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五章 第八节 有效陪伴

第五章 学习做父母

第八节 陪伴

有效陪伴

陪伴孩子是从最初的照料开始的,因此就要求父母亲自抚养孩子,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了解孩子的脾气秉性和喜恶。

当前还有一种普遍现象,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不短,但不够投入,陪伴方式就是孩子玩IPAD,父母人手一部手机,这样的陪伴是无效的。

如何才能有效陪伴,提高陪伴质量,切实增进亲子感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固定的亲子时光

许多双职工父母无法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因此很是负疚,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只要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放下手机电脑电视,全心全意地陪孩子玩游戏、讲故事、聊天、谈心,这就是最温馨的陪伴。绝对不可以敷衍,孩子会敏锐地觉察到,这样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

固定的亲子时光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投入地游戏和交流亦可缓解父母一天的疲劳、释放压力。过程中要注意欣赏、呵护孩子,进入孩子的感情世界,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2.美好的晚餐时光

夜晚,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什么问题?”父亲回答

“爸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有点生气。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孩子不放弃。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块美金”

“喔!”孩子低下头,接着又说:

“爸爸,可以借我10块美金吗?”

父亲发怒了。

“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去,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地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房间并关上门。

过了一会,父亲平静下来,有点后悔自己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想买什么有用的东西。

父亲走到小孩的房间:

“你睡了吗,孩子?”他问着。

“还没有,爸爸,我还醒着。”小孩回答着。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这是你要的10美金。” 边说边把钱递给孩子。

“太好了!爸爸,谢谢你!”小孩欢快地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零碎的钞票来,慢慢地数着。父亲疑惑地问:“你不是已经有钱了吗?为什么还要?”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把手里的所有钞票连同父亲刚给的10美元一起递给他,“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你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这个故事许多人都读过,除了当时的感动内疚一下外,基本没有什么行为上的疗效。具体如何做?即使不能每日回家吃晚餐,也应该在每周抽出三四个晚上与家人一起用餐。席间切忌说教,互相聊聊趣事,关心一下孩子的幼儿园(校园)生活。

3.特殊情况的陪伴

1)出差回家后,把自己送给孩子,不要让小礼物抢走孩子的心。

打开家门的一瞬间,出差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兴奋地扑过来(年幼的孩子也许会先通过蹦蹦跳跳来抒发一下心中的喜悦,然后才扑进父母怀中),那是见到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单纯的喜悦,令人动容。而每次的礼物则会夺走孩子的注意力。

我小的时候物质匮乏,所以对爸爸拉回来的旅行箱充满了期待,连途中剩的零食、火腿肠、面包都是好东西。因为这个原因,我曾经要求小培出差回来一定要给小满带礼物,有时是零食、有时是玩具。小培时间来不及时,甚至在飞机场、火车站和火车上买过礼物。但是后来我发现,小满在跟爸爸短暂的亲热后,就会被礼物吸引了注意力,而由于现在的孩子物质上并不缺乏,所以小满很快就会对那些零食玩具失去兴趣。但却因为那些小东西而辜负了宝贵的团聚一颗,实在是不值得。之后小培再问我要买什么给孩子时,我就会说:不用了,把你送给孩子就行了。

所以现在我们家出差回来礼品的原则是,如果遇到孩子真正需要,或者是特别想要送给孩子的东西再买。这是基于亲子感情的礼物,而不是因为不在家的内疚或责任感而买的泛泛的“伴手礼”。

2)生活中出现变化时,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贴心陪伴

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上小学的阶段,面对新的环境,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和接纳。这个时期,孩子需要爱他的人的陪伴,在确定了父母永远爱他支持他后,孩子才会继续拓展自己的人生,之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内心适合和不安的持续时间会越来越短,会逐渐学会自我调适。

3)孩子生病时最渴望父母的陪伴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在外面时,最想家的时候,往往是在生病时,而没有独立、全身心依赖父母的幼儿更是如此。

幼小的孩子生了病,身体不舒服,他不理解是怎么回事,所以会焦虑、烦躁、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安抚孩子,孩子也会平静下来,这样的心态有利于孩子的身体抵抗疾病,若父母不在身边,身体的不适加上心理上的难过,焦虑,甚至因父母不在感到愤怒,实在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康复,因此,请假在家陪伴孩子的父母,不可心不在焉想着工作,公司少了一个人不会立刻破产的,也不要过于担忧孩子的病情,每一次生病,孩子体能的抵抗力都会增强一分,要注意保持孩子好的心情,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4.一起做手工(和大孩子做复杂的手工,和小孩子做小手工)

早教专家小巫在她的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来介绍他们亲子一起做布偶的经过,一起缝制的玩具孩子们最喜欢,在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还能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右脑的开发。

需要注意的是,当今幼儿园的许多手工作品任务都变成了父母的作业,父母越能干越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在一起做手工的过程中,父母要笨一些,不要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5.一起做家务

当父母急于做家务,而有个小东西紧紧抱住大腿,要求一起玩时,的确很让人抓狂。其实父母们应该理解孩子需要陪伴的心情,可以转变一下思路,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不要因为孩子小而打击他的积极性,做家务还有个极重要的作用,就是建立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大了也不能为家务付酬劳。他在家中生活,有可口的事物和干净的衣服,因此有义务为家庭出一份力,而他的零花钱则是作为家庭一份子而共享家庭的收入。给孩子零花钱还有利于理财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在以后的章节会详细论述。

小满对家里的扫把“情有独钟”,她吃的麦片洒了一地,她就会拎起扫把和簸箕冲过去,见我们拖地,她也会抢拖把来拖两下,孩子觉得做家务很有趣,没有觉得是负担。

根据幼儿期“万物有灵”的心理特征,我引导小满收玩具时,会跟她说,送玩具们回家。

6.一起烹饪

小巫在书中建议孩子三岁以后参与烹饪,《法国妈妈育儿经》中,讲述了以为三岁的法国小女孩独立制作纸杯蛋糕的经过。孩子们对所有事情都好奇,特别是爸爸妈妈做的事情,更是有浓厚的兴趣,做饭这项即时出成果的活动更是引起孩子们的好奇。三岁前带领孩子接触食材,三岁后开始学习烹饪,是种很好的亲子活动。

小满一岁多的时候,我们一起摘豆角,撕白菜,她把这当成好玩得游戏,隔了两天后,竟然自觉地把储存在阳台的白菜也撕了。两岁多我们一起做黄油小饼干,小满全程参与,无比开心,那一炉没有什么味道的饼干被一家人吃得干干净净。

7.玩

由于上一辈父母年轻时在社会氛围的影响下,都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所以现在的父母也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当前市面上有很多亲子游戏的书籍,但是却以某某能力培养为标题,平添了许多功利性。

父母们陪孩子玩的时候请记得,让孩子开心是最主要的目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只是附加作用。而且玩耍过程中要以孩子为主导,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少限制,不能喧宾夺主,有时还要摒弃成人观念和思维定势,让孩子自由发挥。

1)建立家庭图书馆

每周一次或多次,全家一起坐下来阅读、交流。也可以去公共图书馆,但是在公共图书馆不便之处,是不可以随意交流读书心得。

2)陪幼小的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比如孩子喜欢的益智游戏,竞技类游戏。竞技类游戏要让孩子知道,输了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享受乐趣,而现在孩子把胜负看得过重,也是父母不正确引导的结果,这样不利于身心健康和今后的团队合作。

3)等孩子大一些,就寻找双方都喜欢的活动,与孩子有共同的乐趣,可以使家里形成和谐快乐的气氛。

即使是被上一代父母深恶痛疾的网游,也是有其吸引人之处,当今的许多父母都是完整网游长大的,而现在的孩子更是一出生就进入了网络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父母们玩着游戏却命令孩子只能去学习,遇到的反抗情绪可想而知。我觉得父母们可以寻找和孩子都喜欢的游戏,一起玩,甚至在孩子忙于学习时帮助他们玩,这样孩子就不会一心挂念着游戏了,因为已经有人帮他升级了(还不用花钱)。

4)参加孩子幼儿园和学习的活动,让孩子体会父母对他的重视。

陪孩子玩游戏,能够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填平代沟。

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孩子:挑战》一书中,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并推荐了几种亲子共同地娱乐活动。

1)生活技能的训练,如系鞋带、扣扣子,这些都可以通过一起玩的形式让孩子掌握。

2)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表演,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表演故事、通话,也可以角色互换,让孩子扮演父母,父母扮演孩子,还能在换位体验的过程中,审视自己在孩子心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3)现在节日已经变成了放几天假出去旅游和各式各样的情人节,而节日的意义已经很淡了。父母可以在节日前和孩子一起制作节日装饰品、中西方的节日都可以,比如端午节的香包、元宵节的孔明灯、圣诞节挂饰、复活节彩蛋。这些都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活动,在双方回忆中留下美好的印迹。

4)一边做家务一边唱歌,等孩子大一些还可以分声部唱。

5)根据孩子的兴趣、加上创意和想象,形成为所有家庭成员带来快乐的家庭项目。

《孩子:挑战》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虚拟环游世界之旅”,暑假前,家中每个人筹划自己想去的地方,调研、搜集信息、制定旅行计划,每人一个国家。因为现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个活动其实可以更直观,可以用电脑甚至是投影仪来展示。另一个例子是家庭博物馆,家里古老的东西都放在架子上陈列,一块彩色玻璃被称为“古老教堂窗户的遗骸”,一根森林里找到的羽毛被称为“古代印第安人帽子上的装饰”。

上小学的时候,我和表妹选取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题目,和三姨三姨夫一起进行了一次气氛欢快的知识问答游戏,当时的一些题目,我到现在还记得。

要注意的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要把主导地位让给孩子,让孩子来策划家庭娱乐项目。

8.一起看电视电影

1)尽量不要一起看电视

不要培养孩子看电视的兴趣,更不应该与孩子一起看成人电视剧,如果孩子一定要看,尽量一起看一些科教、探索频道或孩子喜欢的体育节目,一定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孩子爱看的动画片,家长也要一起看一看,鉴别是否适合孩子,优秀的动画片适合亲自共赏。

咪蒙在她的书中推荐了大量优秀的动画片:小小爱因斯坦,天线宝宝,花园宝宝,巧虎,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巴布工程师,爱探险的朵拉,米奇妙妙屋,小熊维尼和跳跳虎,邮递员派特叔叔,爸爸爸爸,鼹鼠的故事,工程车汤姆,小羊肖恩,小小救生队。

2)一起看经典的动画电影

迪士尼、梦工厂有很多非常经典的动画电影,适合亲子共同观看。比如机器人瓦力,怪兽电力公司,驯龙高手,功夫熊猫,马达加斯加等。

三岁前的孩子不能去电影院,因为他们的专注力无法持久,坐不住椅子。

三岁以后要提前在家看一些动画电影,检测一下孩子是否能持续观赏,如果不能,最好推迟进电影院的时间。

要注意的是,一起看电影、电视的时候,父母绝对不要当解说员,会影响孩子的观看兴趣。

18第三章 第四节 常识错误39第五章第八节陪伴—讲故事12第二章 第三节 变质的爱—溺爱23第四章 第一节 成长规律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53第七章 教育问题应对18第三章 第四节 常识错误51第五章 第十五节 共同成长47第五章 第十二节4父母的改变和提升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42第五章 第十一节多子女家庭56第八章 第二节 起跑线陷阱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35第五章 第七节 交流35第五章 第七节 交流56第八章 第二节 起跑线陷阱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32第五章 第五节1让孩子做自己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10第二章 第一节 真爱的含义34第五章 第六节 自由和规则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49第五章 第十三节 各种关系的协调49第五章 第十三节 各种关系的协调38第五章第八节陪伴—度假31第五章 第五节 尊重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39第五章第八节陪伴—讲故事27第五章 第一节 学会表达爱27第五章 第一节 学会表达爱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35第五章 第七节 交流34第五章 第六节 自由和规则18第三章 第四节 常识错误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42第五章 第十一节多子女家庭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13第二章 第四节 溺爱原因和避免49第五章 第十三节 各种关系的协调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53第七章 教育问题应对49第五章 第十三节 各种关系的协调27第五章 第一节 学会表达爱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21第三章 第七节 造成心理问题38第五章第八节陪伴—度假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56第八章 第二节 起跑线陷阱12第二章 第三节 变质的爱—溺爱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23第四章 第一节 成长规律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14第三章 非爱行为42第五章 第十一节多子女家庭13第二章 第四节 溺爱原因和避免56第八章 第二节 起跑线陷阱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34第五章 第六节 自由和规则37第五章 第八节 有效陪伴31第五章 第五节 尊重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53第七章 教育问题应对51第五章 第十五节 共同成长34第五章 第六节 自由和规则23第四章 第一节 成长规律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20第三章第六节 破坏力教育36第五章 第八节 陪伴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23第四章 第一节 成长规律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32第五章 第五节1让孩子做自己31第五章 第五节 尊重37第五章 第八节 有效陪伴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14第三章 非爱行为19第三章 第五节 普遍错误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36第五章 第八节 陪伴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12第二章 第三节 变质的爱—溺爱37第五章 第八节 有效陪伴35第五章 第七节 交流
18第三章 第四节 常识错误39第五章第八节陪伴—讲故事12第二章 第三节 变质的爱—溺爱23第四章 第一节 成长规律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53第七章 教育问题应对18第三章 第四节 常识错误51第五章 第十五节 共同成长47第五章 第十二节4父母的改变和提升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42第五章 第十一节多子女家庭56第八章 第二节 起跑线陷阱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35第五章 第七节 交流35第五章 第七节 交流56第八章 第二节 起跑线陷阱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32第五章 第五节1让孩子做自己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10第二章 第一节 真爱的含义34第五章 第六节 自由和规则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49第五章 第十三节 各种关系的协调49第五章 第十三节 各种关系的协调38第五章第八节陪伴—度假31第五章 第五节 尊重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39第五章第八节陪伴—讲故事27第五章 第一节 学会表达爱27第五章 第一节 学会表达爱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35第五章 第七节 交流34第五章 第六节 自由和规则18第三章 第四节 常识错误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42第五章 第十一节多子女家庭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13第二章 第四节 溺爱原因和避免49第五章 第十三节 各种关系的协调48第五章 第十二节5正视自身问题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53第七章 教育问题应对49第五章 第十三节 各种关系的协调27第五章 第一节 学会表达爱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21第三章 第七节 造成心理问题38第五章第八节陪伴—度假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46第五章 第十二节3修养56第八章 第二节 起跑线陷阱12第二章 第三节 变质的爱—溺爱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23第四章 第一节 成长规律50第五章 第十四节 环境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14第三章 非爱行为42第五章 第十一节多子女家庭13第二章 第四节 溺爱原因和避免56第八章 第二节 起跑线陷阱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34第五章 第六节 自由和规则37第五章 第八节 有效陪伴31第五章 第五节 尊重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53第七章 教育问题应对51第五章 第十五节 共同成长34第五章 第六节 自由和规则23第四章 第一节 成长规律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20第三章第六节 破坏力教育36第五章 第八节 陪伴06第一章 第二节 安全感的建立23第四章 第一节 成长规律30第五章 第四节 理解32第五章 第五节1让孩子做自己31第五章 第五节 尊重37第五章 第八节 有效陪伴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14第三章 非爱行为19第三章 第五节 普遍错误40第五章 第九节 关注精神世界36第五章 第八节 陪伴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52第六章 实用教育法简介12第二章 第三节 变质的爱—溺爱37第五章 第八节 有效陪伴35第五章 第七节 交流