝起,姓姜,名起,又作栔(qi),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尧陶唐氏政权的四任帝。

姜起是首任帝唐尧的直系后裔,他的祖父是唐尧的一个普通妃子所生,青年时代被他父亲唐尧封在了太岳山西部的空灵山一带,在那里安家立业,是为空灵侯。空灵侯死后,由他的长子继承了侯位,是为空灵侯二世,也就是姜起的父亲。空灵侯二世娶临近部落到女子为妻,于帝江二十七年(壬寅,前2239),在空灵山东南的一个小镇子里,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作姜起。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才智过人。少年时代便关心国事,经常访查和了解国家的一些大事。他完全继承了太祖父唐尧的品德和智慧,受到了全族上下的重视。他的聪明才智和管理能力很快传到了帝都。帝江三十九年(甲寅,前2227),十三岁的姜起被三任帝姬江召入帝都为官。他的父母和姐姐跟他一起来到了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尧都区)。此后,姜起便成了帝尧陶唐氏政权三任帝姬江的得力助手。由于姜起对工作认真负责,经他处理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朝中的大臣们都很佩服他。这样,他在朝中的帝位越来越高,一年后,三任帝姬江认为姜起有治国的天才,干脆便把朝政的管理权都交给了他,让他代天子行事。又过了一年,三任帝姬江年老体衰,深感体力不佳,便也效法先帝“传贤不传亲”的做法,择吉日率文武大臣拜祭山川大地,把姜起推荐于天,确定他为天子继承人。

帝江四十二年(丁巳,前2224),唐尧政权三任帝姬江病死于宫中,姜起在帝都美邑(即承留,今河南济源市城西)继承了帝位,以戊午年(前2223)为帝起元年。

姜起即位后最初的十几年,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各部落族民都积极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但是,无情的天神是不会让人们永远享受太平的日子,他要把苦难重新推向人间。

帝起十六年(癸酉,前2208),受全球大气候影响,沿海地区再次发生海浸,海洋洪水急剧上涨,淹没了华北平原的大片土地,许多居住在低洼地带的居民房屋被毁,大量的人畜被洪水淹死。帝都美邑也被洪水浸泡,帝姜起被迫率朝中大臣和都城的百姓逃往太行山区的高岗之地,在汾水流域建城立都,仍命名为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尧都区)。海浸区幸存的百姓也都纷纷逃往山区高地居住。同年,帝姜起任命刚刚十七岁的外甥祁裘为司马,主管都城的军队和治安。姜起则亲率文武大臣前往各部落,组织各地族民祭天拜神,乞求天神解除大洪水的灾难,让人们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尽管帝起和他的子民一直虔诚地拜祭天神,然而天神却始终没能解除洪水的灾难。

这次海浸持续的时间长达九年,从帝起十六年一直延续到帝起二十四年(辛巳,前2200),才逐渐退去。但是,海浸使大部分河道淤平,长江、黄河、伊水、洛水、汾水等数百条河道下游失去了控制。失去控制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腾,造成了更为可怕的洪水灾难。面对肆虐的洪水,帝姜起无能为力,他不去组织人民治理洪水,而是依旧被动的乞求神灵保佑。

帝起三十六年(癸巳,前2188),帝姜起率群臣往洛水祭拜洛水之神,请求洛神不要再让洪水泛滥危害百姓。为了表示诚意,他命人将一块十分贵重的玉璧沉入洛水。

他以为人间的贵族们贪恋珠宝玉石,那洛水之神也同样有此贪心。遗憾的是,这位洛水之神收了玉璧,却不讲诚信,洛水继续泛滥,有增无减。

帝起三十七年(甲午,前2187),姜起感到身心疲惫,无力主持朝政,便组织大臣推选帝位继承人。他提议举荐他的外甥祁裘,大臣们一致同意。于是,他便带领文武大臣拜山祭神,把祁裘推荐给上天,正式确定他为天子继承人。

姜起十六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帝起三十八年(乙未,前2186),终年五十四岁。遗体葬在平阳西南(今山西临汾市尧都区西南尧庙镇),帝号起,尊称唐尧、尊号帝尧陶唐氏。

…………………………………………………………………………………………………

帝起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2223(戊午)…………元年……

前22

22(己未)…………二年……

前2221(庚申)…………三年……

前2220(辛酉)…………四年……

前2219(壬戌)…………五年……

前2218(癸亥)…………六年……

前2217(甲子)…………七年……

前2216(乙丑)…………八年……

前2215(丙寅)…………九年……

前2214(丁卯)…………十年……

前2213(戊辰)…………十一年……

前2212(己巳)…………十二年……

前2211(庚午)…………十三年……

前2210(辛未)…………十四年……

前2209(壬申)…………十五年……

前2208(癸酉)…………十六年……

前2207(甲戌)…………十七年……

前2206(乙亥)…………十八年……

前2205(丙子)…………十九年……

前2204(丁丑)…………二十年……

前2203(戊寅)…………二十一年……

前2202(己卯)…………二十二年……

前2201(庚辰)…………二十三年……

前2200(辛巳)…………二十四年……

前2199(壬午)…………二十五年……

前2198(癸未)…………二十六年……

前2197(甲申)…………二十七年……

前2196(乙酉)…………二十八年……

前2195(丙戌)…………二十九年……

前2194(丁亥)…………三十年……

前2193(戊子)…………三十一年……

前2192(己丑)…………三十二年……

前2191(庚寅)…………三十三年……

前2190(辛卯)…………三十四年……

前2189(壬辰)…………三十五年……

前2188(癸巳)…………三十六年……

前2187(甲午)…………三十七年……

前2186(乙未)…………三十八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栗陆氏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七章 立 路(阴康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二章 峙 龙(葛天氏2)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三章 枪 兰(尊卢氏3)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九章 墙 烁(朱襄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章 少 昊(伏羲氏7)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九章 商王子雍己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节并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八章 炎帝榆罔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二章 随 嬄(混沌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三章 黄帝姬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九章 黄帝转茸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九章 汝 信(有巢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库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九章 商王子雍己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一)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姜散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八章 节 芒(伏羲氏2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章 昊 嬟(伏羲氏6)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栗陆氏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七章 立 路(阴康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二章 峙 龙(葛天氏2)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三章 枪 兰(尊卢氏3)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九章 墙 烁(朱襄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章 少 昊(伏羲氏7)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九章 商王子雍己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节并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八章 炎帝榆罔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二章 随 嬄(混沌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三章 黄帝姬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九章 黄帝转茸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九章 汝 信(有巢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库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九章 商王子雍己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一)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姜散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八章 节 芒(伏羲氏2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章 昊 嬟(伏羲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